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詩相伴作文集錦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詩相伴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與詩相伴作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喜歡閱讀,但我更喜歡書籍里的詩歌,有詩相伴,一年都可以享受四季的美。春雨的淅聲,夏荷的清美,秋雨的悲涼,冬美得潔白。
春雨綿綿
春是一年的開始,書中提到“一日之際在于晨,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是新生命的開始,所有的動物,植物,都開始出來覓食,大地開始蘇醒,生機勃發(fā)。春天使我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一句詩,看到了初春的美景,街上的小雨淅淅瀝瀝,小草是多么的可愛,春是我的最愛,寫春的詩,有很多,慢慢去體會,理解,回味,過一個美好難忘的季節(jié)。
夏荷盈盈
夏蟲鳴聲響起,天氣也越來越熱。心里煩悶,出來走走,無意看見那開放的滿塘的荷花,忽使我想起古詩中詩人描繪的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著那連天的荷葉,映襯著那紅白相同的荷花,一種愜意,由心而生,心情沒有那煩躁的感覺,還有陣陣涼風襲來。“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寫出了荷花的品質(zhì),清潔,泡上一杯涼茶,坐在亭外欣賞那滿塘的荷花,真的別有一番韻味。∠奶斓暮扇~,下雨了可以用來遮雨。荷花用來欣賞;花謝,蓮子可以吃,心蕊可以泡茶。夏荷真是夏天最美的風景線。
秋雨瀟瀟
聽著門外的雨,心里產(chǎn)生了寂寞感,下雨是那么的凄涼,那么的無助。秋天是多雨的季節(jié),最多的時候就是聽雨了!耙龟@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如夢來!睂懗隽岁懹蔚那遑,為報國而獻身的精神。最后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出了李商隱與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只有以后相見時,共同討論,巴山夜雨。秋天的雨的凄涼,是詩抒發(fā)感情的題材。
白雪皚皚
冬天來了,動物們都冬眠了。熱鬧的大自然,寂靜多了。只有那雪,還在無聲無息的下著。塞外的雪更是大的出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是裝飾大自然的造物者,給寂靜、干冷的冬天,添上了炫麗的一筆!肮轮鬯蝮椅蹋氠灪。”河面上下雪了,魚也釣不到,只有與那江雪相伴。
每首詩都會是一種境界,心神領(lǐng)會一首好的詩,都必定會存在一幅畫境,或是一幕戲劇,與詩相伴,一年四季都會有新的感受與感悟。
與詩相伴作文2
吟一首詩,讓千年經(jīng)典惹人戀;
歌一闕詞,讓蕩氣回腸滿心田;
品一支曲,讓溫暖注滿心扉間。
千年的經(jīng)典,千年間的回頭,恍然間,那一段與詩詞相伴的時光,逐步顯現(xiàn)。
唐時,國泰民安風雨順。一座青山,一條綠水,一個朦朧的身影,矗立岸橋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只見一葉扁舟,飄然而去。失意之時,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念友之時,他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逼谂渭亦l(xiāng)之時,他低吟:“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清水溪溪,山島竦峙,他登上廬山前,贊頌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彼闶抢畎,一位盛唐詩人,一位歷史謫仙,一位久見青蓮。他提著劍,握著酒,在那遠之的鸞清之地,飄香四溢。
與唐詩相伴,輪回經(jīng)典,惹人貪戀。
宋時,炮火紛飛響云霄。一條小溪,一座亭苑,一股青氣,浮面而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背啾谥畱(zhàn),烈火燎原,他卻揚起嘴,露出一絲不羈的笑容,高聲歌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边@是他對親人的思念與牽掛。“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他對世間自然萬物的贊嘆。“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狼,右擎蒼”,這是他越老越有精神與力量的真實寫照。他,便是蘇軾,一位東坡居士,一位千年詞人,一位宋朝詞派的象征。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依然拂袖輕淡,笑看人生。
與宋詞為舞,蕩氣回腸,撒滿心田。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元時,在那金山秋水旁,一棵老樹,一匹戰(zhàn)馬,一位身影,跨馬而行。“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彼龅那,雖沒有豪情壯志,也不洶涌澎湃,但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悲傷,便是馬致遠,一位元代詞人,永遠矗立。
