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士下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士下山觀后感1
我認為《道士下山》算是上乘之作,盡管不算完美,一些缺點也有影評人客觀點出,但是瑕不掩瑜,比起《歸來》至少好了三個《一步之遙》。
《道士下山》從頭到位洋溢著真誠。對的,真誠。這是我在懷疑劇情的時候把我按在座位上看完全片的唯一理由。何安下、崔道寧、周西宇和查老板,都是下山的道士,他們有的是初入紅塵,有的是再回紅塵,在修行中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他們活得瀟灑自在。不管是初入紅塵試煉的何安下,還是熱愛紅塵的崔道寧,看破紅塵的周西宇,他們活得很真,真誠面對自己,真誠對待他人,真誠面對恩怨。
回想近年來看的諸多國產影片,要么用力過猛、要么過于高冷、要么哭天搶地、要么就是不知所云。然而像這樣把電影人物塑造得這么真誠的,真的是少見。一眾演員也貢獻出了很真誠的表演,王寶強的草根氣質和魔性傻笑才是這樣一個不諳世事、內心純潔的小道士;范偉最后的一幕(的確是升仙了)那種從容慈祥簡直不能再仙氣一點點了!還有郭富城演出周西宇那遺世獨立的冷峻氣質,都不是一般的功力啊。我也不喜歡王學圻的表演,總覺得他演的和尚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惡人遁入空門尋求庇護,但是咀嚼一下他說的“是慈悲還是淫邪”,我也就信了如松和尚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老方丈。林志玲和吳建豪在表演上的任督二脈,我想在這次是打通了,不要那邊說吳建豪的昆曲身段不到位了,他只是演一個變態(tài)的紈绔子弟,不是演戲曲演員好嗎!
原著和編劇都是《一代宗師》的作者,不免被拿來做比較。然而,相比于王家衛(wèi)用自己獨立的電影語匯觀眾懂不懂無所謂,陳凱歌更像是學校里兢兢業(yè)業(yè)傳道授業(yè)的老教師,他也許不受學生待見,但他真的是一腔赤誠。在《道士下山》中,他其實已經盡量在做接地氣的嘗試了,把徐皓峰這么仙氣的作品,以較為通俗的手段的呈現(xiàn)在大銀幕,他是真的害怕觀眾不明白他想講什么啊。
《道士下山》中,陳凱歌想說的很多,而且也都做到了。何安下遇見崔道寧的`情感糾葛,見情欲;遇到如松和尚,見心性;遇到彭乾吾殺弟子,見自私見背叛;遇到周西宇,見超脫;遇到查老板,見真情。這些故事段落再細究一下,哪一段不是對當下社會的隱喻。不要再說故事散連接生硬了,這就是紅塵試煉奇情美欲啊!不要說旁白說教愚蠢了,《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你是因為聽不懂英文腦子不夠使所以覺得高深嗎?你們能不能平心靜氣地感受一下氛圍和人物啊!電影不僅僅是劇情,還有人物、美術、鏡頭、結構和表演啊!
第一天上映的時候看完走出影院覺得值得回味,然而回頭看到網絡上為了差評而給的差評,為了吐槽而給的吐槽,好像陳凱歌的電影不吐槽一下就顯得不文藝,感到這個世界深深的惡意。有些評論的觀眾感覺他扛起攝像機分分鐘就能拍出經典、坐到電腦前一晚上就能剪輯出大片、只要給他機會就能寫出嚴絲合縫邏輯清晰節(jié)奏合理的最佳劇本。言辭之粗魯無禮,毫無對創(chuàng)作者的一絲尊重,好像股票跌了是因為陳凱歌做空一樣。
道士下山觀后感2
當我要提筆寫《道士下山》的觀后感時,我發(fā)現(xiàn)竟然無從下筆,腦海里閃過很多內容,每一句臺詞都像偈語,每一個偈語都像一道光。陳凱歌有太多的感受想要告訴大家。看完電影后,我給一位朋友發(fā)信:看完電影覺得很贊,但恐怕四十歲以上的人才知道陳凱歌在說什么。其實陳導也有這方面的顧忌,因此在片末采用了大段的說教,這也成了別人惡評電影的把柄,呵呵。不管別人了,說說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吧。
小道士何安在,下了一趟山,經歷了江湖風云,人生險惡,愛恨情仇。
老和尚對何安在說:看見心,就看見了佛祖?墒切〉朗靠床灰娮约旱男,老和尚對他說,那就去看。這一刻,他看見了自己的'赤子之心,那一刻,他又看見了自己的邪淫之心。可見,人的心是多么孱弱與善變,在俗世中又多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它。善待它。因為它才是引領我們的通道。我生命中最感動的時刻是,受了傷而不自知的時候,朋友對我說,要保護好你的心,它值得你認真對待。
周西宇說:不離不棄,不嗔不怒。其實聽到這句臺詞,我的眼淚出來了,不是因為感動,而是觸動。每一個在黑暗中朝著目標前進的人,在這一刻都會感觸良多吧。他說,在瀕臨絕望和死亡的時刻,他聽見了花開的聲音,雪落的聲音,看見了小草推開巨石不離不棄是對內的堅持,不嗔不怒則是對外的態(tài)度,就這樣完成人性的淬煉。這些柔軟的力量一直在積蓄,在黑暗中積蓄,只為等待某一刻光明的來臨。陳凱歌電影的臺詞寫的總是太美太詩意,我的那顆心也愿意隨著起伏與沉淀。
周西宇在臨終前,咽不下那口氣,他一生避世修行,忍辱負重,為何還是逃不過江湖?老和尚對周西宇說:人生就是瓢,命運之手把你扔到地上,就這樣看著你旋轉。中國人向來有認命的傳統(tǒng),人的命運有時候就沒有為什么,所以也別問為什么。這樣大概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能叫你舒服點。當然,認命還有個好聽的說法叫接納。
人的一生,不經歷風雨,不見慣世事,不下山走一遭,怎敢談悟道?怎敢說天人合一,回歸自然?未入世談何出世?這其實,是本片最觸動我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講,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江湖,善與惡存乎一念之間。電影最后,小道士何安在,又回到了山上。這部電影往大了說,是中國人哲學思考的匯集,往小了說,何安在的這一趟江湖之旅,能看見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最后,好想吐槽一下演員。王寶強遇見了給他點睛的陳凱歌,從此可以擺脫諧星的稱號,走向實力派。最愛還是張震,査老板的角色必須名留影史。再說說周西宇和査老板的關系,有人說他倆曖昧是斷背山。我只想說,關于愛,我們了解的太少。愛,難道不是兩個生命個體之間的拯救與成全,共同成長,不離不棄,發(fā)出的贊嘆嗎?這是大愛,不是俗物。
我相信時間的力量,我相信陳凱歌的誠意。同一時期的張藝謀已是江郎才盡,馮小剛變成了掙錢搭子。只有他還是如此高貴,只因心中有道啊。為了身體力行的支持他,我決定再看一遍。我也希望我的朋友們能沉下心來,去看看。
【道士下山觀后感】相關文章:
道士下山觀后感影評例文02-02
道士下山勵志經典語錄04-27
和尚與道士的散文06-15
《小猴子下山》的賞析06-25
西陵道士茶歌賞析09-15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駱賓王詩詞07-13
下山蘭花應該怎么養(yǎng)07-11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09-16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