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感動心靈作文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心靈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心靈作文 篇1
原以為這次采訪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好人好事——白方禮,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從74歲開始,用蹬三輪車攢的錢捐獻給社會。十五年來,他先后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
走近人物,還原本真后,感動油然而生。這種感動,沖刷了貪婪,過濾了自私,匯聚成中一條叫作真善美的河流。它承載著人性中最本質的善良和純真,潺潺地流向的遠方,也強有力地激蕩、叩問著我們的心靈。
鄉(xiāng)親們說,捐了錢,還千方百計求人收下捐款的事,真是聞所未聞。
原本他攢這幾個錢是為了養(yǎng)老的,好不容易攢了這么些。5000塊錢在八十年代,可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所以他當時一說,把錢都捐給學校,我們都懵了。不光我們難以理解,凡是知道這事兒的人都奇怪:「這老頭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
——女兒白金鳳
白方禮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人。和許多從舊社會闖蕩過來的老一輩人經(jīng)歷相似,13歲時,他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天津衛(wèi)。為了糊口,他每天起早貪黑蹬三輪車,遭受欺凌,吃盡了苦。1949年解放,窮苦百姓翻身當主人,白方禮成了一名運輸工人,一直干到了退休。
1986年,老人已經(jīng)73歲了,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雖不富裕,但也不愁吃穿。然而,一次回老家河北滄縣的經(jīng)歷,了他的生活。
大白天,白方禮看到一群孩子在村里跑來跑去。他驚訝地問:「你們怎么不上學?」得到的回答是「沒錢」。
頓時,白方禮心底泛起了苦味——自己從舊社會滾打過來,因為窮,上不起學,吃夠了沒文化的苦。而現(xiàn)在,這些孩子就要重蹈自己的覆轍。一連幾個晚上,白方禮翻來覆去,沒睡過一個好覺。
幾天后,他把兒女們叫到一塊,宣布要把自己攢下的5000元錢捐給老家的小學。
兒女們一下子愣住了——幾十年來,老人節(jié)衣縮食,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現(xiàn)在好不容易存了點錢,不就盼著讓老人晚年享享福?況且,5000塊錢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
老頭的犟脾氣發(fā)作了。他手一揮:「我已經(jīng)決定的事,你們誰也甭管。誰要不同意,我就跟誰斷絕關系!
就這樣,老人一意孤行,捧著錢來到學校。
一個頗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出現(xiàn)了——校長掂量出了這捐款的沉甸甸,怎么也不肯收:「孩子們需要錢是不假?蛇@是您辛辛苦苦攢下的棺材本錢哪,我們怎么好意思收?」
可是,白方禮滿心滿眼里只有那些失學的孩子。他四處奔波,托親戚、鄰居向校長「說情」,最終說動了校長。
鄉(xiāng)親們說,捐了錢,還千方百計求人收下捐款的事,真是聞所未聞。他們打了一個「德高望重」的匾額,送到了白方禮家。
一頁頁記載的是,一般每天只能賺二、三十元錢。最多一次,也就賺了五、六十元錢。
有時我在街頭看見他蹬車。看著那身影,心里的滋味真是不好受,說不出。就是心疼他,日曬雨淋的,別人看著還以為是無兒無女的孤老頭。你說他到底為了啥?可他說:「你甭管,別惦記我,我挺好的。我這樣活著,我覺得特別自在!
