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古詩的作文錦集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的作文 篇1
有人說,鄉(xiāng)村離我們遠了,詩里的美景,也只能是在詩里。
然而,我能看到那樣的鄉(xiāng)村,不論是張志和筆下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充滿著詩情畫意。亦或是辛棄疾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比鐗羲苹,古詩中的鄉(xiāng)村依然有跡可尋。
此時的我正處在一個遠離喧囂的小山村里,時時等待驚喜的出現(xiàn)。
腳踩著厚厚的土地,循著詩的靈秀,我走在鄉(xiāng)村里,鄉(xiāng)村在古詩中,從這一首到那一首......
先秦 人間仙境
鄉(xiāng)村就是仙境。不論是“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還是“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道兮!倍际且环N曼妙的隨心所欲。這里頭上天空高遠敞亮,身邊大地生機勃勃,郁郁蔥蔥,如此,連那繁重的勞作現(xiàn)如今都變成了享樂。那“一月于耜,二月舉趾,三月條桑,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食郁及薁!倍际且环鷦拥霓r(nóng)事畫。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一月于貉,十二月其同。”更是一幅幅絕妙的田園風景。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風景獨好。
魏晉 隱者之居
鄉(xiāng)村,是隱者的天堂。種豆南山下的陶淵明僅僅是為了愿無違。他穿梭于田間,本應該“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卻中途跑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是不是也被這心曠神怡的景色迷住。而我小隱于這鄉(xiāng)間半月,感嘆著自然的神來之筆,想象著同樣歸田的張衡。讓我也產(chǎn)生了“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钡腻e覺,卻甘愿在這獨具匠心的錯覺里,一隱逍遙。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心馳神往。
唐 遺世美景
哦,這里是唐詩中的鄉(xiāng)村,它可以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钡倪|闊,也可以有“竹溪村路板橋斜,閑看中庭梔子花。”的柔美。清晨,靜靜地聆聽山風的呼喚,“長歌吟松風”的意境油然而生。午后,細細感受陽光的笑聲,那“斜陽照墟落”的情趣不由自主涌上心頭。入夜,默默凝視月的倩影,那“更染月色半人家”的畫面不止在夢里才會出現(xiàn)。鄉(xiāng)村總有一種讓人流連忘返的魔力,“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钡墓w之情,讓王維情不自禁轉(zhuǎn)身離去“行到水彎處,坐看云起時!,然而好不容易才決定歸去的計劃,又因為“偶然值林叟,談笑無歸期!北淮騺y。鄉(xiāng)村的魅力就因此被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引人入勝。
宋 婀娜風骨
看,宋詞中的.鄉(xiāng)村也是獨具特色。這里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那邊的“麥花雪白菜花稀”。當你彎腰俯身去驗證“唯有蜻蜓蛺蝶飛”時,說不定落日已經(jīng)在“便催萬樹暮蟬鳴”了。夜幕日合,帶著愉悅的心情滿載而歸,經(jīng)過一戶戶炊煙裊裊的人家時,或許還能聽見幾戶人家的孩童在唱“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蹦樕系男ο窕▋阂粯泳`開了。深夜,悄然從夢中醒來,又恰好聽到窗外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心里喜不自禁著——明天又會是一個好天氣。
鄉(xiāng)村的美麗,讓四季為它爭相上演。春天,可以體驗“桑葉尖新綠未成,滿窗晴日看蠶生!钡臉啡ぃ幌募荆匀痪拖硎堋扒缛找黠L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钡难胖;而秋日,“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蟄相應語莎絲!焙投铡靶比盏蜕狡赂摺钡捻嵨懂斎灰膊贿d色。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自有風情。
元明清 深蘊情思
往前走,尋一尋鄉(xiāng)村的情思。即使“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的悲涼看似悲涼,你又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在哪里藏著“青山綠水百草紅葉黃花”的獨到之處?若是飄一點雨絲,天上地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兒“濾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钡纳駳。抬眸遙望遠處,“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的豪放,自然只有它的知音才有幸品味。所以,我不甘淺薄,努力領悟它心底的多愁善感。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獨具情懷。
