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通用3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jié)日。每年春節(jié),中國人民都會歡歡喜喜、喜喜慶慶地度過。雖然每個家鄉(xiāng)過的方式不同,但春節(jié)的熱鬧和歡樂卻在每個人心中蕩漾!
在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大約在除夕的前一天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屋子,掃走霉運。經(jīng)過大家分工合作、揮汗如雨的勞動。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煥然一新的景象:干凈明亮的窗戶,一塵不染的地面,還擺上了從花街買回來爭奇斗艷的鮮花。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大家也都買回來了許多年貨:大人們歡天喜地地挑選著锃亮的.鍋碗瓢盆等各式生活用品;孩子們則興高采烈地搶購著多彩的糖果等各式零食;老人們則眉開眼笑地揮毫書寫著應景是對聯(lián)……好一派熱鬧的氣氛!
一轉眼,除夕夜就要到了。三十這晚,是最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和最親的人或好友一起吃團年飯,很是熱鬧。家庭成員都陸陸續(xù)續(xù)地從各地回來了,桌面上擺著熱氣騰騰的美味佳肴:鮮嫩的魚寓意著“年年有余”,嫩滑的雞寓意著“鼠年大吉”,甜香的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大家齊聚一堂,舉起酒杯一起慶祝,香醇的美酒中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大年初一天剛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此起彼落的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新年到了,一家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衣,個個精神煥發(fā),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容,大人們更是喜上眉梢,老人們臉上慈祥的微笑就像一朵綻放的花兒。開始到處“奔波”,去向每一家親戚拱手做輯拜年了!過年要數(shù)孩子們最快樂了,因為孩子們拜年的時候可以得到壓歲錢的呢!
新年里,紅包是紅的,對聯(lián)是紅的,燈籠是紅的,預示著一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一年之計在于春”有的是熱鬧,有的是希望!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鎮(zhèn),地處美麗而富饒的關中大平原。每到年關,人們紛紛到集市上采購各種食品、衣服以及年畫、春聯(lián)等。進入臘月二十八,人們要把屋里屋外徹底打掃,同時也把羊圈、雞窩等都清掃干凈,讓小動物也過個干干凈凈的新年。
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開始蒸饅頭和包子,有的饅頭上面綴上了兩顆紅棗,像一只只雪白的月兔在跳躍,有的包子里被放入硬幣,誰吃到了就預示著來年財運連連。等到臘月三十下午,大人小孩子們一起到門口貼春聯(lián),放鞭炮,春聯(lián)報喜,爆竹歡聲,更增添了幾分幸福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是孩子們開心的時候,因為爺爺奶奶會給大家發(fā)壓歲錢。大家一起吃團圓飯,大人們聊一年來地里的收成、外出打工的甘苦、大都市的變化,一家人在一片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圍桌團座,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直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
大家又在院子里放鞭炮慶祝新年,希望來年紅紅火火取得好收成。從初一到初十左右,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問候,恭賀新春。有回娘家的`、有到姑姑家的、有給外孫送燈籠的……馬路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我爺爺家每年初三待客,一大早,我們就得早點起床,打掃衛(wèi)生,迎接客人們的到來。
一般早上吃的“臊子面”,也叫“一口香”,味道好極了!中午吃的炒菜、大肉……吃完飯,大人們有的打麻將,有的聊天,小孩子有的在院子里奔跑、玩耍、打球……好開心!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人們敲鑼打鼓!吧缁稹保貏e熱鬧!晚上,家家戶戶掛起了火紅的燈籠,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過完了“十五”,人們又開始了新的工作!
。〖亦l(xiāng)的春節(jié)真熱鬧!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3
我的家鄉(xiāng)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里的春節(jié)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里春節(jié)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的鍋內(nèi)于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jù)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里打滿清水,還在水缸里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后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農(nóng)歷正月初一,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灶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jù)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shù)囊馑,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來后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里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里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里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搟面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面搟成的。
年初一吃完飯后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會收到很多紅包;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著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為"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xiāng)的習俗是怎樣的?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4
轉瞬,日歷已翻閱到最后一頁,盼望已久的春節(jié)終于如約而至,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整座城市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甚至連空氣也彌漫著歡樂的氣息。
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臉上蕩漾著快樂的笑容,逛街的人絡繹不絕,各種各樣的貨物琳瑯滿目,堆積如山。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大人都會忙碌一整天,把家里里外外打掃得煥然一新。我一天天的數(shù)著: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終于過年嘍!年三十兒,也就是除夕那天,每個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吃,對于我們來說,是春節(jié)中最大的事情了。因此,家家都趕早做起了年夜飯。飯桌上,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可別小看年夜飯,每一道菜都有它本身的寓意,大抵都是吉祥如意、合家平安。這樣,不僅對明年有了更好的期許與祝福,同時又一飽了眼福及口福。一家子歡聚在大飯桌旁吃著熱氣騰騰的年夜飯,臉上掛著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長輩們還給了小孩子壓歲錢,雖然我們小孩子嘴上說著不要,心里那份高興勁兒簡直沒法形容。
不一會兒,春晚就開始了,里面的.節(jié)目精彩紛呈,有好看的歌舞、滑稽的小品、神秘的魔術……我們邊看春晚,邊聊著這一年里快樂的事情,說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著歡快的笑聲,大家其樂融融。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里怎能沒有煙花來助興呢?隨著一陣陣清脆的爆竹聲,我看見煙花“嗖”的像火箭一樣沖上去,在空中“啪啪”炸開,釋放出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荷花,有的像茉莉花,還有的像菊花,讓我們目不暇接。精彩的花瓣在空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像點點繁星光彩奪目,又像仙女散花一樣飄下來,爭奇斗艷的煙花把天空打扮成了花的海洋,夜空被照得亮如白晝。隨著熱鬧的煙花,我情不自禁地喝彩:“真好看,真好看!”今天的煙花尤其美,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除夕之后便是春節(jié)。從初一開始,人們打扮一新,扶老攜幼,喜氣洋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句“恭喜發(fā)財”,將對親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全都包涵進去了。當然,最高興的是小孩子啦!有新衣服穿,有零食吃,還可以收到很多大紅包。大人們邊說著“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邊把紅包遞了過來。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甜甜地應了一聲:“新年快樂!”
