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匯總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小吃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1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
魚香肉絲是我們這兒著名的風味小吃。
魚香肉絲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錯。一個盤子中有綠油油的青椒,紅艷艷的蘿卜,黃澄澄的肉絲格外顯眼,再澆上火紅的辣湯,真令人垂涎三尺。
吃魚香肉絲也挺有趣的,吃胡蘿卜時,我總愛先用舌頭舔一舔上面的辣湯味。然后再放進嘴里,慢慢品味它內在的味道。有一次,媽媽回來晚了,但還是燒了我百吃不厭的魚香肉絲,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便香噴噴的吃起來,真香啊,辣中帶著微甜,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就這樣,不一會兒,滿滿一盆魚香肉絲就到了我肚子里,弄得滿嘴都是辣湯,爸爸媽媽看我這副“狼狽”樣,都哈哈大笑起來。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2
夕陽西下,我們來到了王府井小吃街。古色古香的牌坊里,行人絡繹不絕。大家一個個都空手而來,滿意而歸。
還未走進小吃街,那一股股食物的鮮香便一股腦兒地鉆入我鼻子里,誘得饞蟲蠢蠢欲動,望著走出來的那一張張已吃得油光發(fā)亮的嘴唇,我咽了一口唾沫。
來到小吃街,見到的只有人,排山倒海的人群像潮水般涌上去。我擠到路邊,小吃攤與我想象中的大相徑庭!本以為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些雜亂無章的小吃攤,卻見路邊乃是一家家“正規(guī)”的店鋪。店鋪里的“大廚”們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都樂呵呵的,滿頭大汗卻笑呵呵地工作著。店鋪的招牌都很特別。大家都掛了一面面小旗,上面寫著xx店、xx小吃。當然,有的糖葫蘆店還別出心裁地掛了一個個超大型糖葫蘆狀招牌。我一路觀賞著這些美味的小吃。不住的纏著媽媽買這買那。
“我要吃這個!我就要吃這個!……”一個任性的聲音隱約傳入我耳膜。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指著鄰座的一個吃的東西正哭喊著撒嬌呢!我依舊回過頭來,透過人群的間隙,在“燈火闌珊處”見到一個女孩蹲在高處的樓梯上手握一串羊肉串,津津有味地啃食著。她滿臉陶醉,早已被嘴邊的食物深深地吸引住了。
左右兩邊的糖葫蘆店比比皆是,每個店鋪前都人山人海。擠上前的人一群接一群。令我無處“插針”。食物的香味更濃了,它們夾雜在人群中,鉆進人們的鼻子,誘出又一批的饞蟲。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是剛吃飽也不會無動于衷的。三四條叉開的街道里,千奇百怪的食品更是層出不窮。我們選定了一張桌子,開始了“正餐”。
我舔了舔已經(jīng)沾滿油汁的嘴唇,不甘心的了望著后面又長又大、且價格便宜的羊肉串,又一次擠進了人群。我握著幾乎有半個人長的肉串,一個勁兒的往嘴里塞。我咬住一大片肉,嘶啦一聲扯下一大片肉來,嘴里充滿了肉塊,滿嘴都是肉香,滿心都是舒暢!
夜幕降臨,姐姐和我又一次走近店鋪,買下了一大捧羊肉串。
人群依然擁擠,我把那羊肉串高舉過頭頂,肥油順著桿子流下來,流到了手上、流到了心上。我等一路走一路吃,嘴角都積了厚厚一層油脂,大飽口福而歸,那王府井小吃街也深深留在我心中。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3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特色小吃,雖然這些特色小吃沒有城市的食物美麗和美味,但它們卻獨有一番風味。
我這個人呀,嘴很饞,每到春天的時候,我就會纏著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到了之后,我保準是第一個下車,但我不是去外婆家,而是用我的“慧眼”地毯式的搜索著我們家鄉(xiāng)的`特色小吃。
“唉,我找到了,找到了!卑职忠瞾砹恕N艺业揭粋刺條,便立即摘了下來,咦,上面有個七星瓢蟲,我立刻抓住了它。這個七星瓢蟲“背”著紅紅的“殼”,上面還鑲嵌著許多黑點,兩顆黑黑的眼球鼓得大大的,好像在瞪著我說:“你個壞蛋,快放了我!”忽然,他猛的向上一竄,飛走了,我心想:算了,專心吃我的刺條吧。這個刺條肯定很好吃,皮是青青的,刺是通紅通紅的,顏色很分明。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它的刺,“呀!”我大叫了一聲,痛死我了,我心想“待會非得好好收拾你不可!”我自言自語道。
