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原文及賞析
原文:
帝鄉(xiāng)歲云暮,衡門晝長閉。
五日免常參,三館無公事。
讀書夜臥遲,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瓊花墜。
披衣出戶看,飄飄滿天地。
豈敢患貧居,聊將賀豐歲。
月俸雖無余,晨炊且相繼。
薪芻未闕供,酒肴亦能備。
數(shù)杯奉親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饑寒,相聚歌時瑞。
因思河朔民,輸稅供邊鄙。
車重數(shù)十斛,路遙幾百里。
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
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里。
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
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
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為蒼生蠹,仍尸諫官位。
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
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
不耕一畝田,不持一只矢。
多慚富人術(shù),且乏安邊議。
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譯文
皇家京城已經(jīng)是歲暮,我的柴門白日常關(guān)閉。
因雪免去五日的朝參,三館關(guān)門停止辦公事。
我因讀書夜里睡得遲,以致多成白日酣然睡。
睡起猶覺冷氣透皮骨,窗外仍見雪花紛紛墜。
披起外衣走出門外看,大雪飄飄揚揚滿天地。
我哪敢為貧居而憂慮,聊且舒開笑臉慶豐歲。
我月薪雖然毫無多余,晨炊還能日日相接繼。
柴草生活用品未缺供,美酒佳肴尚能來置備。
幾杯美酒孝敬給親老,一杯不忘均分給兄弟。
妻子兒女不會受饑寒,歡聚一起共同頌祥瑞。
因此想起河北的人民,推拉貨車供應(yīng)給邊鄙。
車子載著重貨幾十斛,艱難路程遙遙幾百里。
疲弱牲口凍得走不動,車陷凍土再也拉不起。
夜來天寒又在哪里宿,只能露宿荒坡野地里。
再想那遙遠(yuǎn)的'戍邊卒,日夜肩著戈戟防胡騎。
城上軍旗高高隨風(fēng)揚.城樓日夜警覺望烽燧。
弓硬挽弓還需添力氣,盔甲冰寒冷入骨與髓。
今日邊兵更在何處行。想必走在荒僻邊陲地。
自我揣念又是何等人?茍且偷安竟然能如此!
深感自是損民小蠹蟲,至今仍空占著諫官位。
雖然剛直可又無一言,豈能稱為正直之朝士?
贊譽貶斥默默兩無言,豈能稱為公正的良史?
我沒有耕耘過一畝田,手中更未握持一枝矢。
深愧心無富國裕民術(shù),也缺平定邊疆之謀議。
只能空賦對雪之詩篇,殷勤酬謝深情的知己。
注釋
帝鄉(xiāng):汴京。
衡門:用橫木做門,暗示住宅簡陋。
五日免常參:朝廷免去五日一上朝的慣例。
三館:昭文、國史、集賢三館。
日高睡:睡至日上三竿始起。
窗牖:牖(yǒu)穿壁以木為交窗也。
歲:年成,一年的收成。
薪芻:芻(chú)薪柴和糧草。
闕:闕(quē)欠,應(yīng)給而沒給。
親老:指父母。
均:全,都。
時瑞:當(dāng)時的祥瑞,指這場冬雪。
朔:北方。河朔:指黃河以北地區(qū)。
這句是說(黃河以北地區(qū)的百姓)拉著車輸送給養(yǎng)以供應(yīng)邊軍。
斛: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釜、鐘,通常學(xué)者們認(rèn)為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jìn)制,南宋末年改為五斗為一斛。
羸:羸(léi)瘦弱。
曳:牽引,曳引,拖。
闃:闃(qù)寂靜。
荷戈:荷:背,負(fù);戈:古代兵器。
烽燧:烽火臺、烽臺、煙墩、煙火臺。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夜晚放火,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牢落:稀疏,荒蕪。
蠹:蠹(dù)蛀蟲。
謇諤:謇諤(jiǎn è)亦作“謇鄂”,“謇愕”,正直敢言。
直士:正直、耿直之士。
良史:指能秉筆直書、記事信而有征者。
勤勤:殷勤,誠摯。
賞析:
此詩約作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作者在汴京供職。任右拾遺直史館。當(dāng)時北宋跟契丹(后稱“遼”)正打仗,北方軍民深受戰(zhàn)亂、征徭之苦。作者深感問題的嚴(yán)重性,自己沒有盡到諫官的職責(zé)。適逢汴京大雪苦寒,感懷傷事,于是寫下了這篇作品。
【對雪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及賞析11-19
對楚王問原文及賞析11-19
隆中對原文及賞析10-16
雪竇游志原文及賞析11-11
宋玉對楚王問原文及賞析10-18
《望江南·江上雪》原文及賞析10-1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及賞析10-16
《殿前歡·對菊自嘆》原文及賞析10-15
少室雪晴送王寧原文及賞析10-15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