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書筆記(精選1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墒亲x書筆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塵埃落定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
用多半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三十一萬字的小說,速度說快也不快說慢也不算慢。畢竟這是一本小說,也就沒有那么深入細細的去品味。讀完之后心中才有了,一種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感覺。
在讀這本書時,我一直感覺像是在重讀《巴黎圣母院》,只不過與《巴黎圣母院》相比較起來,這本書顯得更好懂些。
《塵埃落定》中作者以麥其土司甲一個傻瓜兒子的視角兼用寫實與象征表意的手法,輕巧而富有魅力地寫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續(xù)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以對人性的深入開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團間、土司家族內部、土司與他的人民以及與軍閥的斗爭。作者阿來在小說中給讀者營造了一種濃厚的藏族氛圍。
令我驚奇的是在全書中,竟然都沒有提土司“傻瓜”兒子的名字,或許這也是作者有意為之。但是這個傻兒子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順應人心,具備領袖應有的心胸與膽魄。卻在一些平常的事中盡顯愚態(tài)。如果從書中的“我”的心理描寫來說,“我”并不傻而且是異常的聰明,只不過在做一些事情時腦子就不夠用了。最后也對他的死感到惋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
如果不是在這個朝代更迭,戰(zhàn)亂動蕩的時代,或許他也會是一代杰出的土司。但是任何事物只能順應歷史的潮流。
《塵埃落定》初版于1988年3月,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2
僅僅看了前面幾頁,我就沉醉在那樸素,幽默睿智的語言之中,藏族青年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通過一個傻子之口,講述了藏族土司制度的興衰。在獨特新鮮的敘述藏族社會生活之中,展示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逼真狀態(tài),揭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性主題,作品中的“我”“是作為土司制度的見證人出現(xiàn)的!边@里,愛欲與文明的沖突,土司之間土地財富,奴隸美女的掠奪與爭斗,諸多人物和事件構成的末世悲喜劇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看上去從容不迫,舉重若輕,無論是藝術細節(jié)的刻畫,還是社會場景,雪域風情,都描繪得令人拍案叫絕。
書中的主人公,麥其土司的二少爺,是一個被人人都認定的傻子,其言談舉止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可傻子卻有著超時代的眼光,凡事從不刻意而為之,卻能諸事順暢。傻子的哥哥,麥其土司的大少爺,這個大家公認的聰明人,為了保衛(wèi)其南邊的邊界浴血奮戰(zhàn)卻無功而返,而傻弟弟卻不費一槍一彈,將北方邊界建成了貿易重鎮(zhèn),為麥其土司賺了數(shù)不清的銀子,作為歷史的必然,土司制度終于消亡,傻子最終死于復仇者的刀下。
讀罷掩卷沉思,感慨頗多,“一個向來把身邊的人看得比自己聰明的”傻子,為什么事事比聰明人干得還出色呢?我看主要是因為傻子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傻,并坦然承認,其實這正是傻子的聰明之處,正如他的書記官翁波意西所說:“都說少爺是傻子,可我要說,你是個聰明人,因為傻子才聰明。”“聰明人背上了聰明的包袱,時時害怕自己做了傻事!彼麄兊娜觞c是“特別怕自己偶爾表現(xiàn)得不夠聰明。”自作聰明的結果,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傻子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擁有一顆平常心。不追逐名利,不勾心斗角。官寨的地下室里堆積著無數(shù)的金銀,他從不為之心動。在邊界上取得成功之后,人人都認為他完全有資格取代哥哥成為土司的繼承人,但他卻毫無此念。在他眼里,門巴喇嘛和濟嘎活佛的斗法爭寵,土司之間為著各自的利益而明爭暗斗,顯得是多么的可笑?上КF(xiàn)實中門巴之類的“聰明人”太多,他們一旦大權在握,便欺上瞞下,貪贓枉法,腐朽墮落,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到頭來是“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落得個與書中聰明的“大少爺”般的下場,其實,“萬頃良田,每餐僅啖三兩米;千間大廈,一宵只睡半張床”。貪求何益?遺憾的是,“聰明人”看不到這一點。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3
最近剛剛看完了曾經(jīng)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這部作品《塵埃落定》。
