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后天的觀后感
看《后天》之前,在“環(huán)!鄙衔沂茄哉Z的巨人;看過《后天》之后,我決心不再做個行動的矮子。
《后天》這個災難片的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美國,看著金發(fā)碧眼的洋鬼子們逃出生天,很多人也可能“只會”當成旁觀來看個驚險和揪心。但是內容涉及的是全球氣候變暖,這就不得不讓人跟著一塊杞人憂天一下。來來來,我們來看個權威的預言:
世界衛(wèi)生組織表示,氣候變暖,溫室效應會造成如下后果——
●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shù)更會加倍;
●海平面上升會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
●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饑荒、干旱和農作物欠收而大舉移民;
●歐洲老年人將死于熱浪。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在影片的官方網(wǎng)站上,做了一個駭人的統(tǒng)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chuàng)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jù)分析該數(shù)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里,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shù)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于氣溫變暖而消失;由于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就是這么一部電影,它不是把時間搬到幾十年后,而是讓災難活活地在眼皮子底下席卷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酷寒,就在眼前;一切人力不可抗力,就在眼前!上一個冰河世紀結束時,恐龍滅絕,但人類存活了;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就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
《后天》這部影片直觀地體現(xiàn)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fā)生的“后天”,但特技之后,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后天”真的并不遙遠。
一、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無疑是個警示:溫室效應將導致地球災難,環(huán)保問題需政府重視,人民自覺。2004年的老電影,教育意義不用贅述,世界早已關注并執(zhí)行。今天推薦這部電影,純粹是為它強烈的視覺美感所震撼,讓我一度忘記高科技的效用。其空前的想象力和磅礴氣勢,迄今無人超越。它是后繼者朝拜跟模仿的經(jīng)典。《The Day After Tomorrow》,絕對是災難片的巔峰之作。
故事伊始在南極洲拉森冰川,一望無際的冰面,遠處盡頭的霞光。幾個黑點是勘測隊所在地。半分鐘內橫生變故。隊員站立的地面驀地下陷,深淵深不可測。鏡頭拉遠,茫茫的冰川一分為二。盡頭,仍然是一無所知的霞光。
與此同時,印度新德里開始飄雪;蘇格蘭平原下陷,都是很好玩的創(chuàng)意。東京,卻開始下冰雹。拳頭大小的冰雹,突如其來地砸在車窗、屋頂上。重重的、圓圓的,火花跟晶瑩沒有絲毫的爛漫氣息,因為行人逃避不及,死于災難。
最類似的天災電影有1997年的《龍卷風》和1996年的《天崩地裂》。在描述群眾奪路而逃的前半個小時是災難片的重頭戲,某些大膽想象如果成功即是傳世經(jīng)典。譬如《龍卷風》,就有女主角開車過程中,一只奶牛被龍卷風席卷上天,然后對準鏡頭直飛過來。在《The Day After Tomorrow》里,選景在紐約。十個路口塞車,象征環(huán)保問題迫在眉睫。毫不知情的'男主角下車,發(fā)現(xiàn)天空顏色陰暗,數(shù)以萬計的鳥倉惶逃散;圈養(yǎng)的動物驚恐不安,災難前夕的恐怖預兆醞釀十分精彩。
影片進行到25分鐘,出現(xiàn)了第一個龍卷風。太酷了!我們見過太多成型的龍卷風,卻從沒見識它的形成過程。城市上空壓得低低的云層,好像擁有極大的魔力,如吸塵機一樣將地表灰塵向上牽引。霎時,淺色的塵粒連接天地,由散亂變得有序,逐漸成型。時尚頂級城市紐約,矗立成排高樓的背面,是成群結隊的龍卷風。災難效果簡單到不可思議,反正街上車多,那么就直接將汽車卷上去摔下來。特別之處是快,摔得快,沖擊力狠。
影片第30分鐘,人們還未在驟變中醒覺,我們迎來了該片的傳世經(jīng)典:一名男子緩緩推開隔壁的門,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懸崖邊緣,大樓的另一邊不見蹤影。對面的大樓全是斷壁殘垣,而更大的龍卷風正在形成。音樂徐徐響起,空靈的女聲縹緲、遙遠,透著死寂。
【后天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后天觀后感04-01
《后天》觀后感09-01
后天觀后感08-30
后天的觀后感11-05
寶寶后天腦癱的原因06-23
雨后天晴文案11-22
雨后天晴作文06-30
雨后天晴的作文12-04
《后天》的讀書筆記07-26
雨后天空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