與元曲相伴,溫暖,溢滿心扉。
詩詞捧一卷,品味千年狂人的豪情,體味歷史謫人的悲傷……
那一段與詩詞相伴的時光,封存心間,揮毫寫下。一篇詩詞,一個世界。
與詩相伴作文3
煮酒品茗,邀明月。詩詞來到了我的身邊,陪伴我看盡悠悠千年。
逍遙游
“將進酒,杯莫!蹦且灰u青衫,手持酒壺的男子,高聲吟誦著《將進酒》,在繁華歌舞,三月春風中沉醉。貴妃的霓裳羽衣曲跳得華麗翩然,好似大唐盛世中盛開的繁花。而這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李太白,則在這盛世中,把酒高歌,瀟灑一世。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放蕩不羈,逍遙一生。
離別殤
煙雨朦朧。淡淡白霧生出絲絲清涼,卻又有幾分哀愁。
雨中,一位衣著優(yōu)雅的女子執(zhí)傘而立,靜靜地看著對面的一位男子。那男子白衣似雪,面容有幾分憔悴,眼中卻是一片清澈。
相對無言。
許久,那女子輕嘆一聲,最終轉(zhuǎn)身離去。一起轉(zhuǎn)過去的,還有當年的美好。
一步一步,她越走越遠。晶瑩的淚水從她眼角滑落,打在青石路上,“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那抹深深的悲涼,在風雨中消散。
她沒看到,那仍立在原地的男子,此時眼中的懷念和絕望!耙槐罹w,幾年離索……”
沈園的雨,又下大了。雨水打在他似雪的白衣上,像在哭泣,又像在懷念著什么。他長嘆一聲,終是轉(zhuǎn)身離去。
所謂曲終人散。山長水闊,夢魂杳杳,再相逢,唯有來生了。
亡國恨
戰(zhàn)馬踏入疆域的那一刻,南唐滅亡了。那個風流天真,不思朝政的李后主,也宛如一顆流星,消逝在歷史的長流之中。
夜已經(jīng)深了。外面隱隱傳來宮廷樂歌的聲音。君王貴妃的笑聲混雜在樂曲聲中,熱鬧而溫暖。他撫著冰冷的石壁,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當年的繁華。大周后猶抱琵琶半遮面,與他共同飲酒對詩的場景歷歷在目。然而只是一夜之間,繁華落盡。再回首時,恍若夢境。
他不適合當君主,他只想當一個放蕩不羈的公子,在江湖上瀟灑一世,對酒當歌?擅\無常,他注定,躲不開。
耳邊傳來鐵鎖被打開的聲音,他轉(zhuǎn)頭望去,獄吏端著盤子慢慢地走了進來。盤子上,是裝著牽機藥的白瓷瓶和一個酒杯。
他沒有反抗,只作詞一首。“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罷,他拿起毒酒,沒有絲毫猶豫,一飲而盡。共同喝下的,還有他的執(zhí)著。
他如水般溫柔寡斷,但在刺骨的寒風中,他變成了堅定透徹的寒冰。
只愿來生,他能掙脫束縛與羈絆,做那個鮮衣怒馬,如烈日般耀眼熱情的少年。
詩詞如同一場繁華衰敗永不停息的折子戲,詩中的人上臺又下場,演繹著一段段屬于他們的人生。有它陪在我身邊,我從不感到寂寞。
與詩相伴作文4
風清,雨潤,月涼,書香。
走進詩的世界,書的淡淡馨香沁人心脾,讓人神清氣爽。書,早已融入我的血脈中。有詩相伴滋味長!
初識詩詞,我寢食難安,輕觸書面,一股油墨香沁人心脾,自此,詩成了我心靈的港灣,我深深愛上了她。
我為詩中的自然美景所迷戀。
欣賞到大自然的旖旎:高大的梧桐,潔白的槐花,參天的楊樹,使我仿若置身于世外桃源,蜂蝶從中飛,鷹擊長空下,兼及燦爛云霞,乃人間仙境。我的心已悠閑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恬靜;動情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靜謐;醉心于“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之葳蕤,投身于大自然懷抱,任思緒馳騁于姹紫嫣紅,草長鶯飛的原野。
我為詩詞中的意蘊哲理所激勵。
一句“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啟迪聰穎的心志;一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悟出新舊更替之道理;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激發(fā)久違的自信;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激勵執(zhí)著的追求。
我為詩詞中的歷史滄桑所震撼。
我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故事長大,那才華橫溢,為國為民的形象蕩滌我心;把闌珊看遍的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豪壯如傲骨松柏,永世常青;與李煜一同感嘆“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創(chuàng)痛;與杜牧一起感受“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世態(tài)炎涼。
書中有難以忘懷的記憶,有經(jīng)久不衰的情愫,有歷久彌新的期待。隱隱思念,濃濃情義,殷殷盼望,都在詩中流露出來。
風清,雨潤,月涼,書香。
捧幾卷詩書,嗅幾縷書香,在詩詞的世界暢游,驀然間忘了今夕何年,唯記詩詞帶來的快意。有詩相伴滋味長!
