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賞析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時間:2022-09-19 15:00:53 賞析 我要投稿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瀑布在地質(zhì)學(xué)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經(jīng)斷層、凹陷等地區(qū)時垂直地跌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1

  《望廬山瀑布》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詩簡介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其一為五言古詩,其二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都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xì)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jìn)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翻譯/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國名山之一。

  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照射的云霧水氣呈現(xiàn)出紫色。

  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極高的天空。

  賞析/鑒賞

  本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tuán)團(tuán)白煙,縹緲于青山藍(lán)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斑b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皰烨按ā保@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皰臁弊趾苊,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xì)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

  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姡耙墒倾y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響者,致力處也!保ā对娙擞裥肌罚┻@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皰臁弊智懊嬉呀(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shè)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2

  《水仙子·重觀瀑布》

  元·喬吉

  天機(jī)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古詩簡介

  《水仙子·重觀瀑布》是喬吉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首小令想象豐富,境界開闊,即景抒情,移情于景,奇思妙想,連用一系列的比喻,自遠(yuǎn)而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描述瀑布勝景。

  注釋

  ①雪練:像雪一樣潔白的絹。

 、谙鰸h:此指天空。

 、鬯瓢缀琊嚌荆阂鉃橄癜缀缤田嫕舅粯。

 、苡颀埾律剑河髌俨紡纳巾敱剂鞫拢缬颀埾律揭话。

 、萸缪╋w灘:意為瀑布濺起的水花,像雪花一樣,落在沙灘上。

  賞析

  喬吉游覽樂清,作《水仙子·樂清白鶴寺瀑布》:“紫蕭聲入九華天,翠壁花飛雙玉泉,幣_鶴去人曾見,煉白云丹灶邊。問山靈今夕何年?龍須水殊砂膩,虎睛丸金汞圓。海上尋仙!睂ζ俨急旧碇P不多,意猶未盡,于是有了這首續(xù)作。

  起首兩句,從意義上說是流水對,即出句與對句連續(xù)在一起共同表達(dá)一個完整的意思。天上的織機(jī)停止了工作,一匹雪白的綢絹從危立的石壁上方高垂下來,寒光閃閃,瀑布的形象既雄壯,又飄逸!疤鞕C(jī)”、“月梭”、“石壁高垂”,無不形象恢弘,這就自然而然使人懾服于這條“雪練”的氣勢,收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雪練”不僅氣勢雄壯,而且構(gòu)造奇特。原來它粗看是一匹整幅,細(xì)細(xì)望去,卻可以析成一縷縷帶雨的冰絲。元人伊世珍《嫏嬛記》載,南朝沈約曾遇見一名奇異的女子,能將雨絲繅絲織布,稱為“冰絲”,喬吉可能也知曉這一民間傳說!氨z”與“雪練”照應(yīng),而“雨”又是“冰絲”的構(gòu)成原質(zhì),從“雪”到“冰”再到“雨”,既有色彩上的由純白而漸至透明,又有意態(tài)上的由靜入動。奇景激發(fā)了詩人的奇想,于是得到了“幾千年曬未干”的奇句。說它奇,一來是因為未經(jīng)人道,有誰想過瀑布的冰絲還需要“曬”,而事實上確是曬不干的呢!二來是這一句由空間的壯觀度入時間的壯觀,所謂“思接千載”,從而更增重了瀑布的雄偉感。

  前面的四句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夸侈的造語,推出了瀑布在天地間的整體形象,其實是遠(yuǎn)觀!奥度A涼”的第五句出現(xiàn)了觀察者的主體——“人”!叭饲右聠巍睉(yīng)“涼”,而“涼”又遙應(yīng)前面的“雪練寒”。不過前文的“寒”是因瀑布的氣勢、色光而產(chǎn)生的心理感覺,而此處的“涼”則更偏重生理感覺。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微妙的細(xì)節(jié),影示了自己向瀑布的步步逼近。

  末尾三句就是在近距離的情形下對瀑布的深入刻畫。“白虹飲澗”,出于“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宋沈括《夢溪筆談》語),這一傳說起源頗古,甲骨文中就有“有出虹自北,飲于河”的卜辭(拓片10405號)。這句是在瀑流與澗面的交接處仰視瀑身,因其高入半空,故說它好似天上的白虹一頭栽進(jìn)澗中吸水!坝颀埾律健,是指瀑布的近端沿山壁蜿蜒奔流的姿態(tài),蘇軾寫廬山瀑布,有“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語,元好問也有“誰著天瓢灑飛雨,半空翻轉(zhuǎn)玉龍腰”(《黃峪》)的詩句,可見詩人們常將夭矯的游龍與瀑流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扒缪╋w灘”,則是流瀑在淺水處撞擊山石,迸濺水花如雪的奇觀。這三句不但動態(tài)婉然,而且色彩鮮明,如同特寫。既有全景的壯觀,又有區(qū)段的特寫,瀑布的形象,就充實豐滿,歷歷在目了。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3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張九齡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翻譯

