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閱讀答案附賞析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貫休(唐)
水香塘黑蒲森森, 鴛鴦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②深, 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 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 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②柘(zhè):一種樹。
(1).詩歌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2).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樣的特點(diǎn)?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池塘里,蒲草森森,長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壓壓的一片,微風(fēng)吹過,帶來陣陣清香;(1分)一對對鴛鴦、鸂鶒,悠悠自在,嬉戲覓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樣,一點(diǎn)也不怕人;(1分)到處都是一片翠色蔥蘢的桑樹和柘樹,長勢繁密幽深。(1分)描繪了一幅靜謐安恬的田園之景。(2分)
(2).蠶娘是一個勤勞的、因喜獲豐收而內(nèi)心喜悅的形象。一條碧波蕩漾、清澈見底的小溪,抱村而流,吹著笛子,聲音清脆悠揚(yáng),一時興起,又和衣進(jìn)入溪水,沐浴在綠水碧波之中,可見其快樂、頑皮。(2分)山翁則是一個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他挽著我的手臂,笑容滿面,親切熱情地指著西坡那片地對我說,瓜和豆已經(jīng)熟了,再住上幾日就可嘗新了,表現(xiàn)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2分) (結(jié)合詩句1分,性格特點(diǎn)概括1分,如果有分析“我”的酌情給1分。)
【賞析】
前三句寫自然景色。池塘里,蒲草森森,長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壓壓的一片;微風(fēng)吹過,帶來陣陣清香;一對對鴛鴦、鸂鶒,悠悠自在,嬉戲覓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樣,一點(diǎn)也不怕人;“前村后壟”猶言“到處”,到處都是一片翠色蔥蘢的桑樹和柘樹。這三句中雖無一字贊美之詞,然而田園的秀色,豐產(chǎn)的景象,靜穆的生活氣息已是觸目可見,具體可辨,值得留戀。且不說桑柘的經(jīng)濟(jì)價(jià)值,單說蒲,蒲嫩時可食,成熟后可織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說鴛鴦鸂鶒尚且寧靜地生活著,何況乎人!這就又為第四句“東鄰西舍無相侵”作了鋪墊與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長,總離不開人的辛勤培植。詩句不言村民勤勞智慧,而頌揚(yáng)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麗、物產(chǎn)豐盛、生活寧靜、村民勤勞的環(huán)境里,“東鄰西舍”自然相安無事,過著“無相侵”的睦鄰生活。沒有強(qiáng)凌弱、眾暴寡、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xiàn)象。很明顯,通過農(nóng)家寧靜生活的描寫,詩人作為佛門人士,也不免寄托了本人的理想和情趣,這自不待言。
詩的'后四句,一口氣寫了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四個人物,在同類唐詩中,這還是不多見的。這四句從生活在這一環(huán)境中人物內(nèi)心的恬靜,進(jìn)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愛。瞧,一條碧波蕩漾、清澈見底的小溪,抱村而流,蠶娘在淥溪邊漂洗著白花花的蠶繭。牧童哥吹著笛子,聲音清脆悠揚(yáng);一時興起,又和衣進(jìn)入溪水,沐浴在綠水碧波之中。山翁挽著我的手臂,笑容滿面,親切熱情地指著西坡那片地對我說,瓜和豆已經(jīng)熟了,再住上幾日就可嘗新了。寥寥幾筆,把繭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聲悅耳的客觀景致,寫得逼真如畫;蠶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難想見,蠶娘喜獲豐收,其內(nèi)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頑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誼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詞語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動作、情態(tài)、聲音、笑貌及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進(jìn)一步顯現(xiàn)出來;而詩人“我”,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不待言,其流連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詩在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yīng)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見了喜煞。全詩至此戛然而止,卻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閱讀答案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賞析09-09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及賞析08-21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宿山寺閱讀答案附賞析09-12
《清平樂·春晚》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7-27
山行即事閱讀答案附賞析09-12
《劍客》閱讀答案附賞析07-28
《臘梅》閱讀答案附賞析07-29
閑居閱讀答案附賞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