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讀后感
三個人去登山,當(dāng)他們共同來到山腳,抬頭仰視了山的巍峨與險峻。
甲嘆息道:“哎,這么高的山肯定爬不上去,我還是放棄吧!闭f著便走了。
乙瞅了瞅甲的背影,平靜的說:“既然來了,還是試試吧!
“喂,看見那頂端了嗎,我一定要登上去!”丙很有信心的樣子。
隨后,倆人開始攀登。乙在半山腰中,體力不支!鞍ィ嵲谔哿,我爬不上去呀,還是算了。”他想著便放棄了。只剩下丙一人在堅持著,盡管他已經(jīng)精疲力竭,因為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心底響起:“我,決不能放棄!”就是這么一句話的力量,促使他登上頂峰。盡管天色已晚。
這只是一個小故事,卻飽含著大道理。甲、乙、丙分別代表三種人:一種是碰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的人;第二種是意志薄弱,在中途放棄的人;最后一種是不屈不撓,屢敗屢戰(zhàn)的人。相信你不甘為弱者吧,那么請選擇堅強(qiáng)。在困難面前,不要低下你的頭顱。不要讓困難將你踩在腳下,只有將困難搏倒,你才有資格獲得成功。假使你屈服了,就注定是個碌碌無為的人。
困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關(guān)鍵是看你怎么應(yīng)對了。
愛迪生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材料,試驗了一千多次,也就相當(dāng)失敗了一千多次。但他卻笑著說:“我只不過找到了一
千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罷了!鼻,多么令人佩服的胸襟啊!李時珍,為了編撰《本草綱目》,磨破了多少雙鞋,行走了多少里路。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親自試藥草。這其中的荊棘可想而知。富蘭克林,為了證明雷電不是天譴,親身做了風(fēng)箏引電實驗。當(dāng)他被雷電擊中時,居然笑著說:“我被雷電擊中了。”這在旁人眼里是多么愚蠢哪!但其中,但從側(cè)面折射出科學(xué)家對真理的執(zhí)著。試問,假如愛迪生因經(jīng)不起挫折而放棄,那么今天,恐怕就沒有電燈泡了。假使李時珍放棄了,如今,中國還會有《本草綱目》嗎?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更是天方夜譚了。
對,不會有。放棄了就必定失敗。只有頑強(qiáng)才是面對挫折的最好選擇。
挫折,是兩面性的。如果退卻了,它必然成為你前進(jìn)的絆腳石。相反,如果越過了,它將會化成你成功的養(yǎng)料。也是人生一大財富,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直面挫折,笑看風(fēng)云。
這是《登山》教給我的,但愿它也能成為你寶貴的財富,指引你在漫漫長路中前行!
【《登山》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登山》名著讀后感06-29
《登山人》讀后感03-10
登山人讀后感04-19
《登山人》的讀后感范文06-11
《登山》讀后感怎么寫02-27
登山01-31
我的愛好是登山登山敘事作文04-24
三胞胎登山讀后感范文12-26
登山散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