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1
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是個‘美味’的臘八節(jié)。為什么說是‘美味’呢?那是因為臘八節(jié)的“臘八粥”。
臘八粥是用糯米紅棗紅糖還有十八種干果熬成的。媽媽給我講:“在很久以前十八種干果代表十八羅漢,是佛教寺用來供佛的。”后來這風俗在民間流傳,人們借此機會清理櫥柜,把這些剩余的雜果清理干凈,煮給孩子吃,一是節(jié)約的好辦法。
今年的臘八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人一起洗干果,這時我想,為什么媽媽說十八種干果原來代表十八羅漢,那現在代表什么呢?想著想著干果洗好了,我把干果遞給奶奶,奶奶接過干果胸有成竹的放進高壓鍋開始熬粥。
我站起來走到餐桌邊,坐了下來,把胳膊一彎,邊喝水邊想問題。我感覺還不到五分鐘,臘八粥就煮好了,媽媽幫我們端飯,我們一家人同喝粥同歡樂。就我一個人在那里沉默不語。媽媽一眼就看了出來我在想什么,就說:“現在的臘八粥不是來紀念十八羅漢,而是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她邊說邊從口袋里拿出一張非常古老的日歷,“上面?zhèn)劾劾邸笨墒蔷汀耙颐贽r歷十二月八日”的字樣還完好的保留在那張模糊不清的日歷上,嗯?十二月八號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全國默哀”。我很好奇,就指著問媽媽“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周爺爺逝世的日子!眿寢屨f。我恍然大悟,心里更加敬愛我們的周爺爺。
我若有所思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間里,脫下鞋,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心里想“那么不起眼的一碗臘八粥記載著這麼多光輝歷史,這家鄉(xiāng)的臘八粥可真是不同尋常啊!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2
“噼噼啪啪”“咚咚咚”……聽到一聲聲鞭炮聲和鑼鼓聲,隱約夾雜著一絲絲芋頭的香味,我知道,家鄉(xiāng)的上燈節(jié)又來了。上燈節(jié)或許是我家鄉(xiāng)特有的吧,大約在正月初八。村里的哪家哪戶在上一年添了男丁,都要在這一天到祠堂上香、掛燈。據說是,“丁”和“燈”諧音,所以要在祠堂掛燈,表示村里添新丁了,要來認祖宗;后來,好像是嫌“掛”字不吉利,便改為“上”。我是一個嘴饞的人,每逢上燈節(jié),總惦記著奶奶做的芋頭糕。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芋頭和著面粉,里面加了點姜、蔥蒜什么的。但不知道為什么,在我吃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大盤的芋頭糕上,輕輕劃上條紋,澆上點點醬油,原來粉紫的芋頭糕,瞬間被染成金黃。用牙簽戳上一塊放在嘴里,芋頭的濃香便彌漫在嘴里,其中還夾雜著點點姜的小辣和醬油的清咸,美味得停不下嘴。這樣,就是一頓午飯了。午飯過后,就要到祠堂上燈了。往日,我并不喜歡到祠堂來,但在這一天,我卻興奮得不得了,也想像同齡的男生一樣,如同在馳騁沙場一樣,在陣陣炮竹聲中舞獅,盡顯威風。只見一個男生,率先搶過獅頭,在鑼鼓聲中“耀武揚威”。他每向前一步,一小串鞭炮便向他襲來,“噼啪”地炸了起來。他卻如同真正的獅子一樣,輕輕閃過。很快,他將要采青了。這一次的鞭炮“三串連發(fā)”,我可真為他捏一把汗。他不得已退后了幾步,然后乘勢向前上方一跳,采青了。又是一聲聲喜慶的鞭炮聲。經過了輪輪舞獅,終于要上燈了,上燈后,壓軸好戲來了。一串串鞭炮排成兩列,從祠堂內一直延伸到祠堂門口!3,2,1!點!”“噼啪噼啪……”炮竹聲聲響連天,紅色的字條漫天飛舞著,留下一陣陣迷蒙的煙霧,把祠堂和剛掛上的燈,渲染得充滿神秘。聲勢浩大,如同暴風雨中的電閃雷鳴,如同戰(zhàn)場上廝殺的吶喊聲和槍炮聲,上燈節(jié)便在這聲音中,大功告成了。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海拔較高的山村,村子里大多數家庭都傳承著傳統(tǒng)的耕作模式,家家戶戶都養(yǎng)殖著家禽、牲畜,生活物資基本靠自給自足。每年冬天,天氣漸冷,農活也逐漸閑下來,村民們大多都在家里圍坐在火堆旁享受天倫之樂,但有一件事情可是家家戶戶都特別重視的,也必須要辦得熱熱鬧鬧的,那就是年豬節(jié)。
年豬節(jié)沒有固定日期,通常是在冬月或臘月的某一天進行。各家各戶一定得自己選擇吉日,盡量不與鄰居重合。確定日期后,主人會及時邀請村里的屠夫和左鄰右舍以及親戚朋友,請各家的壯勞力那天都得來家里幫忙,老老小小都要來家里做客,提前幾天就要開始做準備工作,清掃房間場院,準備柴火、菜蔬等。
約定的日子到了,隆重的年豬節(jié)就要開始了。天還沒亮,主人就得冒著嚴寒燒一大鍋滾燙的開水。天剛蒙蒙亮,村里的屠夫和左鄰右舍的壯勞力陸續(xù)到位。豬圈里長得肥滾滾的大年豬還在啥都不知道,美美地打著呼嚕了。大伙兒早已在豬圈外面議論紛紛,一邊稱贊著眼前這又大又肥的年豬,一邊想著用怎樣的辦法征服它。豬圈門打開了,呆頭呆腦的大肥豬還朦朧著睡眼,就糊里糊涂地被繩子拴住了腿,拎住了耳朵,卷住了尾巴,就這樣一群壯勞力連拖帶拽地把它扯出了豬圈。大肥豬扯著嗓子嗷嗷直叫,打破了寒冬山村的寧靜,同時大肥豬也在使勁兒掙扎,但一般來說這種掙扎都是徒勞的.,沒幾下功夫就被硬生生摁在一條寬寬地大木板凳上。通常這血腥的場面是不允許小孩子看的。這時的我們,只能躲在房間里聽著大肥豬那撕心裂肺的叫聲。不一會兒,叫聲逐漸消失,再去看時,大肥豬已睡在一條大板凳上動彈不得,鮮紅的豬血已經裝在一個大盆子里了。