——女兒白金鳳
回到天津,白方禮把擱置了幾年的三輪車重新牽了出來,除銹、上油,隨后宣布了一個更讓人震驚的決定——74歲的他要重操蹬三輪車的舊業(yè),把勞動所得捐給社會。
兒女們的反對更強烈了。老人說:「我自己的事,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你們別管了。孝順孝順,你們就以順為孝吧。」
于是,天津的街頭出現(xiàn)了一輛牌號是「北站出租37號」的三輪車,大街小巷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蒼老的蹬車人,他低著頭,僂著身子,蹬著車,一條毛巾搭在瘦弱的肩頭,擦汗的時候,雙腳仍在不停地蹬。近了又遠了,消失了又出現(xiàn)。
每天早晨六、七點,天朦朦亮,白方禮起床,咬幾口饅頭,推三輪車上火車站,直到晚上八、九點鐘,天擦黑了才回家。
冬天,最低溫度徘徊在零下十幾度。老人裹一件破破爛爛的軍大衣,不是在火車站廣場的寒風中等客,就是在街頭頂著大風奮力地踩車。天氣炎熱的夏天,特別消耗體力。老人累了就在三輪車上打個盹,也不管蒼蠅、蚊子叮。
有天晚上,直到十一、二點,老人還沒回家。兒子、女兒分赴火車東站、西站找人,就是不見影子。第二天一早,老人才回來。原來他拉了近一噸的貨,連夜趕到50多里外的楊村,一宿沒睡!70多歲的人,不要命啦!」家人的埋怨兜頭兜腦地上來了,老人笑笑,啥也沒說。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天是休息天。白方禮不光周六、周日照常出門,逢到「五一」、「十一」,火車站客人多,更不休息。就連除夕夜、大年初一,他也照樣出去蹬車。平時有個感冒、發(fā)燒,家里人都勸他,老人說:「沒事,出身汗就好!箯1984年到1994年,連續(xù)10年,無論刮風下雨,老人蹬三輪沒有休息過一天。
他克勤克儉,不抽煙,不喝酒,從頭到腳穿的都是撿來的衣衫鞋帽,一日三餐經(jīng)常就是饅頭加涼水,常常一個多月不沾肉味,有時候東西餿了壞了都吃。他也沒有什么愛好,打牌、搓麻將……都不感興趣。唯一的「愛好」,就是辛苦一天后,坐在燈光底下,將賺來的紙票一張張攤開,硬幣一枚枚點清,一筆一劃地記在一個小本子上——
那里一頁頁記載的是,一般每天只能賺二、三十元錢。最多一次,也就賺了五、六十元錢。
一枚枚的硬幣點清了,500元,老人捐給了養(yǎng)老院。
有一次,一所學校搞了捐獻儀式。絕大多數(shù)捐獻者不是公司,就是白領。只有他一個是自己特別窮的老人。我們一走進教室,學校還沒怎么介紹,底下學生就感動得鼓起掌來,特別熱烈。那場景,真是挺震撼的,對我也很有意義。
——女兒白金鳳
對捐錢的事,老爺子心里有本譜:1997年,天津要舉辦世乒賽了,老人捐獻了一筆——咱是東道主,得捐;過一陣子,得知附近的紅光中學藏族學生多,其中不少都是貧困生,白方禮就把錢捐那兒去了;得從娃娃抓起,下一次的款就捐給了某個小學;后來,老人得知大學里貧困生也多,1995年以后,白方禮就集中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里捐。
然而,對于錢捐出去以后的事,老爺子毫不關心:
八十年代剛開始捐款那會兒,有的學校連個捐款證書都沒給,有的收下錢后就寫一張條,白方禮一句也不多說,捐完就走。久了,自己也忘了曾給哪里捐過多少。資助貧困大學生,他更不會問學校,自己的錢幫了哪幾個學生,也不希望受助的學生知道自己的名字。老人說:「我不圖什么,只要他們好好地做人,為國家做貢獻,就可以了。」
進入九十年代后,有些學校開始組織捐獻儀式,開座談會。常常,一批慈善捐助者中,不是公司,就是白領,三四十歲,衣著挺刮。只有白方禮一個白發(fā)蒼蒼、一臉皺紋的老人,身上穿的還是蹬車時的舊軍大衣。一看見他,底下的學生立刻鼓起掌來,熱烈,持久。
漸漸地,白方禮做好事出名了,陸續(xù)獲得了「全國支教模范」、「中國消除貧困獎」等榮譽,請他上臺,采訪他的也多了起來。然而,這些對他并沒有任何。脫下紅綢帶,藏起獎狀獎杯,白方禮仍舊是那個本色質樸的白方禮。每天早晨六、七點出門,他依舊蹬著自己的三輪車,風里來雨里去,一心要把捐獻進行到底。
1995年,白方禮82歲了,一雙蹬三輪車的腳再也蹬不動了。他把家鄉(xiāng)的兩間老屋賣了,在火車站附近租了個鋪位,和幾個貧困大學生合伙,賣起了水果、食品。老人給鋪子起名叫「白方禮支教公司」。為了支教公司,他干脆從家里搬到這個只有三平方米的小鋪子里,起早貪黑,把賺來的錢繼續(xù)捐出去。
