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
教學方案是教師對單元教學過程的計劃安排,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依據(jù)。百分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稻草人課程教案,希望你們喜歡!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幼兒食品)了解更多秋天的果實,并用簡筆畫畫出來,創(chuàng)設秋季主題環(huán)境。
2、 對米有進一步的了解,知道米的來源,用途。
3、 了解農民勞動的艱辛,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開展關于秋天的主題后,幼兒已對秋天的各種果實有了較深的了解。
2、 秋色背景圖、彩色紙、米、稻草、皮筋、毛線、鈕扣、廢舊布料等
3、 課件:|“秋天的果實”、“水稻”、“稻草人”
活動過程:
一、回憶秋天的果實,并能用簡筆畫畫秋天的果實,共同創(chuàng)設主題環(huán)境
1、 詩歌欣賞:
風兒吹,吹熟了什么,黃的,紅的,綠的,紫的,色彩斑斕。
嗯!讓我想一想。
鼻子聞一聞:香噴噴。
嘴巴嘗一嘗:甜滋滋、酸溜溜。
眼睛看一看:圓圓的、長長的、怪怪的。
哦,讓我猜一猜,是什么呢?
風爺爺問:“現(xiàn)在是秋天啦,有很多成熟果實,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評析:教師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情、聲音渲染氣氛,產生一種秋天美的意境,詩歌的最后模仿風爺爺?shù)目谖牵o幼兒設疑,賦予幼兒無盡的想象空間。)
2、 教師把幼兒說出的秋天的果實用簡筆畫的方式迅速畫出。
(評析:給幼兒直觀簡易的形象,讓幼兒對秋天的果實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使幼兒有一種想畫的欲望)
3、 幼兒畫秋天的果實。
a、出示秋色背景圖。
師:秋天是果實可多了,我們一起來完成一幅“秋意圖”。
b、交待要求,在彩色的紙上畫出各種秋天的果實。
c、畫好的幼兒自己把作品貼到秋色圖上,組成了一幅真正的“秋意圖”。
d、和幼兒一起把秋意圖張貼在教室內。
(評析:以和幼兒一起布置環(huán)境的方式教學,幼兒不僅從中復習了簡筆畫這一技能,了解了更多的秋天的果實,而且體驗到了一起裝飾自己教室的娛樂心情,感受到了裝飾美。)
e、欣賞課件“秋天的果實”
(評析:從網(wǎng)上收集的各種難得一見和秋天的果實讓幼兒喜聞樂見,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形象而生動。)
二、認識米,知道米的來源、用途。
1、 讓幼兒自由觀察米,師巡視觀察。(在每張桌上準備一碗米)
師:你看到的米是什么樣子的?
幼:小小的,象橢圓形。
幼:乳白色的,每個米上面還有一個黑點點呢。
幼:上面還有一些白色的粉味呢。
幼:聞起來香噴噴的。
(評析:幼兒的觀察能力是需要經(jīng)常鍛煉提高的,通過動用幼兒的五官,進行全面的觀察,可以看出幼兒都很善于觀察,并能經(jīng)過總結后,主動的說出來。)
師:米可以煮成什么?
幼:米飯、咸泡飯、蛋炒飯、燒成粥拌在米粉里做團子、炒米粉……。
師:米是從哪里來的呢?
