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伯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送毛伯溫
明代:朱厚熜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zhàn)袍。
譯文:
將軍你爭伐南方,膽氣豪邁無比,腰間的鋼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風吹電閃之中旌旗飄,戰(zhàn)鼓擂動,山河震動,日月高標。
將軍神勇天生,猶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敵人如同洞里的螻蟻一般,怎么能逃走呢?
等到天下太平,將軍奉詔,班師回朝的時候,我(指嘉靖自己)親自為將軍解下戰(zhàn)袍,為將軍接風。
注釋:
大將:指毛伯溫。橫:橫挎。秋水:形容刀劍如秋水般明亮閃光。雁翎刀:形狀如大雁羽毛般的刀。
風吹鼉(tuó)鼓山河動,電閃旌(jīng)旗日月高。
鼉鼓:用鱷魚皮做成的戰(zhàn)鼓。旌旗:指揮作戰(zhàn)的`軍旗。
天上麒(qí)麟(lín)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麒麟:一種傳說中的神獸,這里用比喻來稱贊毛伯溫的杰出才干。螻蟻:螻蛄和螞蟻,這里用來比喻安南叛軍不堪一擊,不成氣候。
太平待詔(zhào)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zhàn)袍。
詔:皇帝的詔令。朕:皇帝的自稱。先生:指毛伯溫。
賞析:
這是毛伯溫出征安南時,明世宗朱厚熜(cōng)為其寫的壯行詩。首聯(lián)寫主將氣概和出師時的裝束,充滿豪壯之氣。頷聯(lián)寫鼓鳴旗展,以襯軍威。前四句是對毛伯溫和將士們的贊揚,稱贊他們豪氣凜然,撼動山河。頸聯(lián)作敵我分析,言麒麟有種,螻蟻難逃,用“螻蟻”來蔑視叛軍,比喻中有議論。尾聯(lián)既表達了對毛伯溫出征必勝的信心,更是對毛伯溫的信任和鼓勵。全詩寫得明白曉暢,鏗鏘有力,氣勢非凡,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面貌。
【送毛伯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丹陽送韋參軍原文、注釋及賞析11-19
送楊少尹序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原文及賞析10-20
民勞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蜀國弦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秋來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1-22
深慮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26
杜鵑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