年,很快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了,但揮之不去的是人們對過年的熱愛。春節(jié)的快樂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伴隨著新年的漸漸遠去,我又憧憬著新的希望,期盼著新一年的到來。在此,我祝愿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人們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5
雖然我小時候在城市長大,但我每年都會回老家過春節(jié)。因為爺爺奶奶住在農(nóng)村。每年過春節(jié)很有意思,年味很濃。
每次快到過年的時候,奶奶就開始忙著做好吃的豆包,蒸大饅頭。過年的頭一天,爸爸總是寫很多的對聯(lián),給每一個親戚家送去。我就像小尾巴一樣跟著爸爸一起去貼對聯(lián)。到了晚上,媽媽和奶奶坐在桌子旁邊包很多很多的水餃。奇怪的`是,奶奶總是包幾個放上錢的水餃,聽奶奶說吃到這個水餃的人就會發(fā)大財。包完水餃后,奶奶就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菜,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旁邊有說有笑的吃著我們的年夜飯。吃完飯后,爸爸和叔叔就出去放鞭了。
雖然我很害怕放鞭,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很興奮。最高興的就是第二天,我穿上最喜歡的新衣服,去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都會給我倆個大大的紅包,說這是壓歲錢,小朋友每年過年都會得到壓歲錢。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對聯(lián)、鞭炮、紅包每樣都透出濃濃的年味。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6
按老規(guī)矩,攸縣人的春節(jié)應當從除夕講起。
除夕這天早上熱熱鬧鬧的,空氣中摻雜著刺鼻的鞭炮味兒,全鎮(zhèn)人忙里忙外:忙著貼鮮紅的春聯(lián),忙著粘五彩的年畫,忙著掛醒目的紅燈籠,沒有一個閑著的人。春聯(lián)紅底黑字,筆力遒勁,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慶;有的年畫印著威嚴可怖的門神,有的`則印著可愛紅色的小錦鯉。每家門口都掛了好幾盞紅燈籠,燈籠一掛起,就預示著喜慶的時刻即將到來。
這天還要一起大掃除,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不能留一丁點灰塵,這樣寓意掃盡霉氣,招來好運。中午必吃的一樣菜是剁椒魚頭,在魚頭上撒上紅彤彤的剁椒加為點綴,味道鮮香濃郁。剁椒是這道菜的靈魂,它代表著家鄉(xiāng)的味道。但即使魚再好吃,除夕這天的魚不能吃完,一定要留到大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每家每戶都開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這邊還未停歇,那邊的聲音又起來了。初一早上早上我們一般吃餃子,中午則要吃這四樣菜:魚、鴨、雞、肉。魚要吃除夕那天剩下的;鴨要選麻鴨,個頭大,肉多;雞要選公雞,把公雞整只清燉,然后頭朝上,便可以祭神了;肉要用紅曲米染紅,之后便成了粉蒸肉,寓意紅紅火火。在吃這些菜前,要讓最年長的長輩先嘗。
初二到初七要請親戚吃團圓飯。吃團圓飯也有規(guī)矩,初一是邀請親戚來自己家,初二是媽媽那邊親戚請吃飯,初三是爺爺那邊輩分最高的伯伯請吃飯。吃完這一輪團圓飯,年就慢慢過完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7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風味。
春節(jié)前幾天,家家都很忙,這幾天要買很多的東西。大人們買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們齊收灌香腸、鹵雞蒸魚準備年菜……這樣一直要忙到臘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靜靜地等待春節(jié)的到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啊,盼啊,終于把春節(jié)盼來了。春節(jié)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的對聯(lián)和吉祥的年畫。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年味就看得見了。媽媽和奶奶則早早鉆進廚房忙碌,準備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頓飯——團圓飯。那天除了萬不得已,家人都要趕回家一起吃這頓飯。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餃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了,不時從門縫里飄出來的菜香就是人們歡聲笑語地訴說著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點禮品,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與祝福之意。走親訪友之間,最快樂的也許就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很多的壓歲錢,還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學的上學,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這才漸漸散去。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快樂的,我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8
自古至今,春節(jié)都是中國最盛大的節(jié)日,宋人王安石曾寫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僅寫出了春節(jié)盛大的場面,還描寫了春節(jié)放鞭炮、換桃符等習俗。春節(jié)前后,各省各地都有著獨特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西省渭南市下面的一個小縣城,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前后,各家各戶都開始為過年做準備。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應做好四件事情:掃塵除舍、蒸花饃,捏餛飩,辦年貨。
、鍜邏m除舍 每至年關,家庭主婦都要組織家庭成員進行大掃除,一則去舊迎新,二則可以把家中的穢氣清除。此時的掃塵除舍不同于平日的灑掃庭除,人們通常翻箱倒柜、清理垃圾,把屋內(nèi)屋外的每個角落都要打掃地干干凈凈。與此同時,還要拆洗衣被,清潔窗戶玻璃等等,可謂是個大工程。在農(nóng)歷年尾打掃家居,有助改善家宅來年運程。所謂“財不入亂地”,家居整潔有助聚財;淩亂的家居難聚財。清潔房屋的同時人們也會關注個人衛(wèi)生,男女老少都會在年前去理發(fā)管換個新的面貌。俗語說:“有錢沒錢,剃個光頭過年”?梢,不論家庭還是個人,都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㈡蒸花饃
