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詠史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10-20 11:44:46 海潔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詠史二首原文及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節(jié)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詩歌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詠史二首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詠史二首

  原文:

  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賈生明王道,衛(wèi)綰工車戲。

  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賞析:

  劉禹錫在仕途上可謂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卻是一位不妥協(xié)的斗士,是一個硬骨頭。公元80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正是詩人春風得意的時候,王伾、王叔文、韋執(zhí)誼等人在新即位的順宗李誦支持下進行政治革新,實施一系列具有進步傾向的政治措施。劉禹錫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積極參與謀議,并擔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協(xié)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財政,成為革新集團的重要成員。改革觸及了一大批權(quán)貴人物的利益,他們瘋狂反撲,僅五個月后,“永貞革新”遭到失敗,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到公元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召回長安,詩人看到一批趨炎附勢之徒,不可一世,提筆寫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諷刺詩,又觸怒了權(quán)貴,再度遭貶,貶連州刺史,轉(zhuǎn)夔、和二州。又過了十四年,到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歷二年)才被召回,又揮筆寫下了《再游玄都觀》,宣稱“前度劉郎今又來!”詩人的硬骨頭精神令人敬佩。這首《詠史(其一)》就是詩人這種精神的真實寫照。

  “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边@兩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趨奉權(quán)貴的可貴精神。詩中的“驃騎”,古代將軍的名號。指漢代驃騎將軍霍去病!胺菬o勢”,并非沒有權(quán)勢,意謂權(quán)勢顯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將軍衛(wèi)青的屬官。褚少孫在《史記·田叔列傳》后面補敘任安事,載武帝語:“任安有當死之罪甚眾,吾嘗活之!焙笏烙诒避娮o軍使者任內(nèi)!敖K不去”,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衛(wèi)將軍)。詩人在這里運用了對舉的方法來敘事。上句寫霍去病,稱其官職而不稱名姓,說明霍去病的官位顯赫,接著用雙重否定的詞句,進一步寫出霍去病的權(quán)勢很大。在一般情況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蠅逐臭,改換門庭,紛紛投靠驃騎。可任安卻不是這樣。下句寫任安,稱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間有一種親切感,充滿著敬重之意!妒酚洝ばl(wèi)將軍驃騎列傳》記載,霍去病是大將軍衛(wèi)青的外甥,年輕時跟隨大將軍出擊匈奴,后來獨自領(lǐng)兵出戰(zhàn),取得赫赫戰(zhàn)功,深得漢武帝信任,跟隨他出征的軍官都封侯拜將。后來,漢武帝“乃益置大司馬位,大將軍、驃騎將軍皆為大司馬。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自是之后,大將軍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痹娙怂鶎懙木褪沁@樣一段事實。一般人讀《史記》,一般都不太重視這一段的記載,都注意衛(wèi)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們的貴幸,所謂“將軍不敗由天幸”。可詩人對這一段記載卻十分在意,十分感慨?梢哉f,任安身上有詩人的影子在。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這兩句是詩人的感慨。詩人說: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樣,毫不動搖。句中的“劇”急劇,厲害的意思;“頹波”,大河決堤時從堤口奔瀉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黃河三門峽中。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詩人回到現(xiàn)實社會中來,感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官場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傾軋。詩人的兩次遭貶,就是最好的說明。在這樣的情況下,詩人對任安情有獨鐘,任安的這種行為,如今更是難能可貴。詩人把任安視為知己,他不向權(quán)貴屈服,永遠不向邪惡勢力低下那高昂的頭。形勢越是險惡,他越是堅強!拔倚娜珥浦,是詩人的真心表白,是詩人與邪惡斗爭的宣言。著實可佩可敬。

  這首詩借史說話,抒發(fā)感慨,將敘事、議論、抒懷融為一體!妒酚洝分卸潭痰囊痪湓,詩人撰寫成一首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來,既贊揚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強烈,志向堅定,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好詩。

  “賈生明王道,衛(wèi)綰工車戲,同遇漢文時,何人居高位?”劉禹錫的《詠史》(其二)別出心裁,讓人有深遠的回味與聯(lián)想。晚唐時宦官擅權(quán)皇權(quán)旁落,朝廷用人唯宦官之喜好,明于治亂之士無不痛恨,宦官亦忌憚正直之朝臣,所用之人大多無能之輩,戲噓之人。這首詩是他的早年之作,詩中流露出了對朝庭用人制度的不滿和懷才不遇的感嘆。

  創(chuàng)作背景

  此組詩作于永貞元年秋八月,時詩人所在長安作。永貞革新失敗后,政治 斗爭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儒家保守勢力上臺掌權(quán),革新勢力受到很大挫折,但劉禹錫“心如砥柱”毫不動搖,決心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為了表達了他的這種堅強決心,詩人寫下了此組詩。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 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當年又中博學宏詞科,官監(jiān)察御史。永貞年間,參與王叔文革新運動,被貶連州刺史,再貶朗州司馬,后受裴度推薦,晚年任太子賓客。故后世稱“劉賓客”。劉禹錫詩才卓越,白居易譽其為“詩豪”。內(nèi)容多反映時事和民生疾苦,詩文繼承前人優(yōu)秀文學遺產(chǎn),又吸取民間文學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

【詠史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詠史原文及賞析03-07

《詠史》原文、翻譯及賞析04-17

李商隱詠史的原文及賞析07-26

詠史/和蕃原文、賞析06-29

詠史二首原文賞析09-03

詠史二首原文及賞析11-17

詠史八首原文及賞析11-17

《詠史·郁郁澗底松》原文及賞析04-29

詠史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02-17

賞析龔自珍的詠史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