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
作品介紹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1卷第19首。
原文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
作者:唐·杜牧
帝命詩書將,登壇禮樂卿。
三邊要高枕,萬里得長城。
對客猶褒博,填門已旆旌。
腰間五綬貴,天下一家榮。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鶯。
別風嘶玉勒,殘日望金莖。
榆塞孤煙媚,銀川綠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絳言堪采,陳湯事偶成。
若須垂竹帛,靜勝是功名。
注釋
1、據(jù)《杜牧年譜》,本詩作于大中三年(849)。夏州:州治在今陜西橫山縣西。唐時為夏州節(jié)度使治所。常侍:散騎常侍,分左右,正三品下,掌規(guī)諷過失,侍從顧問。此“常侍”當是崔出鎮(zhèn)時所授檢校官。少常亞列:太常少卿,太常寺副長官,正四品上,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出領(lǐng)麾幢:出為節(jié)度使。麾幢,旌旗之類節(jié)度使儀仗。見《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2、登壇:登壇拜將。禮樂卿:指太常少卿。
3、三邊:漢代幽、并、涼三州地在邊疆,稱三邊。后泛指北方邊疆。高枕:高枕而臥。長城:喻可倚為屏障的大將。檀道濟被收,脫幘投地曰:“乃復(fù)壞汝之萬里長城!币姟端螘繁緜。
4、褒博:褒衣博帶。即寬衣長帶,系儒者服飾。
5、五綬:指夏州節(jié)度使兼領(lǐng)營田、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6、差:差池,形容燕飛時尾羽參差不齊貌。哢:鳥鳴。
7、玉勒:玉制的.馬銜。代指馬。
8、金莖:擎承露盤之銅柱,代指長安宮闕。
9、銀川:地名,在今寧夏。
10、虓虎:咆哮的虎。形容兵士勇猛。
11、魏絳:春秋晉大夫。晉侯欲伐戎狄,魏絳認為“獲戎失華”,并陳說“和戎五利”。事見《左傳·襄公四年》。
12、陳湯:西漢人,時那支單于叛,湯擅興師征之,僥幸獲勝,遂不治其罪。事見《漢書》本傳。
13、竹帛:書寫工具,指史書。
14、靜勝:不戰(zhàn)而勝!段究澴印:“兵以靜勝,國以專勝!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度圃姟肥斩拍猎姲司怼M硖圃姸嗳崦,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倍洳度菖_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稄埡煤迷姟罚胁菽E,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體對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杜牧
帝命詩書將,登壇禮樂卿。
三邊要高枕,萬裏得長城。
對客猶褒博,填門已旆旌。
腰間五綬貴,天下壹家榮。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鶯。
別風嘶玉勒,殘日望金莖。
榆塞孤煙媚,銀川綠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絳言堪采,陳湯事偶成。
若須垂竹帛,靜勝是功名。
【賞析《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相關(guān)文章:
別宋常侍原文及賞析09-05
歲暮和張常侍原文及賞析08-24
別宋常侍閱讀答案附賞析09-13
歲暮和張常侍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4
常棣原文及賞析07-24
常武原文及賞析09-04
常武原文賞析07-22
《常棣》原文及賞析09-06
詩經(jīng)《常棣》賞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