作家阿來以第一人稱,也就是麥其土司家的傻子二少爺?shù)目谖,給大家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發(fā)生在藏區(qū)土司家的故事。從麥其土司家族的強盛到最終的消亡,故事緊扣歷史發(fā)展背景,詳細刻畫描繪了土司的生活形態(tài)和在歷史變革下每個人從內心到外在變化。感慨時代的車輪一直向前,藏區(qū)農奴制的社會形態(tài)也在逐漸發(fā)生著改變。
最最觸動我內心的,正是這位被人人稱之為傻子的二少爺。他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做出讓周邊人都很驚詫的舉動,說出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其實,何謂聰明何謂傻呢?被大家公認為聰明的大少爺,最終結局很凄慘。反倒是二少爺贏得了更多的民心和擁戴。在自己不看重的權利和財富上,反倒收獲了最多。這其實隱含著人生真正的哲理。與世無爭,擁有善心的人,反倒是人生最大的贏家。傻子總能跳出當下的環(huán)境去看自己。正像他每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都要反復求證自己的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里。他這種自問自答,不斷求證自己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人生意義的不停追問。所以,他這一生,活得輕松,通透,活得沒有負累和沉重。他在跟茸貢土司和拉雪巴土司的交往中,更是顯示出了他的聰慧和才干。其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和他那個英勇善戰(zhàn),同時喜歡女人的哥哥相比,反差很大。哥哥代表了舊時代的土司人品性。一切權利和地位,需要通過戰(zhàn)爭去奪取和捍衛(wèi)。而傻子二少爺通過在邊界做貿易,沒有動用一槍的子彈,反而積攢下更多的財富,和娶得最美麗的女人做妻子。
在他獲得這些財富之后,他的哥哥開始對他產(chǎn)生了提防和反感。兄弟情誼也在此刻消失殆盡。傻子很明白,愛情,親情,都是強求不來的。他很心痛。但是他也很堅強。他有消解自己痛苦的方法,他并不會以怨報怨,其實這正是參透了佛祖的慈悲為懷的處事理念和人生哲學。即使故事的結局,傻子少爺最終死于父親仇人兒子的刀下,但是,他在精神層面上,獲得了徹底的解脫。雖然,故事以土司家族的最終消亡而畫上了句號,但是留給我的并不是悲戚感慨,而是讓我更加徹底領悟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什么才是真正的所謂聰明。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4
阿來的《塵埃落定》敘述的是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
作者從這個傻瓜兒子的角度見證了土司制度的興衰,從傻子的角度看世界,給我們很多啟迪。
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超然物外的審視目光,展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塵埃落定》寫的是人生。小說里有童年,有初戀、愛情、妻子,有事業(yè)、權利,有朋友、敵人,有父母、兄弟。我們仿佛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引發(fā)我們了無限的思考。
我覺得《塵埃落定》是對善良的歌頌,善良的人也許會有時會失去一些,但最終卻得到朋友,得到真情,得到更多人的信任與幫助。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5
讀完《塵埃落定》的最直接感受是,到底怎么樣的才是真正的傻瓜,怎么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到底是傻瓜還是聰明人,其實根本都不存在。
傻瓜也好,聰明人也罷,只要說話辦事是遵從了大多數(shù)的意愿那么你就是一個正常人,如果在出彩一點就是做到了別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其實只要別人夠一夠就能辦到的事,那么你在別人眼里就是聰明人。而要是你違反常規(guī)了,就是別人認為你不該說的不該做的,認為幼稚毫無意義的事情你做了,那么你就是一個傻瓜!
而在自己眼中了,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并且周圍的人說你傻,那么你自己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傻瓜。
如果你自己知道自己再做什么,并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并且周圍的人都說你是聰明人,都以崇拜的眼神仰視你,那么你也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是一個聰明的家伙!認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別人認為你是那你就是,認為你不是你就不是。但是是與不是又有什么關系,最后的結局不都一樣,就像書里兩兄弟不都死在了別人的刀下,一切不都塵埃落定了嘛!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傻瓜還是聰明人,只要你是個人,最后最終的歸宿都會隨土而安。
雖然出生時活著時不一樣,不平等,但是當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時候一切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說白了,一切都是虛空的,活著的時候就好好的享受當下,享受生活的芳香和甘甜或苦辣吧!
其實,一切都沒什么大不了!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6