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所謂蒸饃,就是用上等白面即頭遍面,蒸做春節(jié)期間敬神祭祖的獻爺饃(又稱早馬糊)和走親戚往來的餛飩饃等。在此期間,各家各戶都要按照親戚的家數(shù),長幼的多寡,一次性蒸夠行門戶所需和自家過年食用的各種過年饃,并準備禮饃以及花饃;x的制作是頗為講究的,有一套嚴格的工序,發(fā)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捏花饃也是婦女們一個比手巧的過程,沒有教材,沒有圖樣,全憑一代代人口傳心授,經(jīng)過一番搓、捻、搟、剪、切、捏等手法,花鳥草蟲、飛禽走獸便從巧婦手底下活脫脫地變出來。花饃主要用于對天、地、神的祭祀,表達了老百姓追求豐衣足食生活的美好愿望,當作走親訪友的饋贈禮品。正所謂“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蒸饃時,左鄰右舍要相互商量,約定具體時間及先后,互相幫忙。做饃時將案板放在火炕上,婦女們盤坐在案板周圍揉面造型,分工合作,邊操作邊說笑,其場面既緊張又有樂趣。這一陣子,心靈手巧的婦女成了紅人,這家請,那家叫,忙得不亦樂乎。春節(jié)期間,韓城人多做棗花饃,象征著幸福與多壽,花樣以神態(tài)自然的花鳥蟲魚蝴蝶、蔬菜雜果、猴獻桃等萬物生靈為主,表達對祖先的'祭祀、老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向往。 盡管花饃本身并不能久存,但它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藝術,卻一代又一代傳承并發(fā)展下來,成為人們饋贈親友,表示情誼的佳品。
、缒箴Q飩
北方的餛飩不同于南方的餛飩,在韓城流傳著這樣一首關于餛飩的歌謠:“清水水,和白面,一搟搟下多半案。左折右折刀兒切,面片變成蓮花瓣。你捏一,我捏三,捏的蝴蝶有萬千。排成行,列成隊,眼看翅膀還在扇??”。餛飩含有
“團圓美滿”之意。在韓城人,臊子餛飩是招待貴客的名吃。逢年過節(jié)、男婚女嫁、老人過壽、喬遷、招待親朋厚友和貴賓等的第一頓飯必須是餛飩。韓城的餛飩與眾不同,非常之小,只有成人指甲蓋那么大。餛飩的制作較為繁雜,一般是年前家人捏餛飩,或邀請鄰居幫忙,抽出一天時間捏餛飩。年前包餛飩也可以說是一道韓城獨特的風景,每家每戶都要包很多為過年做準備,有時候家里親戚客人多都包一袋面的餛飩。這可不是夸張。所以年前最忙的就是家里的女主人,忙著請人包餛飩,也幫忙給別人家包,這也促進了鄰里關系,加強了人和人的交流,在一起說說笑笑餛飩就這么包完了。韓城的餛飩必須用擠干水分、剁碎成餡、調好味的白蘿卜做餡。將搟好的面切成2-3厘米正方小塊。然后用面片包上餡,捏好,就成了未熟的餛飩。捏時整齊擺放在篦子上,上籠屜蒸,大概30-40分鐘即熟。然后從篦子上剝落,晾干后存放。這樣久放不壞,甚至能保存一個冬天。如同坐佛般的粒粒小餛飩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吃的時候入開水中浸泡軟即可。每年正月初一、十五,韓城各家早飯必食餛飩,這是韓城與外地春節(jié)飲食的最大區(qū)別。另外,結婚、祝壽,上梁,喜慶也皆以食餛飩為敬事。一餐餛飩,主人的家道及文化素質便一覽無余,這是吃其他食品所無法比擬的。
㈣辦年貨
年貨的置辦一般在除夕之前的兩三天。瓜子花生和橘子是過年必備的待客小零食。飲料也是待客必備之物。在置辦年貨的這一天,一家之主也會買夠過年期間所需的蔬菜水果,買完這些當然也不能忘了過年必須用的對聯(lián)、貼畫和鞭炮等物品。
做完了這四件事,基本上也就迎來了除夕。在除夕的這一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然后家庭成員再次對庭院巷道進行第二次的簡單清掃。家庭主婦在此期間會做好韓城特有的早餐—餛飩。吃一碗熱騰騰的臊子餛飩,家人圍在火爐旁聊天,或坐在火炕上打牌。中午,大家一定要在一起吃餃子,預示著團團圓圓又一年。下午的時候,人們都開始在大門的兩邊貼春聯(lián)。大紅的紙上金色的字,好不喜慶。對聯(lián)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人們對新一年的愿望。貼完對聯(lián)和門神,也到了吃年夜飯的時間了。很多農(nóng)家如果不吃年夜飯,那一定是吃韓城特有有的“蒸肉”,將碎饅頭,面粉,粉條、豬肉、白菜拌在一起,放上特制的料,蒸出一大鍋,可以吃好幾天。除夕的晚上,必做的事情就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一家人嗑著瓜子聊著天,看完春晚也就迎來了新的一年,在午夜十二點,守完歲、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為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這一天天剛朦朦亮人們就會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門口放鞭炮,這意味著開門大吉。接著,吃一碗餛燉當做早餐。然后換上新衣,打扮的整整潔潔,晚輩就開始帶著小孩去長輩家拜年。在我們那邊的大年初一有這樣的說法,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拜年,要不然會吃窮娘家,娘家在新的一年過不上好日子。這一天兒子帶著媳婦提著禮品給長輩拜
年,長輩會給晚輩發(fā)提前準備好的紅包,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字諧音,晚輩得到了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給長輩拜完年,這一天基本上就沒什么大事了。如果人們還有時間,就會一起去城隍廟燒香祈福,或者帶著小孩去司馬遷祠堂走一走,讓他們記住這令每個韓城人提起來都會自豪的祖先。
正月初二到初四,女婿給丈人拜年,外甥給舅舅拜年。拜年一般要拿規(guī)定性的禮品,在農(nóng)村,一般帶禮饃和其他糕點煙酒等東西。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基本上不會帶自家蒸的饃,買一些禮品就可以了。過了初四,親戚基本走完了,年基本也過完了。過年期間,一般村子里都會組織在戲臺子那里表演秦腔,秦腔,發(fā)源于陜西、甘肅一代,流行于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因用“梆子”擊節(jié),故也稱“陜西梆子”,又因陜西地處古函谷關以西,古稱“西秦”而有“西秦腔”之稱。當?shù)匾步小鞍鹱印、“桄桄”、“亂彈戲”、“中路秦腔”、“西安亂彈”、“大戲”等。陜西人認為秦腔是百戲之祖。它不是廳堂的藝術,它是根植于土地的旋律。秦腔表演樸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于夸張性。在韓城,你隨便找一個年齡稍大的人,他都可以給你吼兩嗓子,但是對于外面的人而言,秦腔已經(jīng)是接近于一個難以普及和理解的古董了。
春節(jié)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是中國最傳統(tǒng),最隆重的節(jié)日,它象征著美好和幸福。但是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很多的傳統(tǒng)的舊習俗也有了新的變化。那些帶有封建迷信的習俗也有了不同的意義。個別的習俗也因為經(jīng)濟的撞擊而逐漸消逝。
春節(jié)對小孩子來說是穿新衣,收壓歲錢,對家庭主婦來說是每年任務最繁重的日子。但是,無論如何,新年是帶著希望而來的,它拉近了親朋好友的關系,為學業(yè)繁重的學生減了壓,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希望,它昭示著每個人都有一個新的開始。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9
春節(jié)在中國人眼中十分重要。每個地方,過春節(jié)的習俗也都不一樣。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具一格。
大年三十之前,我們必須購買足夠的年貨。必須買許多的菜肴,農(nóng)村的家庭又要做好自家的豆腐,自己蒸一些面食。
大年三十。上午,家里的男人們張羅著懸掛燈籠,粘貼春聯(lián)等。女人們在家打掃衛(wèi)生,廚房里制作菜肴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們就反復叮囑小孩子們在過年期間,做事說話要小心,不然一年都會不吉利。
下午大約兩點多,孩子們就開始洗澡,然后開開心心地穿新衣了。大約在四點多的時候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吃完飯了,小孩子們閑不住,就開始玩鞭炮了。男人們就到別人家里發(fā)壓歲錢了。女人們就在家里招待客人。孩子們則邊收著壓歲錢,邊說著吉利話。
到了晚上,大家都沒睡覺,在守歲。等到0點了。0點是屬于煙花爆竹的.時間。那一刻,家家戶戶都打起了開門炮,天都被染紅了一半。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這是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孩子又高興起來了,他們有可以收壓歲錢了。
正月初二、三的時候,嫁出去的女兒便紛紛帶著丈夫、子女們回娘家了。這是她們最開心的時候了。
