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欒川縣實驗四小匯報材料
欒川縣第四實驗小學
2017.11
實驗四小信息化教學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教育局、中心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堅持“搶抓學校發(fā)展機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打造學校品牌,爭創(chuàng)市區(qū)名!钡霓k學目標,按照“高起點規(guī)劃、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化配備、跨越式發(fā)展”的辦學思路,多方籌措資金,確保學校信息化建設在學?焖侔l(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規(guī)范完善了學校信息化建設實施工程,在打造“數字化校園”品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學,F有教職工145人,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1650人。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及和推廣,教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的管理層次正在接受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洗禮。如何應對信息化建設,順應潮流,構建信息技術教育平臺,提高師生的信息化水平,近年來,學校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科研強!钡霓k學方針,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大力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教育信息化,領導是關鍵
1、建立電化教育中心。成立了由李建新校長親自掛帥,分管副校長、教務主任及學校各科室主要負責人一起參與的學校電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一領導和規(guī)劃學校信息化工作。
2、制定電化教育規(guī)劃。根據學校的校情,制定了學校電化教育三年規(guī)劃,圍繞市、縣教育局電化教育館工作計劃,每學期制認真定學校電化教育工作計劃,同時把電化教育工作列為學校三年規(guī)劃和工作計劃的重點內容之一。針對規(guī)劃和計劃狠抓組織落實,做到每學期都有考評總結。
二、實現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是基礎
根據學校迅速發(fā)展的需要,校領導審時度勢,廣開思路,尋求新的發(fā)展增長點。依據河南省現代化中小學建設標準,學校加大電化教育設備的投入,努力達到省一類標準,爭取做到電腦、網絡進所有班級和辦公室。三年來,學校先后投資100余萬元,建成了多媒體多功能廳、多媒體會議室、46個多媒體教室、2個高標準微機教室、多媒體監(jiān)控室,籌資40余萬元正在興建“云平臺”系統(tǒng),計劃籌建標準的錄播教室,為實現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的網絡化和信息化提供了硬件保障。
為了便于老師們隨時上網查閱資料,進行集體備課,我校組建了低、中、高三個年
級和一個綜合科多媒體備課室,安裝80臺電腦,并接入互聯網,統(tǒng)一由專人管理,服務教學。
三、實施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是載體
學校建立了“學籍管理系統(tǒng)” 、“學生營養(yǎng)餐管理系統(tǒng)”、“學校圖書管理系統(tǒng)”、“云平臺管理系統(tǒng)”等一系列平臺和應用軟件,加強電化教育應用,真正實現教職工基本信息、學籍檔案、學;拘畔、教務管理、學籍管理等的信息化管理。開通了遠程教育網,實現了百兆網絡進校園,建成了校園局域網,使所有教室和辦公室隨時隨地實現教育資源分享。滿足了學生的信息化學習,教師辦公、學習實現了網絡化、數字化,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辦公效率和教學水平。
學校的教育資源庫已初步建立,并能為信息化教學服務。資源庫建設重點加強五個方面的資料收集,一是最新教學動態(tài),包括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學改革理論;二是現代課堂教學理論,包括著名教師教學實錄與評析;三是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教學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四是各學科教學素材及多媒體素材資源:五是學科教學試題、教案、課件和論文庫。
根據上級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學校每年兩次的電教教材征訂工作,能夠積極、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上級的任務;并做好學校的電教教材保管實行專室、專柜管理,登記造冊入賬,做好借用、使用記錄,充分發(fā)揮其有效作用。
四、開展教育信息化,師資隊伍是保障
積極開展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學校先后組織教師參加市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和考核和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和考核,除個別超齡的教師之外, 全部教師都完成了培訓。此外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活動,先后舉行了課件制作培訓、電子備課系統(tǒng)使用培訓。通過課件評比、公開課、觀摩課、基本功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為了能讓老師們的課件、導學案更加系統(tǒng)化,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學校實施課件、導學案招標制度,讓教師按照一定的標準,利用節(jié)假日系統(tǒng)下載制作每期每學科的課件和導學案,由學校匯聚整理,建立起來了課件庫、導學案、習題庫等資源庫,并對優(yōu)秀制作者實行獎勵。另外,為了提高老師們的課件制作水平,我校每年都買一些多媒體課件資源,安裝在多媒體備課室,讓老師們去觀摩、去學習、去研究。
《欒川縣實驗四小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五、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育科研為先導
1、開設課程,夯實基礎
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我校按照課程設置要求標準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設有專職的信息技術教師。三至五年級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學生上課均為一人一機,每個學生都能進行上機操作。除用好信息技術教科書外,每個年級補充相應內容,增加學生的實
際操作能力。三年級為計算機軟件操作及畫圖軟件的使用,四年級word小報編輯,五年級為圖像處理及幻燈片制作、上網知識及網頁制作。
2、提高整合課普及率,提升整合課質量