讀這本書,僅僅是一時的沖動,只是背后還有著永恒的感動。在高考前的第N天,心突然迷惘起來,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我尋找著自己,摸索著道路,想找一個出口讓自己沖出這‘圍城‘。不知怎的就突然想看這本書。于是,便開始向身邊的朋友去借,借了一兩天,結果卻令我失望。在我將要放棄看著本書的時候,輝哥把這本書給我借來了。據(jù)說是在一個很遠的圖書社借的,他打聽了幾天才借到這本書,只想在這里對他說,輝哥,謝謝你。
在剛翻前幾頁時看到對這本書的介紹:阿來,藏族人……《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心中不由一怔,不,應該是兩次,一直都很喜歡藏族人,覺得他們都是那樣的純潔,他們住在西藏,守侯著美麗的布達拉,守侯著潔白之神,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到西藏去感受那里的美,在那悠遠的天空下,為自己的靈魂找一片凈土,找一個守護靈魂的天堂,再一看是獲茅盾文學獎,就更欣喜……
《塵埃落定》寫的是我由一個傻瓜變成一個聰明人的故事。本故事大約發(fā)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寫西藏土司制度瓦解之前他們做的事情。感覺我的轉變過程就象是一個人從童年走到成年,一個慢慢長大的過程。小孩子說的帶稚氣的話語在大人們眼中只是一個傻瓜說出來的,一些真實都被當作愚蠢,一些謊言都被當作經(jīng)典,當成聰明人說的話。我在成長過程中,漸漸明了事理,只是仍然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仍然別人當成傻話。
是的,在我還只是一個傻瓜時,哥哥是那樣的疼愛我,并且不會擔心我會和他搶土司的位置,只是隨著我慢慢的聰明起來,他便開始成為我的敵人,時刻提防著我;蛟S,那一些成熟的人總喜歡關心那些思想還幼稚的朋友,關心著他們,照顧著他們,只是當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也不在會有兄長似的照顧。
沒有變的是自己的真實,坦誠,變化的是別人對我的看法,也曾嘗試過沉默,只是自己想對這個世界的抗爭,想用沉默抗爭所有的假惡丑,我寧愿不說話也不愿說違心的話,或許一些孤獨的人總喜歡沉默。一直苦于找不到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其實是自己缺少溝通,只是雖然溝通能解決問題,但孤獨的人不愿說出違心的話來。
想想自己仿佛就是書中的“我”,“人越成長,彼此想了解似乎越難”,只是大家都彼此的把心藏的更深了,都不愿再讓它受傷了,到最后我們都會走向一座歸宿。
當所有的一切有了結果,當所有的一切象塵埃一樣飛了起來,又象塵埃一樣落了下來。塵埃落定,一切成空,六下的只有刺眼的陽光在空氣中那樣的強烈,仿佛剛做了一個夢醒來。塵埃落定,一切成空。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7
今天終于讀完了阿來的《塵埃落定》。書中那個傻瓜的形象在腦海里總是揮之不去。傻瓜與聰明的辯證法也是翻來覆去。
麥其土司家的二少爺沒有名字,父母都叫他傻瓜。哥哥也常拍著他的肩叫他“傻瓜”,這個聰明人生氣的時候說會對他搖搖食指說:“你一傻瓜懂什么?”就連下人們都叫他“傻瓜少爺”。也許傻瓜是沒有自尊的,這個“傻瓜少爺”就這樣承認謔稱了,對人便自稱“我是麥其家的傻瓜兒子……于是他成遠近聞名的“傻瓜”。
然而,傻瓜也出乎意料的做了幾件聰明事,哥哥就懷疑他是“裝傻”,臨終前對傻瓜弟弟說“你知道這個世界我最怕誰么?我最怕的就是你!备赣H為傻瓜的成功舉動欣喜若狂,以為他是“大智若愚”,但又搖搖頭說“究竟是個傻瓜!
麥其家的二少爺究竟是在裝傻?還是真傻?大少爺說他是“裝傻”,將要被割舌頭的翁波意西說:“都說少爺是個傻瓜,可我要說少爺是個聰明人,因為傻才聰明。”直看到小說結尾才會嘆口氣“是傻,真的傻。”麥其土司戰(zhàn)死后,仇家要向他的傻瓜二少爺下手,這位傻瓜竟然自己躺在床上,擺好了姿勢讓殺手殺。塵埃落定,他就這樣死了。
聰明總想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聰明就成了一種負擔!都t樓夢》中有一首《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的性命……”這首歌是暗喻榮寧兩府的當權者鳳姐——王熙鳳的。聰明人最會盤算自己的利益,機關算盡,最終引來了仇恨,引來殺身之禍。
麥其家大少爺為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勞了不少神,也爭得了正統(tǒng)繼承權,他好戰(zhàn),好殺戳,最后被引來的仇恨殺死。麥其家二少爺,自認為是個傻瓜。他嘗到了當傻瓜的好處,不管做錯什么事,別人都會理解:“他是個傻瓜”,聰明人則要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傻瓜弟弟不會與哥哥爭奪繼承權,很自然的就取得了哥哥的愛護;當給這個傻瓜有獨立決策權時,他又出人意料的作出了聰明的決定:他決定種小麥;當別人受到饑荒危脅時,他把糧食買出去,賺了一大筆錢。還有每天給挨餓的人炒小麥,最后不費一槍一彈使得雪巴拉土司的幾個村子歸順,雪巴拉土司心甘情愿的送上了這幾個村子的印信;他以糧食交換,娶到了茸貢土司漂亮的女兒塔娜。當一切好運都降臨在這個傻瓜頭上,他哥哥忌妒了,他與哥哥的仇恨也開始了。沒有人會恨一個傻瓜,甚至仇人都不肯殺他;只有傻瓜才會把最好的武器給他的敵人,讓敵人與敵人彼此仇恨;傻瓜才會把堅固的城墻拆了,讓那里變成市場。這個傻瓜為什么不會想暴露在自己眼皮之下的殺手殺了?而且要以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以為,死了,人世間的仇恨便沒有了。
最后一切化為塵!獕m埃落定,他的傻,化解了仇恨。這就是傻瓜的哲學。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8