我愛春節(jié),我更愛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0
按照我的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差不多在小朋友放假的時候就開始了。而家家戶戶也會在這幾天里盡量的吧需要的食材準備好,開始做食物。
在這期間,我們老家人最重視的食物就是——“茶果”。它雖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愛,也不如那些能調制出來的糕點好瞧,但卻有一股濃濃的情誼包含在里面。
它長得千奇百怪,有平凡丑陋,但在我的老家確堪稱“美味點心”這一代號,它的香味,讓人聞了食欲就會活生生的被調起來。不過,在重大的節(jié)日,“茶果”可就不能再這么相貌平庸的上臺了。人們多數(shù)會將他們從鍋里燒好,拿出來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類的白瓷盤里,然后再在他們的周邊點綴一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果子,切成小塊小塊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盤子里。這樣一來,這“茶果”不僅色味雙美,還微微透著別具一格的風情。
孩子們準備回家過年,第一件大事兒就是幫人家搗面團兒。那白溜溜的面團兒家攪在手里,總是怪好玩兒的。而激昂面團揉好之后,便將面團兒交給長輩們,讓他們做東西給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買些小玩意兒,然后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現(xiàn)自己手中的`能力?峙碌谌遣攀潜Wo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們春節(jié)還沒過便糟蹋的不成樣了。
等到出席來了,便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門貼紅對聯(lián),在大街小巷賀春節(jié),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不管是誰都精神抖擻的。
當然,春節(jié)那日來時,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兒聚子一個大堂里,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戲子……樣樣都有。原本分在四處的桌子此時也拼成幾個大桌子,每個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鮮玩意兒,以及自家兒女在外地帶回來的小食,特別熱鬧。晚上,大伙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賞景聊天;小朋友們則在則在一旁地安置等、財迷,玩躲貓貓。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聲,老家的春節(jié)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做作業(yè),大人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平常,可喜氣卻還蕩漾在空中揮之不去。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1
春節(jié)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滿洲里更是有不少講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讓我?guī)Т蠹疫^一個“東北味”十足的春節(jié)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边@首民謠道出了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要打掃衛(wèi)生,購買年貨。購買年貨是最讓人激動、興奮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總動員,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買到大家都拎不下為止。雖然家里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辦年貨時,為了人丁興旺的彩頭還是會買些碗筷。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忙上了?矗棠毯蛬寢寽蕚湄S盛的午餐,有雞,有魚,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著貼春聯(lián),爺爺哼著歌給奶奶打下手。我們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飯桌上已經(jīng)擺滿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繚亂,直流口水。這頓飯意味著闔家團圓之意,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yè)興旺。席間,老少互相祝愿,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后,大家開始打撲克進行娛樂活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晚上八點,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邊看春晚邊包餃子。這年三十的餃子來歷可真不小,因為我們過年要“守歲”,到了半夜12點,新年鐘聲敲響后要放鞭炮,吃餃子。而且有一個餃子會放進一枚硬幣,誰若吃到有硬幣的餃子就意味著來年一年財源廣進。每次我都能幸運的吃到這個餃子,嘿嘿,原來是大人們吃到這個餃子都會偷偷地放到我碗里故意讓我吃到。看,我家人對我多好,我會拿這枚硬幣換壓歲錢。
吃完餃子,伴隨著外面漫天的煙花,我該開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壓歲錢終于要來到了。將近凌晨一點大家開始休息了,因為明天初一還要繼續(xù)去拜年呢!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過法,怎么樣?是不是又熱鬧又開心呢?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痹谖业募亦l(xiāng)安慶,春節(jié)時,人們即使再忙也必須回家吃團圓飯。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起了床,一蹦一跳拿起工具去貼春聯(lián)了。指揮弟弟把春聯(lián)攤開擺在桌子上,我拿起透明膠小心翼翼地把春聯(lián)粘住,貼在門上。
“姐姐,姐姐,貼歪了!”弟弟看這我貼的春聯(lián)笑道,“你這帖的也沒誰了!”
我看著歪歪斜斜的春聯(lián)不禁扶額,一會兒我又重新打起干勁。貼了又撕,撕了又貼,來來回回幾十遍也貼不正。弟弟看不下去了,把我從椅子上拉下來,“我來貼吧!
“好吧,你來貼吧,小心點啊!
“你以為我像你啊。”弟弟翻了個白眼,開始貼春聯(lián)。不一會兒,春聯(lián)就貼好了。
我們倆又去禍害廚房,媽媽正在包餃子,我就和弟弟去幫忙。我拿起一個面皮,把肉餡包在里面,餃子包好了,我就把餃子扔進鍋里。媽媽笑嘻嘻地說:“我們包一個幸運餃子好不好?”
“萬一硬幣卡進喉嚨怎么辦?”我問。
“姐姐,我們小心點吃不就行了?”弟弟恨鐵不成鋼地說。
“也是哦!
說干就干,媽媽把硬幣消毒,包在餃子里,然后扔進鍋里,“誰吃到餃子,一會兒發(fā)紅包我就多給他四百塊錢,怎么樣?”
“好,說話算數(shù)!蔽液偷艿墚惪谕暤卣f。
“我騙你們嗎?”媽媽拍了拍我們倆的頭。
吃飯前,我們要燒紙祭祖,許下來年的心愿?耐觐^,我和弟弟迫不及待跑到飯桌前,拿起筷子開始吃餃子。我們可沒有忘記媽媽說的話。
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弟弟也不輸我,緊跟了上來。
“慢點吃,慢點吃,別噎著嘍!”奶奶忙把果汁遞到我們面前,生怕我們噎著……
“我吃到嘍!”爸爸舉起手中的'硬幣道。我和弟弟馬上就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趴在桌子上一動也不動。
“發(fā)紅包啦!”媽媽拿著紅包走過來。“為了獎勵你們倆,今天幫忙做了很多事,每人多給四百塊錢!
