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賞析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賞析

時間:2021-08-09 16:50:47 賞析 我要投稿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賞析

  原文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賞析】

  詩題下注曰: “在金陵作”,標明這是李白四十四歲到五十五歲期間以梁園(開封)、金陵(南京)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時的作品。

  李白二入長安,被賜金還山后,便回東魯(山東任城,今濟寧市)家中。不久又南下吳越。從天子身邊驟然跌落下來,詩人敏銳地體察到人情的冷暖: “一去麒麟閣,遂收朝市乖,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書懷贈南陵常贊府》),“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前門相揖后門關(guān),今日結(jié)交明日改!(《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在這種情勢下,夫妻、父子之間的親情,便顯得格外可貴,值得珍惜。天寶十三載(754)春,李白在廣陵(揚州)與魏萬相遇,同舟入秦淮、上金陵。魏萬是一位極崇拜李白的青年詩人,二人相見后即結(jié)為忘年之交,魏萬酬李白詩中還特別說到他“愛子在鄒魯”。由此可知,李白思子懷鄉(xiāng)之情,大概是他們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這詩即寫于天寶十三載春夏之間。

  明人高棅曰: “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唐詩品匯·序論》)上列幾種類型的詩的主題思想基本相同,大都是悲傷離別、思家懷國,然而卻能使讀者反復吟詠、歷久不衰,這是為什么呢?這是由于表達這一基本主題思想的具體的客觀事物百態(tài)千姿和詩的藝術(shù)形象千差萬別所致。仇兆鰲評杜甫《返照》詩引黃白山云: “年老多病,感時思歸,集中不出此四意,而橫說豎說,反說正說,無不曲盡其情!本褪沁@個道理。李白遭遇坎坷,一生潦倒,對相思離別的體驗與感受特別深切,他的《秋浦寄內(nèi)》、《在尋陽非所寄內(nèi)》、《南流夜郎寄內(nèi)》以及這首《寄東魯二稚子》等詩,雖然是離合悲歡的傳統(tǒng)題材,而能婉惻動人,道理也正在此。

  這首詩不象李白多數(shù)五古、七古那樣,使用大量變幻無窮、五光十色的比興形象,使人恍惚迷離,歸趣難窮。全詩脈絡(luò)清楚,辭顯意明,除個別地名外,再無艱深難解之處,也不見斧鑿痕跡,而它“能感動激發(fā)人意”,全因它是一片發(fā)自肺腑的至深真情的自然流露。它似一首思鄉(xiāng)小曲,娓娓敘述家常,緩緩說入:詩人羈留金陵,當花花草草、桃紅柳綠的`江南景色在目前時,觸景生情,不免勾起在家鄉(xiāng)時一幕幕令人賞心留戀的往事。首先想到,此刻家鄉(xiāng)的春事已過,不知龜山之北的田怎樣種下的!龜山,在今山東新泰縣西南,在此泛指魯?shù)。這兩句詩,“詞顯意深,語近情遙”。繼而又想:即使現(xiàn)在趕回去,也已經(jīng)來不及,更何況我的歸期尚茫然無定! “江行”,指沿大運河自金陵歸魯。詩人欲歸不能的焦慮不安心情和盤托出。于是不得不將“歸心” “飛”去,思家思子之情,象一股激流,流動在遙遠的想象之中;想到在任城的酒樓,樓東的桃樹,桃樹下無人痛愛的嬌女愛子……。在不加任何雕飾的記敘中,飽含著詩人深厚、純凈、真摯的愛,讀來使人鼻酸。尾末四句是詩人回憶后的感受:只要一想起這些,心情便失去平靜,真是日夜遭受著思子懷鄉(xiāng)的熬煎啊!于是他把自己在異鄉(xiāng)的“遠意”,寫在精白的絹子上,即這首詩,把它送到汶水之旁,即他在魯?shù)募脑⒌,以寄托情思?/p>

  一首好詩,必有貫穿全篇的抒情線索。這首詩的抒情線索是李白對二稚子的深情思念。詩中桑蠶是吳地風物,酒樓和重見疊出的桃樹是東魯家中的典型景物,詩人通過這條抒情主線把它們串連起來,于是我們便感受到詩人靈魂的顫動。

  【點評】

  此詩情景間敘,景是常景,事是常事,語言明白如話,寫來卻如此動人,關(guān)鍵是情真!把矍熬拔锟陬^語,便是詩家絕妙辭”。

  家書語,入詩妙在不直敘,有映帶。田園兒女,老杜妙于入詩,老杜愁苦得妙,妙在真;李擺脫得妙,妙在逸。(鐘評)

  (“嬌女”、“小兒”諸句)寫嬌女、孤兒,無情無緒,的的可思。(譚評)細極,卻不家,嵥,亦家,嵥槊钫,不讀老杜諸詩不知。(鐘評) (鐘惺、譚元春《詩歸》)

  (“樓東”四句)家常語,瑣瑣屑屑,彌見其真,得《東山》詩意。(沈德潛《唐詩別裁》)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及賞析12-11

《寄東魯二稚子》賞析04-25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賞析04-24

東魯門泛舟二首原文及賞析08-31

《東魯門泛舟二首》原文及翻譯賞析03-08

東魯見狄博通原文及賞析07-23

東魯門泛舟二首其一原文賞析03-12

《東魯門泛舟二首其一》原文賞析02-17

稚子弄冰原文及賞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