常有人問我,給我推薦兩本好書吧。其實書好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而且看書很看心境。加之我的閱讀量很少,很難給到真正意義的推薦,只能是分享更多一些。塵埃落定這次是看第二遍,為此小外甥還笑我,你是無書可讀嗎?為什么有那么多書,你卻總是很多都要看第二遍呢?這個就回到我剛剛說的心境問題。第一次閱讀在十年前,印象已經(jīng)不那么深刻了。只覺得書中所描述的地方離我們很遙遠,是個神秘的地方。腦海里就是覺得這書好看,對細節(jié)已不大記得。這次重新拿起是一口氣讀完的,但是心情和理解能力完全不同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在阿壩州,正是我17年11月跟閨蜜兩個人自駕旅行的地方。我去看過土司的山寨,去接觸過真正的藏族人民,去寺廟拜訪過喇嘛。整個故事現(xiàn)在讀來更鮮活生動,也是有趣,我是再次讀這本書是才發(fā)現(xiàn)是發(fā)生在阿壩州的。這本書是以土司的傻瓜兒子為視覺角度,講的土司制度的滅亡跟川藏邊境經(jīng)濟如何發(fā)展的過程。因為我接觸過藏民,所以不去評判土司制度好壞,其實也無處評判,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故事本身讀起來輕松有趣,傻瓜主人公真的是大智若愚,每次都能化險為夷。跟書中很多所謂聰明人相比,傻瓜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9
塵歸塵,土歸土,最后所有人的命運似乎都是一抔黃土,人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終究不堪一擊。對金錢、權利和美女的渴求勾畫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tài),土司們對金錢的渴求使鴉片泛濫而糧食短缺,百姓水生火熱;麥其家的大兒子對權利的渴求終究是一場黃粱美夢,命喪九泉;許多土司對美女的渴求致使身染梅毒,下體糜爛,唯有一位“傻子”似乎活得最通透,最為隨心所欲,隨性恣意,卻活出了刻骨銘心,光輝燦爛的一生。文中的索澤索郎和小爾依這兩個忠實的奴仆最為動人肺腑,守護主人一生,想起《追風箏的人》里哈桑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索郎澤郎和小爾依做到了,他們詮釋了人性的光輝。主人公在經(jīng)歷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后,愛起了自己的父母,原諒了經(jīng)常出軌的美麗妻子,放下了心里的害怕,豁然走向了盡頭。一個傻子終究改變不了歷史,卻在歷史的浩浩蕩蕩、險象環(huán)生中讓我們看到了一段特有的民族人性的多姿多彩,看清了多少人間世事。漂浮的塵埃時高時低,卻終有落下定格的時刻,人生起起落落,也終究面朝黃土,背朝天。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0
一曲蕩氣回腸,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開篇寫到1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1個傻瓜兒子。于是,整個小說的故事就圍繞著這個傻瓜兒子:展開,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雖然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
《塵埃落定》雖然講述的是少數(shù)民族——康巴藏族的故事,但這篇小說并不局限于不于民族題材。小說中涉及到的權力、英雄、宗教、信用、仇殺、愛情等話題都具有現(xiàn)代意義。《塵埃落定》寫的是1個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但這種歷史也是1種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實通過這篇小說得到更為充分的表達,它的面貌被展現(xiàn)得更加文闊,更加深遠。全文是處于同1種空間,但是也存在著演繹多種故事的可能。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貫穿全篇的神秘預言。作者通過傻子少爺之口,多次表明自已“看見了”,見了未來。他固然不可能真的看見未來,但對于我們來說,歷史的發(fā)展是不可逆轉的,舊社會的制度必要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新的社會制度所取得。所以對于這片雪域高原土司制度的消亡,歷史卻早已知曉。因而,阿來不必明言,我們便可知道傻子少爺看到了什么。這里就體現(xiàn)了“傻瓜兒子”擁有超時代的預感。世上最后1個土司,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變化,藏族貴族階級無可奈何的沒落傷感,藏族人民渴盼擺脫欺壓迎接新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都反映了雪域高原在面臨變革前的動蕩、傍惶、期待與困惑。這種預言營造的氛圍和情緒貫穿全篇,自然而然帶給了讀者極強的感染力。
接著就是小說對細膩而真實的愛情描寫得扣人心弦。小說中描寫的愛情,有傻子少爺對卓瑪朦朦朧朧的'愛和依戀,也有侍女塔娜與傻子少爺間不平等的畸形的愛,有引發(fā)兵戈與世仇的老土司和央宗的愛,也有傻子少爺和塔娜之間的愛。全篇重點描寫的傻子少爺和美麗的塔娜之間的愛與恨,依戀與背叛更是動人心魄,把愛情的渴望、理想、美好、矛盾、背叛、無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傻子少爺一生都在懷念桑吉卓瑪?shù)谋挤排c激情,那是傻子少爺朦朦朧朧的初戀,但愛情雖然崇高,卻并非生活的全部。懷著愛的激情,卓瑪勇敢地與銀匠結合,但艱難的生活磨歷很快使卓瑪疲憊不堪,于是卓瑪選擇了離開,選擇了和跛子管家在一起。作者在塑造“卓瑪”這一人物形象之際,將對愛情的追求和背叛集中在了她1個人身上;侍女因制度而被送到傻子少爺身邊,她的奉獻對傻子少爺來說具有成人禮的意味,這并不是傻子少爺和侍女自主選擇的愛,是源于制度的愛,而這種愛只能以悲劇收場;傻子少爺與茸貢土司之女塔娜的愛是傻子少爺一生經(jīng)歷的最刻骨銘心的愛情,這是傻子少爺主動選擇的愛。塔娜與傻子少爺?shù)慕Y合并非是兩相情愿的愛情,美麗的塔娜對愛情有著青春少女美好的幻想,但身為茸貢土司的女兒,她的愛情只能為了權力和政治犧牲。塔娜不愛傻子少爺,所以她的心是痛苦而矛盾的,但隨著傻子少爺在邊境的成功,傻子少爺日益成為麥其土司的有力爭奪者,女人天生熱愛強者的一面又讓塔娜逐漸對傻子少爺產(chǎn)生了感情,但是傻子少爺最終放棄了最好的得到麥其土司之位的良機,由強者變成了弱者,這讓塔娜感到失望,愛也由此破滅。作者把愛的美好、背叛、彼此的傷害、痛苦描寫得入木三分,每個人被愛與恨趨使的行為和心理都十分合理真實,強烈的愛恨交織,動人心魄。
