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二首·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沈園二首》是宋代文學(xué)家陸游的組詩作品。這是作者在七十五歲重游沈園時為懷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創(chuàng)作的兩首悼亡詩。第一首詩寫觸景生情之悲。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沈園二首·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譯文
離她香消玉殞已過去四十多年,沈園柳樹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綿。
我眼看著要化作會稽山中的一抔黃土,仍然來此憑吊遺蹤而淚落潸然。
注釋
“夢斷”句:作者在禹跡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詩時距那次會面四十四年,這里的“四十”是舉其成數(shù)。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綿:柳絮不飛。
行:即將。
稽(jī)山:即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東南。
吊:憑吊。
泫(xuàn)然:流淚貌。
賞析
本詩是組詩中的第二首,寫詩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
首句感嘆唐氏溘然長逝已四十年了。古來往往以“香銷玉殞”喻女子之亡,“夢斷香消”即指唐氏之死。陸游于八十四歲即臨終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碧剖蠈嶋H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數(shù)。這一句充滿了刻骨銘心之真情。
次句既是寫沈園即日之景:柳樹已老,不再飛綿;也是一種借以自喻的比興:詩人六十八歲時來沈園已自稱“河陽愁鬢怯新霜”(《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fù)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此時年逾古稀,正如園中老樹,已無所作為,對個人生活更無追求!按松硇凶骰酵痢,則是對“柳老”內(nèi)涵的進(jìn)一步說明!懊廊私K作土”,自己亦將埋葬于會稽山下而化為黃土。此句目的是反襯出尾句“猶吊遺蹤一泫然”,即對唐氏堅貞不渝之情。一個“猶”字,使詩意得到升華:盡管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但對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滅;盡管個人生活上已無所追求,但對唐氏之愛歷久彌新。所以對沈園遺蹤還要憑吊一番而泫然涕下!般弧倍,飽含無比復(fù)雜的感情:其中有愛,有恨,有悔,詩人不點破,足供讀者體味。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jìn)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xué)庵筆記》等。
創(chuàng)作背景
陸游一生最大的個人不幸就是與結(jié)發(fā)妻唐琬的愛情悲劇。據(jù)《齊東野語》等書記載與近人考證:陸游于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二十歲時與母舅之女唐琬結(jié)琴瑟之好,婚后“伉儷相得”,但陸母并不喜歡兒媳,終至迫使于婚后三年左右離異。后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紹興二十五年春,陸游三十一歲,偶然與唐趙夫婦“相遇于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肴。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壁間”。唐氏見后亦奉和一首,從此郁郁寡歡,不久便抱恨而死。陸游自此更加重了心靈的創(chuàng)傷,悲悼之情始終郁積于懷,五十余年間,陸續(xù)寫了多首悼亡詩,《沈園二首》即是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兩首。
《齊東野語》曰:“翁居鑒湖之三山,晚歲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又賦二絕云……蓋慶元己未也!睋(jù)此可知,這組詩創(chuàng)作于宋寧宗慶元五年己未(1199),是年陸游七十五歲。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陸游陸游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出身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高祖陸軫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進(jìn)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jīng)學(xué),官至尚書右丞,所著《春秋后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xué)的重要典籍;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jié)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轉(zhuǎn)運副使。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述職,偕夫人唐氏由水路進(jìn)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遂攜家眷南遷山陰(今浙江紹興)。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時陸游年僅四歲。
陸游出生于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初入仕途
陸游陸游自幼聰慧過人,先后師從毛德昭、韓有功、陸彥遠(yuǎn)等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因長輩有功,以恩蔭被授予登仕郎之職。
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陸游進(jìn)京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參加鎖廳考試(現(xiàn)任官員及恩蔭子弟的進(jìn)士考試),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后取為第一,因秦檜的孫子秦塤位居陸游名下,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從此陸游被秦檜嫉恨,仕途不暢。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逝,陸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調(diào)入京師,任敕令所刪定官。陸游進(jìn)入朝中后,應(yīng)詔上策,進(jìn)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yīng)隨意封加王爵”;高宗酷愛珍稀玩物,陸游認(rèn)為“虧損圣德”,建議皇帝嚴(yán)于律己。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陸游以楊存中掌握禁軍過久,權(quán)威日盛,多有不便,進(jìn)諫罷免楊存中,高宗采納,降楊存中為太傅、醴泉觀使,升陸游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負(fù)責(zé)司法工作。
【沈園·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沈園二首其二》翻譯賞析03-19
《塞下曲 其二》原文及翻譯賞析03-25
《贈從弟(其二)》原文翻譯賞析08-06
《論詩五首 其二》原文及翻譯賞析03-05
和郭主簿·其二原文翻譯賞析02-13
詠雨·其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菩薩蠻·其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長相思·其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絕句二首·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