鄉(xiāng)村的氣息里,深藏著婉約和靈動的香氣,聞一聞才發(fā)現(xiàn),原來漫山遍野都珍藏著活蹦亂填的古詩,性格文雅卻又帶著調(diào)皮。
古詩中的鄉(xiāng)村,是仙境,是天堂,是人間絕美的一筆。
古詩的作文 篇2
詩詞為中華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啊,意境優(yōu)美,它含義深遠,它語言優(yōu)美,詩詞在我的心中占據(jù)了一份重大的力量。
事實中有景,事實中描繪的景物,不勝其屬,你看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好一番雄偉壯闊的景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獨山瀑布是那樣的壯麗,卷地忽來風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望湖樓,一年四季的種種景象也被詩人所歌頌,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秋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天。詩中有景物,可謂別有一番風味。 詩詞中友情鄉(xiāng)愁是何等的令人憂傷的'情感呀,風一更雪一更闊,歲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雖然是了解作者的處境與悲涼的心情,我卻無法真正的體會到那般愁苦的鄉(xiāng)情,直到爺爺看見原來的家人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看望他,不經(jīng)老淚縱橫的場景,我才曉得。靜香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滄桑,詩中情可謂是,讓人淚流滿面。 詩詞中也有情理,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告訴我觀察事物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觀察,否則根本不了解事物的原來的真正的貌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告訴我,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只有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一般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告訴我此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的優(yōu)點各不相同,不能認為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詩中有情侶教會我怎樣學習,如何為人處事。
斑斕午夜后,朝花雨露時紅日,冉再起,讀一讀詩詞。品一品意境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詩詞引領著我的心,走向更加浩瀚的知識海洋。
啊,含義深刻,秀麗轉(zhuǎn)客,永遠在我心中。你將永遠在我心中我的那些優(yōu)秀的詩詞。
古詩的作文 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曳浅O矚g這首詩,這首詩寫出了勞動人民的不易。
我的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都是農(nóng)民。小的時候他們就告訴我要珍惜每一粒米,因為這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
現(xiàn)在,我長大了,他們不再說了,可是每次回老家看到田間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們豐收的喜悅,我都會想到這首詩。
我猜想作者應該也是看到這一幕,才觸景生情寫的這首詩吧!
總之,這首詩讓我好感動。
祖父現(xiàn)在干不動了,但是我每次回家,他都會告訴我:“一定不要忘記你是農(nóng)民家的孩子!”
這時候,舅媽就笑呵呵的走過來,說:“今天晚上吃烙餅和稀飯。”我很驚訝,80后的舅媽竟然也會燒農(nóng)家的晚飯,還有這句話從她口中說出來竟然這樣的.從容。讓我更驚訝的是舅媽那身體看起來柔柔弱弱,十根纖細的手指,竟然干起活來也是一把好手。
祖父則在不遠處笑呵呵地望著我們,臉上掛著不是普通的笑容,而是一個當了一輩子樸實的老農(nóng)民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與驕傲的笑容。
直到現(xiàn)在祖父還是固執(zhí)的認為民以食為天,而我也在努力地搜尋關于農(nóng)民的古詩!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也時時刻刻牢記著的,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農(nóng)民的孩子,就是一個小農(nóng)民,我很自豪。
古詩的作文 篇4
說實話,在我很小的時候真的不怎么喜歡讀書。但隨著認識的字越來越多、理解能力越來越強,書中那一個個小故事和一段段優(yōu)美的文字,總能把我深深吸引,讓我陶醉于其中。
