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翻譯及賞析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白。古詩詞全文如下:
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dú)上高樓望吳越。
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zhǎng)憶謝玄暉。
【前言】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七言律詩創(chuàng)作于唐代,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6卷第17首。此詩是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慨嘆人世混濁,知音難遇。此詩筆觸所及,廣闊而悠遠(yuǎn),飄然而來,忽然而去,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shì)。表面看來,似乎信筆揮灑,未加經(jīng)營;仔細(xì)玩味,則脈絡(luò)分明,一線“愁情”二字貫通。
【注釋】
吳越:楊齊賢注“越州會(huì)稽郡,勾踐所都。蘇州吳郡,闔閭所都。今浙東西之地皆吳越也!奔唇窠⒄阋环
白露垂珠:江淹《別賦》中“秋露如敢!贝嘶闷湟
澄江凈如練:《文選》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贝藦揭浜缶,而改動(dòng)一字
謝玄暉:即謝脁,其字玄暉
【翻譯】
金陵的夜色美麗岑寂,涼風(fēng)漸漸吹起。我獨(dú)自寂寞登上高樓,放眼吳越江天。白云把自己皎潔的身影投入江中,與秋水一起輕搖水面的金陵城。樹木草葉上積聚起潔白的露珠,將將滴下,宛若秋月般嫵媚靈動(dòng)。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歸去。古往今來,有過多少風(fēng)流雅士,但真正可以入眼作為知己的,卻少之又少。想起謝眺曾經(jīng)唱出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之佳句,真是讓人空自懷念他的才華啊。
【鑒賞】
賞析:“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dú)上高樓望吳越!痹娙耸窃陟o寂的夜間,獨(dú)自一人登上城西樓的!皼鲲L(fēng)發(fā)”,暗示季節(jié)是秋天,與下文“秋月”相呼應(yīng)!皡窃健,泛指江、浙一帶;遠(yuǎn)望吳越,點(diǎn)出登樓的目的。從“夜寂”、“獨(dú)上”、“望吳越”等詞語中,隱隱地透露出詩人登樓時(shí)孤寂、抑郁、悵惘的心情。詩人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寫“望”中之景的。
“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鄙暇鋵懜┮,下句寫仰觀。俯視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動(dòng),恍若白云、城垣在輕輕搖蕩;仰觀遙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瑩,仿佛是從月亮中滴出。十四個(gè)字,把秋月下臨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繪得十分逼真?zhèn)魃瘛?/p>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痹娙藖辛⒃孪拢了寄,久久不歸。他苦苦思索。原來他是在慨嘆人世混濁,知音難遇!跋嘟印,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一個(gè)“稀”字,吐露了詩人一生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苦悶心情!肮艁怼、“眼中”,又是詩人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說:不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來有才華、有抱負(fù)的人當(dāng)時(shí)也都是如此。
“解道‘澄江浄如練’,令人長(zhǎng)憶謝玄暉。”謝玄暉,即謝朓,南齊著名詩人,曾任過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誣陷,下獄死。李白一生對(duì)謝朓十分敬慕,這是因?yàn)橹x眺的詩風(fēng)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話說,就叫做“今古一相接”(見《謝公亭》)。謝朓在被排擠出京離開金陵時(shí),曾寫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著名詩篇,描寫金陵壯美的景色和抒發(fā)去國懷鄉(xiāng)之愁。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賞析09-11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賞析05-10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原文及賞析08-24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翻譯賞析05-16
《相見歡 金陵城上西樓》原文及翻譯賞析02-23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賞析05-17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原文及賞析07-21
西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