最后,小說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十分淋漓盡致。在土司家族與其余三位土司的權力之爭和土司家族內部的權柄之爭中,親情與權力相互交織,愛與恨同時并存,每1個陷入權力爭斗的人們都有著復雜而真實的人性,在這復雜真實的人性趨使下,每個人的所作所為甚至連自己也不能預料到。在欲望和權力的驅使下,親情和愛情被扭曲變形,人的心理漸漸變得陰暗,對權力的追逐是那么貪婪不加掩飾,但父子之愛、兄弟之愛卻又在這種扭曲中掙扎,使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痛苦。所以《塵埃落定》中的人物性格是符合真實的人性的,是符合人性真實復雜的一面的。
貫穿全篇的神秘預言、對細膩而真實的愛情描寫、對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我看完小說后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和最直接的感受。在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必須要關注人性,以“人”為本,才能給予小說無限的生命力。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1
《塵埃落定》算是當代文學里面比較特別的一本。作為一本描繪了大家族興衰榮辱的巨著,它沒有《白鹿原》里白家鹿家?guī)状说亩髟骨槌穑粫耜愔覍嵞菢悠鸸P第一句便是白嘉軒這輩子唯一引以為豪的事,便是他一生娶了七房女人;而和《穆斯林的葬禮》一樣描述少數(shù)民族生活和經(jīng)歷的紀實性很強的小說又不一樣,沒有娓娓道來回回的生活,回回的文化,和穆斯林的信仰,它給我們展現(xiàn)出來的,不僅僅是土司的生活,而是整個民國時代四土的人情世故,用一個很特殊的藏族聚居地縮影了整個中國的斗爭和彷徨。另辟蹊徑,《塵埃落定》的主人公是一個傻子,這樣的故事除了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拉伯雷的《巨人傳》之外,古今中外幾乎無出其右者。正是這一個土司家的小兒子,不諳世事的小傻子,卻在民國年間演繹出來了自己大智若愚的一生。
從懵懂的年紀,這個藏阿斗便以一個傻子的視角解讀了他眼中的世界。一只畫眉鳥,一架望遠鏡,一個丫鬟,在他的眼里回歸最本真的屬性,他忽略了所有的細節(jié),卻牢牢地記住了所有事情最根本的目的。起初,這樣的細節(jié)不是很明顯,也沒有相當?shù)囊?guī)律性,但是隨著故事的深入和主人公人生的發(fā)展,他為人處世的簡單原則確確實實在那個人心復雜的混戰(zhàn)年代大有作為。作為一個傻子,他可以的到哥哥的愛惜和父母的寬容,沒有王權的爭奪讓這個阿斗的生活變得很時尚,很小資。也正是因為他傻到了每個人眼里,每個人心里,讓他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權力和利益的制衡與博弈,領會身處土皇帝的位置面對的人和事。伴隨著這樣的動蕩時局,伴隨著麥琪土司的日漸衰老,小傻子也一點一點成長起來。傻子的哥哥,聰明的土司家公子在一次不幸遭人暗算之后一命嗚呼時,醫(yī)生的一句話醍醐灌頂,小傻子不但不是傻,而是真的懂得王侯之道。只不過這一回不像以前,大家把他的智慧放到運氣的范疇內。就這樣,土司大人出于無奈,把土司的位置交給了小傻子!秹m埃落定》里面沒有諸葛亮那樣用心輔佐阿斗的好丞相,而是小傻子本身心里面住著一個諸葛亮。他面對戰(zhàn)亂年代的紛爭動蕩,用他最開始那樣清晰簡單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每件事,反而處理的井井有條,還在這個時候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
小傻子當了土司,才是真正的故事開始。種什么,賣什么,土地怎么用,特派員怎么打交道……一件件事情的決策他都處理的完美。為別的土司帶來妓女、梅毒、鴉片,把自己的領地變得富饒且強盛,與特派員的關系無疑是小土司得到這些好處的一個有利條件,他在處理和特派員關系的方法上體現(xiàn)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智慧和手腕,而特派員的心智反而如同小孩子一般幼稚短淺,一來二去,便成就了小土司的繁榮。只是幾個傻子般的話卻讓所有難以決策的事情土崩瓦解。說他智慧,但是他卻想得太簡單;說他愚蠢,可是每件事情都毫無瑕疵,十全十美。甚至于他還資助了馮如先生的飛機事業(yè),在抗日戰(zhàn)爭和反列強事業(yè)中做出了比絕大多數(shù)人都要偉大的奉獻……真是看不懂阿來先生的想法,是讓我們把這些都歸于運氣,還是相信小土司從小便是一個懂得隱忍懂得示弱于人的大野心家。也許只有在小說里才能看到這種天方夜譚般的巧合與機緣吧,可是故事確實這樣發(fā)生了,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傻子,在哥哥遇刺身亡之后繼承父位,非但沒有把家業(yè)弄垮,反而使本來四個勢均力敵的土司勢力變成自己一家獨大的局面。從現(xiàn)實的情況看,我們真的沒辦法把這種成功歸于他的傻還是歸于時運亨通,只是知道,小傻子的人生是成功的,他有一個天真愉快又富足的童年,有一個權傾一方一言定生死的青年,待到解放,他又明智的選擇了歸順中國共產(chǎn)黨,古云一朝皇帝一朝臣,在換代之時能安度晚年已經(jīng)是莫大的成功。