我惡狠狠的拔了它的刺,再用力的剝了它的“皮”,露出了它那青綠色的“肉”,它好像忍著疼痛說:“你輕點呀!疼死我了。”我心想:“叫你刺我,我看你還敢不敢了!”我用力的咬了一口,“嗯,真好吃!也不枉費了我辛苦的找你。”
家鄉(xiāng)還有墨綠墨綠的地麥粒,有通紅通紅的烏泡子,有埋得很深很深的雞把薯,還有酸甜可口的馬莧菜……
有一次,我和媽媽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去外婆家,一眼就看見菜園里的馬莧菜,田埂上的馬莧菜,過道兩旁的馬莧菜……隨到一處都能聽見,我不禁贊嘆道:“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啊!”于是我和媽媽摘起了馬莧菜。一會兒,我和媽媽早已是收獲多多,但地上的馬莧菜好像是取之不盡似的,依然遍地都是,這狹小的通道已被大量的馬莧菜給覆蓋住了,忽然,我發(fā)現(xiàn)一株非常大的馬莧菜,我小心地躲開通道上的馬莧菜,彎下身子,慢慢地伸出手,小心翼翼的用我的指甲掐斷了它的莖,再用手將它捧出,“哇!好大呀!”我和媽媽齊聲叫道,這株馬莧菜的直徑超出了我的想象,可以炒兩碗了。媽媽告訴我:“這馬莧菜是止腹瀉的良藥,特別是曬干的,泡泡即喝,腹瀉即止!蔽液酶吲d,心想:我要找很多很多,送給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
我愛家鄉(xiāng)的特色小吃,她健康,她綠色,她環(huán)保,她讓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她給我?guī)砹藷o限快樂。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4
對于潮汕人來說家鄉(xiāng)的小吃——紅粿,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對于外界,這個詞相對有些陌生,就讓我來向您們介紹吧。
紅粿的餡料有很多,如菜粿、花生粿、飯粿等,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菜粿。一聽名字,就知道主食當然是米飯啦!飯粿里的餡料不僅僅是米飯,還有少許的碎花生、玉米、香菇,外頭有一層薄嫩的紅粿皮,只是紅粿皮多單調啊,所以,人們用模子給紅粿印出漂亮的圖案,如此別致的花紋,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聽完我這么一介紹,是不是有想動筷子的沖動。∵住,別著急,做好的紅粿還得放進蒸籠里蒸熟呢!出爐的紅粿外皮鮮亮紅艷,單是那紅粿皮就讓人有股沖動的欲望呢!何況是那香味撲鼻、材料豐富的餡兒呢!不僅那餡兒美味,而且外皮也嫩香!咬了一口有一口,吃了一個有一個,這才是真正的回頭客。聽我介紹完,想必您早已迫不及待、欲欲躍試、垂誕三尺了吧!
潮汕文化深厚久遠,說不完哪數(shù)不盡,無論是那美景、美食、特產哪,都值得你細細觀賞、細細品嘗。還等什么呢?快來吧,我們潮汕歡迎您!我們潮汕人懷著一顆熱情好客的心歡迎您。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臨澧縣有許多風味小吃:皮薄肉嫩的餛飩,爆辣綿柔的麻辣藕,香甜酥脆的米泡兒糖……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紹歷史悠久、白嫩甜軟的娃兒糕。
早在清朝初期,臨澧縣城就有了娃兒糕的家庭制造坊和專賣店。到現(xiàn)在為止,它大約有兩百年的歷史了。縣城盛產稻米,人們就地取材,做成娃兒糕,替代包子和饅頭,成了家鄉(xiāng)人喜愛的食品。
娃兒糕一般現(xiàn)做現(xiàn)賣,方法簡單。先把大米加水,細磨成米漿,再把水瀝干,加入紅糖或者白糖,舀到蒸籠的半扁圓型模子里,蓋上蓋兒,放在灶上蒸熟即成。娃兒糕的整個制作過程中,沒有輔以任何食品添加劑,是最綠色、最天然的糕點。
娃兒糕倍受青睞,與它獨特的外形和味道是密不可分的。扁圓形的娃兒糕有點兒像放大鏡,中間厚四周薄。加白糖的潔白如雪,晶瑩剔透;加紅糖的則像巧克力,厚重質樸。正面光滑柔軟,好似嬰兒的皮膚。薄薄的表皮下隱隱約約有許多氣泡和小孔。湊到鼻子下嗅一嗅,一股米漿輕微發(fā)酵、淡淡的酸味撲鼻而來。一口咬下去,感覺嘴巴都快被它粘住了,口感松軟、甜糯,滿口留香,令人回味無窮。當然,娃兒糕也不能多吃,不然會作嘔,胃里反酸。
“娃兒糕,又大又泡,娃兒吃了長高!”這陣陣叫賣聲中蘊藏著娃兒糕名字的來歷和絕佳的作用。的確,娃兒糕食用方便,隨買隨吃,冷熱皆宜。十來歲左右的小娃兒,不管是缺牙佬還是牙齒長全了的,都因為娃兒糕好吃不貴,把它當成主食或零食來吃。特別是孕婦缺奶時,娃兒糕就成了嬰兒最好的食品,入口即化。老人牙齒松動、咬不動硬東西時,更是把它當作正餐享用。尤其是在今天這個食品添加劑泛濫的年代,傳統(tǒng)的自然風味讓人吃得放心,真可謂老少的最愛!