  萬丈湍飛的瀑布從山間落下,望去像是從遙遠(yuǎn)的天空降臨。

  奔騰直瀉沖擊著一片片雜樹,噴灑濺落穿透了一層層浮云。

  陽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樣絢爛,天氣清和時像風(fēng)雨一樣可聞。

  靈異的山峰多具有秀麗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霧靄一片氤氳。

  注釋

  洪泉:指水豐勢強(qiáng)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長。

  紫氛:紫色的水氣。

  雜樹:瀑布巖壁邊雜亂的樹木。

  重云:層云。

  虹霓:陽光射入竄的水珠,經(jīng)過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

  天清:天氣清朗。

  聞:聽到。

  靈山:指廬山。

  秀色:壯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氳:形容水氣彌漫流動。

  賞析

  第一句中“萬丈洪泉落”,萬丈有多高,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詩人要表達(dá)的正是心中那種不可確鑿道出的對匡廬飛瀑雄奇險壯之氣勢的深深折服與崇愛之情。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為泉,詩人以泉喻瀑,言飛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將泉跟倒置了過來,任其泉水噴涌而下、源源不絕,所述情狀極為形象,令人嘖嘖生嘆!疤鎏霭胱戏铡币痪錉顚懙膭t是伴隨著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biāo)畾。李白七絕《望廬山瀑布水》開篇就說高峭挺拔的香爐峰在旭日紅光的映照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如同幻境一般,張九齡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這種“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神奇氣象。迢迢,寫霧靄之高;半,寫紫霧似將色瀑截斷。高高漂浮的水霧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萬丈的源頭,自然是深隱于一派迷蒙與虛無之中了。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第二聯(lián)著重于展現(xiàn)瀑布飛瀉云天的動感之美。廬山峰青巒秀,嘉木成陰,噴雪鳴雷般的銀瀑從幾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蕩著嶙峋的山巖,穿越過層疊的古木,義無反顧地墜入深密的澗谷,這壯景所帶來的強(qiáng)烈視覺震撼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瀟灑的超凡手筆令人欽佩。廬山有景如此,無怪乎自古就贏得”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yù)了。

  第三聯(lián)意在描繪飛瀑在陽光照耀下呈現(xiàn)來的奇幻風(fēng)采,“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轉(zhuǎn)寫瀑布的色彩和聲響。瀑布本如素練,但在晴日陽光的照射下,卻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繽紛的顏色,絢麗瑰奇;天清氣朗之時,本無風(fēng)雨,但萬丈洪泉直瀉而下時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卻使人有急風(fēng)驟雨雜沓的聽覺感受。詩人繪聲繪色,以自己獨到的感受營造出那亦真亦幻、瑰麗迷人的美妙畫面。在湖口遠(yuǎn)望廬山瀑布,是否真能聽到它所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詩人從萬丈洪泉直瀉而下的氣勢中,仿佛聽到了風(fēng)狂雨驟般的雜沓聲響。句末的“聞”字與上句的“似”字對舉互文,本身就包含了“似聞”的意蘊(yùn)。這是一種似真似幻的聽覺感受,其傳神處正在亦真亦幻之間。若認(rèn)定“聞”字是幾十里外清晰聽到瀑布的巨響,反而拘泥而失語妙。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最后一聯(lián)以山水總括之筆收束全篇。詩人喜愛廬山之毓秀鐘靈,故以“靈山”稱謂之!翱账币痪溆赡铣x靈運(yùn)《登江中孤嶼》一詩化用而來。謝詩云:”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币庵缚諝夂退记宄涡迈r,詩人此處易“澄鮮”一詞為“氤氳”,重在凸顯廬山水瀑霧氣繚繞、與晴空漫成一片的融融氣象!疤斓仉硽瑁f物化醇”(《易經(jīng)·系辭》),廬山水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來的人間勝境。

  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yuǎn),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杰。形象的比喻詩人遭遇和情懷,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選擇什么語言,表現(xiàn)什么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舍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鑿痕跡。

  相對于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而言,張九齡的這首五律有著四十字的篇幅,其鋪展才思的空間更大。詩人善于運(yùn)用繁筆,其言瀑布之雄險,以巍峨“靈山”為背景。先直抒“萬丈”“迢迢”之豪嘆,后輔以“雜樹”“重云”為襯托;其言瀑布之絢麗,先描繪“洪泉”“紫氛”的真實所見,后生發(fā)出“虹霓”隱隱約約的奇妙幻覺;不僅如此,詩人還以“天清風(fēng)雨聞”壯其聲威,以”空水共氤氳”顯其渾然。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dāng),毫不繁冗,正是詩人技法嫻熟的體現(xiàn)。