從《塵埃落定》理解世界,會有一種別樣的情懷。相信宿命嗎?不是的。從小土司和刺客的對話里便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不是聽天由命。那是他處心積慮一步一步登上土司的位置嗎?也不是。如果說從十幾歲的年紀便懂得忍辱負重,那區(qū)區(qū)一個土司,還真不是他的菜。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呢?可能是因為他的性格吧。兒時變被人以傻子相待,他衣食無憂卻沒辦法學到父親的行事原則,反而在看著哥哥的錯誤警醒自己。上位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他注定是一位“亡國之君”,亡國不過如此,再糟糕,又能怎樣?!于是小傻子索性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在麥琪土司在位的時候他還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出一番事業(yè),讓所有人刮目相看了。即位之后小傻子的鐵腕政策不但擴張了土地而且使自己的地位日益穩(wěn)固,已經(jīng)全然不見當初那個小傻子的影子,除了他那位美麗的妻子之外,可以說所有人都把他與之前那個只知道花鳥蟲魚的小少爺不是一回事了。一個人的成長或許就是這樣,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就長大了成熟了。
最開始看《塵埃落定》,其實不是為了去探詢人生的道理或者是了解四土藏民的生活,只是為了豐富擴展閱讀量?墒窃陂喿x的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意義遠大于文字的敘述,整個故事的深度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無論是小說里人物的性格特點還是思想的表述方式,都會給讀者一種潛移默化的暗示和啟發(fā),讓人不禁思考故事的背后有怎樣的生活,人物的內心有怎樣的經(jīng)歷和坎坷。阿來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副清明上河圖般的偉大畫卷,更是一部《悲慘世界》般的歷史長廊。正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只是《塵埃落定》,每一部小說,每一首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書不只是把作者的思想接納給自己,而是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復雜的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盤根錯節(jié)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讀者的人生感悟,為讀者未來的生活提供前行的道路。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2
讀完《塵埃落定》,尤其喜歡的是作者塑造的傻子的形象,因為一個"傻"字,從而使主人公更加自由。
他可以和阿哥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多年,避免了相互殘殺;他可以和奴隸或自由人輕松的聊天、做朋友,消除等級差別;他可以率性而為,自由的做自己。而這些是土司家族的正常人、聰明人所做不到的,因為他們受束縛,喜歡金錢,愛好權勢,有些無窮的欲望并為之瘋狂的追求著,并為之背負著包袱和代價。大智若愚是我對傻子的評價,真正的傻子是不會預測未來的,他表明麥其家要種糧食而非米殼,把麥其家族的勢力不斷擴大,不盡如此,他還在西藏開辟了市場經(jīng)濟的新天地,這是一個聰明的傻子。傻子是西藏土司制度繁榮與衰落的見證者,一步步看著塵埃終于落定,風云變化的時代終于定性。
讀完這本書去逛貼吧,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讀的人都有一個疑問:傻子本可以殺了兩個復仇者的,為什么要留著他們的性命置自己于死地呢?我想說,傻子的想法本就異于常人,當這樣的設計出乎我們的意料時,正好切合了主題,更好的塑造了一個傻子形象,這是其一;其二他的死象征著土司家族的終結,貫徹塵埃落定的主題,其三就是使文章情節(jié)波瀾起伏,增加趣味性,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本書不僅富含豐富的西藏文化氣息和神秘色彩,而且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意義。通過少數(shù)民族的事情揭示了人性的善惡、美丑和欲望。適度的欲望會促使我們奮力向前,努力拼搏,改變自己的人生向更高更絢爛的方向發(fā)展;貪婪的欲望是得不到滿足的,反而會扭曲人性,認
不清自己。對于即將走向社會的當代大學生,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傻子的為人處世,他懂得怎樣與人相處,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當我們看到他從麥其邊界回官寨的時候,他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和贊揚,被人民高高舉起,一個傻子折服了自己的人民,更折服了那個搖搖欲墜的土司時代。紅色漢人的進入象征著土司制度的瓦解和滅亡,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土司制走向滅亡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契合人民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得到解放,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學習傻子的睿智和虔誠,更多的去思考“我是誰,我在哪里”的問題,認清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從而時時警醒自己,莫在塵埃落定之時又悔不當初。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3