幼:是從漢里來的
(評析:有的幼兒知道米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一粒米一滴汗,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即興的朗誦了每個人都會的詩歌“鋤禾”,讓幼兒更真切的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辛。)
2、 觀看課件:“水稻”。
(評析:通過看生動形象的課件,幼兒對水稻的生長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米的來源。)
三、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1、 故事:稻草人。
師:誰來幫助張爺爺想一個好辦法。
幼:做一個象張爺爺一樣的人放在田里。
幼:做一個稻草人放在田里。
(評析:以故事的形式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給幼兒設疑,幫助張爺爺想一個好辦法,幼兒一下子就想出了好辦法,扎一個稻草人。)
2、 知道稻草人的作用。
師:稻草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幼:可以把麻雀嚇跑
幼:稻草人做得象真的人一樣,讓一些動物不敢去吃。
四、嘗試用扎、粘、貼的方法制作稻草人
1、讓幼兒欣賞課件“稻草人”(從網(wǎng)上收集的各種形象的稻草人)
(評析:雖然教師沒有示范,但是通過欣賞課件,幼兒對稻草人已經(jīng)有了較深的了解,而且不會限制幼兒想象力的發(fā)揮,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能力)
2、幼兒制作,師指導
(評析:用廢舊的布料做裝飾,既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又教育幼兒要做個有心人)
3、 請幼兒把他放在展覽區(qū),并邀請別班幼兒來欣賞。
(評析:幼兒制作稻草人的熱情是可想而知的,一個個既投入,又興奮,制作的稻草人形象也非常多:一個眼睛的怪物、水怪、奧特曼、女巫等等,有幾個幼兒還和教師一起制作了一個如真人般大小的稻草人,有的幼兒輕輕得告訴我,今天真是太好玩,太高興了。)
附故事:
稻草人的故事
秋天到了,張爺爺種的稻子也要豐收了,一顆顆稻谷又大又圓,把稻桿都壓彎了,又是一個豐收年呀,可是張爺爺一點也不高興,因為有一群討厭的麻雀經(jīng)常偷吃他種的水稻, ,怎么辦呢,張爺爺愁得覺也睡不著,讓小朋友給他想個好辦法,怎么樣他不去,討厭的麻雀也不敢去吃?(讓幼兒想一個好辦法)對了,扎一個稻草人豎在田里,麻雀再也不敢去偷吃糧食了.這下張爺爺樂開了花.
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篇2
名著簡介
田野里立著一個稻草人,“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田野里的一切情形他都盡收眼底。他親眼看見老婦人的稻子被飛蛾吃得只剩下光桿,漁婦在寒冷的夜里捕魚而無暇照顧自己病重的孩子,不禁心如刀割,可又無能為力。這篇童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tài)。但是他在創(chuàng)作童話方面的語言特色始終是別具一格的。他的語言簡潔、樸素,用散文來寫童話,充滿詩意,富有聽覺和視覺形象的美。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具備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主要是借助學生已有知識與能力,把讀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自讀交流,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課外閱讀的熱情,走進書本,感謝教會自己讀書、識字、寫字的老師。
學習目標
1、帶領學生初讀《稻草人》,幫助學生學會根據(jù)書名,內容提要和目錄,推測一本書的重點內容。
2、通過本次班級讀書會,引導學生學習稻草人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美好品質,感受童話的美。
3、激發(fā)學生看書的欲望,讓每個孩子愛看書,愛讀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一定積累了很多讀書名言,能和大家交流你喜歡的.讀書名言嗎?是啊,讀書給人快樂,讀書給人光彩。有書相伴我們的生活會散發(fā)無限魅力。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槐緯,讓我們共同徜徉書的世界?/p>
二、整體感知
1、走近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出示書的封面),請大家響亮地呼喚它的名字,我們一起看封面,猜想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2、猜測想象就是閱讀的第一步,像現(xiàn)在這樣,我們已經(jīng)開始讀這個故事了。
三、瀏覽序言 、目錄
師:那拿到這么一本書,你打算怎樣下手去讀呢?
指名學生說。
(方法引領):先看前言,再讀目錄,然后閱讀正文。
師:是的,一本書的前言是對整本書的概括,通過它可以了解到作品、主要內容,人物。那我們在讀書前一定要讀讀前言,對書有一個全面了解。
師:請大家看這本書的內容簡介
1、自讀內容簡介,同桌說說你從內容簡介中了解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讀目錄,提出問題或猜想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讀目錄提問時,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心中的問題表述清楚,并指導學生提出有層次的問題。)
剛才同學們的提問,更加引發(fā)了我們的好奇心,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讀呢?
