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文化與習(xí)俗
中國茶道博大精深,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文化,大家知道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習(xí)俗與文化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文化與習(xí)俗,歡迎閱讀與收藏。
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文化與習(xí)俗
寧夏回族民間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饋贈送茶、聘禮包茶、齋月散茶、節(jié)日宴茶、喜慶品茶等茶俗,而且還從選茶、贈茶、用茶、點(diǎn)茶、配茶、煎茶、沖茶、遞茶、加水、品飲、宴請等諸方面,形成了一套獨(dú)特的茶事禮俗。
回族泡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約為二至三分鐘。敬茶也有良好的禮節(jié),即當(dāng)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將碗里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蓋,雙手捧送。這樣做,一方面是表示這盅茶不是別人喝過的余茶,另一方面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如果家里來的客人較多,主人根據(jù)客人的年齡輩分和身份,分出主次,把茶先捧給主客。 回族喝蓋碗茶也很講究,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荷地,而是用蓋子刮幾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鹵變清湯。每刮一次后,把蓋子蓋得有點(diǎn)傾斜度,用嘴吸著喝。不能端起茶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慢地飲。主人倒茶后,客人一口不喝。會被當(dāng)做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xiàn)。
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還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凈,要留點(diǎn),這樣主人會給您繼續(xù)倒水。如果已經(jīng)喝夠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從碗中撈出一顆大紅棗放到嘴時,表示已喝夠了,主人也就再不謙讓倒茶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寧夏回族群眾還根據(jù)需要,自制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鎖陽膏茶、滋陰補(bǔ)腎的羊骨髓茶和八寶甜面茶。
家里來了客人,寧夏回族多用蓋碗茶來招待。他們先將蓋碗擦洗干凈,盛上茶葉和佐料,揭開茶蓋半遮掩,將沸騰的開水注入盅碗內(nèi),沖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開花。泡約五分鐘,雙手遞給客人?腿孙嫴柽吅冗叀肮巍,不得用嘴吹或吸出聲響。否則會被視為不懂茶禮、沒有教養(yǎng)之人。喝茶時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邊喝邊添。左手擎著托盤,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住蓋頂,第四指卡住蓋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湯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連綿不斷。這一套茶事活動,就貫穿了“輕、穩(wěn)、靜、潔”的飲茶禮節(jié)!拜p”指沖、刮、喝要輕,不得出聲;“穩(wěn)”指沏茶要穩(wěn)要準(zhǔn),落點(diǎn)準(zhǔn)確,一次沏妥當(dāng),似蜻蜓點(diǎn)水,不淺不溢,不漫不流;“靜”指環(huán)境幽雅,窗明幾凈,無干擾,無噪音;“潔”指茶碗、茶水清潔衛(wèi)生,一塵不染。
回族飲茶習(xí)俗傳承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飲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回族飲茶的歷史悠久,相傳回族先民在唐朝貞觀年間就開始飲茶!拔┗亟坛鮽,曾有一部來自海路,蓋居蘇杭,產(chǎn)茶之區(qū),回民或此時染有嗜好,移植內(nèi)地后,仍不改其風(fēng)!
公元七世紀(jì),部分回族先民從海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杭州、揚(yáng)州等地居住經(jīng)商。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中國的產(chǎn)茶區(qū),且當(dāng)時從唐代皇帝到民間人門盛行飲茶,皇帝在召見大臣、商討國事時,不僅用茶。而且還“賜茶”,F(xiàn)在回族的茶具——蓋碗,早在唐代就已出現(xiàn)茶碗和托盤。陸羽《茶經(jīng)》云:“自造二十四種,使‘遠(yuǎn)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唐人李匡人在《資暇集》中對茶托(托盤)的產(chǎn)生有過專門記述。
唐代的回族先民,方面受到中國漢族茶文化的影響,一方面又繼承了阿拉拍、波斯等地穆斯木喜吃甜食的習(xí)慣,逐步形成了自己獨(dú)特的飲茶習(xí)慣-糖茶。
元時回回遍天下,不少回族開始在長安等西北地區(qū)生活。飲茶習(xí)俗也隨之傳到西北、云南、等地。相傳,元朝云南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因酷熱中署,喝了一位穆斯林老人用瓷碗泡的糖茶水后清醒。從此,回族飲糖茶的習(xí)俗遍及全國各地。在回族民間有不少反映回族飲茶的諺語和民謠,如“柳樹的影子不歇涼,要打個清涼的傘哩;寧可三天不吃糧,沒茶喝精神兒短哩”;“云南的茶葉六盤山的水,誰不夸咱回國茶色香美”;“冰糖棗兒的蓋碗茶,嫩手兒端來放下,兩只眼睛誘人了,沒嘗來是粗茶么細(xì)茶”;“核桃仁柿餅大紅棗,誰不贊咱回國茶味道好”;“金茶銀茶甘露茶,比不上咱回回的蓋碗茶!
