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在這些節(jié)日時,各個地方都進行著自己的風俗習慣。在我的家鄉(xiāng)中,我最喜歡的風俗習慣,就是端午節(jié)的.包粽子。
每當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三角形的粽子映入眼簾,誰見了不咽幾口口水?吃粽子大家都會,而包粽子卻沒有什么人會。我很慶幸,包過一次粽子。
那一天的端午節(jié),奶奶大清早就去菜場,買來了粽葉、糯米、肉等。東西買回來了,大家就忙開了。奶奶忙著洗粽葉,媽媽忙著洗米、洗菜,爸爸忙著切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包粽子了,我發(fā)現(xiàn)包粽子在她們手里十分簡單。我站在那看,自認為很懂,在旁邊指指點點,說著自己認為的方法:“這個要包松一點,那個少放點米,要不然綁不緊……”
幾句下來,媽媽不耐煩了,說:“別吵吵,你來包一包。看你到底包得多好,也體會一下包粽子!甭牭竭@里,我立馬翹起了嘴,自以為事地說:“好啊,來就來。這么簡單的事,難不到我!
看著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拿著粽葉,我還不知道怎么包。偷偷看著媽媽怎么包,將粽葉卷成甜筒樣,放調(diào)好的米和餡,加一片折的葉子覆蓋在上面,捆綁好。我一步一步學著,憑著股聰明勁,我還真做了一個看起來很不錯的粽子。
媽媽含沙射影地笑道:“不錯,等會兒你就嘗嘗自己的杰作!
粽子下鍋了,我還特意給自己的粽子做了記號,想著吃自己包的粽子。約摸過了一個小時,奶奶說:“好了,好了。可以吃粽子了!
我趕緊把自己包的粽子拿出來,咦,怎么像個蛋糕一樣,是散開的?
媽媽笑得合不攏嘴,“看你還吹牛啵?做什么事都沒那么簡單的!
從此,做什么事,我不再自以為是、指手畫腳了。經(jīng)過這個事,知道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裝懂,否則就會出丑的。因而,我更喜歡上了端午包粽子這個風俗習慣。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我想要介紹的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
陽光從稀疏的樹葉照進房間,在房間里留下了斑斑點點的陽光,這就是除夕的開始。
大人們最忙碌的時間,也正是早上。大人們有的貼對聯(lián),有的包餃子,有的為年夜飯做準備,每家都會派一名代表去拜年,我們幾小孩都會像跟屁蟲似的跟著大人,這家收個紅包,那家拿點吃的,格外興奮。
到了下午,我們黏著大人拿錢買鞭炮,錢到手后,我們就浩浩蕩蕩的去買鞭炮了,鞭炮的種類數(shù)不勝數(shù),在貨架上奇峰羅列,姿態(tài)萬千,令人頭暈?zāi)垦,眼花繚亂,什么刮炮啊,摔炮啊,沖天炮啊等等。等“大隊部”到家時,已經(jīng)接近年夜飯的時間了。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好熱鬧,大人們敬酒敬飲料,小孩子則狼吞虎咽的吃著飯,生怕比別人慢了半拍。年夜飯過后,辛苦了一天的'大人們也該放松一下了。有的在麻將房里搓麻將,有的在廳里看春晚,而我們最興奮的,無疑是收紅包了,太爺爺,外公,二外公,四外公,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大姨,小姨的紅包讓人領(lǐng)到手軟。領(lǐng)完紅包后,我們就在外面放花炮,“砰砰砰”,“哈哈哈”,時間在歡聲笑語中悄悄流逝了。
新年即將到來的最后幾分鐘,大人們拿出煙花。在最后十秒倒計時,我們的心情格外激動,“10,9,8,7……”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著,我們的心情也是一秒一秒的激動了起來,最后倒計時,所有人已經(jīng)做好了放煙花的準備。“3,2,1,0”,新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新一年的到來令所有人興奮不已。煙花在空中華麗的盛開,像絢麗的花兒一般在空中綻放。煙花完美謝幕,這也算是為去年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門前堆放著昨夜的煙花爆竹,人們看見的,只有一堆廢紙,卻不知道昨天這里發(fā)生了多么令人興奮的故事啊,也許除夕的美好時光只有一天,但那美好的回憶卻是永不磨滅的!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3
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鄉(xiāng)。上海的春節(jié),也更讓人難忘。而我最愛的,還是那甜甜的湯團。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齊包湯團,看春晚。糯米粉是現(xiàn)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湯團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圓溜溜的湯團,在沸水里翻滾著,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閃閃發(fā)亮。而那雪白中,又隱隱約約透出一絲絲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顏色,甜甜膩膩的感覺,似已在嘴里化開,給人無限的幸福感,這是讓幾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在外公生活的那個動蕩的年代,包湯團,吃湯團,簡直就是無上快樂。新年來臨,家里拿出一年來辛苦勞動而得的糯米,用一個巨大的石磨來磨糯米粉。磨的時候,全家上下都在幫忙。力氣大的大人們汗流浹背地使勁磨,而小孩們干不了重活,就負責把糯米倒入磨盤。糯米通常都有好幾袋,還特別的重。但孩子們卻依舊不厭其煩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認真地往磨盤里倒,想必是那一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湯團給了他們驚人的力氣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餡料。湯團的餡通常為黑洋酥和豆沙兩種。不過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餡。拿一只小臼,盛上滿滿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極粗的小槌不停地搗,很快就能將其變成一碗黑糊糊。為了讓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為了讓它有黏性,就放入豬油。想來著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現(xiàn)在的我并不能體驗這樣的活動。