與詩相伴作文5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是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我們可以從詩中窺探到古人的生活;可以從詩中體悟到古人的思想;可以從詩中知道古人的精神。
在遙遠的唐朝,有一位詩仙名喚李白。我最開始接觸到的是他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其中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深深的吸引了我,每次讀到這里我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李白獨自一人坐在庭院中喝酒,面對月光和影子在幻覺中形成了三人共飲的畫面。這讓我認為他的詩是清新脫俗的。
我曾以為寫出如此清新的詩的人,是無法寫出豪邁奔放的詩詞,而我無意中讀到了李白的《遐客行》時,他再一次讓我折服,其中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更是十分生動的描繪出了一位擁有超高武藝淡泊名利的俠客,他行俠仗義。重承諾、講義氣,有骨氣勇于挑戰(zhàn)權(quán)貴。這短短的二十字竟寫出了如此的豪氣,這使我對李白的認識更進一步。
在一次課外閱讀中他的一首《從軍行其二》映入了我的眼簾“百戰(zhàn)沙場歲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這首詩將我?guī)У搅斯糯膽?zhàn)場,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雖然他描述的是一場敗仗,但是這場敗仗并不會讓人感到垂頭喪氣,而是讓人有一種豪氣萬丈,雖敗猶榮的感覺,我想這就是李白的神奇之處吧!
通過這一首首詩歌我漸漸地明白了李白是一位怎樣的詩人,他性格爽朗大方,喜歡飲酒。他的詩可以清新脫俗,也可以豪邁奔放。他的詩是那樣的慷慨激昂同時也是那樣的天真直率。從他的詩中我明白了他傲岸不去,蔑視權(quán)貴,渴望自由的精神。
古詩猶如一杯茶,初讀時覺得乏味無趣,但仔細品讀后不由得讓人心頭為之一振,而這個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僅體現(xiàn)出了古人的智慧更是體現(xiàn)出了當時的社會,讓你暢游其中回味無窮。
與詩相伴作文6
世間太喧囂,燈紅酒綠間,不如拾一卷詩詞,享受歡樂浮生;擷幾縷唐風宋詞,守望與詩相伴的旅程。
——題記
詩,如同一口清泉,在干旱的沙漠中,滋潤心田;詩,如同一盞明燈,在黑暗的盡頭,照亮新的道路;詩,如同一首歌曲,在紛擾的歲月中,凈化浮躁……人生之旅,我愿與詩相伴!
與詩相遇
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那詩便像磁鐵般吸引著稚嫩的我。依記得初上幼兒園時,我扎著羊角辮,背著小書包,又蹦又跳地走進幼兒園,我憧憬學校的一切,而別的小朋友卻拉著爸爸媽媽的衣角,哭鬧著不愿去上學,因此幼兒園的老師還夸獎我的勇敢。在那時,我初遇詩這個朋友,便喜歡上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簡單的旋律,整日尋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春色,演繹“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穿越故事。
這樣,我就與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與詩相知
慢慢地,我開始體會詩中的意境。我欣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自然,讀他的詩,輕松愉悅;我偏愛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誦他的詩,意味深長;還喜愛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思妙想,吟他的詩,浮想聯(lián)翩。天地間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盡在詩歌那濃墨重彩之中。即使煢煢孑立,也能體會到詩中的非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了廟堂上勤政為民的施政宣言;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成了人們歷經(jīng)風雨后的感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了世人爭相吟誦的千古絕唱。
徜徉在詩的海洋中,我發(fā)現(xiàn)了詩的無限魅力!