女兒白金鳳下崗了,提出要到支教公司工作,卻遭到了老人的一口回絕。女兒和他吵了兩次:「最起碼現(xiàn)在您有工作,您有退休費,您兒女下崗沒有工作,您卻都不過問,世界上哪有這樣的爹?」白方禮回答:「你下崗,你自己找出路,下崗的人多了,你靠我干嘛?你別來,你一來就為私,我不要自己的家人攙和。」一番話把女兒氣得哭著走了。
20xx年,老人將近89歲了,腦力、體力衰退得厲害,一雙擺小攤的手再也擺不動了。他把攤位退了,每天端著一個鐵皮飯盒,在火車站附近給人看自行車。飯盒里的硬幣,在他眼前一天比一天模糊,數(shù)不清楚了。直到最后,他只能求助路過的小學生。
這一枚枚的硬幣點清了,成了老人的又一筆捐款,500元,捐獻給了當?shù)仞B(yǎng)老院。
這種感動,交織著,彌漫著,傳遞著,將樸素的情懷延伸到社會的角角落落。
他經(jīng)常跟我們說的就是,我?guī)椭鷦e人,就是我的快樂。說實在的,這幾年他捐出去的35萬元,真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這點錢在早些時候如果買幾套房子,我們也不會到現(xiàn)在幾口人還擠在朝北的屋子里。不過我現(xiàn)在也覺得,他沒給我們留下什么錢,可留下了好多精神,這就是最大的。
——女兒白金鳳
十五年來,白方禮先后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車5角錢計算,15年來,白方禮奉獻的是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
在這些令人驚訝的數(shù)字誕生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在火車站拉客時,白方禮老人在自己的破三輪車上掛起一面小紅旗,上面寫著「軍烈屬半價,老弱病殘優(yōu)待,孤老戶義務」。這「亂規(guī)矩」的事情,自然惹得同行們很不高興,有的當著他的面就拔了他車子的氣門芯。白大爺也不生氣,拿過自帶的打氣筒就打氣。
一日,老人正蹬車回家時,見路邊躺著一位昏倒在地的婦女。他趕緊下車將這位40來歲的婦女扶上自己的小三輪,直奔醫(yī)院。
有一天,老人在火車站看見一對父女,姑娘拄著雙拐。迎著呼嘯的北風,老人蹬了一個多小時,約三十多里的路,終于把他們送到市郊的親戚家,最后只收了兩元錢……
天津人被白方禮感動了。
20xx年4月,92歲的白方禮心腎肝功能日漸衰竭,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老爺子僅靠每月600元退休金和兒女各掏的百余元贍養(yǎng)費維持生活,這醫(yī)療費怎支付得起?消息傳出后,立刻成為津城市民街談巷議的熱點。
在感動的暖流中,人們在叩問自己,拿什么來奉獻給奉獻者?
行動是最好的回答。
詢問老人病況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進《今晚報》,幾乎將熱線打爆,「逼」得報紙每天連續(xù)報道老人的情況;接受過老人捐助的學校、學生,素不相識的熱心市民,紛紛來醫(yī)院探望;社會各界積極捐款,在天津紅十字會為老人專門設立的賬號中,匯款額在短短幾天內(nèi)達到了11萬元。在醫(yī)院的積極救治下,在社會各方的關懷下,白方禮的病情逐漸穩(wěn)定。
在感動的暖流中,人們在叩問自己,拿什么來告慰奉獻者?
行動是最好的回答。
曾受到白方禮捐助的張杰、趙濤,是兩名在校學生。在白爺爺?shù)膸椭碌乃麄,又積極幫助身邊遇到困難的人。課余,他們一直在照顧一位退休患病老太太,堅持上門服務。
已經(jīng)工作了的李志安,當年在受助儀式上握住白方禮那異常粗糙的手時,就把白大爺當成了自己的榜樣。如今,每年他都向福利院的孩子捐贈,他說,今后在公益上投入的財力和精力都要增加。
經(jīng)對17名獲得白大爺捐款的受助者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為公益捐過款、出過力者達100%,資助過其他貧困學生、困難者占80%,60%目前是多種形式的社會志愿者。這種感動,交織著,彌漫著,傳遞著,將樸素的情懷延伸到社會的角角落落。
記者手記 本真是感動的力量所在
93歲高齡的白大爺,臥床已有5年,生活無法自理。
見記者來訪,躺在床上的他費力地支起身子。女兒白金鳳湊近他耳邊,大聲說:「上海的記者看您來了!」老人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亮,喉嚨顫抖著說:「哦……上海,上!h來是客呀!