現(xiàn)在,如果您到回族聚居的村莊,就會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都備有茶和茶盅子、茶懷、茶壺、茶桌等廣整套茶具。一些開茶館、飯館、做小生意的回民,或在市區(qū)、或在路旁、或在樹蔭下,更是器重茶具。他們在茶館、飯館、店鋪門前掛一個牌子,上面畫把茶壺。一些回民看見茶壺,就知道這是“清真”的標(biāo)志。
回族講究茶具。過去煮茶和沏茶壺一般都是用銀和銅制做的,形式多樣,別具一格,有長嘴銅茶壺、銀鴨壺、銅火壺等,F(xiàn)在一般用錫鐵壺、紫砂壺等;刈宓牟柚、茶杯品種繁多,千姿百態(tài),特別是有花鳥山水圖案的蓋碗頗受歡迎和喜愛。
回族飲茶慣制及形式
回族由于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國各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飲茶慣制,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罐罐茶:流行于北方部分回族聚居區(qū)。茶罐系粗砂黑釉陶或白鐵皮卷成。高三四寸,直徑約寸半,且底粗口細(xì)。飲茶時,先在茶罐里放入磚茶或陜青茶,然后倒上涼水放到火爐上感,待滾過三沸后,將茶泌到小杯中,喝完再加水熬。這種茶水色如咖啡,其味澀苦。但因“罐罐茶”能解渴,使人興奮,邊喝邊聊天,使人感到悠閑自得。
烤菜:流傳在云南等回族聚居區(qū);刈屣嬁静,先將茶葉放到茶罐里,然后置在火爐上將茶葉烤黃,再用茶壺沏上滾開水喝。
擂菜:流傳在我國湖南常州等回族聚居區(qū)。擂茶是用芝麻、黃豆、茶葉、綠豆等混合制作;刈屣嫛袄薏琛睍r,桌子上一般要擺上幾十盤茶點(diǎn),并將盤子擺成字形。如“壽”字等,客人飲茶時,要將原來的字形拆開;自己再擺成一個新字,如“喜”字等,然后主人勸茶、敬茶,客人才開始飲茶。
奶茶:流行在我國青海等回族聚居區(qū);刈屣嬆滩璩嗽诓韫藜釉诓,還要加鹽,待茶熬好后再加奶燒開,并放個花椒等佐料,待客時還要放兩棵燒熟或煮熟的大紅棗。
麥茶:流行于西北部分地區(qū)。過去許多回族因買不起茶葉,不少家庭都喜歡飲麥茶,將麥子炒成半焦,搗碎倒入茶罐中,佐以食鹽盛水熬煮。麥茶熬成后看似琉璃,其味如咖啡,F(xiàn)在飲此茶者已不多見。
蓋碗茶:是全國各地回族普遍飲用的一種茶。
蓋碗,又稱“三炮臺”,民間叫盅子,上有蓋子,下有托盤,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觀。每到炎熱的夏天,許多回族群眾覺得喝蓋碗茶比吃西瓜還要解渴。到了嚴(yán)寒的冬天,回族群眾早晨起來,圍坐在火爐旁,或烤上幾片饃饃,或吃點(diǎn)做子,總要“刮”幾盅蓋碗茶。
蓋碗茶配料不一;名目繁多,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選用不同的茶葉。夏天以榮莉花茶為主,冬天以陜青茶為主。有條件的還可用“碧螺春”、“毛峰”、“毛尖”、“龍井”等等。身體不好的人可根據(jù)病情選配不同的茶水。如清熱泄火可用冰糖窩窩茶;胃寒的人可用紅糖磚茶;消食的人可用白糖清茶。需要保健的可常用“八寶茶”,即除了放茶外,還放白糖、紅糖、紅棗、核桃仁、元肉、芝麻、葡萄干、拘記等。一般回族家庭飲“八寶茶”配料不齊時,多飲“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元肉);有的飲“白四品”(陜青茶、白糖、柿餅、紅棗);還有的喜歡“紅四品”(磚茶、紅糖、紅棗、果干)和五味茶(綠茶、山植、芝麻、姜片)等。
回族群眾還很講究泡茶,說好茶還要用好水泡;刈謇先苏J(rèn)為,雪水、泉水和流動的江河水泡出來的茶最佳。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族群眾喜歡用甘甜的黃河水泡茶、居住在山區(qū)的回族群眾冬天用雪水泡茶,夏天用雨水泡茶。因?yàn)檠┧、泉水、黃河水雜質(zhì)少,略帶甜味,泡茶不會影響茶葉本身的香味。
回族泡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蓋,泡茶的時間一般為二至三分鐘;一些懂茶道的回族老人很會品茶。他們認(rèn)為,如果茶香而不清則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稱之為上等茶,只有鮮、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寧夏回族的飲茶習(xí)俗與文化
