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坡翻譯及賞析
馬嵬坡翻譯及賞析1
古詩原文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譯文翻譯
玄宗返回長安楊貴妃早已死,舊時恩愛難忘國家開始振興。
處死楊妃也是玄宗英明決策,不然就會步陳后主亡國后塵。
注釋解釋
馬嵬(wéi )坡:即馬嵬驛,因晉代名將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陜西興平市西,為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回馬:指唐玄宗由蜀還長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引申為男女歡愛。此句意謂玄宗、貴妃之間的恩愛雖難忘卻,而國家卻已一新。
景陽宮井: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邊。南朝的昏昧陳后主陳叔寶聽說隋兵已經(jīng)攻進(jìn)城來,就和寵妃張麗華、孫貴嬪躲在景陽宮井中,結(jié)果還是被隋兵俘虜。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以誅奸相楊國忠為借口突然起兵,為起兵平叛,唐玄宗被迫無奈,被迫賜楊貴妃自縊,史稱“馬嵬之變”。鄭畋作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頗有建樹之人,對唐玄宗與楊貴妃之事頗有感慨。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他在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任上寫下此詩。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的首兩句寫玄宗“回馬長安”時,楊妃死已多時,意謂“重返”長安是以楊妃的死換來的。盡管山河依舊,然而卻難忘懷“云雨”之情!霸朴觌y忘”與“日月新”對舉,表達(dá)玄宗欣喜與長恨兼有的復(fù)雜心理。后兩句以南朝陳后主偕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在景陽宮的井中,終為隋兵所虜?shù)氖,對比唐玄宗馬嵬坡賜楊貴妃自縊的舉動,抑揚分明。詩對玄宗有體諒,也有婉諷。玄宗的舉動雖勝陳后主,但所勝實在無幾。
此詩首句的“玄宗回馬”,指大亂平定、兩京收復(fù)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從蜀中回返長安。其時距“楊妃死”已很久了。兩下并提,意謂玄宗能重返長安,正是犧牲楊妃換來的。一存一歿,意味深長。玄宗割舍貴妃固然使局勢得到轉(zhuǎn)機(jī),但內(nèi)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貫穿于他的后半生,盡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懷死去的`楊妃,這就是所謂“云雨難忘”!霸朴觌y忘”與“日月新”對舉,可喜下長恨相兼,寫出了玄宗復(fù)雜矛盾的心理。
詩的后兩句特別耐人玩味!敖K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說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際識大體,有決斷,堪稱“圣明”,但從末句“景陽宮井又何人”來看,并非如此!熬瓣枌m井”用的是陳后主的故事。當(dāng)隋兵打進(jìn)金陵,陳后主和他的寵妃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nèi),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虜。同是帝妃情事,又同當(dāng)干戈逼迫之際,可比性極強(qiáng),取擬精當(dāng)。玄宗沒有落到陳后主這步田地,是值得慶幸的,但要說“圣明”,也僅僅是比陳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揚得很高,卻以昏味的陳后主來作陪襯,就頗有幾分諷意。只不過話說得微婉,耐人玩味罷了。
但就此以為詩人對玄宗毫無同情,也不盡然。唐時人對楊妃之死,頗有深責(zé)玄宗無情無義者。鄭詩又似為此而發(fā)。上聯(lián)已暗示馬嵬賜死,事出不得已,雖時過境遷,玄宗仍未忘懷云雨舊情。所以下聯(lián)“終是圣明天子事”,“終是”的口吻,似是要人們諒解玄宗當(dāng)日的處境。
此詩對玄宗有所婉諷,亦有所體諒,可謂能“出己意”又“用意隱然”,在詠史詩中不失為佳作。
馬嵬坡翻譯及賞析2
《四塊玉·馬嵬坡》這首曲子借唐玄宗與寵妃楊玉環(huán)終日游戲作樂,發(fā)出了興亡之嘆。下面一起來欣賞《四塊玉·馬嵬坡》這首曲吧!
【原文】
睡海棠,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亂。不因這玉環(huán),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譯文】
楊貴妃就如暮春時節(jié)的睡海棠那般嬌媚美艷,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將她時時放在掌上賞玩!赌奚选非闶侵性牡溁肌2皇且驗橛辛诉@個楊玉環(huán)引起了那個安祿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會向四川逃難,怎會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賞析一】
馬嵬坡又名馬嵬驛,在今陜西省興平縣西北。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荒淫誤國,釀成“安史之亂”。安史叛軍攻破潼關(guān),唐明皇倉皇向四川逃難,路過馬嵬驛時,扈從的禁衛(wèi)軍嘩變,求誅楊氏以謝天下。玄宗為了穩(wěn)定軍心,被迫縊死楊貴妃。這首小令以曲寫史,意在總結(jié)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
此曲前半敘事,后半議論,借唐玄宗與寵妃楊玉環(huán)終日游戲作樂,發(fā)出了興亡之嘆。全曲造詞清新、暢達(dá)自然,后世流傳甚廣。
有人認(rèn)為作品對楊玉環(huán)的責(zé)備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歷史觀的局限,仍有“女人 禍水”的消極思想。其實這是此類話題的傳統(tǒng)論見,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禍?zhǔn)资钦l,“恨不得”一句已經(jīng)透盡個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罷了。
【賞析三】
馬致遠(yuǎn)(約在1251——1321以后),號東籬,大都人。曾做過幾年江浙行省務(wù)官,后過著“幽棲”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家,有雜劇十五種,現(xiàn)存《漢宮秋》、《青衫淚》等七種。
他也是一個散曲名家,輯本有《東籬樂府》一卷(近人輯),現(xiàn)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馬嵬坡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馬嵬坡》賞析05-29
馬嵬坡原文及賞析08-17
馬嵬坡原文,注釋,賞析09-02
《馬嵬坡·玄宗回馬楊妃死》翻譯賞析05-26
馬嵬坡玄宗回馬楊妃死翻譯及賞析03-14
古詩馬嵬翻譯及賞析02-21
馬嵬坡詩詞11-05
馬嵬其二翻譯及賞析02-23
馬嵬其一翻譯及賞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