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駐村工作小結范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不如來好好的做個小結。那么你有了解過小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駐村工作小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駐村工作小結1
根據省委《關于開展聯縣駐村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省駐村辦的要求,省社會科學院、省公路管理局、省貿促會三個單位赴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開展“聯縣駐村幫扶”工作,F將近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開展調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
省社科院、省貿促會、省公路局三個單位一行7人,自7月27日到息縣后,按照省駐村辦的要求,開展了調查摸底工作。隊員們冒著炎熱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采取走村入戶、查閱有關資料、舉行座談會等形式,了解縣情、鄉(xiāng)情、村情、民情,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駐村工作規(guī)劃和工作方案,本著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理思路與具體幫扶同步走的辦法,幫助所駐村兩委制定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調整種植結構,發(fā)展水產業(yè)特色農業(yè),改善道路和水利灌溉基礎實施和教育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貧困鄉(xiāng)村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充分發(fā)揮單位優(yōu)勢,為所駐縣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
省社會科學院是我省的科研單位,人才集中,信息靈通,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省社科院工作隊充分利用單位優(yōu)勢,制定了“社會科學下鄉(xiāng)計劃”,結合息縣的實際狀況,開展所有制改革、三農問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基層黨組織建設、文史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專題報告或研討會,并對息縣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開展專題調研,幫助制訂“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為息縣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9月20日以來,省社科院副院長喻新安教授為息縣領導干部舉辦了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報告會和“樹組工干部形象”專題報告會;息縣駐村工作隊負責人閆恒處長為息縣鄉(xiāng)村領導干部舉行了“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壯大縣域經濟”和“深化農村改革,解決三農問題”專題報告會;社科院社科所副所長王友洛教授為息縣鄉(xiāng)村領導干部舉辦了“提高執(zhí)政能力建設”專題講座。
這些報告或講座受到息縣領導和干部的很大反響和好評。省公路局工作隊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積極申報息縣所駐村的公路建設項目,改善鄉(xiāng)村道路建設,促進農民增收。省貿促會工作隊利用其外貿信息和對外勞務輸出的信息靈通和涉外勞務的工作經驗,積極幫助所駐鄉(xiāng)村提供勞務信息,為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創(chuàng)造條件。省駐息縣工作隊還邀請勞動廳勞務輸出公司書記到息縣,為當地勞務輸出工作提供信息和指導,積極幫助息縣政府和勞動部門的勞務輸出工作獻計獻策,為增加農民收入拓寬渠道,為農民進城務工經商搭建平臺。
三、抓發(fā)展,務實效,促進農民增收
息縣聯縣駐村工作隊,充分發(fā)揮所駐村自身優(yōu)勢,找準產業(yè)發(fā)展定位,培育和發(fā)展畜牧水產特色農業(yè)。結合所駐鄉(xiāng)村,水資源和沙資源豐富,耕地面積較多的實際,和當地政府一起通過農業(yè)科技推廣,調整種植結構。一是擴大優(yōu)質小麥、優(yōu)質油菜種植面積,積極推廣規(guī)模種植,培育種植大戶,發(fā)展特色農業(yè);二是利用冬季時機,開挖魚塘,發(fā)展魚、鴨等水產養(yǎng)殖;三是大力宣傳種養(yǎng)殖技術,提供相關資料,引導農民發(fā)展牛、羊等畜牧業(yè),改善小戶養(yǎng)殖的局面;四是利用阿深高速公路在息縣施工的機遇,組織工作隊所駐村開發(fā)黃沙資源,辦沙場。目前沙場化驗結果已出來,有望在明年初向高速公路建設提供黃沙。所有這些,都將促進農民增收。