準備好了湯團皮和餡料,便要開始包湯團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狀,用筷子夾起一個搓好的“小煤球”,輕輕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個小球,一個湯團就完成了。孩子們前兩步都做得很順利,但到了封口搓圓時,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細不一的長條,有人捏成了橢圓,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處裂開,餡全部漏了出來,便前功盡棄,只好重新來過。但誰也沒有哭鬧,反而笑聲連連。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滿意的湯團。那小小的,滑滑的一個,放在手上舒服極了。
盡管如今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大都市里,已難找到當年全家包湯團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個上海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幅祥和的畫面,因為那一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湯團,背后不僅蘊含著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情意,還有那最真摯的愿望——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4
過年時,凜冽的寒風凍紅了人們的小手,卻凍不住大街小巷的鑼鼓與鞭炮聲,更凍不住人們那似火的熱情。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是被街上的鑼鼓陣陣和那開心的叫嚷聲叫醒的,而我也不例外。一大早醒來,變成聽到村里大隊中傳來的鑼鼓聲,與那跳秧歌的口號聲了。
穿戴整齊,去到街上秧歌隊便已開始了。走在最前面是踩高蹺的人,他們一個個雖然有四五十歲了,但是他們一穿上那靚麗的衣服,踩上高蹺,走到人群中,就像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一樣,渾身洋溢著青春的色彩。
緊接著便是扭秧歌的了,村里的一些大媽,小老。全部加入到隊伍里了,他們身著粉綠色的衣裳,臉上化著妝,邁著十字步,扭著秧歌走著。村里的`秧歌講究的是跑扭結(jié)合,他們在奔跑中扭動,女的扭腰抖肩,手里的布緞一甩一甩的,看上去既活潑又大方;男的上部抖肩,在女性的隊伍中又以增添了一份陽剛之氣,英俊又帥氣。秧歌隊是由村里的大爺大媽組成的,個個都五十多歲,可在這兒,沒有人這樣認為,反而看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像是年輕人一樣。她們扭腰抖肩,看得我們也不禁想?yún)⑴c進去。
這是我媽一下子把我和弟弟推到隊伍里,只見弟弟隨著音樂搖頭晃腦的,把旁邊的人逗得笑個不停,我在隊伍里也怪不好意思的,這是我姥姥在隊伍后邊說:“快扭啊!”我轉(zhuǎn)頭一看,哦,原來我姥也在這里邊我?guī)е冶淼芰锏轿依押筮,學著姥姥的動作,踏著音樂的節(jié)奏,在隊伍后邊兒扭起了秧歌來。扭著抖著,感覺自己的煩心事兒也抖沒了,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秧歌隊后面接著舞獅舞龍的,只見那龍繞著人們走了一圈又一圈,時不時還走到人群里跟我們一起嬉戲。那獅子可十分活躍,一會兒從那躥過去,一會兒又從那蹦出來。在大年初一,人們賣力的表演著,只為了人們的歡笑和將著“大年初一扭秧歌!”的習俗傳承下去。
年過完了,也許今年與明年又不一樣,但這家鄉(xiāng)的習俗是不會更改的,它會陪伴著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年!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
我的家鄉(xiāng)在新州,一年中最熱鬧的節(jié)日那非春節(jié)不可啦!
春節(jié)是新年的開頭,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說春節(jié)的來歷。∧膩眍^可不小呢!春節(jié)是從歷年流傳下來的,直到現(xiàn)在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呢!
我們這里的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二十四過完小年就開始了,當然那都是節(jié)前的彩排。最熱鬧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過年,那天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己,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們新州的元寶餃子。餃子寓意著招財進寶。我家餃子餡是多種多樣的,有白菜餡、豬肉餡、韭菜雞蛋餡、香菇餡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著:“再給我一盤,再給我一盤,我還沒有吃飽!”
到了晚上外面噼里啪啦的響,家家都在放鞭炮,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和爸爸從屋里拿出長長的紅紅的大鞭炮,邊拖邊擺放著。點火!爺爺和爸爸趕緊跑回屋里來,火沿著火線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間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接下來就是放煙花了,一點火,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有的像無數(shù)顆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轟”的一聲,一束煙花飛上了天空,緊接著,更多的煙花飛了出來,隨著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響聲,煙花綻開了,不一會兒,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各種顏色的煙花縱橫交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你瞧,圓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門的煙花在天空爭先恐后地展示著自己的“舞姿”,它們有的像上翻,好像嬌媚的牽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絢麗的菊花……我還饒有興趣的為每一組煙花取了名字,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滿天繁星、百花齊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襯托,顯得煙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壯麗的景象!