接下來,燒的那鍋水就要派上用場了,把滾燙的開水來回淋到肥豬的身上,就可以把豬毛拔掉,再用刮毛的工具呼嚕嚕一刨,白花花的豬皮就露出來了。大家分工合作,有說有笑,過不了多久,整頭豬的毛就拔完了,豬皮也被刨得干干凈凈,一頭肥肥的整豬就擺在了主人的庭院里。這時候,主人會在豬背上插上三炷香,用整豬祭祀神靈,以求神靈保佑來年六畜興旺。
一炷香過后,屠夫就要給大肥豬開腸破肚了。他熟練地剖開肚皮,豬的五臟六腑一下子暴露出來,腸肝肚肺被一一拿出。大伙兒也有條不紊地當著屠夫的助手。大肥豬被分成兩大塊后一般會用大秤來稱稱豬肉的重量,稱得的數據立即上報給主人,這可是這一年來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收獲的喜悅洋溢在主人的臉上。在這之后,屠夫就會切下豬頭和頸部,再將豬的身子分割成十幾塊兒便于腌制臘肉。這期間,最高興的莫過于小孩子了,也跟著大人們忙得跳進跳出,好奇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宰豬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似乎想要把屠夫的手藝一下子給學來。屠夫往往也會把豬身上最好吃的瘦肉給小孩子割上幾片打發(fā)到一邊去更安全。于是乎,小饞貓們便給肉片拌上佐料裹上菜葉放在柴火堆里烤著吃,那味道恐怕是孩子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一頭豬宰殺完畢已是晌午,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也陸陸續(xù)續(xù)到來了,院子里還在繼續(xù)宰殺年豬,廚房里已經忙得熱火朝天了,左鄰右舍的婦女們分工合作,正在籌備一頓豐盛的年豬宴。中午時分,菜肴備齊,肥鍋肉、蘿卜燉骨頭、多種農家小菜炒瘦肉、爆炒豬肝、白菜豬血湯等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都端上桌來,香飄撲鼻,所有客人盡情地享受著美食,能喝酒的鄉(xiāng)親們也一定會相互勸酒,乘興多飲幾杯,說笑聲、杯盞撞擊聲夾雜著撲鼻的香味飄出窗外,村子上空飄蕩著快活的空氣。
午飯過后,所有客人都閑下來了,圍坐在火爐旁拉家常、嗑瓜子,有的也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小孩子們也聚在一起開展屬于自己的活動,婦女們還是在廚房里忙活,收拾清洗同時為晚餐做準備。
晚飯過后,大伙兒都要散去了,和主人一一道別,同時又邀約下次在哪家過快樂的年豬節(jié)。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4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一年一度的鬼節(jié)到了。
我們這里是一個多民族區(qū)域,每年都會有許多好玩的節(jié)日交替出現。例如八月八是苗族風情節(jié),六月六是迎接五谷神仙的好兆頭,而鬼節(jié)則是位于這兩個節(jié)日之間――農歷七月十五。
鬼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迎接祖先,安撫鬼神的節(jié)日。然,并不是每家每戶都在十五這天祭祀,而是要看各自的祖先死在家里還是外面來逐一祭祀。像姓肖的就在十三開始,而我們姓令狐的則在十四伊始,但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都在七月十五舉行。十五這天,傳說是陰氣最重之時,于是各大少數民族寨去紛紛舉行祭祀大典。那一天,很熱鬧。
每年只要到七月十五,我們一家人就會早早的步入苗寨,去一睹盛況。在那里,可以進入百年的大樹洞中一睹自然的神奇風姿;可以游走在苗寨小泉,靜靜享受泉水叮咚的聽覺刺激;還可以插入苗族同胞們的歡呼盛宴……
。」砉(jié),多么好的一個節(jié)日啊!雖然每每一過完鬼節(jié),我們就不得不進入校園開始辛苦的讀書之旅,但還是憧憬著一年一度的鬼節(jié)。
鬼節(jié),是我的最愛,更是我童年歡樂不可代替的載體。因為鬼節(jié),童年的歡聲笑語才在每個我感到孤單的夜晚里激勵我,我愛鬼節(jié)!
【【精選】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5篇05-30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6篇05-21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五篇05-19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4篇05-11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3篇05-10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9篇05-08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六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