與詩相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讓我期盼已久的詩詞大賽終于舉行了。我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比賽前夕,黑夜里,有詩照亮我的前方;燈光下,有詩與我相伴;休閑時,與詩友與我共享。比賽時,我磨拳擦掌,與詩同行,一路劈關(guān)斬將,竟獲得了桂冠。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學送來了雷鳴般的掌聲,父母也展出了自豪的笑顏。
與詩相伴的旅程,我定要攜帶三顆心前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求學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心;“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寫作心!
在歲月靜好的日子里,與詩相伴,永遠美好!
與詩相伴作文7
在成長的路上,有你相伴,我的心中有春天;有你相伴,我的天空有陽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語文從那古人筆下娓娓道出;語文被當陽橋夫的張飛一聲吼出;語文從憂國憂民的范仲淹的筆端流出;語文在潯陽江興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蕩。語文帶著我們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體驗神奇;到景陽岡的青石上感受驚驗;它讓我們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打眉興,卻上心頭”的憂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無奈”,“秋陽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蕭瑟……
詩,對于我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我的人生路上,有語文的陪伴,讓我受益匪淺。漢字要一筆一畫的寫,不僅端正且蒼勁;文章要一字一句地讀,不僅認真且要領(lǐng)會;要一心一意地聽,不僅欣賞且要借鑒。語文,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做人,還明白了許多哲理。一篇篇借景抒情的文章,一段段豪情壯志的詞,一首首思親思鄉(xiāng)的詩,都讓我獨領(lǐng)風韻。
在我幼小的心靈就已灑下生機的種子,在升入小學開始發(fā)芽,升入初中開始生根。它始終存在我心里。我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優(yōu)雅的詩歌意境,獨愛浪蕩于境界之中的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攜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蛐Γ蚱,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么令人難忘。
沒有你,我怎么學會不以計數(shù)的漢字?怎么閱讀不以計數(shù)的文章?怎么領(lǐng)會不以計數(shù)的美詩?一路有你相伴,給我撒下了精神的食糧。是你讓我了解歷史,了解古今,了解人世間是是非非。在我的生活中,你無處不在,你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鼓勵我一步步走向成功。一個人如果缺少了你,它必將受到人們的嘲笑。
每逢春天,喜歡站在和煦的陽光下,暖風的吹拂下,聆聽著婉轉(zhuǎn)清脆的鳥語,更喜歡獨自一人坐在清靜的房間里,品味一片片精美的文章,體味你的溫存與深韻。也許這就是我愛著你的原因吧,總讓我防不勝防,我就那么沉醉其中了。
你讓我的文采愈來愈好,我何曾不感激你?你讓我領(lǐng)略了“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風光;感受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激情;懂得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哲理。
是你激勵著我前進,讓我明白了堅持不懈,領(lǐng)會了你獨具的風采與那不羈的靈魂。
一路有你相伴,我的人生更精彩!
與詩相伴作文8
題記: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
總記得,因為有詩陪伴,在寂寞中,滋味更長了。
從前在家鄉(xiāng)七八個的夜晚,在看完“秋風蕭蕭愁殺人”的日子里,冬,似乎也只是漫長春夏的過渡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于是乎,春的腳步也更近了。
在鄉(xiāng)下,時光也過得很慢很慢,春與夏的交替也是延長了數(shù)倍。我常常百無聊賴地坐在窗前,去品一品《國風》《離騷》!叭赵潞銎洳谎唾猓号c秋其代序。”屈原的詩也就在那時與我稚嫩的思想產(chǎn)生激烈的碰撞。