「遠來是客」。簡簡單單的四個字,鮮明地傳遞出老人的善良、淳厚,讓人心頭一震。
臨別時,記者提出給老人拍照。家人拿來一幅紅綢帶披在老人胸前。綢帶上,密密麻麻地別著幾十個;,全都是老人曾經(jīng)捐助過的大中小學校。披著沉甸甸的綢帶,老人露出了歡欣的笑容。
一種感慨油然而生。
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小人物,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老百姓,忘我地傾其所有,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溫暖別人。這種樸素的執(zhí)著和堅韌,感動了所有人,也發(fā)人深思。
從來沒有人要求他這么做,但他一定要這樣做,哪怕用盡自己后半生的精力氣血。為什么?93歲的老人說不出什么崇高的道理。他只說,「我?guī)椭鷦e人,也就是我的快樂!褂谑俏覀兓腥唬涸谒氖澜缰,別人的就是他的快樂。他通過付出獲得了擁有,而且擁有了很多。
于是,這位孱弱的老人,從人性中最本質的善良為出發(fā),以堅韌的毅力為鋪陳,忘卻物質的貧瘠,伴隨著一路舒暢、一路快樂,一步步通向無私忘我的境界。所有的過程,也最終升華凝聚成感人至深的博大力量。
我們明白了——感動并不一定需要慷慨激昂的舍生取義,不一定需要轟轟烈烈的舍己為人。感動,更多地來自平凡和普通。它是一種善良的情懷,坦蕩的心胸,真誠的相助,忘我的境界。感動的力量,來源于本性,是節(jié)操,是精神,是人格的力量。
所以,一個普通的人同樣能因為他的行動和他的精神,而成為可敬可愛的楷模。白方禮布滿皺紋的臉上,苦難已經(jīng)積淀為慈祥。他一路艱難行進的車輪,已在人們心靈深處輾下了深深的痕跡!格W在車轱轆上的豐碑」,終于成為一種民族力量的象征。
感動的力量,最終作用于叩問自我。
一些懷抱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觀念追逐私欲的人,是否能夠理解、體會到老人那種高尚的快樂與?一些哀嘆自己并非沒有為善之心只是沒有為善之力的人,是否也該想想,我們難道不比白方禮老人富裕,我們難道不比白方禮老人強壯?在物欲橫流的世界,商業(yè)化泛濫的時代,我們是否還應該堅持什么?
叩問心靈,我們期待更多美麗的回答。(采寫/本報記者曹靜)
感動心靈作文 篇2
一個人如果真的有感情,他將會被這些故事所感動。
我讀了《30天愛上閱讀,感動心靈》這本書后,受益匪淺。我之所以選讀這本書,是因為它含有這四個字---“感動心靈”。這本書上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篇叫《夏雨》的故事極其令我感動。
一位高一男老師由于得了頸椎病,所以提前退休了,后來,學校又安排來了一位叫夏雨的女老師。因為同學們忘不了以前的老師,所以對這位新來的夏老師表現(xiàn)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可夏老師并沒有放棄,她教了二十多年的學,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不會被這點困難所嚇倒。她教的班里有個古怪的學生,外號叫“冷凍蝦”,對人非常冷漠,常常把別人對他的好心當成壞事,同學們都說他是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人心。有一天,班上來了四個小流氓,夏老師為了保護自已的學生,不顧一切地拼命用頭去撞那些流氓,一下子把個流氓撞飛了,但因為十分生氣,這時老毛病又犯了,肚子疼得蹲了下來,正好那些流氓向她撲上來,由于撲了個空,被摔了個仰面朝天。同學們驚呆了,不僅被夏老師的所作所為感動,還以為這位夏老師有著不為人知的武術功底。在這次事件中,連“冷凍蝦”也被深深地感動了,就這樣,夏老師贏得了學生們的認可。
一個老師,在危險時刻,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學生,這是一位老師看到被當成是自已孩子的學生被欺負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情感,這多么真實!這使我想起了我的語文老師---柯老師,她每節(jié)課都放大嗓門說話,生怕坐在后面的同學聽不見,她每次訂正作業(yè)時都一句一字的講,生怕同學們聽不懂。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同學腿摔骨折了,由于家人遲遲沒有來接,柯老師像對待自已的孩子一樣背起他,當她走到樓下時,已是大汗淋淋了。正因為她對我們給予母親般的關愛,同學們在上語文課時都十分認真聽講,想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她偉大的愛。
很多時侯,感動一個人并非是偶然的一次事件,而是因為一些人為你在漫長的時間里付出了很多愛,父母和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報答一個人要用實際行動,而不是嘴上說說。因此,我要努力地學習,不懈地奮斗,一定要讓自已成為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回報他們給予我偉大的愛。
感動心靈作文 篇3
有名言曰:“高尚的愛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愛好,只能造就墳墓。”這是何等警策而又催人奮進的教誨啊
縱觀古今,文人墨客寫下了多少名詩佳句,它們深深的感動著每一個時代,愛學習的人。賦予人們的是無限的智慧與啟迪。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軾的江城子相比大家都已經(jīng)耳熟能詳。無論什麼人讀它,都能引起心靈極大的震動!