這段時間,正好趕上“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電視節(jié)目火爆全國,學校對于古詩特別重視。班里的同學們一時之間都對古詩情有獨鐘,常常搖頭晃腦地引經(jīng)據(jù)典,用“古詩迷”這個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我也迷上了一本關于古詩的書——《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這本書帶我穿越時空,來到了中國歷史上最繁盛、最著名的唐朝。不僅陪伴我欣賞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篇,還游歷了許多著名的山水風光,娓娓講述了一個個關于詩人寫作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的小故事。
其中,有幾個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書中記載:李白,字太白,其詩作氣勢磅礴,豪邁大氣,是唐朝最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當時,曾任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的老人家賀知章非常欣賞李白的才華,與他結(jié)為“忘年交”,對李白的詩作贊嘆不已,稱呼他是“謫仙人”,認為李白是一個從天上降落人間的仙人,只有詩仙才能寫出這樣的曠世佳作。于是,李白“詩仙”的雅號便流傳開來。兩人常常相聚飲酒作詩,有一次因為沒帶足酒錢,賀老先生竟然取下皇帝御賜的金龜來作抵押,鬧出了“金龜換酒”的趣聞。
不過,大詩人李白也有自嘆不如的時候。有一次,他途經(jīng)黃鶴樓,登樓遠眺詩興大發(fā),想題詩一首。忽然,他看到樓壁上已經(jīng)有一首寫黃鶴樓的詩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這正是崔顥所寫的《黃鶴樓》。李白一看連連搖頭嘆息,無法下筆?伤植环揞棻人笤娤蓪懙煤,便在旁邊題了一首打油詩:“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焙呛牵瓉泶笤娙死畎滓灿杏哪阈Φ腵一面。
晚唐詩人徐凝也和李白一樣不服人家的詩,只不過他不服的是李白的大作《望廬山瀑布》。結(jié)果,寫出來的“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比起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氣勢上差了不止一點點。后來,還因此遭到了大詩人蘇軾的譏諷:“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哎,真是自不量力呀!徐凝萬萬沒想到,他這一寫竟會招致千載罵名,遺臭萬年。
每一首唐詩,都是一幅用漢字繡成的山河畫卷;每一次品讀,都仿佛在傾聽祖先們的訴說。誦讀唐詩經(jīng)典,不僅能豐富靈感,也能體味到不同的時代風物和歷史變遷。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沉浸于詩的海洋,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古詩的作文 篇5
春回大地,萬物蘇醒,春風猶如小姑娘般的柔和、溫暖。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天如母親般擁抱著剛長出的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西嶺雪山前,一行行白鷺飛入煙云,黃鸝鳥的歌聲婉轉(zhuǎn)動聽。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條條鱖魚從水里跳出水面,桃花紛紛揚揚落入水中,真是動靜交融的美麗畫卷。
春去夏來,夏天的荷塘香飄十里,真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呀!一陣陣清香飄入亭中,竹林里的晨露滴入泥土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張開笑臉,倒映水中,碧綠的水似乎與天連在了一起。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雖然春天已去,百花不再綻放,但夏天茂盛的樹蔭也不同樣讓人喜愛嗎?
秋天的.美美在一個個細微小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一片片紅色的楓葉落滿小徑,帶著秋霜的楓葉,紅得比二月的花還要艷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潔白的月光照亮了松林,清澈的泉水從石頭上緩緩流過,發(fā)出動聽而優(yōu)美的歌聲,好一幅幽靜秋景圖。
冬天一到,大雪紛飛,一朵朵臘梅在墻角獨自盛放,正所謂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寒冬把飛鳥帶回了北方,千萬條小路沒有了人的蹤跡,那是被大雪覆蓋了嗎?那真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片蕭瑟的冬季。
四季來回,詩中的四季如此之美,帶給我美好的回憶。
古詩的作文 篇6
飄飄灑灑,淅淅瀝瀝,醉人的小雨躍動起靈動的舞姿。我獨倚窗前,靜聽冷雨,記憶似乎開始變得縹緲,最終定格在古詩中的雨……
雨·杜甫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是誰,憑欄遠眺,錦官城內(nèi)繁花似錦,好雨啊好雨,是你昨夜踏著輕快的步伐,喚醒了沉睡一冬的生靈么?
