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智慧》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智慧》里面講述了六個方面內容,具體包括:周易的啟示、中庸的原則、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晉的風度、禪宗的境界?芍^精妙解析了中國原典的精髓,值得廣大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及其愛好者閱讀。對于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是沒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的,那么,聽易先生這樣啟發(fā)式的講解便成了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最好的辦法。不求融會貫通,只要有所啟發(fā)就好。
第一部分是《周易》!吨芤住贩譃椤兑捉洝泛汀兑讉鳌。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周易”似乎是很神乎其神的。其實我就很懷疑它的科學性。不過,現(xiàn)在很多人對它推崇有加,還有不少大學開設了《風水》專業(yè)課程,F(xiàn)在,在我看來,其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提供了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就是教會我們怎樣看問題。
第二部分是《中庸的原則》。一說“中庸”二字,首先給人印象一是儒家思想,二是沒有原則。是儒家思想固然沒錯,但是說它沒有原則就不對了。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不就是原則嗎?其實,中庸不但是講原則,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則,是最高的原則。
最感興趣的第五部分是《魏晉的風度》。好玩?好奇?我不知道該用什么合適詞來形容我對《魏晉的風度》的感覺。所謂“魏晉風度”,是一種什么樣的風度呢?怪異的風度。比如說,“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死了,當時官至“副總理”的.曹丕竟然在追悼會上讓大家學驢叫,原因是王粲生前喜歡驢。結果追悼會上就一片驢叫聲。你說一個重要人物到場,你不至悼詞也就罷了,竟然叫大家學驢叫?——這成何體統(tǒng)?還有那個劉伶喜歡裸身在家喝酒。另一件事,晉元帝司馬睿生兒子,大宴群臣,給予封賞。有個叫殷羨的官員說,陛下生下龍種,臣等高興是高興,只是無功受祿,很慚愧啊!晉元帝說,你慚愧什么!朕生兒子的事,還能有你什么功勞?你說好玩不好玩?也許你會說,這是編的吧?如果編的,那也是劉義慶編的。這類故事在《世說新語》里比比皆是。好玩歸好玩,不過我認為這些看似荒誕或者匪夷所思的故事,其實體現(xiàn)了一種價值,一種崇尚和追求,那就是:真性情,高智商。還有魏晉玄學也很有意思,單就那個“清談”就讓我感到“好玩”魏。
易先生的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讀他的書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講述,娓娓道來,條理清晰且觀點鮮明。讀他的書讓人如沐春風,不忍掩卷。
【《中國智慧》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公路物流“智慧樹”正成長08-10
《智慧之花》讀后感15篇02-13
千年玉文化,傳承了怎樣的中國智慧01-11
《中國詩與中國畫》讀后感01-20
《中國詩與中國畫》讀后感范文09-13
中國文脈讀后感01-1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競賽試題與答案(智慧成語)08-17
有關《中國詩與中國畫》讀后感范文09-12
2017智慧成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08-14
有關智慧名言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