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子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九日寄子約
明代:皇甫汸
漫有登高處,兼當望遠何。
對花驚白發(fā),見雁憶黃河。
亂后書來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羈宦日,同是阻干戈。
譯文:
漫有登高處,兼當望遠何。
自己空有登高的興致,可是登高望遠又能如何呢?
對花驚白發(fā),見雁憶黃河。
對著美麗的花兒,才驚覺自己青春已不再;看到大雁南歸,想起自己游宦在外,思歸卻歸不得。
亂后書來少,霜前木落多。
本來因為戰(zhàn)亂的緣故,兄弟之間賴以聯(lián)系的.惟一方式就受到了阻隔,偏又遇上這令人傷感的蕭蕭落葉。
不堪羈宦日,同是阻干戈。
常年離家在外地做官早已不堪忍受,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紛亂的年代,兄弟都為戰(zhàn)亂所阻!
注釋:
漫有登高處,兼當望遠何。
子約:即皇甫濂,作者之弟。
對花驚白發(fā),見雁憶黃河。
黃河:代指故鄉(xiāng)。
亂后書來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羈(jī)宦(huàn)日,同是阻干戈。
羈宦:離家在外地做官。
賞析:
本詩中,首聯(lián)“漫有登高興,兼當望遠何?”便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自己空有登高的興致,可是登高望遠又能如何?這一句,比“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更多了一份難言的意緒。
頷聯(lián)“對花驚白發(fā),見雁憶黃河”便為我們揭示了這種無奈,原來,在思念親人之余,詩人心中又多了一份對時間無情流逝的悲慨。對著美麗的花兒,才猛然驚覺自己已青春不再,歲月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看到大雁南歸,想起自己游宦在外,思歸卻歸不得,而大雁尚能年年南歸,真是人不如物了!
第三聯(lián)“亂后書來少,霜前木落多”頗似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句。于是,全詩的感情便又在思親、感嘆時間之外,又多了一份傷時念亂和悲秋的意緒,使詩歌表達的感情更加復雜。本來因為戰(zhàn)亂的緣故,兄弟之間賴以聯(lián)系的惟一方式就受到了阻隔,偏又遇上這令人傷感的蕭蕭落葉!
尾聯(lián)“不堪羈宦日,同是阻干戈”,則對前兩聯(lián)來了一次小結(jié),說自己早已不堪忍受仕途的寂寞和不自由,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紛亂的年代!
【九日寄子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寄人原文,注釋,賞析10-15
《次元明韻寄子由》原文及賞析10-15
江陵愁望寄子安原文及賞析10-15
懷澠池寄子瞻兄原文及賞析10-15
《約客》原文及賞析11-02
《憑闌人·寄征衣》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注釋,賞析10-15
命子原文及賞析10-15
秦中寄遠上人原文|翻譯|賞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