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讀后感的作文匯編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暑假,我讀了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是一個意大利的小孩寫的日記。其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卡拉布里亞的小男孩來到了意大利的一所學校,他感到有些孤獨,老師說:"如果有誰欺負卡拉布里亞的小孩,就因為它不是本地人,那誰就沒有資格面對我們的三色國旗。"在老師和同學友好的關(guān)愛中,卡拉布里亞男孩感受到了溫暖。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們學校也有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我們也應(yīng)該和他們熱情友好的相處,讓他們感受不到孤獨和陌生,愛上我們的學校。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的文章是<同學科列蒂>?屏械僭诎职殖鲩T的日子照顧生病的媽媽,幫忙搬木頭還給媽媽煮咖啡。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應(yīng)該象科列蒂那樣,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為他們減輕負擔,要孝敬父母,在他們生病的時候端水送藥,因為我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摸摸我們的頭看看有沒有燒,一會兒給我們喂藥,擔心的不得了。這讓我想起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的作品。貧窮的父母即使再怎么窮,都不會拋棄自己孩子的心。這副心腸,縱使千萬財寶都無法動搖的'堅定的心,這樣的心只來自父親母親,他們是這世上最愛我們的人。
其實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子女都是無比溫柔的,只是孩子們自命不凡,總是無視母親的溫柔。其實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無比慈祥的,也許形式不同,但無論是以什么形式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那絕對是他最誠意最靦腆的愛。在我們面前,母親是大姑娘,父親是大男孩,有時我們要去猜他們的心思,去想他所想,才能漸漸懂他們。
不要以為你的父母不關(guān)心你,不要以為你的父母不稱職,更不要義正言辭地說你的父母不愛你。他們把世上最圣潔的愛供奉給你,你沒有理由不去了解他們的心。父母的心,是比任何禮物都珍貴的寶藏。有了它,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看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
故事講述小學生王葆,是一個天真活潑、富于幻想的少年。當他在學習上碰到困難的時候,或在課余生活中遇到不順利的時候,就幻想有一個神奇的寶貝來幫他輕松地實現(xiàn)目標。
一天,王葆在釣魚時偶遇傳說中能實現(xiàn)任何愿望的寶葫蘆,他想要什么寶葫蘆都能信手拈來。寶葫蘆幫王葆釣到魚、做成高級的模型、完成回家作業(yè),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寶葫蘆又能變成各種形狀,想坐飛機的話,它就能立刻變成葫蘆飛機帶著王葆翱翔天際。王葆大喜過望,有了這個寶葫蘆后,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是突飛猛進,讓同學們大為驚詫。寶葫蘆更幫助他在泳池中大顯神威,輕易獲得了參加校隊的機會。生活仿佛變得那么完美……
可是,王葆逐漸發(fā)現(xiàn)寶葫蘆原來不分青紅皂白,只懂盲目服從,因此屢令王葆哭笑不得。王葆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一堆玩具,后來,王葆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都是寶葫蘆偷來的,王葆氣急敗壞,把寶葫蘆扔了。讀完這本書,它讓我知道投機取巧不付出自己的努力是不會成功的,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得到勞動成果,要勤奮,要有毅力,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不少貪圖小利的人,這個寶葫蘆的故事正告訴了我們,不能要不勞而獲的東西,要用自己的勞動而換來的成果才是最珍貴的.。我提議,大家來一起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偷任何東西,也不拿不勞而獲的東西。