四、片段導讀
1、(出示片段“盡職的稻草人”)
認真讀片段,再回答問題
1)什么情況下稻草人替他的主人高興?
2)什么情況下稻草人禁不住低頭哭了?自己快速瀏覽這個片段,同桌說說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事?
誰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2、猜想故事
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同學們的想象力太強了,那到底是不是同學們猜想的那樣呢,這就要大家去讀書驗證了。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去讀一讀呢?就讓我們走進《稻草人》,和它一起成長。
五、總結延伸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能影響人的一生,改變人的命運,老師想說《稻草人》就是一本好書,課后,讓我們進一步走近它,感受它的魅力!
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篇3
教學要求:
1、 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稻草人的善良和盡職。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激發(fā)學生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
5、 教育學生有一顆善良的心,關心、體貼、幫助他人。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動。
2、學習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內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準備:
1、 生字詞語卡片。
2、 稻草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葉圣陶
1、 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2、 戰(zhàn)士資料,介紹作者。
3、 教師導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稻草人》就選自葉圣陶的童話集《稻草人》。
二、初讀,整體感知
1、 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1) 把課文讀準、讀通順,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 找出文中描寫稻草人樣子和結構的段落,讀一讀。
2、 檢查生字。
(1) 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明讀一讀,其他正音。
(2) 教師儀進行再強調。
(3) 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集體讀一讀。
3、 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飛蛾飛到主人的稻田里,并產下了子兒。稻草人很著急,想把情況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他為主人感到很悲傷。)
4、 指名反饋:文中的稻草人長得什么樣呢?文中的哪一個自然段進行了具體的描寫?(第一自然段)
5、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樣子和結構說清楚的?
6、 指名反饋。(先整體后局部,從上到下)
7、 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
三、再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
1、 教師導讀:課文主要給我們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稻草人,一個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婦人。作者為我們塑造了怎樣的稻草人和老婦人形象呢?
2、 指名反饋:再讀課文后,稻草人和老婦人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是一個()的稻草人;這是一個()的老婦人。
3、 教師導讀:同學們,再讀課文,把相關的語句找出來,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婦人的悲慘、孤單、可憐、窮苦的?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盡職和善良的?
4、 集體反饋。
5、 教學建議:
(1)學生反饋語句,學生一起讀一讀。
(2)結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 教師導讀:同學們,這是一個多么可憐的老婦人啊!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幫助老婦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著急呀!請同學們找出描寫稻草人焦急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7、 教師小結: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動,表象了他對主人的關愛,他同情主人悲慘的遭遇。同學們,如果你也是這個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樣幫助老婦人?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這是一則悲戚的童話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動著我們。伸出你的友愛之手,關心、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吧!
五、布置作業(yè)
1、 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外閱讀的交流,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
3、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
教學難點:
掌握閱讀方法,精讀一個故事。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一本《稻草人》童話故事書。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閱讀課外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記得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學生答),莎士比亞也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學生答)。從這些名人名言中,我們看出書的確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就應該和大家分享!
二、學生好書交流
(一)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最近,你們都讀了哪些書?能簡單的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嗎?
(二)學生交流。
(三)同學們真了不起,讀的書真多!我們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好朋友。只要我們堅持,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站在書籍的肩膀上,成為未來的巨人!
三、推薦葉圣陶童話《稻草人》
(一)剛才,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對童話故事情有獨衷。今天,我們進一步分享葉圣陶童話《稻草人》。
(二)我們拿到一本好書,也不要急著翻里面的內容去看,我們首先可以看看封面,了解作者,再總體把握目錄,概括了解整本書。
(三)簡介作者葉圣陶。
四、讀書方法介紹
過渡:在這里,老師也挑了一個特別喜歡的故事想與同學們分享,但老師已經(jīng)把這個故事藏起來,想知道,那得先知道一些讀書方法。
(一)平時,我們學過哪些讀書方法?
