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讀書筆記
《革命之路》讀完之后有一份強烈的傷感情緒,當(dāng)時沒空記錄下來,在回程的公車上再看愛波離世的一段,依然唏噓于耶茨的描寫,但對于弗蘭克的悲傷,已沒有了初讀時的震顫與共情。
這是一本合適,只合適從頭讀至尾的書。他的'情緒鋪陳過分細(xì)膩,過分厚重,以至于任何一段,都不合適孤立地讀。
電影花了太多的筆墨在婚姻上。但我不認(rèn)為婚姻是這本書的重點內(nèi)容。愛情,在此處,是理想的載體。
聽過很有趣的一個觀點:耶茨是毛姆的反面。理想是偉大的,是脆弱的。當(dāng)理想最終被現(xiàn)實的瑣碎戳破,我們只剩下兩條絕望的路:愛波的寧為玉碎,和弗蘭克的愿為瓦全。
后者往往被美化為“與自我的和解”“與生活的和解”“成長”,因為這是一條我們大部分人最后走向的路。
正如革命之路上那座乳白色的房子,最初如何浪漫小眾,最終仍會覆著青苔,潮濕,骯臟,滿墻都是蠟筆的痕跡。
認(rèn)清了幾乎是必然的結(jié)局,卻仍然為妥協(xié)所不齒,所感到痛苦,而非選擇麻木,這樣的人可憐,辛苦,矛盾,我卻依然渴望成為。麻木或孤獨的選擇,大概是我的,是耶茨的最大痛苦了。
【革命之路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萊昂納多《革命之路》觀后感11-17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筆記08-13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05-30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讀書筆記10-15
《財富自由之路》的讀書筆記范文08-07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書筆記范文08-14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精選9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