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分鐘演講 十佳青年
2007年3月23日下午,在斯波特大酒店召開了徐匯區(qū)第七屆“光啟杯十佳青年”評選活動的現(xiàn)場評審會。
當天,有二十名候選人參與了現(xiàn)場評審會。二十名候選人都是來自徐匯區(qū)金蓉、體育、醫(yī)療、科技等各個行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候選人經過三分鐘演講,一分鐘必答題回答和現(xiàn)場提問回答,展示了各自的風采。
高一小學的滕平校長作為徐匯教育界唯一的代表,參與了此次的評選活動。滕校長就德育工作、學生發(fā)展、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自己的工作作了介紹,并提出了自己“重視每一個責任,腳踏實地,不斷追求。”的為人準則。接著,滕平校長又就“聯(lián)系工作談和諧城區(qū)的構建!焙汀皩W生學習壓力大,作為校長,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的問題展開了回答。滕校長提出了和諧城區(qū)的五個標志,提出了教育要均衡發(fā)展,體現(xiàn)公平;要大力加強社區(qū)教育;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她又對學生壓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對于減輕學生負擔提出了幾點舉措。滕平校長凝練而又獨具見解的發(fā)言贏得了在場人員的掌聲。
“光啟十佳青年”的評選活動,為徐匯青年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很高的平臺,而高一小學滕平校長的精彩發(fā)言體現(xiàn)了徐匯教育界優(yōu)秀青年的風采,也展現(xiàn)了徐匯教育的風采。
結束了連續(xù)幾天的陰雨天,星期四的下午陽光格外溫和,心情也隨著天氣的好轉不知不覺的晴朗起來。兩天前聽到李立在雙“十佳青年”評選會上頗具俠女風范的競選詞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本想將李立約在教室,但是性格外向的她好像特別喜歡戶外自由的氛圍,于是最終我們在孔夫子像前的草地上開始了采訪。她很準時,晚六點鐘準時出現(xiàn)在了約定的地點。這次的她一身簡單休閑的打扮,儼然沒有了競選時的嚴肅感,讓人更覺親切了。雖然傍晚的陽光已透著些許涼氣,偶爾還會有絲絲涼風,但有夕陽的余暉相伴,讓采訪也抹上了一縷溫情的光輝……
朋友就是我的自信
曾聽人說過“人”字的構詞原理是因為人只有相互扶持,才能有立足于世的力量。對于李立而言,朋友就像方糖一樣,無論自己那杯咖啡有多苦,只要生活中有朋友的融入,杯中的澀苦之味就會無形無影的隱于相隨相伴、甘苦與共的馨香中。
當筆者問及李立信心的來源時,她頓了一下,然后滿臉幸福的吐出五個字——朋友的支持。據她介紹,朋友們總會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真誠的給與幫助:每每想起k歌大賽,全班同學捧場時的情景她都會激動得無以言表;演講比賽時同學積極的陪練讓她信心倍增;組織集體活動時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讓她倍感欣慰……
朋友的意義在于支持,并且是雙方面的支持。如果支持只是單方面的付出,那么友誼最終也會因重心不穩(wěn)而轟然倒塌。所以,深諳朋友之道的李立總會在朋友需要幫助時傾力相助,在朋友取得成績時給與真誠的祝福。
采訪過程中,李立接到一個電話,是邀她一起為本班打籃球賽的同學加油的,看她接電話是興奮的情狀,可以感受到她對于同學的真誠。
在筆者問及她如何處理朋友關系時,她很自然的告訴筆者,朋友關系其實并不需要刻意的去經營,只要你以真心相待,友誼自然就能長存。就像有段時間,學校對于早自習管理較嚴,作為班干部的她就肩負起叫同學起床的任務。那段時間,她或者敲人家的門,掀人家的被子,用盡各種招數叫人起床,甚至還惹得男生“危言”相向。但是,無論同學們對于早起有什么怨言,他們的友情卻從未動搖,因為他們知道,她這樣做無非是為了他們自己好,為了整個班級的榮譽,不管她的行為如何,她對于同學的真誠是無可否認的。所以,至今李立在班上的人緣還是“一級棒”,頗有“振臂一呼——全班應”的威力!
鋒芒畢露的“隱士”
筆者在同李立交流時,從她淡定而自信的語氣中,清晰的感受到她身上那種青春勃發(fā)與淡定自若的混合氣質。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異于他人的閃光點,也正是這些閃光點使得他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成功之后如何回歸群體就成了擺在每個成功人士面前的課題。雖然李立離真正的成功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作為一個在校內頗有成果的人,這樣一個問題依然擺在了她的面前。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沒有問及李立的見解,但是,李立的言行已經給了筆者答案——隨性而為。
社會的競爭逼得人不得不嚴陣以待,所以,每次演講比賽她都會用壓倒一切的強健氣勢武裝自己,不為別的,只為了心中那份對于社會的不屈與對于自我價值的追求。
但是,生活中的她不喜歡強勢,因為強勢會給人一種距離感,就好像自己高高在上俯視別人一樣,縈于心的不是勝者的滿足感,而是一種孤獨、冷清的疏離感。由于她平時工作很忙,要做好校學生會的事情,又要兼顧自己參加的各項比賽,偶爾還要做一些兼職,使得她呆在寢室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是只要有時間,她都會留在寢室,珍惜與室友相處的每一分鐘。她說,即使待在寢室聽室友嘮嗑,也會讓她覺得無比幸福,這比聽一場平淡無奇的演講,讓她獲益更多。與室友在一起的時間,讓她感受到的是一種溫暖,一種舒心,一種家的感覺。
她不是一個能忍受高處之寒的人,所以她選擇了走下高峰,融入人群的平民之路。
【一分鐘演講 十佳青年】相關文章:
十佳青年頒獎詞范文11-29
十佳青年事跡材料08-03
十佳青年崗位事跡材料12-01
十佳青年個人事跡材料05-09
十佳青年教師獲獎感言12-02
十佳青年崗位事跡材料(通用15篇)12-21
十佳青年競選演講稿02-16
青年演講的技能訓練09-26
十佳少先隊員一分鐘自我介紹(通用15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