從《寶葫蘆的秘密》這個故事里,我明白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我們不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我們必須用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夢想、實現(xiàn)愿望。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讀了《夏洛的網(wǎng)》我覺得,讓我最感動的“人”是主人翁——夏洛。當無人與威爾伯做朋友,它很絕望時,夏洛對它說,自己愿意和它交朋友。當老羊說威爾伯將來會被做成豬肉腸時,夏洛主動要求想辦法救威爾伯的命。
在無人注視的晚上,夏洛用自己的`文學織出被人視為奇跡的字。就此,威爾伯成為了名豬,朱克曼先生得到了25元獎金,讓小豬活了一輩子。
夏洛留在了集市,靜靜死去,沒有一個人在它身邊。整個文章講得主要是夏洛默默無聞地用文字救威爾伯,讓它獲得了生存一輩子的希望。雖然夏洛死去了,但它的孩子卻被帶到了威爾伯的豬圈里,代代生存了下來。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在本城念大學。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帶回換洗衣服若干,再拎走蘋果牙膏卷紙。每天思慮的不過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再吃什么,在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發(fā)呆和看電子書。偶爾也會憂慮看不清前方的未來,整夜整夜地睜著眼睛。一大早跑去江邊吹風,然后在課堂上昏昏睡去。也曾經(jīng)一個人旅行,在陌生的城市里拿著一張地圖不斷地迷路。在荒涼的小鎮(zhèn)邊搭陌生人的順風車回市區(qū),緊張得一顆心都要跳出腔子來,并以為這是經(jīng)歷過的最大的傳奇。周圍的同學開始埋首工作和考研的事情,寫大把的簡歷或者報大把的培訓(xùn)班,抱怨永遠沖突著的復(fù)習和實習。而我卻有點微妙地游離在這種氣氛之外,如同把頭使勁埋進沙堆的鴕鳥,寧肯把大把的時間灑在追新番跟讀輕小說里,心卻早已空虛和畏懼得喪失思考的能力。
真治對自己說,不能逃避。世界就要毀滅了,勇敢的少年快去創(chuàng)造奇跡。然而終究是逃不掉的。十四歲的真治還可以塞上耳機呆在電車上不回去,而我早就已經(jīng)過了二十一歲了。
二十一歲。二十一歲的張愛玲已經(jīng)寫完《傾城之戀》,用文字吞沒了整個上海;二十一歲的吳清源在和秀哉名人的對局里首次以三三、星、天元開局,后來被稱為“中國流”新布局從此寫入歷史;二十一歲的貝克漢姆在世界杯預(yù)選賽中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以0:3擊敗摩爾多瓦;二十一歲的比爾.蓋茨正式從哈佛退學,和艾倫一起創(chuàng)辦了日后的微軟帝國。而二十一歲的'安德烈也已經(jīng)在思考生活的意義,如果生命的敗壞本身就是一個殘酷而漫長的過程,該在什么時候伸手才能抓住自己的未來。
那么,二十一歲的我又在想些什么。
小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墒请S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局限和渺小一天比一天顯得愈發(fā)清晰。直到終于在某一天接受了我很平庸這個事實。而以上那些在二十一歲就有著卓越成就的人們都是天才。即使再怎么不情愿,我們都得承認天才畢竟是少數(shù)人頭上才有的光環(huán)。這樣的比照都只是無稽的,除了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之外體現(xiàn)不出任何意義。 然而即便是不奢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人生,卻仍是有那么一丁點的不甘心泯然眾人。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是再一次認真審視自己人生的契機。如此,便免不了迷惘了,按部就班得如同流水線的生活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岔口,需要用自己的腳來決定方向,而前方亦是迷霧。我該如何選擇前進的方向,而自己想要的又是怎樣的人生。
已經(jīng)習慣了父母的蔭蔽,被教育只要乖乖念好書就可以了。黃金屋顏如玉千鐘粟,永遠跟試卷上的分數(shù)成正比。高中畢業(yè)了考大學,大學沒考好就要考好大學的研究生。能出去就出去,不能出去最好念個博士攢著,然后好工作和好收入就呼啦呼啦都涌到你面前來了,嘿,世界多輕易。
做夢。
安德烈在給MM的信中寫到:我的亞洲同學,在我眼里看起來是如此的稚嫩,難道他們的父母親對他們管得更多、更“保護”有加?我無法想象,但是我看到的是結(jié)果。我可以跟你講一千個例子,但是一兩個就夠了。有一天約翰和我到學生宿舍去,一推門,看見約翰的香港同學,一對男女朋友,正坐在床沿玩,怎么玩呢?她手上抓著一只小毛熊,他抓一只小毛狗,兩人做出“超可愛”的喔喔嗚嗚聲音,推來推去,嘰嘰咕咕笑個不停,玩了很久,像兩個八歲的小孩。但是他們倆都是二十三歲。