我們美滋滋地接下紅包,臉上蕩漾著笑容。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3
每個人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各有不同的特點。而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是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
按照我家鄉(xiāng)的規(guī)矩,春節(jié)大約是臘月中旬時開始的。大人們十分忙活,早上公雞一叫,就要起來干活了!皻㈦u殺鴨,做年糕”這是我家鄉(xiāng)必要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必須買年貨,小朋友愛吃的糖、餅干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桔子,桔子代表著大吉大利。來家里拜年的客人都必須吃一個,否則就是對這家人不尊重。所以,每到一個親戚家拜年,口袋里都是吃的東西。小朋友都高興極了,但大人們可就辛苦了。
這時最有趣的`,還是貼春聯(lián)。我和弟弟嘗試貼春聯(lián)。“左邊點,右邊點,再過來點!蔽抑笓]著弟弟幫我移動春聯(lián)的位置!癘K!”我稱心如意。沒想到一看,春聯(lián)斜的不成樣子。我心灰意冷,可是沒辦法我們又重新來調整春聯(lián)的位置。好不容易貼好了,但粗心大意的我把春聯(lián)貼反了。是我和弟弟捧腹大笑。這個艱巨的任務不得不交給父親來完成了。
到了除夕就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時候了。人人都換上新衣服來吃團圓飯。餐桌上大魚大肉,最少不了的是魚“年年有余”,雞肉。還有芹菜和蒜。芹菜代表著發(fā)財,蒜代表著數(shù)錢,正所謂先發(fā)財在數(shù)錢嘛!我老家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那就是從除夕開始要開所有的燈三天三夜,包括煤油燈。睡覺都不能關。為的是驅鬼。
我的家鄉(xiāng)也跟大家的一樣,小朋友全都要守歲。到了零點,我們就要開門放鞭炮,大人們要給小孩們紅包。家家戶戶的鞭炮響徹云霄,煙花讓原本閃爍星光的夜空,更加燦爛美麗。
過了除夕我們一大早就要起來去拜祖宗,求得一家平安。一進廟里,我保證不過幾秒你就會哭。還不都是被煙熏的,我也不好受啊!拜完了,就要去親戚家串門。
正月十八日,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就正式結束了。真是光陰似箭!十幾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春節(jié)的喜慶場面都讓我牢牢地印在心中。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4
大家好,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芮城,芮城地處巍巍條山與滔滔黃河之間,這里是人類圣火源頭、道教呂洞賓的故里,因其歷史承載而文化深厚。節(jié)日中的芮城更值得我們探尋一番。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起春聯(lián),除夕我最少不了的樂趣就是和家人們貼對聯(lián),俗稱貼對子,這個時刻對于每家人來說,是最有春節(jié)儀式感的時刻。走進芮城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門樓邊紅色的對聯(lián)格外應景。芮城作為書法之鄉(xiāng),細品春聯(lián),自然少不了書法韻味,紅彤彤的底子,金燦燦的.行筆,齊整整的韻文,寓意著來年的期盼,將書法之鄉(xiāng)的藝術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家鄉(xiāng)有個習俗,年味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過完年。在這不長不短的十五天里,各種文化習俗、行為活動都在演繹著芮城文化底蘊。大年初一,芮城的廟會必不可少,城隍廟、永樂宮都成了人們聚集游玩最多的處所。進入廟堂,人頭攢動,煙霧繚繞,香薰味撲鼻而來,似乎有些神秘。這是人們農(nóng)歷開年常有的行為,祈福來年平安健康,順利如意。過了初一,街頭巷尾來來往往的路人便多了起來,拜訪親戚、探詢友朋……都聚集在這個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過去一年打拼的經(jīng)歷、話話來年規(guī)劃,但都在觸發(fā)著奮斗、幸福的感慨。
過年也是人們最閑的時候,人們就著手準備各式各樣的社火表演,扭秧歌、踩高蹺、漢子背冰……芮城特有的文化活動一一亮相。
最讓人們震撼和稱贊的當屬女子鑼鼓,臨近會展中心表演現(xiàn)場,百余女子組成的鑼鼓隊,精神振奮,鼓樂喧天,像極了剛剛攢足勁揮舞大臂的力士。社火已經(jīng)成為芮城一種年文化,每年都在上演,每年都有新奇,值得我們年年探尋。
書法之鄉(xiāng)、文化芮城,芮城的春節(jié)文化正在新時代的沐浴下不斷演變、創(chuàng)新,但始終不變的是芮城人對于節(jié)日文化的喜愛,這也將伴隨著芮城人在這山河之間持續(xù)寫年年宏圖,歡迎來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5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能讓一家人團圓在一起?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最讓孩子們期盼不已、興高采烈?
世界上能有哪個日子能讓我們在熱鬧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沒錯,就是這個充滿年味的節(jié)日——春節(jié)!
按照家鄉(xiāng)仙河的老規(guī)矩,過春節(jié)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后,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養(yǎng)。到了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tǒng)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后,人們選擇吉日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干干凈凈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蒸饅頭、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戶戶趕做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lián);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年夜飯,還要守歲,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一夜,家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除夕之夜,我們這些小孩最喜歡的還是放鞭炮。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地帶領下放鞭炮。煙花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散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正月初一,吃餃子。我走進廚房,看到那小巧玲瓏的餃子,不禁想自己學學包餃子。我拿起餃皮,將肉餡兒放入餃皮上,然后一捏一轉,餃子就包好了,煮好后,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香。
大年初一是家鄉(xiāng)仙河春節(jié)的最高潮。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同時,各種慶;顒右蚕嗬^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nèi)容可豐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圍在一起觀看表演,耳邊不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
湯圓一上市,春節(jié)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jié)”。這天晚上,有張燈結彩、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過了這天,春節(jié)也就過完了。農(nóng)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6
今年過年,直到臘月二十九,爸爸媽媽才從北京趕回來和我們團聚。
看到爸媽,我可高興了!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就忙著把舊春聯(lián)換下來,貼上新春聯(lián)。我呢,就在旁邊幫點小忙。爺爺?shù)酱蠼稚腺I了好多菜,還買了鞭炮。奶奶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擦桌子,可忙了!中午過后,爸爸就忙著做年夜飯了。我爸爸他當過廚師哦,只見爸爸不一會兒就做好了幾道菜……桌上的菜越來越多,多得我手指和腳趾加在一塊兒都數(shù)不清了。終于要開飯了,爸爸放完鞭炮后,我們一家人就吃了起來。桌上還有一盤鮮魚,奶奶說不能吃。我便奇怪地問奶奶:“奶奶,這鮮魚又不能吃,那放在這里干什么?”奶奶笑著說:“‘年年有余’中的.‘余’和‘魚’同音,這樣就寓意著我們每年都能余下一些東西!薄芭,原來是這樣的啊!
