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之友讀后感范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之友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之友讀后感范文1
自古以來,我國有“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尊師是一種社會美德,但有時候不免會把學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覺得傳統(tǒng)文化中的師生觀,往往將尊重視為單向的(即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而忽視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正因為是單向的,對于實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種客套,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對于“尊重”的對象則是滿足了一種對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學生也將永遠不會學到“尊重”的真諦。因此,我覺得作為教育者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尊重學生的意識,學會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與意愿。春風拂弱柳,細雨潤新苗。我想:教育應該一切從尊重開始,一切從心開始!有時候,教師也應該要學會“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或許會得到意外的“收獲”。再聯(lián)系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事兒,我對“尊重”有如下一些體會:
一、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話說:“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爆F(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思想單純,自尊心也比較強,他們總希望家長、老師的尊重和鼓勵。當他們取得成績時,希望別人能給予贊揚、肯定;當出現(xiàn)錯誤時,在內疚的同時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班主任是學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護者,因此,我們要致力于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友愛的氛圍,讓學生能在這個集體中快樂地成長。
二、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為的動力,學生在校的一切活動都與他的情感體驗密切相關。學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專制、冷酷、高壓式的管理方法,極易使學生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感。因此,無論是從學生情感健康發(fā)展的立場出發(fā),還是從減少負性情感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出發(fā),班主任都應把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悅的、相互信任的和親密的情感關系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
三、要尊重學生的差異
由于社會環(huán)境、家庭條件、遺傳素質和生活經歷的不同,每個人都會形成獨特的心理世界,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力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僅要認識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發(fā)展的前提,應該視為一種財富而珍惜開發(fā),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承認個性差異,鼓勵個性張揚,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各盡所能,各盡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態(tài)度,而是一種教育理念,是讓學生從他人的尊重中獲得自尊,一個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獲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要做到一切從尊重開始,用愛來觸動每個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結緣,應該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個學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這個班接連換了幾任班主任。更換老師過于頻繁,致使整個班級如一盤散沙。同學沒有團結意識,沒有團隊精神,紀律混亂,打架、說臟話等不禮貌現(xiàn)象比比皆是。學生沒有養(yǎng)成學習習慣:上課不會聽講,作業(yè)有一大半同學不交……總之,這個班讓所有任課老師頭疼,成了大家公認的差班。當聽說讓我接這個班時,我心情郁悶極了。
班主任之友讀后感范文2
通過學習本期的《班主任之友》,我對于小組的組建、管理、合作、競爭的方式有了新的認識。其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一、組員介紹,增進組員之間的互相了解和互相欣賞。
在52頁《新建小組如何盤活》一文中,里面所運用的“組員介紹”環(huán)節(jié),我覺得很實用,也將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借鑒實施,以下引用文摘:
劉海平——外號牛奶瓶(偶爾開玩笑叫叫倒無所謂),責任感還是挺強的,辦事能力也不錯,性格比較愛計較,但平時還是好人,有難絕對幫。多話,愛叨絮,容易感動,給他一點陽光就燦爛,有時會得意忘形,會很欠揍。
廖國威——人稱小威威(只能在他心情好的時候叫),性格懶散,愛偷懶,不喜學習,人還不錯,愛埋怨,不喜歡被組長管住,有時發(fā)憤讀書的時候讓大家很感動。
張嬈嬈——科科全能(當然上課也很認真,才能有如今的收獲),人很單純,看上去傻乎乎的,但是一點也不好欺負,愛欺負同桌(替劉海平默哀),但是人也很熱情善良。
袁俊杰——組里的活寶(沒他就死氣沉沉),性格怪異(也愛耍帥),時好時壞,能讓你突然覺得他很好,下一秒又想打他,是女生群公認的“男閨蜜”,人好、可愛,最重要好欺負。特異功能:眼淚說掉就掉,不費吹灰之力,也是我們最怕的一點。
胡敏雅——傳統(tǒng)乖乖女一個。喜歡安靜,很少說話,平時下課喜歡小說漫畫之類的書。畫畫能力很不錯。人也好,很善良。
汪鴻雁——男生眼中的“神獸”。但我們想說,其實她并沒有那么差。最大的缺點是喜歡抱怨還有愛說話,一說就停不下來。優(yōu)點是人很善良,樂于助人,對于一些活動都能積極參與。因為一直以來都在被身邊的人嘲諷,比較自卑。組長跪求各位:希望在座的同學,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往后都不要再排擠她,即使你不喜歡她,也要學會去尊重她。
二、讓團體活動多樣化。
在66頁《激勵后進組員,優(yōu)化互動合作》一文中,我得到的啟發(fā)是:后進生如果通過一般的評價標準來加分的話很難,我們可以換個方式:就是他比上一次啊進步了,我們就可以給他加分。例如,別人回答一次問題,加2分,如果是他回答問題,可以加4分;交作業(yè)的時候,如果他能做到一個星期每天都能交齊,就可以給他們小組加分;還有,單元測試成績,他如果有進步的話,也可以給小組加分……諸如此類的額外照顧,也是為了促進后進生的積極性,也是為了把原來大家認為的“負擔”變成“香餑餑”。
三、分組共建,競而有合。
在85頁《不要讓小組間的競爭遮擋了學生的視野》一文中,提到了小組合作出現(xiàn)的.不和諧現(xiàn)象,就是組長之間會互相排斥,只重視自己小組的利益,而不去幫助別的小組;組員們也在互揭其他小組的不足,出現(xiàn)了不健康的小團隊意識,這樣就不利于班級總體的發(fā)展!鞍嗉壥强偅〗M是分,我們不能重了形式,離開了本質,在實踐中評價的落點放低了,強調小組之間的競爭太多了,使學生們也就只為了自己小組的好,而沒有感受生活在一個大的和美的班級對其成長的重要性。”文中也給予我們一些調整措施:
1、用班級愿景引領競爭;
2、放開學生的視野;
3、開展班級性整體活動,特別是志愿活動和公益性活動;
4、培養(yǎng)班級骨干;
5、嘗試小組成員流動制。
【班主任之友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八年之友作文03-07
《初中生之友》讀后感09-19
《小學生之友》讀后感08-22
【精選】小學生之友作文3篇05-03
【精選】小學生之友作文4篇03-26
精選小學生之友作文四篇04-15
《初中生之友》讀后感(精選12篇)10-06
有關小學生之友作文4篇04-23
【熱門】小學生之友作文4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