是的,春風和著細雨,對楊柳耳語一陣,楊柳就抽出了嫩芽;輕輕撫著小草嫩嫩的發(fā)梢,小草就輕輕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綠得那么羞澀;輕吻著花兒的臉,花兒的臉就紅了。
這一夜,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而這一切都細細無聲。
雨·陸游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是誰,仰臥在潮濕冰冷的土炕上,身上搭著一條破敗的棉絮,老朽之年,尚有一股豪氣,為國家愿意付出一切。
那場雨,成就了他的夢,風雨交加,雷聲轟鳴。睡眼朦朧中,仿佛回到了沙場,金戈鐵馬馳騁殺敵,冰冷的雨中仿佛帶著敵人溫熱的血。他從夢中醒來才發(fā)現(xiàn),雨還是雨,夢還是夢。
于是,他又翻過身去,在夢中繼續(xù)他的金戈鐵馬。那場雨見證了一顆熾熱的心。
“我(雨)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雨不但澆灌了禾苗,蕩滌了灰塵,也浸潤了文人墨客的心田。
走進古詩中的雨,欣賞雨的詩情畫意。
走進古詩中的雨,感悟雨的自古多嬌。
走進古詩中的雨,品味雨的百年滄桑。
古詩的作文 篇7
月亮會在靜謐的夜晚隨著星星一起顯現(xiàn),給人們一個璨若星河的浩瀚天空,給夜晚一份安詳?shù)纳衩,一份靜謐的美麗,一份溫馨的懷戀……古往今來,月亮也因為它的光潔柔和神秘,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騷客的眼光,他們揮灑筆墨,留下了一句句美妙的詩句。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筆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象征著那一份美好的童趣;“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月亮是一個美麗的鏡子,掛在天地之間,云彩升起,變化無窮!按航彼B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愛慕著春江,詩人孤獨寂寞,望這長水,無限的期盼寄托著對家人無盡的牽掛與思念。
月亮是詩人親情友情愛情的寄托。“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代表了詩人通過月亮所發(fā)出愛的`寄托;“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是詩人遠離故鄉(xiāng),身在他鄉(xiāng)寄托明月所發(fā)出的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感嘆。
中國古詩中,常用一些事物來抒發(fā)抱負、寄托情感,置身其中更是會與周圍景色產(chǎn)生共鳴。月亮是永恒時光的見證,詩人常會借助月亮寄托對時光的感嘆!扒貢r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是駐守邊疆的戰(zhàn)士們借助月亮表達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詩人對短暫的生活和宇宙永恒時光所發(fā)出的感嘆!霸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遠在異鄉(xiāng),看見了天空中那一輪殘月,勾起了身在他鄉(xiāng)孤獨的思緒。
夜未央,燈火闌珊,沉思中我就仿佛看到了殘夜的海日,黎明的曙光,希望人們想起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讓我們心存一輪明月,照亮前方的路。皓月長明,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
古詩的作文 篇8
只是短短幾十分鐘,我第一次感受到你的美。
之前,我從未真正的去感受到詩詞中所蘊含著無形的美。它是有感情的,有時如溫柔的女子,有時又似那雄壯的雄獅,有時又像那悲情的曲調(diào)……
電視屏幕上《中國詩詞大會》這幾個字眼,耳熟能詳。但我沒有想到這次,竟是改變我的、有著非凡意義的節(jié)目。
看著那屏幕上的題目,我一概不知,想回答,但大腦卻是一片空白。我懊悔不已,為何我當初沒有認真的去學習詩詞呢?為何我沒有早點發(fā)現(xiàn)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呢?
我敬佩每一位選手,將那富有獨特風格的詩詞牢記在心間,脫口而出,而詩詞嘉賓們的解析更是讓我被詩詞所吸引。
祖國的大好河山,各地美景都包含在詩的字里行間之中,楊萬里筆下的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蘇軾站在廬山中的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彪m說詩句不長,但卻有著無限的情感而韻味,單單是一個字也能有著許多體會,如《次北固山下》那一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一”流露出作者那悲傷,孤獨的情感。
王維的.一首《清溪》雖說沒有那高山,河水,但卻足以,以景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拔倚乃匾验e,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詩的前半段都在描寫那美景,而后面便插入自己所想表達的情感。你說,詩詞妙在哪?就在此處。
詩人在詩中發(fā)出喟嘆:人生如此無奈,坎坷如此重重,還不如就此歸隱算了。傳說,姜尚曾釣渭濱,后漢有嚴光垂釣而隱出仕,向來以“垂釣”一詞指代隱者。“將已矣”三字,令人回味悠長,然而作者并未隱居,只是是人萬般無奈的美好理想罷了!你看,靜下心體會詩詞,便會與詩詞心連在一起,詩詞是多么有魅力啊!