我明白了。然后我向爺爺敬了一杯飲料,祝爺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爺爺也祝我步步高升、學習進步。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燃放起了煙花,穿上新衣服的男女老少都在觀賞。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從大年初一起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健康、快樂、平安。我們小孩子都會非常開心,因為我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可真有趣,真熱鬧!真希望每天都這樣!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7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真多,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要算春節(jié)了。春節(jié)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放煙花和爆竹,看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年夜飯吃餃子等等。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一起回老家過年,還沒放寒假我就天天盼望,夜夜想,期待著春節(jié)的到來,快到春節(jié)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就會開車回老家。春節(jié)那一天,大人們都很忙,但是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過節(jié)的喜氣。我們小孩就更高興了,大人們給我們買了一些煙花,我們左手拿一大袋煙花,右手拿個打火機,玩的不亦樂乎。
到了晚上,差不多晚上十點多吧,大人們開始準備包餃子了,我們小孩當然也不會閑著,雖然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很困了,可是我們還是會強打精神跟著忙和忙和,爺爺說在一個餃子里包上一個硬幣,誰吃到這個餃子就是來年的福星,爸爸說別放硬幣了,把牙崩了就不好了,咱改放糖塊吧,讓來年的.福星開開心心,甜甜蜜蜜。這個提議大家都覺得不錯,于是我們小孩負責包糖塊,這一放就包了好幾個帶糖塊的餃子,我們想讓一家人來年都是福星。
餃子包完了,到了午夜十二點開始吃餃子了,爸爸負責放鞭炮,媽媽負責煮餃子,我們小孩努力睜著犯困的雙眼等著吃餃子。?你問我們這么困怎么不睡覺啊,告訴你啊,我等的可不是餃子,我是要我的壓歲錢呢。
快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的,春節(jié)過去了,我還沉浸在那美好的回憶中。又開始期盼著下一個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8
鞭炮聲、煙花聲此起彼伏,地上到處是放炮剩下的外殼。
回到屋里,有一點困意,躺在床上依然是剛才放炮的情景,放“魔術彈”時,引線點著后,只聽“嗵”的一聲,一個火球竄上高空,“紅的”、我叫了起來。還沒等紅的消失,又出來了一個黃的,接著又是藍的、綠的……一顆接一顆,劃過夜空,異常美麗。這一時刻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想著想著,我進入了夢鄉(xiāng)。朦朧中有一個聲音在叫我,以為在做夢,原來媽媽叫我該吃餃子了,期待已久的時刻終于到來了,我便一咕嚕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完畢,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浮想聯(lián)翩,突然“咯嘣”一下好墊我牙,低頭一看“哇”,我吃到硬幣了,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爸爸說:“你真有福啊,祝你年年好運!”也許是心情好吧,這頓飯吃的.很快,幫媽媽收拾完家具,給小弟弟在鍋里留了一碗餃子。就和小伙伴出去拜年了;貋頃r就聽媽媽說:“你小弟我給他把餃子都夾兩半,他自己吃,我去廚房拿東西,轉身回來時見他用小手在嘴里拽呀拽呀的,以為他干嘛呢?仔細一看是吃到硬幣了,看著他一臉疑惑的樣子我笑了起來。你們哥倆不錯都有福氣啊,可苦了你爸我們倆了--------說完會心的笑了!痹谶@美好的時刻,我祝愿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好想把煙花那美麗的瞬間留住,好想把美麗的心情停留在那一刻,好想--------可是一切都不現(xiàn)實,只好盼望著明年春節(jié)的早日到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19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今天就讓我來帶你們看看,石坑人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吧!
在臘八這天,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熬臘八粥,熬臘八粥所需要的食材有很多,比如各種豆類和干果。把這些全放在鍋中熬,就成了臘八粥。
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貼春聯(lián),打掃房子等。人們還會發(fā)面,用來做包子、饅頭和湯圓。
除夕到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年夜飯,就是離十里路都能聞到酒肉的香味呢!人們個個穿著過年的新衣,貼好各色名樣的年畫或窗花,我家貼的就是窗花,還是我自己親手剪的呢。我們還要吃湯圓,意味著合家團圓。
大年初一,大部分的人都會去街上玩,走親戚。只要親戚一來,就會擺上滿滿一大桌的糕點,其中,茶葉蛋和粽子是必須擺上桌的。串親戚的時候,小孩子們都會圍著大人們,甜甜地說:“新年快樂,紅包拿來!焙⒆觽兡玫郊t包,連忙揣進口袋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別提多得意了!
走完了親戚,就到了更加熱鬧的`元宵節(jié)。今年的元宵節(jié)可不比往常,我們石坑家家戶戶都聚集到了縣城,因為今年可是有無比熱鬧的舞龍燈活動呢,大家都在說:“如果不早點去,可就只能看人頭嘍,哈哈……”
過了元宵節(jié),春節(jié)就快過完了,大家都恢復到了往日的生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這就是石坑的春節(jié)。希望下次的春節(jié)能夠更熱鬧,更紅火,更有趣一點。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0
春節(jié)快到了,爸爸決定帶著我們?nèi)一厣綎|老家過年,爸爸說山東老家過年可熱鬧了,我心里期盼著,老家的春節(jié)到底怎么熱鬧哪?
一到老家,先看到熱情淳樸的老家鄉(xiāng)親們對我們可熱情了,家家戶戶都在門上面貼著紅紅的對聯(lián),家里面都煮著熱騰騰的水餃,孩子們在外面放著鞭炮,村里的演出隊在大街上敲著鼓,舞著龍,歡慶春節(jié)的.到來,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鳥兒也飛到了枝頭上,嘰嘰喳喳的唱著歌兒,仿佛在歡慶著我們的到來。
家鄉(xiāng)的變化可大了,晚上是老家的一個堂伯伯請我們?nèi)ニ易骺统燥,一到他家里,我差點叫了出來,啊,變化可真大啊,原來仍是普通的瓦房,現(xiàn)在竟然都變成了大理石瓷磚的小洋樓,客廳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可以點播的液晶大屏幕電視,掛在墻壁上的空調也呼呼的吹著熱風,大家都穿戴五顏六色的流行衣服,晚餐開始了,烤雞、燒鴨樣樣齊全,可豐碩了,大家都圍在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吃著年夜飯,談論著家常事,外面的禮花五彩繽紛,鞭炮聲都快把耳朵震聾了,孩子們在院子里歡呼著放鞭炮,一個點火,一個看著,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整個村子仿佛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鄉(xiāng)親們就這樣一直熱鬧到了深夜。
固然春節(jié)過完了,但我仍是一直留戀著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和熱情的鄉(xiāng)親們,啊,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真美啊,我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1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以住我都是最晚起的人,可今我爭了一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樸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連接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在炮竹聲過后,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后就沒有什么好玩了,對了,我可以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炮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口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錢,甭提多高興,今天小鳥們也過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吹降拇蠖鄶(shù)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shù)麻辣攤的生意:“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攤前,我又停了腳步。哪里有各種玩的: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fā)現(xiàn)歡迎的是那些玩具,在其他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發(fā)紅包啦!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今天真的玩的'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的日子,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2