單據(jù)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來看,我們便可以知道她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笆辍,這是一個不短的日子,生死相隔,陰陽兩界,給予蘇軾的不是忘卻,而是“自難忘”?梢,對方一定是蘇軾心里十分重要的人。不然怎麼會是他如此念念不忘,“無處話凄涼呢”?這種情感無論是朋友之間還是夫妻之間都是不可多得的。特別是對當今世界那些處于虛偽的感情生活中的人們,那更是一種不可小覷的心靈震動!
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贝髮④婞S巢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句中,贊美菊花的有上百句,句句都大氣磅礴,蕩氣回腸。讓我對菊花的喜愛與日俱增。同時,又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背浞煮w現(xiàn)了詩人遠大的報負,而且體現(xiàn)了菊花不幕名利優(yōu)雅的體態(tài)。菊花的意志品質,讓我從中悟到了許多人生的哲理。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永恒的印記。
心靈的感動總在特定的情況下產(chǎn)生,它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力量!
感動心靈作文 篇4
感動,是一曲激昂雄渾的樂曲,是一首壯觀華麗的樂曲。在感動中,我們高昂頭顱,勇往直前!
——題記
深夜,12點。我終于從漫漫的'題海中逃離出來了!靜靜地走向窗邊,抬頭仰望,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感動了我:寶藍色的夜空中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星辰,如同鉆石一般,與夜一起,散發(fā)著靜謐柔和的光。皎潔的月光如同少女羞澀的目光,紗一般的籠罩著大地。突然想起那些與夜空有關的動人傳說:那忠貞不渝的愛與堅守,那乘風波浪的膽量與氣魄,那鍥而不舍的拼搏和堅持,讓我心里起了一層薄薄的漣漪,泛起朦朧而又涼爽的感動。
聽說,每當一個善良的人死去,天上便會多一顆璀璨的星星。我想,這么多的星星,該有多少催人淚下的故事呢?
這么說,從飛應該是那顆正眨著眼睛的星星吧!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歌手,卻懷有偉大的理想:讓讀不起書的孩子重返校園,讓沒有父母的孩子重獲人間摯愛,讓殘疾人享受生活的快樂……為了實現(xiàn)這些理想,從飛先后用300多萬元資助了180多個貧困兒童上學,幫助了60多個孤兒、殘疾人共渡難關……為此,他積勞成疾,生命危在旦夕。但既就在生命的最后,他仍然惦記著那些貧困生……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無私的奉獻給了這個社會,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旋律!
泡上一杯熱茶,看著茶葉在晶瑩的玻璃杯里旋轉,翻騰,一股茶香撲面而來。四周出奇的靜,皎潔的月光似乎在用華麗的嗓音哼著一首永不停息的感動之歌。時間仿佛凝固了,永遠凝固在20xx年5月12日14點28分。那一刻,孩子瑯瑯的讀書聲嘎然而止;繁華的街市突然變得死寂;歸家的路途變得遙遙無期?墒悄且豢,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堅守和生命譜成了最壯烈、最動容的華麗篇章呢?在大地劇烈顫動的剎那,譚千秋老師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毅然決然地用身軀保護自己的學生。無情的震動奪去了他的生命,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選擇,卻讓世人為之動容。這是怎樣一種超凡脫俗的堅守?把生命讓渡給別人,自己卻甘愿化做天上的星星!這應該就是重于泰山的生命吧!在大地震面前,中華兒女眾志成城:首批4500名空降兵全部寫好遺書,趕赴災區(qū),從天上開通了生命通道;解放軍克服重重困難,拼盡全力,解救受災群眾;一位位干部,一名名老師,置自己和家人不顧,只為抗震救災;13億中國人將愛心凝聚于血液、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災區(qū)……中華兒女用自強不息,團結一致,唱出了最雄渾的天籟!