農(nóng)村里的春天來得確實很早,遠遠地望見一大片一大片的新綠,樹上的枝梢“呼”地冒出嫩芽,村里的氣氛也沉浸在靜謐美好的氛圍。沒過多久,一聲驚雷劃破天際,細雨嘩嘩地落下,落到我的心間,心里頓時空落落的——哎,老爸老媽肯定不讓我出去玩了。算了偷偷溜出去吧,竊一把小傘,躡手躡腳地在昏暗濕潤的空氣里潛行。
故鄉(xiāng)的土是濕潤的、粘粘的。穿一雙涼鞋出發(fā),走在羊腸小道上,“竹杖芒鞋輕勝馬”,淡淡地望著遠處,一望無際的大道上邐迤地伸向遠方,“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巍峨高山之中,能獨守一份靜謐,挺好。
大不了繼續(xù)往前,蕭瑟之風撲面而來。我似乎問到冬的味道,它是與春截然相反。一切事物在雪的浸潤下似乎進入了沉睡,春天則喚醒了四季獨有的生機與活力。我想寫一首詩,卻百感無言。寂靜的日子里也顯得更加寂靜。我無法想象蘇東坡遭到貶謫依然笑口常開的意境,也無法想象李白受到權(quán)貴阻撓依然心系天下的境界。因為我就是我,雖然我只是一個個再普通不過的人類了,也正如這四季:春且過,夏且過,秋且過,冬且過……,一年四季的美景相同,卻有物是人非之感。迨到歲月長空,一個個人慢慢老去,一個個人又在悄悄誕生,在歲月的長流中,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有的追名逐利,有的為生計苦惱……在這蕓蕓眾生,“上善若水”,才是大道所在!暗勒叩,非常道!贝蟾疟闶沁@樣的道理。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罷,也無風雨也無晴!边@時,我才發(fā)現(xiàn),雨漸漸停了,春天來了。有詩相伴,滋味更長。
與詩相伴作文9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中,16歲的武亦姝取得冠軍,她精通古詩詞文化,冠軍實屬名歸,而對詩詞,不少家長認為高考默寫只占5分,不值得學生學習和背誦,但我認為是值得的,追求詩和遠方,與詩詞相伴而行,豈不是件愜意而愉悅的事呢?
不少家長存在疑問,是因為他們被新時代的功利性風氣所籠罩。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信息時代,微信、電視劇、電影等成為人們閑暇之余消遣的方式。而以往人們或許會在閑適時掏出一本詩集。人們把酒吟對的局面不再,自然而然地不注重詩詞的運用。同時,家長們用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去看待高考,沒有深入了解教育不只是應(yīng)試教育。由此看來,不好的社會風氣限制著人們對詩詞文化的了解。
縱觀歷史,詩詞文化成傳承千年,影響千年,與人相伴千年。唐詩宋詞元曲等詩詞文化是我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我們精神的食糧。古人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對國家忠貞熱愛的壯志豪情;用“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xiàn)友情;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表明要珍惜光陰……古人用詩詞傳達著他們的情感,詩詞中蘊含著他們的感受,諸如此類的詩詞傳承至今,并為世人所引用,從牙牙學語后不久吟誦的《憫農(nóng)》、《靜夜思》,到高中所學的《離騷》、《師說》……古詩中文化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賦予教育意義的詩詞影響著我們,我相信詩詞教育并非追求高考,那個部分默寫更多的在于學習運用,領(lǐng)悟是古詩文畫的韻味。
詩詞文化是有深度的,生活中,文人雅士出口成詩,體現(xiàn)出它的詩詞文化修養(yǎng)極高。對于這樣的人我們往往抱有羨慕敬佩之意,有詩詞吟誦的文章中提升長文章的魅力,同樣,高考中詩詞不只占5分,在作文中,運用詩詞,會瞬間提升了作文的深度。
詩詞文化的影響如此之大,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傳承,使它一直與我們相伴而行。葉嘉瑩對古詩詞文化的熱愛,康震對詩詞的鉆研,都對我們有借鑒。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該鼓勵多籌備如詩詞大會等節(jié)目,學生們更注重師資學習,如此的詩詞氛圍熏陶著我們,甚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應(yīng)與詩詞相伴而行。
與詩相伴作文10
詩詞是我國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結(jié)晶。曾有一段時間,我與詩詞相伴,那段時間讓我收獲頗豐。
那是小學五年級時,語文老師給了我們幾條作業(yè)讓我們選擇一條完成,我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背古詩。原因很簡單,不用動筆而且好背。