龍應(yīng)臺的回信里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列舉了已經(jīng)成年了的亞洲孩子們對母親的依賴,和自己對這種依賴嫉妒卻理智的態(tài)度。除了東西方教育的文化差異之外,孩子們自身思想的成熟程度,占據(jù)了決定性的方面。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二十一歲毫無疑問都已經(jīng)完全屬于成年人。而“成年人”這三個字所承載的除了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之外,還有更為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tài)度。在這個年紀能做到經(jīng)濟上獨立自主的不在少數(shù),可是這個年紀經(jīng)濟上完全依賴家庭的也絕不在少數(shù)。作為它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在思想上獨立顯得尤為重要。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獨立,如何才能做到獨立?斬斷后路,圓滑思考?想要真正從家庭里畢業(yè),一定還是得離開。叛逆無非是小孩子的把戲,是對想獨立卻因缺乏經(jīng)濟基礎(chǔ)而無能為力的自己的不滿。作為成年人,需要直面更多現(xiàn)實性強烈的問題。在大多數(shù)課業(yè)都已經(jīng)完結(jié)卻尚未離開校園的過渡時期,未來這兩個字瞬間變得異常地赤裸和尖銳起來。即將到來的角色轉(zhuǎn)換很容易讓人陷入迷茫期,更多則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tài)試圖逃避?墒窃搧淼目倳䜩恚c其到時候睜著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
從小到大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的被問:“你將來想做什么?”不像小時候或許荒謬但是明確的答復(fù),越年長,離未來越近,回答起來反而閃爍其詞。因為即將步入社會的自己,已經(jīng)清晰地感受到了現(xiàn)實的壓力。做一行怨一行,人們對自己的工作總是不滿大過愉悅的。過低的薪酬,過少的休假,激烈的競爭,繁雜的人際,總覺得付出的和得到的畫不上等號。那么換一個喜歡的工作吧。可是即使質(zhì)問自己“我到底想做什么?”會有明確答案的,并不會太多。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人們都在碌碌地活著,做著自己不喜歡卻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怨念得按部就班。
有時候干脆自暴自棄:興趣是興趣,飯碗是飯碗。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閑暇的時間再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愛好?墒且惶於膫小時,工作八個,睡覺六個。吃飯洗漱上廁所三個,上下班的路上兩個,做飯洗衣打掃清潔兩個。還不算上抽煙發(fā)呆跟充電的時間,剩下來留給自己的寥寥無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覆蓋和左右了私人情緒的空間,正因為此,才會為之痛苦。
沒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那些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shè)的一個圈套,乖乖往里面跳是對生活的妥協(xié)。在被逼著做這樣的妥協(xié)之前,是不是應(yīng)該考慮如何在工作和興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而此刻,需為獲得這種選擇的權(quán)力而努力。
所以現(xiàn)下不能迷惘。
夏笳說,女人到二十一歲就老了,但是我希望永遠有一種年輕的心態(tài),去從事任何事情,包括寫作。我還是沒能成為那樣的二十一歲,便任由這一段青春年華像整個周圍的空氣一樣,變成羽毛掉落了。即使上帝會發(fā)笑,此時再試著去思考,或許也不是一件壞事。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讀后感04-12
讀后感的作文06-09
時間簡史讀后感作文《時間簡史》讀后感10-14
讀后感作文評語06-23
寫讀后感作文06-08
幸福讀后感作文08-10
《論語》讀后感作文09-16
哈姆雷特讀后感作文08-19
論語讀后感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