你知道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嗎?——春節(jié)。說到春節(ji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蔽覀冞@里的春節(jié)別具一格。
到了臘月初旬,我們就已經(jīng)聞到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到了臘月二十四,也就是我們說的小年,這一天是要吃好的,還要放鞭炮,非常熱鬧。這一天白天,我們男的要把家打掃的干干凈凈,而女的就去做飯、做菜。
過了小年,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一些用品了,例如:小孩的鞭炮,吃的菜,還有那打發(fā)小孩們的一些糖、方便面……這幾天是人們最忙亂的時候,雖然忙,但是他們的心里依然是開心的。但我們小孩什么都不做,整天吃喝玩樂。
年的腳步近了,更近了。
到了過年的`一天,這天早上不是女的起來煮飯,而是男的起來煮飯吃。所以早上全部都是男的先起來。連一二歲的小孩也要起來。這一天仿佛天黑的快一些,剛剛擦黑,鞭炮聲就響起來了,有的地方還響起了鑼鼓聲。漫天的鞭炮,把天都映成了彩色。
晚上,飯煮了,我們就去吃飯。吃了飯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團圓守歲,大人還要開壓歲錢我們小孩子的。飯后,我們小孩子就拿出珍藏許久的鞭炮,開始樂歡天。晚上充滿了嘻嘻哈哈,給春節(jié)增添了幾道韻味兒。
這一夜,燈火通宵,鞭炮聲不斷,有很多人都是不睡覺的。
春節(jié)及時往日幸福的總結,又是未來美好生活的開端。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3
家鄉(xiāng)有一句過春節(jié)的俗語:“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端土;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貼對子;三十晚上坐一宿!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非常熱鬧。貼“!弊,貼對聯(lián),放鞭炮,放煙花,吃餃子,吃年夜飯,拜年,收紅包。除了這些我都知道的春節(jié)節(jié)目以外,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臘月二十八,舅媽蒸了一大鍋發(fā)糕,發(fā)糕足有一尺多高,舅媽說:年糕,年糕,年年高;臘月二十九,舅舅拉給一根長長地繩子,繩子上貼著五顏六色的`“掛錢兒”,就像彩旗在空中飄舞,舅舅說:掛錢兒,掛錢兒,拒絕“窮神”,富富裕裕過大年;
年三十,姥爺敞開院門,找來一根粗粗的木棍,橫在院門口,姥爺說:敞開門,敞開門,迎新與納福,攔門棍,攔門棍,攔邪又避惡;除夕夜,吃年夜飯之前,姥姥給每個人端來一碗熱熱的紅糖水,姥姥說:紅糖水,紅糖水,年年紅火又溫暖。
我就是在聽著姥姥、姥爺、舅舅、舅媽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吃年夜飯的餃子的。哎呀,我的牙齒咯疼了!吐出來的竟然是一個一角錢的硬幣。全家人都向我祝賀,因為我吃到了唯一的“錢餃子”,我就是新年里最有“!钡娜。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真有意思,我喜歡過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明年,我還要回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當然了,我還要吃到那個“錢餃子”,做新年最有福的人!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4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了,直到正月十五結束。雖然,只有短暫的二十來天,但天天熱鬧、喜慶。
過小年了,辭舊迎新可是小年的主題呢。街上的店鋪,都把一些年貨擺在門口任人們來選購。街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過小年家家都會大掃除,好像要把今年一年的晦氣拒之門外。準備迎接好運。除夕夜是個特別而又重要的時刻,因為這天夜晚要吃年夜飯。出門在外的人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定會回家與家人團圓。吃飯前要放鞭炮,鞭炮閃亮的火光,噼里啪啦的聲音仿佛要把口中所說中的“年”趕走似的。吃團圓飯時,晚輩和長輩要互相敬酒祝福。
第二天春節(jié)開門都要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祝福。我們小孩的第一件事就是換上新衣服給家長、長輩拜年。隨之而來的就是紅包啦!春節(jié)開始的這段時間大部分的店鋪都關門休息,直到正月初六開張。這一天,聽大人們說,是不能掃地的,免得把福氣掃走了。許多人都已經(jīng)上街買禮品送親戚、拜年。
到了初六所有的`店鋪都開張了,一年一度的龍燈節(jié)也就來臨了。龍燈都會去每家串門,主人就會放鞭炮迎接。聽大人說,龍燈來了,今年就是個好運年、豐收年。
元宵到了,我們小孩也得抓緊時間好好玩一把啦!因為過了元宵新年也就快結束了。元宵晚上,和除夕一樣放鞭炮,家家都會吃湯圓,不同的是元宵節(jié)還有花燈看呢。
正月十六,一切都恢復了平靜。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了。下面就期待著下一個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5
春節(jié)在我們家鄉(xiāng)是一個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大年三十早晨,微風悄然無息地從窗戶中偷溜進來,用纖細的手撫摸著我的臉蛋,仿佛在說:“快起來,今天可是隆重的日子!敝宦牥职趾埃骸跋聛沓燥埨!”吃完飯后,爸爸帶我和弟弟來到親戚家拜年,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有一個風俗,就是大人如果帶著小孩去拜年,那大人就要向老一輩的敬酒,而且酒要用白酒,寓意是希望老一輩的身體健康。這時只見一位爺爺坐在木椅上,而爸爸則是跪在一個軟軟的'墊子上,這時就會有人端了一杯白酒過來,爸爸拿起白酒就一飲而盡。一早上,我們?nèi)チ撕芏嘤H戚家,臨近中午我們終于拜完年了,爸爸也頂著通紅的臉回到家。
中午爺爺奶奶開始忙碌了起來,爺爺去老房子里抓雞,奶奶則是去摘菜洗菜,只見奶奶在菜篷里細心挑選長好的菜,而爺爺則是在沖洗雞鴨,連媽媽也忙碌了起來,慢慢的,空氣中便飄浮著菜香。
晚上,滿桌的飯菜讓我們欣喜不已。在院子里,我們擺好桌椅,伴著微風,聽著若有若無的蟲鳴,我們開飯了。大人們聊著家常,說著祝福的話,時不時舉起酒杯。慢慢地,天空黯淡了下來,月亮也升上了枝頭。
晚上,煙花如彩虹一樣,升到了天空,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紅、橙、黃、綠、都展現(xiàn)在了天空,而噼里啪啦的聲音,讓我捂起了耳朵。停留在天空的煙花,有時像一朵七色花,讓人眼前一亮。而原本只有星星點綴的天空,現(xiàn)在卻添了不少喜慶。
在鞭炮聲、煙花聲中,隆重的春節(jié)正式拉開了序幕。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6
每當放完寒假我就期待著能回老家過春節(jié),因為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特別熱鬧,家鄉(xiāng)的人們也特別純樸。
一到臘月底,在外工作的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回來了,我們也不例外,不管爸爸的生意再好、再忙,我們都會回到老家過年,爺爺奶奶知道我們回來,一大早就站在村口的小道上迎接我們,當然也還有好多別家的老人們,他們都在等親人回家,那些慈祥的臉上洋溢著無比的幸福。經(jīng)過鄉(xiāng)村的'小道,大家都互相招呼、握手,談著這一年的收獲。這時我們手中都會被鄰居塞滿一袋子的糖、還有好多各種各樣的吃的,媽媽笑著對爸爸說,“你們這的人也太熱情了”,爸爸一笑而過,“這就是我們熱情純樸的石壩人!......
年三十的晚上可熱鬧了,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全家團聚在一起,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這時我們都會給爺爺奶奶敬酒,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爺爺奶奶會從衣袋里拿出紅包,一個個發(fā)給我們兄弟姐妹,也祝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一頓飯得吃幾小時,大家互相舉杯祝福。吃過年夜飯,大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晚會,我們小孩高高興興的玩著煙花、放著花炮,好不熱鬧!