感動的暖流侵入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讓我心潮澎湃。壓抑著光芒的橘紅色朝陽掙脫了地平線的束縛,霎那間將燦爛拋入我的眼中。我靜靜的,面帶微笑,用心靈去聆聽感動的樂章,用心靈去譜寫感動的的旋律!
感動心靈作文 篇5
20xx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蔓延開來。這次傳染病讓無數(shù)個病人徘徊在生死的邊緣。人們天天大門緊閉,柜臺里的消毒液被搶購一空。而這時,無數(shù)個白衣天使在與死神作斗爭。然而,就是在這次SARS中,涌出無數(shù)個感人的故事
韓月玲,一個普通的不能再通的小護士在這非典期間,她的媽媽也因有病一直臥床不起。她因為得照顧那些被非典折磨到極點的病人,所以她看望母親的次數(shù)就很少。有一天,她正在給一位患者輸液,醫(yī)院傳來了她母親病逝的噩耗。她的淚水猛然劃過她美麗的臉龐。她傷心的雙膝跪地,面對藍天,悲傷地說到媽媽,原諒您那不孝的女兒吧!
梁世奎醫(yī)生,一位自知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醫(yī)生。他明知自己血壓高,但仍然奮斗在非典型肺炎斗爭的第一線。后來,他不幸的感染上了非典,光榮殉職,終年57歲。
思緒的翅膀帶我走進了這次5.12大地震,這次大地震使無數(shù)人鮮活的生命被吞噬了?赡闶欠裰,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許多個白衣天使也在默默無聞的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陳雅露等一些白衣天使都帶著自己的魔棒第一時間奔赴重災區(qū)。她們翻過重重山,跨國條條河,終于來到了重災區(qū)。那里的空氣中彌漫著尸體的臭味,那里尸聚成山,救援人員不斷從廢墟中抬出一具具尸體。那景象—真讓人慘不忍睹!而這時的白衣天使是疲憊的;她們剛經(jīng)過長途跋涉,她們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喝一杯白開水,
就投入到了救援當中,這時的白衣天使是最美的;她們顧不上自己梳妝打扮,正在救援時的她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心靈美才是最美的,這時的白衣天使是勇敢的;她們敢于從死神嘴里奪回一條條寶貴的生命。
這兩件事解釋了《生命》這本書中深奧的文字,我被那紅十字會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感動了。其實,平時,我們逃脫了病魔的魔掌后,總會露出甜美的笑容。然而,換來逃脫了病魔的魔掌的輕松微笑的悅耳,是醫(yī)生給我們的,換來了逃脫了病魔的魔掌的輕松笑容的甜美,是白衣天使給我們的。你是否記得,當你生病時,當你痛苦的呻吟時,醫(yī)生仔細的為你整段,希望你早點逃離病魔的控制,護士小心翼翼地為你輸液,希望你做一個不被病魔液纏繞的孩子。這一切,很普通。但是在這一個平凡動作的背后,是一顆顆盼望你早日康復的心!
棉花得了病需要七星瓢蟲來醫(yī)治,大樹得了病需要啄木鳥來醫(yī)治,我們得了病需要醫(yī)生、護士來幫我們。他們?nèi)諒鸵蝗盏膱允卦谧约旱膷徫簧,把人道、博愛、奉獻演繹的淋漓盡致。他們的信念很普通,而且始終是這樣的:盡我天職,還您健康。盡力救回每一個被病魔控制的病人!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份沉甸甸的博愛、人道與奉獻吧。!
【有關感動心靈作文5篇】相關文章:
初二作文心靈的感動02-15
感動心靈作文合集15篇01-27
心靈的感動作文合集15篇03-16
心靈的感動作文(精選15篇)02-27
心靈的感動作文(匯編15篇)02-16
心靈深處的感動_700字02-23
感動心靈作文集合15篇01-26
有關于心靈深處作文01-13
堅守心靈作文04-19
歌唱心靈作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