一、飲茶文化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習(xí)俗與文化,寧夏回族民間有諺語云:“不管有錢沒錢,先刮三響蓋碗!泵總回族家庭至少有兩套蓋碗盅子,有的多達(dá)十幾套。他們喜用蓋碗子飲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飲茶是他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寧夏回族還有一句關(guān)于飲茶的諺語:“早茶一盅,一天威風(fēng);午茶一盅,勞動輕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蹦切┥狭四昙o(jì)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禮完“榜布達(dá)”(晨禮),有喝早茶的習(xí)慣。他們圍在火爐旁,烤上幾片饃饃,總是要“刮”一碗子的。
這種的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種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盞”,底小口大。茶碗、茶蓋、茶托(長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稱“三泡臺”(好似戰(zhàn)地碉堡)。有的茶蓋上繪有藍(lán)色的花紋或紅色的小花朵,還有的繪有綠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樣。
既精巧美觀,又方便耐用。喝茶先備一壺滾燙的開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內(nèi),用開水沖泡5~10分鐘再喝。用蓋碗盅子喝茶有很多好處,民諺云:“一防灰(清潔),二防冷(保溫),三防茶葉卡喉嚨(安全)!
擇茶、泡茶、配茶種類甚多,都依經(jīng)濟(jì)條件、茶宴大小、賓客身份、生活需要而定。一般常見的有紅糖清茶、冰糖窩窩茶、三香茶(糖、棗、茶)、紅四品(紅茶、紅棗、紅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還有開胃化食的五味茶。
即綠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強(qiáng)腎、提神明目的五珍茶(龍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門紅茶),生津養(yǎng)胃、健身美容的元寶茶(珠茶、紅棗、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氣補(bǔ)虛、強(qiáng)身健骨的八寶蓋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紅棗、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一般回族家庭除山區(qū)喝罐罐茶以外,川區(qū)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選茶葉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陜青茶、紅茶、磚茶、珠茶等。家庭條件好的喝龍井、烏龍、碧螺春等茶。
二、喝茶的好處
喝茶有益身心眾所周知,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多種維生素等能夠起到保健和藥理作用。
1、提高肌肉耐力
研究發(fā)現(xiàn),茶葉中含有一種名為“兒茶素”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對抗疲勞,增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常喝綠茶,效果最為顯著。
2、抵抗紫外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zhì),用茶水洗臉能清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的作用,還有助于減少日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是天然的“防曬霜”。
3、保持身材
【寧夏回族有哪些飲茶文化與習(xí)俗】相關(guān)文章:
信陽的飲茶習(xí)俗有哪些04-26
東北有哪些文化習(xí)俗08-08
夏季的飲茶常識有哪些07-05
世界各國飲茶習(xí)俗以及茶文化10-19
世界各地的飲茶文化和習(xí)俗06-14
秋分的習(xí)俗有哪些04-29
芒種的習(xí)俗有哪些04-30
大寒有哪些習(xí)俗03-04
大寒的習(xí)俗有哪些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