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倡議書
黃河是中國的一個象征,后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陜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現在黃河面臨斷流的問題。1997年斷流226天。與此同時,黃河入海水量不斷減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量只有184億立方米,相當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億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371億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億立方米的47%。一些專家預測,如果以5年時間為單元計算,到2000年黃河下游將出現年年斷流現象,到2020年黃河下游將會出現全年干涸,黃河由此將成為一條內陸河。造成這一切問題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所以要從改善自然環(huán)境入手,首先應在黃河兩岸種上一些存活率高的樹木和植物!經常發(fā)射人工降雨彈,使黃河旁的樹可以保持水土的水份?纯匆郧,古代黃河兩岸就是因為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可以起到固土防沙的功效,所以我認為,只要能讓樹植物存活,就能把黃河兩岸的泥沙管住,讓母親之河長存。
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那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huán)境,讓黃河之水永遠氣勢如洪的流淌著吧!
黃河倡議書 [篇2]
所有將黃河視為母親河的朋友們: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可現在,她卻因為自己哺育的兒女,受到了威脅。
近來,黃河遭到了嚴重破壞。因為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正慢慢變?yōu)榈厣蠞岷。由于人類亂伐樹木,土地變得疏松,每當遇到暴雨,就會形成流沙,這些沙子會流到黃河里,再加上人們肆意向黃河中丟棄垃圾,排放污水,不僅使黃河水變得更濁,還使黃河的河床抬高了不少,有些地方竟抬高了10米多。這樣一來,黃河行洪能力急劇下降,而成為地上河、濁河的形式卻愈演愈烈。
朋友們啊!我們的母親河正在“生病”,而且愈加脆弱,我們豈能坐視不管!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做到以下幾條:
1、 少向黃河投垃圾,甚至一片紙條;
2、 不亂伐樹木,甚至一顆未長大的樹苗;
3、 多植樹,希望能組織一些關于保護母親河的活動;
4、 不隨意向黃河中吐痰,污染水質;
5、 當看到別人污染黃河時,我們要站出來,及時制止。
讓我們?yōu)辄S河添上一片綠色,減少一些白色;讓黃河清流多一點,泥沙少一點,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黃河吧!
倡議人:陳曉晗
2015年9月27日
黃河倡議書 [篇3]
保護黃河倡議書
同學們:
古詩云:“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說的就是黃河這種魄力雄偉,一瀉千里的壯景。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千米,從源頭的涓涓細流,沿途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河成千上萬條溪川,形成每年平均480億立方米水量的滾滾洪流,滋潤著兩岸土地,養(yǎng)育著各族人民,書寫著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征程,建立了一個個眾所周知的里程碑,是十三億中華人民的`搖籃。
也許在我們昂首挺胸跨入新世紀時,母親河正感嘆“歲月不饒人” ,以淚洗面,匆匆告退歷史金碧輝煌的殿堂。是的,我們虧欠你太多了,母親河!再你春風得意之時,滾滾黃沙從天而降,無情地侵入了你純潔的體液里;青翠的樹木呀,伴著“嗞嗞”的切除聲,在您的哭訴中一排排地倒下,巨大機械的鐵蹄對您不住蹂躪。“我體內可愛的生靈們呢?”您問,當我們在歷史的大樹中填上“生靈們已在大河中孤獨地離去”這樣一筆,您是否背著我們痛苦流涕? “我該退出這個世俗了吧?”您苦笑著面對世人!安徊唬〔粫!您將永葆青春!”這是我們堅定的聲音。
因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注意“思想”宣傳,并制定《環(huán)境保護憲法》讓保護環(huán)境的這個念頭,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扎根。
2上級部門能夠在各個“關口”設置“環(huán)保袋”,便于垃圾投放。
3.能夠培養(yǎng)出植樹造林方面的精英,奔赴長江黃河施行“綠色”計劃,進行園林種植。
黃河倡議書 [篇4]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為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加快城市水系疏通及人文景點的建設步伐,在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對我市的古黃河三號橋和四號橋之間的區(qū)域進行了設計、改造和建設,建成了具有自身特色、供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開放式公園—古黃河水景公園。
但是,隨著古黃河水景園的開放,一些市民在游覽、休閑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舉止。出現了隨意踐踏草地、隨意在草皮花木上駕車,亂扔果皮、紙屑、隨意讓寵物便溺、向湖中投放垃圾等不雅行為,使公共環(huán)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更有個別游園者,視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于不顧,破壞公園的公共設施,這些都有損城市文明形象。為使開放式古黃河水景公園公園真正成為大家的供休閑、娛樂、健身和親近自然的良好場所,作為一名市民我倡議:
一要進一步加強廣大市民的文明教育。要在新聞媒體上反復播放保持公共環(huán)境的公益廣告,通過灌輸和耳濡目染的方式,讓保持開放式公園的清潔、衛(wèi)生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和自覺行為。同時,發(fā)動全社會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開展文明市民大討論,用身邊之事,教育身邊之人,來不斷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自覺愛護好開放式公園。
二要進一步加強依法管理。教育不是萬能的,在加強教育的同時,應建立相應的處罰機制和機構,用法制來約束、規(guī)范市民的日常行為。對不聽管理人員勸阻,仍然對自己的不文明現象我行我素的,用處罰的形式來加大教育力度。
三要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大家都自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游覽秩序,遵守公園管理制度、規(guī)定,堅決同不良行為做斗爭,必要時新聞媒體、網絡給不良行為即時抓拍曝光。充分調動游客特別是晨練、晚練人員及其他各類志愿者的積極性自覺管理大家的公園。
美好的環(huán)境需要您的支持,請大家關愛公園環(huán)境、關愛我們的家園,讓古黃河水景園帶給大家更多的快樂和健康!黃河倡議書 [篇5]
同學們:
古人云“君不見黃河之誰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币郧肮湃嗽眠^那么沒的詩句來贊頌黃河,可如今黃河卻變成什么樣的呢?
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森林茂密,水草豐美,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耕作居住的地方。后來,氣候的變化和無節(jié)制的開墾放牧,使的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壞,土壤結構變得疏松,草木也越來越少。大量的泥沙被沖進河里,清清的河水也失去最初的靈秀清澈,成了一條真正的“黃河”。古人稱黃河是“一石水,六斗泥”,專家們調查發(fā)現,每年從黃土高原輸入下游的泥沙竟高達16億噸,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不斷下降。有人沉重地說,黃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
也許由于現在人們?yōu)榱俗约旱睦,在黃河邊大量,大量砍伐樹木,江水的嚴重污染,繁忙的航運和亂捕濫撈。
為了那些僅存的生物,也為了我們偉大的母親河,為了不再讓母親河繼續(xù)哭泣,為此,我發(fā)出以下倡議:
1. 不在黃河邊砍伐樹木。
2.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3. 不往黃河里亂丟棄垃圾。
4. 不污染黃河。
倡議人:周靖芳
2015年11月28日
【黃河倡議書】相關文章:
對黃河的倡議書06-14
黃河的倡議書06-16
黃河倡議書11-06
黃河的倡議書09-15
保護黃河的倡議書06-11
保護黃河倡議書06-11
保衛(wèi)黃河的倡議書06-11
保衛(wèi)黃河倡議書06-11
有關黃河的倡議書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