聽了介紹,你也想吃我們臨澧縣的娃兒糕了吧?那就來嘗嘗吧,我請客!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6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小吃,小吃剛好代表了這里的特色。吃小吃就能吃出這個地方的風味。
嵌糕就是家鄉(xiāng)小吃的一種。太陽剛升起來,街上就有人開始擺攤。一張桌子上,放著各種各樣的餡料,旁邊堆著一大段糕,用塑料布遮得嚴嚴實實的。不一會兒,就有人來買了。只見賣主打開塑料布,迅速切下一小段糕,把塑料布再蓋回來。再用手把糕放在桌子上搓成長條狀,用手按壓,壓成一個糕包,尾部粘起來,再根據(jù)客人的要求放上餡,接著把旁邊都粘起來,只剩下一個口子,澆上湯,就很好吃了。又香又韌又柔,回到家鄉(xiāng)一定要吃一個,才有回家的感覺。
炊圓也是家鄉(xiāng)的小吃。但只在有喜事的時候才能吃的。炊圓做工精細,先是把糯米粉摻上水,和成一大團,再使勁的揉幾下,直到已經(jīng)有點韌性時就可以了。再取出一小塊,揉成圓形,用大拇指在中間按壓一個窩。接著在窩里放已經(jīng)炒好的餡料,再把窩口封住就好了。然后放進籠里蒸。這可大有講究,如果不按指定時間蒸好,汁就會溢出來。
食餅筒原是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的,現(xiàn)在慢慢演變成家鄉(xiāng)的小吃了。做食餅筒可簡可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卷食物的面皮。面皮既要薄又要韌,如果韌性不夠很容易破掉如果太厚,吃起來口味就差多了。做面皮先是要把麥粉加上水和在一起,調成面糊后,用手取一團,在加熱的熬盤上涂成餅,過一會兒再翻個面,就烙成了薄薄的面皮,呈圓形。把烙好的面皮平攤在桌面上,把炒好的菜一樣一樣地夾來放在面皮上,菜品越多,口味就越好,然后在卷起來,卷到一半把尾部疊起來,吃的時候就不會漏出來了。
假如你來到我家鄉(xiāng),我會讓你吃到家鄉(xiāng)的所有小吃,讓你流連忘返。
家鄉(xiāng)小吃作文 篇7
記憶里家鄉(xiāng)制作紅薯粉絲的場面很是壯觀。秋冬之際的田野里,晚上時分,當中臨時搭起一座大灶,灶上架一口大鍋,灶下的火呼呼的燃著,鍋里的水嘩嘩的冒著,灶旁擺張大木桌,桌子上站著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塊特制的瓢,瓢底已事先鉆好許多小孔,瓢里盛滿拌足水的紅薯淀粉糊糊,于是那人左手持瓢,右手握成拳頭,輕輕捶擊瓢里的淀粉糊糊,那糊糊便從小孔里濾出,拉成長長的線條落進滾燙的開水里,在開水里煮過幾滾后,立刻有人撈出掛在早就備好的竹竿木桿上,讓它自然冷卻。經(jīng)過當晚的寒霜打過,那粉絲才能質量上剩——所以做粉絲得選好天氣,要保證接連有幾天大晴天。想一想,有廣闊的田野做背景,有熊熊的火焰,有來來往往、吵吵嚷嚷的人流,那場面真是壯觀!
經(jīng)過幾天曝曬后,干好的粉絲被一捆捆收起,顏色黑不溜秋的,一點也不逗人喜歡。純煮粉絲味道也不好,同樣不逗人喜歡。但如果在煮魚、煮排骨時放進粉絲同煮,那味道就截然不同了。魚肉的味道大都跑進粉絲里了,再加上它本身就有的粉甜,長長的一段粉絲梭溜梭溜的梭進肚子里,讓人吃得痛快,吃得樂呵,F(xiàn)在又有了米粉做的粉絲,和紅薯粉絲比,顏色是白了很多,可是味道卻要差得遠。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300字匯總十篇02-08
寫家鄉(xiāng)的小吃作文02-25
【必備】小吃貨作文匯總5篇03-10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300字錦集十篇02-12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300字集錦七篇02-10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300字集錦十篇02-10
家鄉(xiāng)小吃的作文(15篇)02-17
【必備】家鄉(xiāng)小吃作文300字集合十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