接下來的日子我便開始與古詩詞相伴。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是痛苦的。那時的我背古詩不求甚解,只管背。許多詩詞如果不理解意思自然難背。當時,“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句話怎么也背不出來,我便用好記的諧音去背!皢斡凇蔽野严氤伞梆捰凇,還有“夜遁逃”用諧音“葉圣陶”去背。就這樣,我總算勉勉強強背了下來。更好笑的是下面這首詩!袄戏蛄陌l(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我竟然畫面感十足的把句意理解為“左手牽著一頭黃牛,右手拍著蒼蠅”,F(xiàn)在想想,蘇東坡的一首如此激昂的詞竟然被我硬生生理解成了一首田園詩,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也是美好的。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情感,詩人們以詩明志。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志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于謙“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骨氣……都深深打動著我。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風景,詩人們寄情于詩中。春天賀知章贊美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夏天楊萬里賞西子湖畔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杜牧對楓葉林的贊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冬天柳宗元孤獨的感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讓我學會了品味詩詞的美好。我的小學老師曾經(jīng)這樣對我們說過:“當別人面對一樹梅花時,別人也許只會說:‘哇,好美!’時,你卻能夠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來贊美。”
現(xiàn)在,我不再不求甚解地背古詩,也不再用那些搞笑的諧音去背古詩。與詩詞相伴,讓我們一同品味祖先留下的智慧瑰寶。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有酸有甜,但當我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那段時光卻是令人懷念的。
與詩相伴作文11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熔鑄了不計其數(shù)的優(yōu)秀詩篇。今天,我們七(2)班舉行了“走進經(jīng)典”賽詩會,我們與詩歌同行,在詩中尋到了一片樂趣。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在我們四組朗朗的誦讀聲中,賽詩會拉下了帷幕。各組均是“開門紅”——都取得了意料之中的第一個十分。
兩輪必背必答古詩比拼后,進入了讀詩猜謎環(huán)節(jié),這可是我的一大弱項啊。第一題謎面:“一朵芙蓉頂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時不敢輕言語,一唱前門萬戶開。”謎底:打一動物,竟然是打一動物!芙蓉,彩衣,哪樣都跟動物沒有一點關(guān)系!我毫無頭緒,等到自己再一條條理清的時候,我們四組組長黃濤率先報出了答案——公雞,讓我大吃一驚。與此同時,我們組又添上了十分。
盡管不擅長,但我仍然很努力地在猜著!邦^尖身細白如銀……”大家讀著一個謎語,讀得正起勁。而我,只掃描了一眼就高高舉起來右手。老師立即示意我回答!笆轻槪 蔽掖舐曊f。“正確,加十分!”老師很驚訝地說,“大家還沒讀完呢,你就猜出來了。厲害!”我莞爾一笑,坐下了。
想知道我為什么能這么迅速且準確地答出來嗎?那是因為在五年級地時候,我買了一本字帖,這本字帖十分有趣,每單元的后面一頁,都有一個謎語和謎底。巧了,其中一個就是老師剛才出的謎語。
最搶眼球的環(huán)節(jié)勁爆開始——看表演,猜詩句。我很榮幸被組長選中登臺表演!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兩句詩難就難在演出意境啊。誰能穿越到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個夜晚去邂逅李白呢?我只好用手指憑空畫著大圓——詩中有而現(xiàn)在空中并不存在的明月,又低下頭煞有介事地端詳“滿地清輝”——當然教室地面也不存在。接著,熱切的目光投向我的隊友;貞(yīng)我的卻是一雙雙迷惘的目光,我干著急!把莸氖裁囱剑@也太抽象了吧。”一組的姚順東幸災(zāi)樂禍地插了句嘴。老師鼓勵我:“時間還有,再‘重播’吧!蔽夜钠鹦判,又比劃了一遍,結(jié)尾時靈機一動又加了個捋胡子動作。哎,王大歡好像猜了出來,看他嘴里念念有詞的樣子。我知道,只要他出馬答對,我們組就會拿下具有決勝意義的十分!果不其然,他舉起了自己的右手,很自信地喊出我和組長最想聽到的十個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耶!我們贏了!我情不自禁地高舉剪刀手,跟我的隊友一齊歡呼:“冠軍!冠軍!冠軍!”