在學校完成所有教室班班通工程之后,全體教師都開始利用電腦、大屏幕投影開展教學活動。能開展和正在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師達到100%,而且覆蓋到學校大多數課程。
我們在普及的同時,不斷加強整合課的實踐研究,在突出學科特征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育質量。
3、以信息化教學助推課改實驗
我們在進行計算機輔助各科教學的同時,開始了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漢之星”應用平臺的教學實踐。特別是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的研究,要求教師自主開發(fā)教學課件、構建教學資源庫。目前,已經把教師開發(fā)的課件、編制的試卷、撰寫的導學案和論文集中起來,放在學校網站上,供大家共享使用。
學校信息化建設,是學校標準化建設、規(guī)范化管理、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方面。今后,我們將不斷捕捉新的機遇和發(fā)展空間,繼續(xù)加大投入,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創(chuàng)出自己的品牌。我們將在今后的三年內,通過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實施,努力建設一支具備對信息開發(fā)、收集、處理、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建立一個能為教學提供豐富內容的信息教育資源庫,培養(yǎng)一群能實踐、會創(chuàng)新的學生,迎接信息化社會對學校的挑戰(zhàn)。使我校的電化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最后請各位領導對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2017年11月2日
欒川縣實驗四小匯報材料 [篇2]
我校建于2017年7月,由第六初級中學改造而成,是一所非常年輕、富有青春活力的市直小學。學校位于仙桃城區(qū)東部,占地30畝,現有教學班17個,學生近800名,教職員工59人。
重視教育發(fā)展的市教育局對這所學?芍^是精心呵護,關懷備至,投資1000多萬元對其進行改造,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該校有250米塑膠跑道、2000多平方米足球場、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多功能教室、教學樓、計算機室、音體美專業(yè)教室;學校正以“辦好一方教育,服務一方百姓,成就一方孩子”為宗旨,制定了“一年求規(guī)范、三年大發(fā)展、五年大跨越”的發(fā)展目標,以“從生活開始,與生命同行”為教育理念,全面推進禮樂教育和小班化教育。
科學規(guī)劃,改善辦學條件
為了搞好校園建設,市第四實驗小學多次邀請市教育局、市規(guī)劃局領導和專家實地查看,反復商討,科學規(guī)劃;請知名校長來校,給校園建設出點子,提意見;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支持,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
目前,依據36個班,1800人的發(fā)展規(guī)模,教學區(qū)、體育運動區(qū)、生活區(qū)、綠化區(qū)等區(qū)域布局完成,做到了分區(qū)明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本著“保住創(chuàng)辦底線、兩部齊頭并進”的原則,在分校(原黃荊小學校區(qū))開設3個教學班,一至三年級分別一個班,在整體規(guī)劃上同步建設,共同發(fā)展。
優(yōu)化師資,加大培訓力度
在教師培訓上,該校搭建市教科院實驗學校平臺,充分發(fā)揮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員的資源優(yōu)勢,積極與市直學校交流互動,帶動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以“十月教科研活動月”為載體,大力開展教師“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大練兵,通過以練促學,以賽代評,學用結合,改進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讓人人有課題,人人都參與研究,在課題教師培訓、課題教研會、課題日常實踐、課題實踐材料的收集整理、階段總結中,提高教師課題科研能力。
小班化教育,彰顯辦學理念
市第四實驗小學的開辦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學生人數是小班額,這給小班化教育帶來了機遇;小班化教學的核心在于教育思想和教師素
質,這是該校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小班化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師素質,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方法。該校以小班化教育為平臺,充分利用教育優(yōu)勢和資源,打造學校品牌、打造名師品牌,力爭做到“小”中見優(yōu)、“小”中見精、“小”中見大,真正體現小班化、大教育的理念。
該校的小班化教學實驗目前正向深層次推進,惠及教師,惠及學生,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力爭在仙桃教育中脫穎而出。
實踐活動,凸顯育人功能
該校設計系列德育活動,設立愛國日、愛校日、讀書節(jié)、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等,開展“閃耀四小”特色活動,比如問好文化你我他、文明禮儀伴我行、孝雅教育在身邊、自主路隊放學等;利用開學典禮、入隊儀式、畢業(yè)典禮等對學生進行教育;開展勵志教育,在高年級開展“我的微成功”演講活動,在中低年級開展“我能行”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充滿自信,陽光快樂;使學校德育充分體現出主體性、主動性、系列性、層次性和全員性。
與此同時,該校加強德育校本課程建設,開發(fā)了《六禮三儀》校本教材,編寫了《第四實驗小學養(yǎng)成教育目標體系》,完善了德育質量管理體系。并結合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根據現有教師特點與學生實際,確定了1至2項體藝項目,力爭在5年里內,把學校打造成藝體特色品牌學校。
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和先進的教學條件,年輕務實的領導班子和敬業(yè)的教師隊伍,高效的教學管理和良好的校風,展示著年輕的第四實驗小學的勃勃生機和美好前景。當前,全體教職員工正本著內強素質,外展形象,打造學校品牌;內求團結,外求發(fā)展,培育學校精神的宗旨,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為建設一所具有現代化辦學規(guī)模,管理到位、隊伍優(yōu)質、特色鮮明、高質高效、人民滿意的示范小學而為之奮力拼搏!
【欒川縣實驗四小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南店中心完小匯報材料教導處08-03
實驗中學匯報材料08-03
張家界市永定區(qū)尹家溪鎮(zhèn)中心完小匯報材料08-03
實驗室匯報材料08-04
實驗教學匯報材料08-04
實驗教育考核報告材料08-09
實驗室建設匯報材料08-04
實驗室評估匯報材料08-04
實驗室管理匯報材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