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相和》課堂教學賞析
一、談話,激發(fā)興趣
1.師:“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時期,秦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它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因此,當時一些中、小國家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到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今天,我們學習發(fā)生在當時的秦、趙兩國之間的故事。
2.板書:將相和
3.課題中的“將”、“相”分別指誰?“和”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二、學習課文
第一部分
1.理解第1自然段。
(1)出示:“戰(zhàn)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2)指名朗讀,回答問題: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2.默讀課文第2-6自然段,思考并討論:秦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趙王為什么非常著急?藺相如是怎樣對待這個問題的?
(1)學生默讀,思考。
(2)討論、交流。
A、秦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趙王為什么十分著急?
B、藺相如是怎樣對付這個問題的?
3.范讀第七自然段,過渡學習8、9自然段(出示“完璧歸趙”掛圖)
4.認真閱讀8、9自然段,完成填空練習(字數(shù)不限)
。ǎ罔怠ǎǎ
(1)學生看書,完成練習。
。2)交流。
。3)按照提綱,結(jié)合掛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經(jīng)過。
。4)進一步思考、討論:從完璧歸趙這件事上,你覺得藺相如具有怎樣的特點?他的這些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畫出來。
5.齊讀第十自然段。
第二部分
1.指名朗讀第二部分,給這部分內(nèi)容加個小標題。
2.思考、討論:“澠池之會”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從“澠池之會”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
3.將“澠池之會”這個故事分為三個層次,說說每層的意思,能歸納出小標題更好。
4.指導朗讀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出示“負荊請罪”)
1.指導朗讀第三部分。
2.思考討論:
(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
。2)第三部分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3.交流。
4.進一步討論:
。1)藺相如對廉頗的傲慢無禮是怎樣表現(xiàn)的?用“~~”畫下來,想一想: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
。2)廉頗為什么要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中可以看出廉頗是個怎樣的人?
5.指導朗讀第三部分。
三、總結(jié)課文,完成練習
1.三個故事的小標題各是什么?(最好能用成語歸納)學了這篇課文,你對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人有什么認識?
2.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課文第一段和下面三個故事有什么聯(lián)系?
四、復述“復荊請罪”的故事
1.默讀“復荊請罪”的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復述時可以展開適當?shù)南胂蠛吐?lián)想。
2.同座互說,指名班上交流。
【《將相和》課堂教學賞析】相關文章:
《將相和》賞析教學(通用8篇)07-31
學校開放課堂教學課改對聯(lián)賞析12-07
《我上學了》的課堂教學片斷賞析12-07
《幸福是什么》語文課堂教學賞析08-04
《花鐘》語文課堂教學片段賞析12-04
將相和作文08-30
《將相和》縮寫12-19
將相和縮寫12-19
將相和說課稿07-11
《將相和》說課稿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