外國同中國一樣也有美景,但他們沒有中國的詩詞,他們沒有那復雜的文字,他們只有簡短英文,祖國,是獨一無二的!祖國是無法被替代的!
中國的詩人無數(shù),每一位詩人在寫下一首詩的情感是需要靜靜體會的。
《琵琶行》寫出琵琶女的憂愁,流露作者的同情!度锨纺菬o形中諷諫唐玄宗勿窮兵黷武,敘述軍旅之事,還有王昌齡鮮明的愛憎都隱隱透露。
我驚艷,那祖國古老的詩詞!我愛你那無形的美!那祖國歷史中的故事,都在詩詞中被一代代人傳誦……
古詩的作文 篇9
我愛詩仙白哥的瀟灑不羈,會癡迷地喊:“好帥哦!”;也喜歡杜牧之杜郎的風流多情,會擠眉弄眼:“好渣哦!”;柳先生自是不必多言;恕我直言,沒愛過王維先生。
王摩詰,悄咪咪佛家弟子,“佛系詩人”,被后世尊稱一聲“詩佛”,古今公認藝術大師。
了解一下生平,我萌萌佛了,這也太“佛”了叭?生在樂音裊裊之家,爺爺是樂隊領導,打小懂樂理,工書畫,吟詩作對不在話下,還彈得一手好琵琶。22歲狀元及第,重陽節(jié)一詩被眾考生奉為紙上賓,“此物最相思”一曲相思更是響遍長安上流社會,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他是長安城里最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狀元郎,更是岐王、寧王的府上?。365度全方位無死角的成功啊,何以還要和我杜郎爭一個風流?
可他不愛長安,長安太喧鬧,配不起他的白衣清凈。更不是一帆風順的前半生,9歲父親因病去世,家奴遣盡,家產(chǎn)變賣,日子艱辛冷暖自知。十五歲應試赴京,少年此行當風雨半生。十七歲的重陽,縱使千人手抄,孤獨又不會離開。靡靡之音唱不盡相思,卻唱走了心愛的小甄。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此后的被陷害、被冷落、被貶官、被發(fā)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好不容易捱回了家,闔家團圓,初為人父的喜悅尚未燃盡,便被一盆水澆滅——妻子因難產(chǎn)而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中年喪妻,老年無子,此后三十年獨居,終身未娶。
我難以像評判李賀和孟浩然那樣判斷王先生的人生鼎盛于何時,前半生的.風流倜儻是杜郎可堪比擬的,后半生的清心寡欲卻是杜郎遙望不可及的。
這個男人太靜了,從他的詩里,總讓我這個驕躁的人害怕——被窺破心事的無處可藏,一景一物,一情一感,都太靜了。哪怕是“復長嘯”,也都是空靈幽遠的迸發(fā)。更莫提山月竹石水,連花都是寂寂地開。一切都是空靈寂靜的,沒有生的喜悅,也沒有死的悲哀,然而一切又都是永恒不朽的,令人生死兩忘,萬念皆寂。
可他好迷人,不知是不是這夜太黑太深,我好像愛上了這個男人,短短一個小時,堪堪數(shù)千年。而已。
他是命中注定——“維摩詰,印度高僧,沒有污垢,凈”,那么那不斷得到的前半生與不斷失去的后半生都是注定,他不曾怨過什么,他選擇隱,輞川別業(yè)捐了寺廟,761年,從容寫信與友人們告別,然后平靜地微笑著走了。
他也曾經(jīng)歷過人世間的大富大貴,可他卻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樣的男人,不僅在長安,乃至整個唐代,上下五千年,都是長身玉立、安然靜謐的男神。
他讓我想起那只被偷獵者屠族的白血病猩猩,縱然那藍色大海里沉過血腥與仇恨,可那仍然盛滿了相信與期待。
親身體會過不善良,仍相信善良;親眼見過不美好,仍自身美好。
【古詩的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的作文11-04
精華古詩的作文08-29
實用的古詩的作文09-22
精品古詩的作文10-26
古詩的作文【推薦】11-09
古詩的作文【熱門】11-09
【推薦】古詩的作文11-09
關于古詩的作文11-06
【薦】古詩的作文11-07
古詩的作文【熱】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