四、重視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改善鄉(xiāng)村教育設施和條件,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息縣所駐工作隊隊員有懂法律、知電腦、熟勞務知識和公路建設的專業(yè)人員,工作隊充分發(fā)揮工作隊員的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為所駐鄉(xiāng)村舉辦法律知識、電腦基礎知識、勞務輸出、公路項目建設等各種培訓班、講習班、專業(yè)技術知識講座等,幫助所駐村民提高法律意識,更新觀念,提高科學文化水平。
息縣工作隊想方設法為所駐鄉(xiāng)小學的基礎建設,爭取專項教育扶貧資金,目前已爭取到位20萬元資金,預計年后,還將有資金到位。省社會科學院工作隊還積極向該院爭取資金,為所駐村小學捐贈新書包320個,課桌50套和空調4臺,初步改善了所駐村小學的.教育設施和條件。
五、幫助實施“雙強”工程,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工作隊緊緊圍繞農村發(fā)展,深入開展“三級聯創(chuàng)”活動,采取參觀省內先進村,培訓村干部等形式,開闊村干部視野,幫助所駐村干部成為“雙強”干部,積極幫助所駐村兩委完善村務制度建設、黨的建設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六、有針對性的開展扶貧幫困,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
針對所駐村的貧困戶和特困戶的具體情況,通過調查研究,幫助他們查找致貧原因,理清致富思路,為他們提供技術、信息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以拓展他們的增收渠道,實現脫貧致富。同時,工作隊員向“特困戶”、“五保戶”捐贈衣服,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讓“五保戶”、“特困戶”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
七、積極申報協(xié)調扶貧專項資金,為所駐鄉(xiāng)村提供資金幫助,改善貧困鄉(xiāng)村基礎設施建設
息縣工作隊所駐三個村的工作隊,通過摸底調查,積極申報項目資金,每個村子工作隊都選擇了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擬定了項目申請書,積極申報協(xié)調扶貧專項資金,以改善貧困鄉(xiāng)村的教育、水利、道路、衛(wèi)生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發(fā)展,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創(chuàng)造條件。
駐村工作小結2
縣委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一眨眼一個月過去了,作為第一批駐村工作隊隊長的我壓力始終在心中,沒有放松過。下面我簡單將三月份的駐村工作生活情況總結一下,以便自己更好的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帶領工作隊五名成員有條不紊的開展好上級交給的任務。
一、建章立制,強化紀律。
按照縣委三民活動的要求,各單位分批次下派駐村工作隊,三年輪完。單位專門召集了會議傳達縣委精神,并讓干部職工報名參加第一批,當時我就報了名,結果單位報名第一批的干部職工不少,最后單位主要領導經篩選后確定了第一批下派的十名成員,其中將我和楊玲、鄭淑芳、孫彬民、王麗娜五個編成一隊,分到玉什喀拉蘇鎮(zhèn)喀拉蘇二村,二村的情況我多少有一點了解,畢竟在十月工作過三年,心中很是淡然。3月4日,我們兩個工作隊算是正式入住各自的村了,鎮(zhèn)里將我們和一村、三村工作隊安排在二村文化室居住,后三村工作隊自租庭院他處居住。
入住后,為規(guī)范起居生活工作,我結合縣委有關文件精神和工作隊實際情況,三女兩男,其中還有一名回族同志,上級經費補貼尚無明確說法。3月5日就組織隊員開會明確分工,強調安全。5名成員每人每月預交400元生活費,待上級補貼定好發(fā)下來再退還,由王麗娜負責財務管理,按月公布支出明細;楊玲等負責采購;做飯大家共同參與。3月6日,又組織隊員開會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我兼任支部書記,組織委員楊玲、宣傳委員王麗娜,確實每周四下午集中學習,并安排由楊玲負責抓緊制定學習制度、考勤制度、安全保衛(wèi)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坐班制度、請銷假制度等,強調了兩件事要做好,一是安全,居住方面防電防火防煙、出行方面的個人安全、即將開展的入戶安全等;二是自身建設,支部固定的集中學習要與個人平時的自學結合,工整的做好個人讀書學習筆記,結合駐村寫好心得,同時,嚴格落實縣委有關駐村工作的各項紀律。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工作隊成員基本適應了駐村生活,融入了農村的工作節(jié)奏,三月下旬,鎮(zhèn)里下派的萬亞楠也加入工作隊一起吃住開展工作,大家都能夠很好的服從隊長的安排,配合做好各項工作,生活方面也相處的.很融洽。對這些第一次下鄉(xiāng)駐村工作的小伙伴能做到這樣,我作為二村工作隊隊長感到很滿意,從我隊長的角度出發(fā),隊員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在這個基礎上,我要多擔待一下,帶著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事做好,讓大家都能共享付出和收獲的真實感覺,期間也有些小的細節(jié)問題照顧不到,引起個別隊員心理上的波動,以后我要注意更細致一下。
二、把握要點,入戶走訪。
