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語錄 推薦度:
- 冬至的說說 推薦度:
- 冬至話語 推薦度:
- 冬至唯美短句 推薦度:
- 冬至詩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冬至的作文300字錦集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作文3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1
吃湯圓的好處嗎?湯圓可以御寒、滋補,冬季食用正當時,冬至記得要吃湯圓哦....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而且更有過節(jié)的氣氛!蔽乙宦,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干干凈凈。然后,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著,我用左手四個手指托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zhuǎn)。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后將麻沙餡兒放進窩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里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zhuǎn)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里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里,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沖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嘗出來,卻把舌頭給燙著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砂职謪s在一旁幸災(zāi)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
哎,真倒霉,直到現(xiàn)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2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難忘的`冬至作文。而我要說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為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說小菜一碟。我本以為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面團,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zhuǎn)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后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才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著感覺繼續(xù)做,可湯圓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diào)。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jīng)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著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xù)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里呢!
啊!冬至,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著規(guī)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啊!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3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jù)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xiàn)在眼前了。
根據(jù)以前的傳統(tǒng),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制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涂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lián)”,是每聯(lián)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lián)各填一筆,如上聯(lián)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lián)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lián)!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我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熘熘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冬至,媽媽說我出生的那一天正好也是冬至,這么說,我與冬至這一天還挺有緣分。每年的今天,我家都會吃餃子,可為什么要吃餃子,我卻一無所知。為此,我上網(wǎng)查找了些資料,和大家分享。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jīng)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guān)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5
雖然今年的冬至也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我對于冬至那天還是有些難忘的。冬至作為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其意義以及影響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各地在冬至紙一樣的習俗也是千變?nèi)f化的,有的地方的是包餃子,而有的地方是吃冬至圓也就是湯圓。我們家這邊的地方自然是屬于后者了。
由于冬至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吃湯圓,所以我媽媽決定自己包湯圓,而且今年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是可以參與包湯圓的,所以我們十分的高興。開始的時候,媽媽挖了幾勺湯圓粉,加了一些溫水,接著將水和進湯圓粉之中,形成了一個大大的面團。我用手輕輕一捏,感覺它比普通的面粉要軟上許多,而且表面也是比較光滑的。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將面團捏成一個個小面團,然后用力搓成小球,就這樣一個個小小的湯圓就誕生了。等到水開的時候,我們將一個個湯圓放進水面,等到湯圓在沸水之中上下的翻滾著的時候,湯圓就是已經(jīng)開了。此時的湯圓是真正好的,如果想要吃比較軟爛的,就需要多煮一會兒。等盛到了碗里面的時候,看著一個個白胖胖的湯圓,灑上一點花生粉和白糖就更加美味了。
在冬至時候,天氣也是漸漸開始變冷了,但是我們?nèi)伺c人之間的距離卻是更近了,就像著一碗湯圓溫暖著你我。這個冬至令我十分難忘。
【冬至的作文300字】相關(guān)文章:
冬至作文04-21
描寫冬至的作文06-21
冬至初中作文06-22
關(guān)于冬至作文06-04
冬至節(jié)作文03-26
快樂冬至作文06-12
冬至節(jié)的作文06-12
小學冬至的作文11-26
快樂的冬至作文06-22
關(guān)于冬至的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