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入手了叔本華一套書,包括《關(guān)于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錄和補遺》(卷一卷二),其中《附錄和補遺》里面的《人生的智慧》我是單獨拿出來先閱讀的,它是叔本華的代表作之一,既然單獨閱讀,那就單獨寫一下讀后感。
《人生的智慧》閱讀難度并不大,不像一般的哲學著作語句很晦澀,有很多專業(yè)術(shù)語。這一方面是叔本華寫的好,能深入淺出,另一方面是韋啟昌老師翻譯的好。如果有朋友想讀一下,建議也是看韋啟昌老師翻譯的這本,比較經(jīng)典。
《人生的智慧》書名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雞湯文,確實,現(xiàn)在心靈雞湯太多了,多的讓人已經(jīng)感到麻木,而《人生的智慧》不是雞湯,沒有浮夸的故事,是一本哲學書,并且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適合各個年齡段尤其適合年輕人和沒有哲學理論基礎(chǔ)的人讀的書,畢竟大部分的哲學書語句都太過于晦澀,而本書很好的規(guī)避了這一點,這讓它的受眾群體范圍擴大了很多。本書放棄了形而上和道德的審視角度,采用的完全是形而下的意義,教導我們?nèi)绾尾拍苡行腋5纳睢?/p>
叔本華把人所處的世界分為兩個部分,主體和客體。主體即作為人的部分,客體即作為外在事物和境遇的部分。他認為同一個外在事物或境遇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哪怕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相同,他們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因為決定因素在于主體。他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財產(chǎn)等)、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名譽、地位和名聲)”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證,并且指出決定我們幸福指數(shù)的是我們自身之內(nèi)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也就是說這個人自身的內(nèi)在素質(zhì)(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心靈),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幸福指數(shù),其它的都是間接影響因素不起主要作用,因為最高級、最豐富多彩、持續(xù)最為長久的樂趣是精神思想上的樂趣,而非物質(zhì)、名譽或其它。
針對人所擁有的財產(chǎn),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屬于人的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這類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人痛苦,例如食品和食物;第二類是天然的但不是迫切的,那就是滿足性欲的需要,要滿足這類需要就已經(jīng)相對困難一些;第三類則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那就是對奢侈、排場、鋪張和輝煌的追求,這些需要沒有止境,要滿足這些需求亦是非常困難。叔本華認為一個人在擁有財產(chǎn)方面能否得到滿足,并不由某一絕對數(shù)量的財產(chǎn)所決定,而是取決于某一相對數(shù)量,亦即由這個人所期待得到的財產(chǎn)和他已經(jīng)實際擁有的財產(chǎn)之間的關(guān)系所決定。這一點很好理解,一萬塊錢給一個億萬富翁和一個月只有五千元薪水的工薪階層帶來的幸福指數(shù)明顯不同。事實上,我們感到不滿足的根源就在于我們不斷試圖推高我們的期望,但同時其它妨礙我們達成期望的條件因素卻保持不變。因此,客觀理性的給我們對于財產(chǎn)的愿望界定一個限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xiàn)實中非常困難,因為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就越口渴。
我們所展現(xiàn)的表象,也就是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中的樣子,通常都被我們過分看重,我們應(yīng)該要抑制這一人性的弱點,盡量減低我們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程度,無論是受到這些意見的奉承還是傷害,都應(yīng)如此,因為這兩者其實是懸掛在同一根線上,否則,我們就只能成為別人看法和意見的奴隸。因此,正確評估自身的價值和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我們的幸福大有裨益。只有當別人的看法對某事某物產(chǎn)生了影響,并因此會使我們的自身改變的時候,別人的這些看法才是值得我們考慮的。每個人首先并確實是活在自身的皮囊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一個真正珍視自己價值的人面對侮辱、詆毀都會淡然處之。
叔本華是現(xiàn)代哲學史上的一位宗師級的哲學家,尼采稱他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列夫托爾斯泰也說過“如今我確信叔本華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他的悲觀主義哲學并不代表他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只是把世界的真相剝離出來指給我們看,指導我們怎么去規(guī)避人生的痛苦和無聊,幸福的過完這一生。肉眼可見的一切都作為可見性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可見性,而只有意志才是世界的現(xiàn)實。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zhì),在叔本華看來,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讀懂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思想,就能感覺到他的思想其實是透過“悲觀”的表象去“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既然注定會遇到痛苦的事情,明白了所有該發(fā)生的事情必然發(fā)生,那么積極的接受這一切,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方式。尼采說:“凡是不能消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句話,用在這里剛剛好。
以此,紀念《人生的智慧》第一遍閱讀。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7-13
智慧人生讀后感10-25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5-31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4-02
英語智慧人生讀后感03-18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范文04-29
【薦】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1-07
人生智慧經(jīng)典名言11-05
經(jīng)典人生智慧格言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