佛學(xué)勵志的人生語錄集錦
怒為萬障之根,忍為百福之首。像這樣佛家經(jīng)典禪語語錄句子還有很多的。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佛學(xué)勵志的經(jīng)典語錄,希望對你有用。
佛學(xué)勵志的經(jīng)典語錄【熱門版】
1)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zhí)著心通通放下。
2)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3) 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4)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5) 要克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6)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7) 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8) 太過于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9)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10)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11)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2) 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能為別人設(shè)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13) 如果你真的愛他,那么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14) 要了解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5)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佛學(xué)勵志的經(jīng)典語錄【精選版】
1)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2)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3) 世間為何多苦惱?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4) 妙諦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郁郁黃花皆是妙諦。
5)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6) 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7)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8)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9)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0) 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1)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凈空法師
12) 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13) 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
14) 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15) 念佛人心清凈,凈心念佛凈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凈定。
佛學(xué)勵志的經(jīng)典語錄【經(jīng)典版】
1) 我等實樂生,憎怨中無憎。于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于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2)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于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
3) 修行者進入塵世,應(yīng)該要像蜜蜂采蜜一樣,不損傷花的色與香,輕盈地采取蜜汁,無害于花本體。 我們一生所需如果只是為了達到維生所需,其實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鳥、一條蟲,天地提供的其實足以滿足它們的需求。
4)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舍,和靜住安樂。無火如貪欲,無惡如嗔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
5) 我們的好或壞全因為自己,我們修改自己是為了要舍棄壞而趨向好的方向,是為了善惡,而不是因為別人的批評。
6) 己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于法味,離怖畏去惡。善哉見圣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7) 如果有人毀謗我,毀謗我的'教義或是毀謗我的弟子,千萬別因此而沮喪或心情煩亂。因為這樣的反應(yīng)無濟于事,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8) 如果有人贊美我,贊美我的教義或贊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過分歡喜或得意,因為這樣的反應(yīng)會妨礙正確的判斷。
9) 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親族。賢者智者多聞?wù),持戒虔誠與圣者,從斯善人賢慧游,猶如月從于星道。
10) 坦然地接受事實,自己就會得到平靜。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憤怒。以愛去克服不滿和怨恨。 心的凈化完全要靠自己。無論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經(jīng)典,他們也僅能提供正確的方法。凈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無人可以替代你。
11) 愚人的心攀緣外在,隨外在的變化而起伏,怎能稱自己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為別人的評斷而改變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12) 莫結(jié)交愛人,莫結(jié)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是故莫愛著,愛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13) 我們要像一只大象一樣,在戰(zhàn)場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繼續(xù)奮戰(zhàn)不已。我們也能忍受別人對我們的侮辱和敵視,而能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安詳寂靜。
14) 心的不純凈是引發(fā)痛苦的來源。什么使得心不凈呢?頑固、驕傲、自大是心理的雜質(zhì),這些雜質(zhì)引出了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于是痛苦產(chǎn)生于此。
15)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16) 我們惟有舍棄內(nèi)心的不良雜質(zhì),如貪欲、不滿、固執(zhí)等,才能解開它們對我們的系縛,心才得以自由。凈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內(nèi)心安詳?shù)牡缆贰?/p>
17) 假如有人愚昧地對我做出惡事,我將回報以無限的愛。他愈是對我作惡,我愈是回報以善。無論別人待我如何,我永遠放出凈善的芳香。
18) 我之為我完全是因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為別人改變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為憎惡的人到來而改變芳香的本質(zhì)而發(fā)臭。
19)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