(二)指名交流:(一邊讀,一邊想,還有動筆:圈、畫、注、摘)
五、分享故事《跛乞丐》
(一)找故事。從找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激起學生讀書的欲望。
(二)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并想想:這個故事說了什么?
(三)學生交流故事內容。
(四)為什么這個人為變成乞丐?請默讀故事,并寫寫自己的感受。
(“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讀中思考,讀中感受,讓學生真正會讀書、讀懂書。)
(五)學生交流談感受。
(六)葉圣陶爺爺寫這篇故事用了特別多的好詞好句,請畫一畫。
(好詞好句的積累是語言積累的基礎,是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閱讀課外書就是一個積累的好機會。)
(七)通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知道同學們特別會讀書,現(xiàn)在老師獎勵大家繼續(xù)讀讀《稻草人》里其它自己感興趣的故事。
(八)選自己喜歡的故事寫寫讀后咸。
(九)學生交流自己寫的內容。
七、總結方法,拓展思維,引導讀書
(一)今天,我們知道看一本書要先看封面,然后看目錄,可以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來看,在讀一篇故事時,我們還要做到一邊讀,一邊想,并且要動筆圈、畫、注、摘。
(二)同學們都帶了一本童話故事書,現(xiàn)在就請用上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方法讀故事。
(三)時間有限,沒讀完的故事應該用什么時間讀才好呢?(生答)對了,課外書,課外書,我們當然要安排在課余的時間讀,這樣才不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又能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
八、作業(yè)布置
回家后,把你在課上圈畫出來的好詞、好句摘錄在你的摘抄本上,來豐富我們的詞匯,幫助我們以后寫好作文。
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篇5
★教材分析:《稻草人》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農人親手做的放在田里看護莊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長出了新穗,而為主人高興。由于發(fā)現(xiàn)稻葉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無比驚恐。又因自己無效的警告而愁悶。最終因蛾卵變成了肉蟲吃光稻葉而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課文表達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無力挽救主人命運的痛苦心情,一個忠誠、盡職、心地善良的形象躍然紙上,浮于眼前。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教學內容:
1、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會認、會寫的字,掌握重點詞語。
2、把握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刻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對人物作出評價。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學習文中生字新詞,了解稻草人,感知課文《稻草人》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積累“勉強”等詞語。
(2)默讀課文,簡要地講講稻草人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拼讀生字詞然后教師檢查并指正,引導探索好的識字方法,幫助識字,達到掌握本課字詞的目的。
(2)聽錄音,談談自己的真實感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稻草人的優(yōu)秀品質,喚起學生對文中老太太的同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分析
(1)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教學難點:了解稻草人的心理變化,理清課文層次。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寫好本課生字,課文錄音 課件
五、教學構思:
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生活實際中,談談對稻草人的認識,拉近課堂與學生認知距離。從而切入課文,看看葉圣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是怎樣的,再默讀課文談談課文講了稻草人的什么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清課文脈絡。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一個輕松、快樂的暑假即將成為過去,同學們。。。
2、請同學讀第一單元《導讀》,指名說說告訴我們什么。
3、讓學生說說知道哪些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課堂興趣。學過的童話《神筆馬良》、《小紅帽》、《東郭先生和狼》《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兒》
4、教師點撥文學知識:“童話“是一種文學體裁,那么文學體裁還有:詩歌、散文、劇本、小說、寓言、民間傳說等。
童話的特征根據(jù)兒童的特點,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運用夸張手法編寫的故事。一般故事情節(jié)神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采取擬人化的描寫,以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知識教育、思想教育。
(二)板書課題《稻草人》,學習課文
1、簡介作者:葉圣陶
2、聯(lián)系生活談談對稻草人的了解
3、聽錄音后同學們七嘴八舌說說課文中得內容給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婦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出示小黑板學生學習本課生字
1、生自由拼讀等不同形式的認讀
2、教師指名認讀,注意強調“穗、甸”的讀音
3、激勵學生進行挑戰(zhàn)(我會組詞,我會擴詞,本課生字讀平舌音,翹舌音等內容進行挑戰(zhàn))
4、教師著重指出個別生字的書寫:“橘、穗”等生字
(四)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稻草人的一個什么故事
2、全班反饋
3、根據(jù)故事的內容給課文理清層次(文章共分為三部分,見課文標出)各段分別講什么見板書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導質疑:葉圣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樣子,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齊讀課文并反饋(盡責任)
3、研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盡責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盡責任。
B、找出能體現(xiàn)盡責任的部分
C、認識本段中破折號的`作用
(六)小結
七、作業(yè)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
2、家庭作業(yè):
(1)朗讀課文想想稻草人的情感發(fā)生哪些變化,為什么?