賽詩會,讓我們走進詩的殿堂,重溫經(jīng)典;賽詩會,讓快樂和我們始終相隨,更激發(fā)了我們愛詩讀詩的興趣。
與詩相伴作文12
誦讀這個詞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誦讀和選書方面就不一定能懂了。古人在《弟子規(guī)》這本經(jīng)典中寫到“非圣書,摒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在誦讀時也有這樣的講究,“讀書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
我的青春就是從誦讀開始的。
在上一年級的時候,爸爸就明智的給我選擇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弟子規(guī)》,還給我找了一位教我誦讀的崔老師。當我第一次到崔老師家的時候,崔老師一見面就先和藹可親的像我們鞠了一個標準的九十度躬。當時我還小,只知道老師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所以就糊里糊涂的輕輕彎了一下腰。我的第一堂誦讀課就這樣開始了。
在一個十多平米的小客廳里。崔老師領(lǐng)著我坐在一張桌子旁。她坐在我的對面。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的和崔老師接觸。她長著圓圓的臉蛋,細而黑的眉毛下有著一雙安詳、慈愛的眼睛,說起話來柔和、緩慢。我的心一下子就不緊張了。這時,崔老師說:“老師先給你講一下為什么要鞠躬,一是鞠躬是給自己鞠的------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謙恭的心。二是鞠躬是給對方鞠的-------學會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好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學習誦讀。崔老師說:”誦讀有幾個要點。
1、要先洗手,目的是要保持書本的整潔。
2、要靜坐一會兒,目的是去除好動的毛病。
3、誦讀還要做到《弟子規(guī)》的“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在誦讀的時候要口齒清晰,咬字要清楚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然后崔老師就一段一段的教我誦讀《弟子規(guī)》,直到讀熟為止。誦讀完后我的心里非常的清凈、安詳。這種清凈、安詳?shù)男囊恢卑殡S我到現(xiàn)在,雖然有的時候還會浮躁,但一想起崔老師的教誨。我的心就會很快平靜下來。
那時,崔老師還跟我講過,《弟子規(guī)》原名叫《訓蒙文》,是由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根據(jù)《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所編寫的。后來經(jīng)過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編成一千零八十字的《弟子規(guī)》。有道是“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只要我們用真誠、清凈的心來做事,來誦讀。就沒有不成功的事情。
就這樣,我少年時代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誦讀習慣。后來,由于離開了崔老師,誦讀的習慣就開始時斷時續(xù)了,F(xiàn)在才感覺到特別后悔,后悔那時沒有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我現(xiàn)在悔悟了,決心繼續(xù)堅持學習誦讀。爭取讓經(jīng)典誦讀伴隨我的一生。
與詩相伴作文13
少年在青春中都有一個純真生動的意境,是羅曼蒂克的純髓,可以說在青春的舞臺上,少年們個個都是藝術(shù)家的胚、詩人的料、俠客的種……但,青春將近,純真的本錢漸漸消失,生活的魔鬼蹂躪著我們的內(nèi)心———人情世故、勾心斗角、人心險惡……將我們折磨的不堪重負。漸漸地,少年們青春時內(nèi)心的輕盈、清澈消失了蹤跡,唯剩戾燥干涸。這時,我們嘆息:我們終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若想在青春告罄仍保持內(nèi)心的澄澈、透明,唯有與詩書相伴。清澈的內(nèi)心唯有在詩詞的浸潤下才不會被阡陌紅塵的污穢污染,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夜,一片寂靜,唯有雨滴拍打屋檐發(fā)出清脆的“滴答”聲,演奏著動聽的樂章。床頭的燈散發(fā)著橘黃的光芒,我,翻開古老的詩卷,在詩詞湖畔解開古樹的細纜,蕩舟離岸,越千年風雨,尋覓詩詞那情意蕭瑟的朦朧背影……
殘月下,他雙手輕撫琴弦,清風微微吹過臉頰,揚起的發(fā)絲緩緩落下,輕輕撥弄一下,一聲清脆的聲音縈繞在耳畔,與這輕靈的夜色交相呼應(yīng)。他那雙漆黑的眸子中充滿了悲傷,他的眼中似乎出現(xiàn)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她為他而舞,舞姿動人,卻轉(zhuǎn)瞬即逝,獨留三尺白綾。想到這,他痛苦地閉上了眼,口中吟誦著:“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边@是他對她最深的思念。
晚秋,南浦旁,西風裊裊,他于此送別友人,萬分不舍。友人已蕩舟離岸,卻頻繁回頭,身影踽踽,面容愁苦,眼眶中閃爍著淚光。離別無可奈何,他唯有寫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來抑制雙方無法控制的情感。
年幼的的他寫下了“曲項向天歌”的千古名句,殊不知,從這一刻起他那高昂的頭顱就不再低下。出生于世家貴族的他,寧可馬革裹尸,也不愿尸位素餐,于是他不顧眾人勸阻,執(zhí)意征戰(zhàn)沙場。他是寧可戰(zhàn)死也不愿與這骯臟的世界同流合污。論其一生可謂“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
……
忽然,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我從詩詞的世界中醒來,它那青衣瀟灑的背影漸漸消逝……