三月,工作隊的主要工作就是入戶走訪,以訪為主,按照縣委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通過走訪,摸清村隊底數,與村民面對面交流,掌握村情民意。本來計劃分成兩個組,由村委安排人帶領分頭走訪,以加快入戶步伐,由于“三民”活動初始,鄉(xiāng)鎮(zhèn)會議安排較多,3月6日,鎮(zhèn)里召開“三民”活動動員大會后,按慣例參加鎮(zhèn)黨委組織的每周一計劃會、周五小結會,使分組入戶的計劃被打亂,主要由二村主任丁祝新帶著三個人入戶,一個人留守值班接訪,我則是機動的人員,不開會就隨著入戶,周末拉著丁主任入戶,3月20日前基本將居住在本村的群眾走訪完,然后繼續(xù)走訪遷往縣城居住的二村村民,或由丁主任帶著入戶,或電話采訪,也與村兩委多次溝通掌握了解二村基本情況。截止月底,初步統(tǒng)計已走訪107戶,對二村整體情況也已大致掌握,該村142戶,567人,其中漢族占到95%以上,主要以農業(yè)種植為主,種植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全村有耕地8929畝,草場420畝,其中村集體土地2199畝,機電井11眼,村集體年收入約31.5萬元,居住在本村的有93戶,其余戶數或遷往縣城、或遷往塔城、或遷往烏市、或遷內地,留在本村的中老年人群居多,年輕子女大多在外就業(yè)工作。該村有黨員18人,五保戶2人,低保戶36人,殘疾人16人,60歲以上人群有75人村集體組織每年過節(jié)慰問,新增人口沒有口糧地的每年每人村集體發(fā)放1000元,全村村民農村合作醫(yī)療由村集體統(tǒng)一承擔約3.1 萬元。我們在走訪的基礎上,按照縣委“三民”活動要求,正在梳理并建立入戶走訪臺賬、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臺賬、宗教場所臺賬。總體來說,該村人員構成簡單、生產方式單一、種植結構清晰、集體經濟來源單一、公益惠農超前、群眾反映較好。
三、擺正位置,邊訪邊干。
在駐村工作的一個月里,我始終提醒自己和隊員要擺正位置,我們雖然是縣委下派的工作隊,但我們必須要服從鎮(zhèn)黨委的領導,協(xié)助村兩委開展工作,在生活上不能給基層添麻煩,在工作上不能越位添亂,在走訪中對群眾反映的有些問題不隨意表態(tài),但也不能放過。
駐村以來,我們都是自己做飯,很少到群眾家里吃喝,村民對我們還是很滿意的,時不時有人邀請我們去家里坐坐,因為工作紀律的要求,都婉轉的推辭了,但老書記常生楠給我們送的風干鵝我直接就收下做著吃了,這個應該不算是違規(guī)。隨著走訪的深入,群眾和村兩委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也躍然紙上,雖然還沒有完全梳理出來,但已大致清晰,我自己簡單的歸納了一下,主要有五大類十二方面,分別是生活類,因傷病致殘致貧要求享受低保、危房問題;發(fā)展類,中青年人群想發(fā)展缺少資金助推;公益類,冬春季道路積雪融水行路難、垃圾堆放污染、條田林網影響口糧地農作物生長;集體經濟發(fā)展類,村集體經濟來源單一,村級合作社發(fā)展資金短缺;咨詢政策類五方面,分別是戶用沼氣項目申請、大型農機局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玉米良種補貼、節(jié)水滴灌補助。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及時向村兩委和鎮(zhèn)黨委進行了反饋,溝通意見,然后分門別類進行解決,使“干”穿插于“訪”中,如我們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低保困難,協(xié)調鎮(zhèn)黨委,在已調劑新增10個名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6個名額;協(xié)調鏟車幫助村民推雪清路2公里多;對來訪村民詢問的惠農政策一一作了宣傳解釋,村民滿意而歸;協(xié)調農業(yè)局為村民爭取戶用沼氣項目目前村委正在統(tǒng)計戶數;危房戶問題已反饋給村兩委并上報鎮(zhèn)里;為村民代辦殘疾癥;協(xié)助村兩委解決了村民反映的行路難問題;主要街道積水和垃圾問題也已反饋給鎮(zhèn)里,并正在逐步解決中;積極參加鎮(zhèn)黨委組織的公益性勞動等等。
這里想特別提一下就是村兩委提出的發(fā)展壯大農產品和農資專業(yè)合作社和建倉儲設施的思路,解決群眾農產品和農資倉儲和賣難的問題,同時,又可以通過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吸收更多的村民入社走合作發(fā)展的道路,也是一種增加農民收入的渠道。我計劃把這件事做為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跑辦一下,月內已將合作社在縣供銷社報備,爭取今年創(chuàng)建達標示范社有利于今后爭取項目資金。倉儲建設資金計劃通過爭取“千萬元小項目大民生”工程專項資金籌措助推一下。我們住二村工作隊在走訪中,通過為民辦點小實事積累經驗,為后期工作做好鋪墊,我也想通過這些小事,讓隊員感受一下做與不做的不同之處,不論他人如何看待,重要的是我們做了。
3月底,自3月24日以后,基本天天都在開會,鎮(zhèn)里的群教活動前期準備會、動員大會、各村動員會,期間縣委王書記專程來二村檢查指導慰問。
3月過去,4月已至。簡單計劃一下:4月15日前,各類臺賬要盡快建立歸檔;三年規(guī)劃要定稿;年度計劃要定稿;工作隊雙向承諾要定稿;幫扶方案要定稿;個人承諾要定稿;組織一次工作隊和村隊黨員干部為微基金捐款活動并在鎮(zhèn)信用社設立專戶;組織工作隊開展巷道保潔活動;為民順合作社跑辦發(fā)展資金;協(xié)助村兩委申報倉儲設施建設資金;工作隊自給自足生產準備啟動。
【駐村工作小結】相關文章: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01-04
駐村幫扶工作方案11-04
駐村幫扶工作匯報07-19
駐村半年工作總結01-18
駐村調研報告03-28
下鄉(xiāng)駐村調研報告02-08
駐村工作隊述職報告范文09-06
駐村工作隊隊長述職報告09-02
駐村幫扶個人工作總結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