《塵埃落定》,是一部讓人蕩氣回腸的小說,小說演譯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直至終結的歷史。沒有太多的反思,卻留給人深刻的思考,簡單的敘述,卻似有無限的張力,蘊藏了無限深情的感慨。小說整體展現(xiàn)的是一個我們陌生的世界,如紅樓夢一樣,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是截取了土司制度的一段歷史,在那里上演了各樣的把戲,而能我的注意力,則一部分要歸于某種程度上的我們對于這個地方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先說說作者:作者阿來是一位出生在嘉絨的藏族。他選擇了康巴土司家族的興衰作為小說的題材,借以描繪藏地的風土人情,闡述自己對其歷史及人文的認知與思索。這也帶給《塵埃落定》一股濃郁的高原氣息。
再說說題目:“塵埃落定”,真是個好名字。浮華煙云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云散之后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土司的兒子,不論你是傻瓜還是絕色的美女,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臺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你對于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托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象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jīng)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
再說說情節(jié):小說講述了一個雖不繁雜,卻跌宕起伏、輾轉迷離的故事:麥其土司是康巴眾土司中的一個,他和漢人太太生下了一個雖是傻瓜卻常常道破天機的兒子。之后,老土司不顧濟嘎活佛的阻止,靠著漢人黃師爺引種的y片迅速富足,成為最強大的土王。然而魔花ye粟卻亂了人的心性,大少爺貪戀權勢,老土司為了央宗和金銀殺死了世代忠心的查查頭人,貪心的他為了不讓其他土司發(fā)展,發(fā)動了“ye粟花”戰(zhàn)爭,使詛咒和巫術再次在兩邊的領地蔓延,次年其余部落的災荒又讓糧倉豐足的麥其家族發(fā)起了麥米貿易,建立邊疆城鎮(zhèn),茶馬互市。在這看似麥其家族的鼎盛時期,紅色漢人來了。隨著大炮的轟鳴,土司官寨灰飛煙滅,舊制在瞬間土崩瓦解。一切奢靡煙消云散,只留下了塵埃落定后的死寂。
還有就是人物:故事一開始,阿來便給了我們土司二少爺?shù)难劬ΑD鞘且浑p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么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都全部看見了”。正是它,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在崩潰前的最后幻象,見證了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和動蕩。
麥其土司家的二少爺沒有名字,父母都叫他傻瓜。哥哥也常拍著他的肩叫他“傻瓜”,這個聰明人生氣的時候說會對他搖搖食指說:“你一傻瓜懂什么?”就連下人們都叫他“傻瓜少爺”。也許傻瓜是沒有自尊的,這個“傻瓜少爺”就這樣承認謔稱了,對人便自稱“我是麥其家的傻瓜兒子””……于是他成遠近聞名的“傻瓜”。然而,傻瓜也出乎意料的做了幾件聰明事,哥哥就懷疑他是“裝傻”,臨終前對傻瓜弟弟說“你知道這個世界我最怕誰么?我最怕的就是你。”父親為傻瓜的成功舉動欣喜若狂,以為他是““大智若愚”,但又搖搖頭說“究竟是個傻瓜!丙溒浼业亩贍斁烤故窃谘b傻?還是真傻?聰明的讀者都在懷疑,直看到小說結尾才會嘆口氣“是傻,真的傻。”麥其土司戰(zhàn)死后,仇家要向他的傻瓜二少爺下手,這位傻瓜竟然自己躺在床上,擺好了姿勢讓殺手殺。塵埃落定,他就這樣死了。就是傻瓜也會怕死吧?誰都不會想到有這樣不要命的“傻”。
一個有著好運氣的傻瓜,其實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圍的聰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聰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諒著一個傻瓜的智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過就是在欣賞、嘲笑和原諒之間打轉而已。一個家族的沒落,一個小王國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一個傻瓜的眼里是那么理所當然,那么坦然接受。
只有愛他的人能傷他,而恨他的人絲毫不能觸及他的疼痛。對權力,對財富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魄力和幸運融合在一起,使他成為一個不可小看的傻瓜——豁達而又聰明。該來的事總會來,死命抵抗也沒有用,該走的人總會走,拼命挽留也于事無補。所以他是這場動蕩中最幸運的人,受傷最少的人。這是一種宿命論嗎?還是無為而治的一例呢?
