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幘的閱讀理解答案附賞析
閣夜
清·梁佩蘭
百尋古閣郡城東,簾卷前山一角風。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無影月凌空。
群生靜息鴻蒙①里,秋氣森歸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獨醒,海門誰見日初紅?
注:①鴻蒙,此處指朦朧的夜色。
。1)“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寫畫面有何特點?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2)尾聯(lián)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清幽(1分)。在夜色籠罩下,山谷本來幽黑難辨略顯凄清,但慢慢地,點點星光襯出了它依稀的身影。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閃爍,于是畫面顯出了與凄清不同的清幽!2分)
(2)尾聯(lián)寫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斷追求,否則怎么能著到到海上噴薄日出的壯麗美景呢?(1分)作者用反問手法強調(diào)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悅和興奮(1分),表現(xiàn)了樂觀積極的思想情感(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無影月臨空”,哀壑,我們可以想想幽靜的山谷就在閣樓之下,山谷中有點點光亮,這“光”是月光,是星光,還是火光呢?這就是詩歌的多義性和模糊性了。作者站在閣樓上向下看,這是俯視的角度,看到了山谷在下和“星在底”,那為什么“星在底”而不在天上呢?這就要從詩人所站的位置說起,詩人站在閣樓上向遠處看,天上的星星就像是在山谷之中一樣,所謂“星垂平野闊”,而不是山谷靜立于星星之下。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試題分析: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只有我在黑夜之中能夠保持清醒,等待在海門迎接初升的'太陽。而這里的“日初紅”,也是有象征意義的,指的是新的王朝的到來。答案說:“尾聯(lián)寫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斷追求,否則怎么能看到海上噴薄日出的壯麗美景呢?作者用反問手法強調(diào)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悅和興奮,表現(xiàn)了樂觀積極的思想情感”,此處的“樂觀積極”倒也不能算錯,但是“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斷追求”純屬無中生有,作者僅僅是表達別人都在蒙昧之中,而“我”能夠窺見時代大趨勢。后面的“怎么能看到海上噴薄日出的壯麗美景”和“看到日出后的喜悅和興奮”更是無稽之談,詩歌的頷聯(lián)還說“星在底”和“明河無影月臨空”,怎么到尾聯(lián)突然天就亮了,太陽就升起來了?很顯然,“日初紅”并非真實的太陽升起,而是虛寫,既是作者的想象之詞,也是包含象征意義的用語。因此,對這句話的理解,萬不可膠柱鼓瑟。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賞析
賞析
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xiāng)之意。首聯(lián)點明冬夜寒愴。頷聯(lián)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lián)寫拂曉所聞。末聯(lián)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層層鋪開,步步推進,從而更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懷。
開首二句寫道:“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痹姼枋紫赛c明時間。上句中的“歲暮”指冬季!瓣庩枴敝溉赵!熬啊蓖坝啊薄!岸叹啊敝付烊斩。“天涯”即天邊,指夔州!办V”即天放晴。首句的意思是說,年終一天比一天短。其中,一個“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說明夜長晝短的冬日特點,而且使人覺得時光飛逝。次句“天涯霜雪霽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淪落天涯意。意思是說,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晝。詩能見到如此景象,可以說,真是徹夜難眠,感慨萬千。
頷聯(lián)寫道:“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边@一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次句“寒宵”而來,描寫出了夜中所聞所見!肮慕恰敝腹糯娭杏靡詧髸r和發(fā)號施令的鼓聲、號角聲!靶呛印敝柑旌!叭龒{”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夔州在瞿塘峽西口,為三峽的起點。上句“五更鼓角聲悲壯”是說,晴朗的夜空,鼓角聲格外響亮,黎明時分,那聲音更顯得悲壯凄涼。詩人用“鼓角”、“五更”、“聲悲壯”表明了兵戈未息、戰(zhàn)爭頻繁不斷。下句“三峽星河影動搖”是說雨后玉宇無塵,天上銀河顯得格外澄澈,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搖曳不定。詩人通過對時局的深切關懷和三峽深夜美景的贊嘆,蘊含著悲壯深沉的情懷。
頸聯(lián)寫道:“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野哭”即鄉(xiāng)野百姓的哭聲!皯(zhàn)伐”指蜀地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耙母琛敝杆拇ň硟(nèi)少數(shù)民族的歌謠。“起漁樵”即起于漁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說,聽到征戰(zhàn)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慟哭,哭聲傳遍四野。詩人所描繪景象是多么凄慘。下句是說,漁夫樵子不時在夜深傳來“ 夷歌”之聲。其中,“數(shù)處”指不止一起。這兩句把偏遠的夔州的典型環(huán)境真實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詩人在這一聯(lián),用聲音來抒發(fā)情感,“野哭”、“ 夷歌”這兩種聲音都使他倍感悲傷,正好表現(xiàn)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尾聯(lián)寫道:“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薄芭P龍”指諸葛亮。“躍馬”指公孫述。這里,詩人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jù)蜀稱帝,詩人運用典故,在比較中含蓄而深沉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敖K黃土”即最終都死去,同歸黃土。上句的意思是說,(詩人)極目遠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廟與東南的白帝廟,一世之雄,他們也成了黃土中的枯骨。“人事音書”即人情世故!奥奔措S他,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說,人事與音書,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我們從最后兩句來看,通過對“臥龍躍馬終黃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詩人極為憂憤感傷的情緒。正如沈德潛《唐詩別裁》中所說:“結(jié)言賢愚同盡,則目前人事,遠地音書,亦付之寂寥而已!币簿褪钦f,象諸葛亮、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他是賢是愚,都煙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獨,也就算得了什么。這與《茅屋為秋風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詩人一貫的人格與品質(zhì)的最好表現(xiàn),
【岸幘的閱讀理解答案附賞析】相關文章:
岸幘的閱讀答案附賞析04-23
推薦燕子閱讀理解附答案03-06
《臘梅》閱讀答案附賞析07-29
閑居閱讀答案附賞析07-29
《劍客》閱讀答案附賞析07-28
《秋夜》閱讀答案附賞析04-22
別離閱讀答案附賞析04-21
春游閱讀答案附賞析04-22
秋月閱讀答案附賞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