直到十二點,爺爺會拿出一串好長好長的鞭炮,辭舊歲,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祝愿我的家鄉(xiāng)更加美麗繁榮!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7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寄托著中國人濃濃的情思。
春運,人類最大規(guī)模的侵襲,行李箱的輪子滾動作響,腳步聲絡繹不絕,還有不停的廣播,不論火車站還是機場,此時都是如此熱鬧,一趟趟火車,一架架飛機載著游子們前往家的方向,人們的臉上總是溫暖的笑,應該是故鄉(xiāng)的記憶突然映在了腦中吧。
到了家,不管外面是否寒風凜冽,家中一定是暖暖的.,看見母親臉上慈祥的笑,聞見一陣陣香味,真的到家了,不論是為在一起包餃子或是貼春聯(lián),總是幸福的年夜飯上,一家人拉拉家常,舉杯祝福,祈愿新的一年更加幸福,午夜的鐘聲,響了,鞭炮聲震耳欲聾,煙花也在暗夜的天空上綻放,和父母坐在一起,這應該是最甜蜜的時刻吧!
拉上幾個朋友一起去逛逛廟會,街上紅紅火火裝飾著中國結紅燈籠,廟會的攤位上,販賣著各色小吃,令人垂涎,廣場上傳來鑼鼓聲,十分熱鬧,原來是在舞獅,兩只獅子竄來蹦去,活潑可愛,活靈活現(xiàn),緊接著又是五龍一條長龍跟著龍珠擺動,場面宏大壯觀,還有許多的才藝表演,踩高蹺,扭秧歌,這種熱鬧的氣氛多好。
但這就是春節(jié)了嗎?春節(jié)不只是一個節(jié)日,更不是一種形式,春節(jié)農(nóng)具的所有中國人的感情相思之情,親情友情為什么要回家?
因為家中有親人,家中有食物,家中有溫暖,家中舒適,家中可以隨心所欲,最重要的是家中有愛,家中有暖暖的記憶。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8
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數(shù)據(jù)哦,新年的晚餐與良好的顏色和香味在餐桌上;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一幅掛在門上的喜慶對聯(lián)。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充滿了在溫暖的氣氛中燃放的鞭炮。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
為春節(jié)購物
春節(jié)前半個多月,這里的人們開始買年貨。在每一家商店前,無論是賣煙酒的小店還是大型超市,都掛著紅燈籠以示慶祝。
新年產(chǎn)品主要包括干果、糖果等。花生、瓜子、豌豆、杏仁和核桃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有大瓶的飲料,如可樂和雪碧。
吃年夜飯
除夕晚餐是為除夕夜準備的。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忙碌。除非真的有必要不要回來,否則無論走多遠,人們都會回來。除夕晚餐自然非常豐富。魚、雞、鴨和年糕的數(shù)量無法計算。
想象一個家庭,被一張桌子包圍著,有說有笑,這是多么溫暖的畫面啊!
燃放鞭炮
除夕夜餐后,是我們的孩子最喜歡它的.時候了。因為鞭炮馬上就要燃放了!成年人拿出事先買好的鞭炮,來到院子里!芭距距!”這聲音多么清晰響亮!“哈哈!”聽聽這笑聲,多么爽朗,多么快樂!
新年快樂
在新年和春節(jié)之后,新年問候將開始。這也是孩子們非常開心的時候,因為有紅包!你一進門,就能聽到大人開心的笑聲:新年快樂!“然后給那些慶祝新年的人送禮物。當然,長輩會給年輕一代紅包。
春節(jié)是中國人的習俗,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慶祝方式。你覺得怎么樣,我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風格夠熱鬧的!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29
我國許多節(jié)日,可我最喜歡的是新春佳節(jié),每一個地域都是有不一樣的方法來過年,大伙兒討論一下美麗的家鄉(xiāng)是如何過年的吧!
總算放寒假了,這代表著我最愛的新春佳節(jié)要趕到我的身旁了。放寒假的前十幾天還體會不上新春佳節(jié)的氣場,可后十幾天街道越來越更繁華,四處充滿了濃厚新春佳節(jié)的氣場。臘月廿十我家就逐漸提前準備食材了,哪些咸肉啊,魚糕啊,齊齊哈爾出戰(zhàn)。臘月廿十四可算作過小年了,還可以說成新年的“排練”,大大家把全部東西所有買齊,就等候著新春佳節(jié)的來臨。
除夕夜,也就是在年三十,每一個人醒來時都要洗一個澡,意思是將前一年不太好的東西所有洗去,把晦氣通通洗去。洗好后,每家每戶都忙著做團年飯。吃了團年飯后,也要到先祖祖先的墓上掃墓。做了這一系列姿勢后類似每一個人都要回家了打一會兒牌,隨后再等待新春佳節(jié)聯(lián)歡會看,可一到天黑了小朋友就注意力不集中,趕忙去大門口放爆竹和煙花,不經(jīng)意間到十二點鐘響敲響的`時間了。大大家把煙花抬上外邊,等候鐘響敲響,就把煙花引燃,“啪、啪、啪”天空中到處都是漂亮的煙花……
年初一,每家每戶都要去他人家拜早年,假如小朋友給老人們拜早年,那春節(jié)紅包就拿到了。
年過完后,大大家工作的工作,小朋友念書的念書。這算又走遠了一年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 30
瑞虎辭舊歲,玉兔踏春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又來到了。春節(jié)時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家家戶戶大團圓的日子。早早的,思鄉(xiāng)的游子們便急切地踏上返鄉(xiāng)的路程,正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各家各戶便開始忙碌起來,為過年做準備:送灶神、祭祖先、采辦年貨,直到除夕。作為我們小孩子當然最愛玩了,平時忙于學習,過年終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了。
除夕一大早,爸爸便帶我出去感受一下“年”的氛圍。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每家商店門口都掛上了紅紅的大燈籠;超市里人頭攢動,手里淋得,車里推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神情。中午,開始全家總動員。我和爸爸忙著貼春聯(lián),爺爺奶奶忙著準備年夜飯,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夜幕初垂,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年夜飯上場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飯菜,一邊看著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熱鬧極力。當然最開心的還是我,因為我收獲了兩份厚厚的紅包。吃晚飯,我和爸爸來到陽臺上放煙花。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焰火猶如天上的仙女灑落的花瓣,把整個夜空裝扮得美輪美奐。
望著像流星一樣的煙火,我默默地許下了新年愿望。我相信,在心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08-15
春節(jié)的家鄉(xiāng)作文08-16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的作文08-22
春節(jié)的家鄉(xiāng)的作文09-07
春節(jié)家鄉(xiāng)的作文08-30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1-01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作文01-18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