阿來塑造了一個成功的故事,更塑造了一個成功的人物,看完小說,我覺得此刻我也不過只是一顆會發(fā)笑,會感覺,會思考的塵埃而已。《塵埃落定》,正是用心在歌唱著。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 篇14
早上六點起床,頭暈的厲害。非但昨夜狀態(tài)如此,最近幾天一直都這樣。夜里睡不著,白天想補覺卻依然睡不著,失眠,真讓人痛苦。
這使我想起《百年孤獨》中的馬貢多的居民,馬爾克斯用魔幻的筆法寫他們整天睡不著覺,剛開始人們很高興,終于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事了。幾個月之后,人們雖然活力如常,卻開始恐慌,因為他們患上可怕的失憶癥,馬貢多的居民采用各種手段與其做斗爭,想法設法去挽留記憶,卻始終抵擋不住失憶的襲來。最后,人們不但忘記了歷史,忘記了身邊物品的名字,也忘記的了身邊的人。每個人彼此照面,卻如同陌生人,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是陌生人,每個人都是那么孤獨地在世上游蕩,包括自己。我在想,那是一種何等的孤獨感,由此產(chǎn)生的恐懼,恐怕比讓人死都難受。如果有一天,我也患上了這種失憶癥,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和我自己?
外面陽光燦爛,而我依然如坐云端。頭暈不可抑制,就連外面燦爛的陽光,也如夢般不那么真實!秹m埃落定》中的二少爺,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被別人認為傻瓜的人。他每天早上醒來,總是去問別人認為傻的不行的問題:’我是誰?我在哪里?’世上的聰明人由此嘲笑他,輕視他,而他也樂的輕松,以別人認為他傻而樂。從此他以一個傻瓜的眼光觀察世界,卻看到了許多自謂聰明人的愚蠢。他們在傻瓜問“我是誰?”的時候嘲笑他,卻不知,這是一個人生永遠也無法解答的問題。
我們自認為已經(jīng)足夠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身處的世界、了解浩渺的宇宙,卻不知,我們連最基本的“我是誰”都無法解答。一旦產(chǎn)生“我是誰”的疑問,怎能不讓人心中不安,怎能不以卑謙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生與世界?可笑而可悲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自傲自大地認為自己即為世界的中心,無所不能。而一旦自信心受到打擊,卻一敗涂地,自甘墮落。于是,人們就在無知的自傲與自卑中徘徊,到最后,一群自認為聰明的土司,敗在一個自認為傻瓜的人手中。
“我在哪里?”,包含兩個方面,即為“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傻瓜啊,你把人生最終極的問題都問了,怎么會是一個不讓人畏懼的傻瓜。我們從哪里來,又要走向何處,大到社會,小到人生,都逃脫不了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又是那么地不可知,不受我們的控制。在強大的造物主面前,我們只有思考和追問的權利,卻無左右的能力。常說人要活的通透,而要活的通透,又是何等之難,何等狂妄之說。我們該要怎樣的人生,要走向何處,街上匆忙行走的人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每個人又似乎沒有答案。自己也曾經(jīng)對自己說,何必要思考那樣的問題,何必要說出來自己的想法,讓別人看傻瓜一樣的嘲笑你,何不像很多人一樣,過自己該過的生活,走向人生的終點?
冥冥之中內心卻有一種力量讓自己繼續(xù)尋找,繼續(xù)追問。懷疑與逃避,只是一種思維的暫停,即使我們不去想,卻始終要面對,最終還是要面對那個問題:我從哪里來,我將走向何處?這注定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亦或說,這注定是一個旁人無法給你答案的問題,唯有不斷地追問,不斷地向前走。你若問我,這與不追問而一直走有何區(qū)別,不是同樣的結局嗎?我只能說,是的。但是最起碼,我曾經(jīng)追問過,你說,這樣的人,是傻瓜。是的,傻瓜。聰明人啊,你與傻瓜,隔了一條河,可以相望,卻無法過河,或者說,雙方都無意過河。你盡可以嘲笑,但不要忘了,在傻瓜行走的岸那邊,也會和你一樣,有春暖花開,有陰晴圓缺,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你可以選擇不過岸,但也請不要逼傻瓜過岸。
傻瓜的人生,也在不停地走,不停地追問,也如米蘭·昆德拉筆下的那一幅永遠也完不了的草稿。由此而言,塵埃早已落定,而塵埃,又怎會落定?
【塵埃落定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塵埃落定經(jīng)典名言02-24
塵埃落定散文06-30
塵埃落定張敬軒的曲譜05-19
塵埃落定好句12-13
塵埃落定經(jīng)典語錄05-12
塵埃落定的散文隨筆06-07
經(jīng)典心情隨筆:塵埃落定07-14
誰能許我塵埃落定優(yōu)美散文05-21
塵埃落定我說你聽的散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