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國藩》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國藩》讀后感1
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yǎng)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義也。既戒惱怒,又知節(jié),養(yǎng)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此外,壽之長短,病之有無,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計較他。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徳。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高養(yǎng),日見其大而不耳。
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不能善。余前年所以廢馳,亦以焦躁故爾?傄似叫撵o氣,穩(wěn)穩(wěn)辦去。
看書須以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十頁,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shù)頁,又明日耽擱間斷,或數(shù)年而不能畢一部。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熟,須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須速點速讀,不必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終身未能讀完經(jīng)書。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天下古今之オ人,皆以一做字致敗。吾因軍事而推之,凡事皆然。
《曾國藩》讀后感2
草草翻閱,其實沒太看進去。不是想看的版本,又沒有半路棄書的習慣。每章節(jié)都看了一些,大概對曾國藩有些印象。上學的時候對他很感興趣,通讀下來,感覺他真的是嚴于律己的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雖然一介文人,卻心思極為縝密。無論為人,為官,治學,治家,用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原則,很嚴謹,單純看他人物性格方面,很是佩服。但是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功過各一半,功勞方面開創(chuàng)了新學的局面,為以后中國提拔出了第一批科研人才。過的方面,按史書上說,剿滅了太平天國的起義。但是,我個人覺得太平天國的后期領導人也很封建奢靡。所以,也不算什么過失。畢竟他是生在封建社會效忠皇帝等于愛國的年代。最后還想說,能啃下這本書的人野心一定不小,我是看不下去了[偷笑]
《曾國藩》讀后感3
暑假我閱讀了唐浩明寫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曲》,即:《血祭》《野焚》和《黑雨》,曾國藩這人有時我曾是唾棄,有時讓人依靠,有時讓人嗤之以鼻,有時又讓人十分佩服,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是不可預知的。不過,總體感覺是,他是一個成就大于過錯的人。
曾國藩的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是內(nèi)圣外王。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場上的猛將,其鍥而不舍的性清決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此外,他的.文辭雋永濕潤,諄諄告誡,真誠待人,同樣令人欽佩。
曾國藩待人隨和,經(jīng)常會耐心傾聽學生提問,這個不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曾國藩三部曲讀后感范文400字默認。而且他為官清廉,一生都沒有貪得錢財,深受文人學者好評。
曾是一個永遠無法理解的人,誰也看不懂他,他是一個學者,也是個好官。也許只有那一句最中肯的評價:“曾國藩是地主階級力最強大的人!
《曾國藩》讀后感4
曠世難逢天下才之曾國藩,應該是晚清最有實力的大臣,有才、但從不剛愎自用且從不持才自傲;有德,但堅持原則,心思玲瓏。
文學家蕭佰納說過: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書中所說:“一個人應該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適應,適者生存。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人浮于眾,眾必毀之。以退為進才能有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碼的前提”,為此,曾國潘懂得變通,也懂得如何低調做人,靠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朝廷的顧忌,是位權衡形勢的高人。
“一個人僅僅有才智也不行,必須要不斷地修煉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但其間最重要的是去掉自己的鋒芒,少言實干”,否則,命運就如三國時的楊修。
曾國藩的才智、德行太值得生活在這個浮躁的世界的我們?nèi)W習,要適時變通,兼顧靈活和原則......
【《曾國藩》讀后感】相關文章: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讀后感-高二01-12
曾國藩名言摘抄10-03
曾國藩語錄摘抄07-05
曾國藩語錄錦集01-26
曾國藩家訓的名言警句12-16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6篇09-16
人間詞話讀后感-讀后感01-24
雷雨讀后感-讀后感-高一01-11
《紅高粱》讀后感-讀后感-高一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