青衣不再,內(nèi)心卻仍從容與清澈。
青春已逝,唯有與詩書相伴,方可使我們在風雨滄桑中擁有不驕不躁的心懷。收納紛擾和安逸,然后一一過濾,只留淡然于心中,得內(nèi)心豐盈。
與詩相伴作文14
暑假終于來了,同學們到家里做客,看著墻上一首首我自己書寫的古詩,頗為疑惑:“你掛這么多古詩看著不頭暈嗎?”我笑了笑,沒有言語。
四歲那年,童話不再牽著我的小手,我卻開始熱衷于閱讀古詩詞。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在我的心里種下了詩情畫意的種子。一只大白鵝在綠水中洗澡的樣子成了我的第一幅“美術(shù)作品”。
時間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一閃而逝。眨眼間我就上了小學,不再沉醉于《憫農(nóng)》和《風》里無法自拔,我開始感受寫景的無限風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唐的自然美景,李白筆下的豪壯之氣和杜甫口中的婉約之情也成了那時我心中的向往所在。
又是三年的光陰,三年級的我因為學習成績優(yōu)異而心高氣傲,對誰都是一幅瞧不起的高傲模樣。我會錯了壯年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誤解成了高位者對凡人的不屑。因此,同學們都孤立我,可我又一次會錯了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老師的開導和媽媽的勸解并沒有讓一個少年回頭。
盡管我對班里那些“凡人”的“小動作”不屑一顧,可十歲的少年畢竟正值活潑的年歲,生命中的黃金歲月卻沒有一個知心的同齡人可以相伴,這的確讓我很郁悶!又是一個大晴天,我躺在沙發(fā)上看著爺爺自己收集的《詩集》,星期天對我而言并沒有多大的誘惑力。忽然間,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高處不勝寒”......是啊!這不正是我現(xiàn)在的樣子嗎?自以為是地立于高處看不起旁觀者吹來的寒風。卻把自己置于困境之中!豁然開朗的我長嘆了一聲“唉”!我決心做出改變,也是從那一天開始,我散盡了身上的驕傲!
如今,我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準初中生,回看身后走過的路,坎坎坷坷,不堪入目,我悟到了劉禹錫那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背后的辛酸,我何嘗又不是如此呢?因此,我也決心更加努力的學習,不讓坎坷的路白走!
詩,是我成長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我決心做一名詩人,以報答先輩們絕句對我的啟發(fā)!
十年同走,金石可鏤!
與詩相伴作文15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無疑是古代藝術(shù)的巔峰代表,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古詩文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寶庫中最有意境的美文。
愛讀古詩文,因為它雖短小但內(nèi)容豐富,寥寥幾行字卻勾勒出一幅美景,一篇寫實,一懷愁緒,一絲喜悅;愛讀古詩文因為它韻味無窮,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瑯瑯上口;愛讀古詩文,還因為它或清新脫俗,或豪放灑脫,或婉約動人,千姿百態(tài),文中極品。
還記得幼時牙牙學語時,跟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爺爺在庭院納涼,看著皎潔的月亮,爺爺便低聲吟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我便跟著溜唱,后來又跟大哥大姐學“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后來上小學了,學校舉行古詩文背誦比賽,那時候雖不能盡然理解詩里面的美,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自此進入了詩的殿堂。
喜歡李清照的婉約“莫道不銷,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情真意切,思意絕美“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傷春惜花,用語精妙,“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重疊的詞句美致!
當我遭遇挫折時,我安慰自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懈怠畏難時,我激勵自己“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使得金”;當我成功時,我又會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把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告訴我高瞻遠矚,胸懷大志!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告訴我艱苦奮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告訴我奮斗后終會迎來成功。
古詩文提高了我的修養(yǎng),交給了我許多處事道理。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與詩相伴作文集錦15篇】相關(guān)文章:
與幸福相伴作文集錦15篇02-16
與幸福相伴作文(15篇)02-16
與幸福相伴作文(集合15篇)02-16
與幸福相伴作文(合集15篇)02-16
一生與書相伴作文集錦2篇03-16
與你相伴與你相知抒情散文06-02
關(guān)于與愛相伴作文匯編六篇02-22
詩與遠方作文集錦五篇04-08
詩與遠方作文集錦4篇04-07
詩與遠方作文集錦8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