  作為一首山水詩,這首詩的藝術(shù)是獨特而成功的。這首詩表面上只是在描寫、贊美瀑布景象,有一種欣賞風(fēng)景、吟詠山水的名士氣度。但其中蘊(yùn)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fēng)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shù)效果是奇妙有味的!霸娧灾尽,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張九齡出任洪州都督轉(zhuǎn)桂州都督之時。唐玄宗開元十一四年,詩人被貶。旋即,又遷為冀州刺史,唐玄宗準(zhǔn)他“改為洪州都督,俄轉(zhuǎn)桂州都督”,張九齡因獲玄宗恩遇對朝廷感恩戴德,因自己的才華和德行獲得皇帝的`肯定而壯志滿懷。懷著這樣的心情,張九齡寫下了這首詩。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 4

  《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

  謝靈運(yùn) 〔南北朝〕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圓。

  沫江免風(fēng)濤,涉清弄漪漣。

  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亦既窮登陟,荒藹橫目前。

  窺巖不睹景,披林豈見天。

  陽烏尚傾翰,幽篁未為邅。

  退尋平常時,安知巢穴難。

  風(fēng)雨非攸吝,擁志誰與宣。

  倘有同枝條,此日即千年。

  賞析

  這首詩由夜游、晝游及感受三部分組成,每部分各占六句。按游覽的時間順序說,是晝游在先,夜游在后,而詩中卻將夜游部分置于晝游之前。詩的首二句即從日暮寫起,言暮時繼續(xù)行游,至月夜而泛舟江上。次二句寫水面如鏡,風(fēng)波不起。上有月光清朗,下有微波蕩漾,水天一色,交相輝映,浸淫在一派閑靜輕柔的氛圍之中。而“沫”、“涉”二字又透出游者的情態(tài),二字以工整的對仗,表現(xiàn)了主人公在江上縱情嬉戲的歡快情趣。五、六兩句寫夜行所見的奇異景色以應(yīng)題。這兩句以“竦”字描摹巨石的突起聳立之狀,以“倒”字形容飛瀑的傾瀉直下之勢,仿佛石破天驚,蔚成壯觀。以上六句,寫出了夜游由陸路到水行,最后抵達(dá)目的地的全過程,而所見江水的平靜和三山兩溪的奇崛又情味迥異,生動地再現(xiàn)了景觀的不同風(fēng)神,可謂搖曳生姿。

  “亦既窮登陟”以下六句,以倒敘筆法追憶晝游的所見之景。登山眺覽,惟見一片莽莽蒼蒼的景象。“荒藹”句為總寫,概括了幽僻深杳的總體印象;“窺巖”和“披林”兩句則分寫山高、林密。重巖疊嶂、樹林茂密,以至連天日都仿佛被遮蔽不見了。這里是用夸飾的手法極寫環(huán)境之艱險,以為下文的張本。接下來“陽烏”兩句,為記憶中的白晝游程攝下最后一個鏡頭:行者披著夕陽的余暉,正在幽深的竹林之中穿越而行。這兩句中的“尚傾翰”、“未為邅”,與上兩句的“不睹景”、“豈見天”似相牴牾,其實一為記實,一為描寫,蓋因用筆虛實之不同也。這六句從登山寫到返程,最后以“陽烏傾翰”回顧照應(yīng)到詩的首句,遂以“日垂”為契機(jī),把晝游和夜游、山行和水行連成一氣。全詩的寫景紀(jì)游部分以后一段行程的起點發(fā)端,以前一段行程的終點收煞,攔腰說起,首尾承接,不僅使整個紀(jì)游部分顯得神固氣完,而且也使詩的章法布置別開生面,頗有奇觀意外之妙。

  詩的最后六句抒寫感受。詩人由此番登陟的親身經(jīng)歷,聯(lián)想到巢居穴處的巖棲之難。巢穴的不蔽風(fēng)雨固然可憂,然而更可憂的,是沒有可以一吐衷腸的知己。這里或指詩人的“方外交”曇隆和法流二法師,這兩位友人都是“辭恩愛,棄妻子,輕舉入山”而作“高棲之游”的。詩人在《山居賦》中曾說:“苦節(jié)之僧,明發(fā)懷抱。雖一日以千載,猶恨相遇之不早!币庵^:朋友相得之歡,一日勝似一千年。志同道合的朋友總是相見恨晚,此日如能同游,應(yīng)該是十分歡欣雀躍。謝靈運(yùn)在其吟詠石門的篇什中,每多抒寫寂寞之感,如“惜無同懷客,共登青云梯”、“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fā)”等。此詩亦然。詩中的感受既是在登山過程中直接觸發(fā)的,因而詩人將晝游部分移后,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只有如此才便于使情景相關(guān)處連成一體,而避免了將情與景截分兩橛的弊病。這種在章法布局上的縝密用意,正是大謝詩慘淡經(jīng)營的一個重要方面。

【描寫瀑布的詩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詠瀑布_馮云山的詩原文賞析08-28

望廬山瀑布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5

描寫春天的詩附賞析02-24

描寫梅花的詩《獨山梅花》賞析02-21

描寫梅花品質(zhì)的詩賞析:《墨梅》02-04

描寫冬天的現(xiàn)代詩賞析06-04

描寫冬天的詩《憶梅》賞析03-04

《瀑布》段落賞析04-28

陸游描寫梅花的詩賞析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