(2)積累本課詞語如“平板板、盡責任、 沙拉拉、 費苦力
八、板書設計
稻草人
一、(1--2)稻草人整日整夜站在那里,非常盡責任。
二、(3--8)稻子長得好,稻草人高興;有禍事發(fā)生,稻草人焦急、發(fā)愁。
三、(9--9)稻子被吃光,稻草人很痛心。
九、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深入學習課文第二、三部分,體會稻草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忠于職守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中稻草人的心情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認識破折號的在句子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進行交流,自主感悟描寫稻草人情感變化的句段,通過反復誦讀,感受稻草人的忠誠、盡職、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無力挽救主人命運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誠、盡職、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質。
激發(fā)學生對稻草人的美好品質的敬佩和贊嘆。
三、教學分析
(1)教學重點:感悟描寫稻草人情感變化的句段,感受稻草人的忠誠、盡職、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質。
(2)教學難點: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四、教學準備:做好部分心理描寫的句子的課件
五、教學構思: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自主感悟描寫稻草人情感變化的句段,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稻草人的優(yōu)良品質,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本課生字詞
2、簡要復述稻草人的故事
3、教師導入課堂,稻草人在看守稻田時發(fā)生了怎樣的情感變化呢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合作探究:
讀課文第3至8自然段,找出描寫稻草人感情變化的語句,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引導質疑:為什么說“如果真有這一笑,在稻草人看來,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愛,更珍貴,因為他愛他的主人” ?
3、聯(lián)系上文激發(fā)學生情感,找出表現(xiàn)稻草人焦急的句段,感悟稻草人看到稻子有禍事時那種焦急的心情。
4、體會除了稻草人以外,沒有一個人為稻子發(fā)愁。(突出了稻草人的愁苦,表現(xiàn)對老婦人盡職、忠誠)
5、指導朗讀讀出稻草人
6、從文中心理描寫可以體會稻草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你還能從別的地方感受到他的情感變化嗎?(扇扇子的動作也能反映)
擅自輕輕搖動 高興
扇子搖得更勤 驚恐
使勁搖動扇子 著急
斜著扇子 彎著腰 痛心
(三)細讀課文第三部分
1、導入:時間一天又一天過去了,蟲子一天比一天長大,稻田的禾苗呢?
2、讀課文第三部分
3、理解“咬嚼” 1.咀嚼。比喻精心琢磨,反復玩味。 2.指趣味;回味。表現(xiàn)肉蟲貪婪的吃稻子。
4、體會稻草人痛心的情感。為什么稻草人哭了呢?(瘋狂地蟲子毀了稻子,主人又白白辛苦了,她仍將在貧窮中掙扎。這人稻草人心里十分痛苦、難過。)
(四)拓展延伸,想象說話
稻草人“禁不住低頭哭了”以后,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七、作業(yè)設計
見資料本
【稻草人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實踐課程設計方案04-22
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方案(通用6篇)04-22
教學課程設計方案(通用15篇)05-21
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8篇)10-28
課程設計方案01-05
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方案(精選20篇)05-18
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4篇)11-08
小學生教學課程設計方案(精選10篇)05-21
體育微課程設計方案范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