吃餃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節(jié)日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泵磕甑拇竽耆σ故且荒戤斨凶钪匾墓(jié)日。這一天,家人們歡聚一堂,辭舊迎新,其樂融融,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
除夕這天,一到晚上,家里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了。有人在放鞭炮。從小年臘月二十五起,鞭炮聲日月不絕,沒有間斷過。屋子里,奶奶和四媽、母親一起趕做年夜飯,廚房里面彌漫著酒肉的香味,勾魂攝魄,引人心弦。小弟弟向真喜得快要發(fā)瘋了。他自己一個人不斷地進進出出廚房,想看個究竟,卻總是被奶奶和四媽一起攆出了廚房。爸爸、伯伯們、叔叔和哥哥與姐夫一起在家里大掃除,可是,他們笨手笨腳的,弄得烏煙瘴氣。
“拜年啦!”終于,孩子們開始給大人們拜年了,按照習俗,大人們早已準備好了回禮的紅包。這件事在我們孩子眼中,是一年當中最神圣的時刻,萬萬不可少的。孩子們面帶笑容,向長輩們深深地鞠躬,都要呈九十度直角了,要多恭敬有多恭敬,朗聲道一句:“拜年啦!比缓箝L輩們就會擠出笑容,那笑容很有幾分“慈祥”的味道,并且不知道從哪兒變出來一個“鼓鼓”的紅包,心甘情愿的交遞給我們。雖然在此之前,父母一而再地,再而三地告訴了我們,不要輕易在長輩面前打開紅包,那樣并不怎么禮貌,可還是有人一接到就迫不及待的打開紅包來一探究竟,惹得長輩們哈哈大笑。
這一天我們都穿著新衣,顯現(xiàn)出萬象更新的氣象。我們還一起在門上貼了一幅對聯(lián),紅底金字,甚是好看。
在客廳里掛上一張年畫,畫的是一個大胖小子笑呵呵地“站在地上,懷中抱著一條紅紅的大鯉魚,是為“年年有余”,寓意是:新的一年中我們會豐衣足食,還會留有剩余。
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飯菜與平時不同,特別的'好吃,特別的香,明吃好飯后大家伙兒就開始看春晚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和新的一年中的幸福。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7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山川秀美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會特別熱鬧,因為每家每戶都在忙著準備端午節(jié)。
終于等到了五月五日。
早上,太陽還沒下床,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看主人的孩子們一大早就起床了,跑進跑出西部的孩子們也起得很早。大人們總是在屋子里和外面忙碌。猜猜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正忙著做端午節(jié)的特色食物粽子。那里的餃子很獨特:白糯米和一些紅豆混在一起特別調(diào)皮。有些餃子用豬肉包著,味道鮮美。有些餃子用蜜棗包著。你可以吃蜂蜜和蜂蜜。而且形狀也不一樣,有三角形、四邊形、圓錐形、枕形、小寶塔形、圓棒形,一角向上,其他的向四面八方伸展呢!
在街上散步?諝庵袕浡兆拥拿匀讼阄。走進不太繁華的街道,大街小巷擠滿了人。到處都可以看到撿東西回家的人。最熱鬧的是村里的空地!看內(nèi)外層的人圍成了一個大圓圈。人們期望舞獅隊很快上臺。在一陣鑼鼓聲中,兩只美麗的獅子出現(xiàn)了。它們左右擺動,像一只笨拙的熊。美麗的
時間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轉(zhuǎn)眼間,它就多一點了。人們站在街道兩旁,再次排隊走出家門。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年輕人穿梭在街道上,來到鎮(zhèn)上參加一年一度的龍舟競賽。這時,鎮(zhèn)上那條不知名的河流變得活躍起來。
下午三點,比賽開始了。河里的龍舟排成一排,像一群威武的士兵。龍舟上的隊員們準備得很好。他們緊握著槳準備出發(fā)。鼓手們也擺出他們自己的姿勢,好像在說:“我不知道!保晃冶仨氌A得今天的比賽。3點15分,從某處傳來一聲響亮有力的口哨。龍舟似乎是一條真正的龍,在藍色的波浪上劃動,在水面上留下水線。
日落,夜晚的寂靜取代了忙碌的白天。晚飯后,人們坐在樹蔭下的空地上生火,圍著火跳舞唱歌,興致勃勃地談?wù)撝挛绲谋荣悺?/p>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樸素而華麗,忙碌而悠閑。走在街上,我非常興奮。因為這也是一個兒童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8
“三月三,廟會場,熙熙攘攘人流淌……”每年的三月三,我的家鄉(xiāng)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今年,我跟著爺爺參加了這個盛會。
來到廟會現(xiàn)場,但見人山人海,來來往往,年輕的姑娘三五成群,年邁的老人拄著拐杖,小娃娃騎在爸爸的肩膀上……每個人都喜氣洋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笆謸{面、雜醬面、油潑面、擔擔面、刀削面、陽春面……”街道兩邊,一家家商販一邊嫻熟地展示自己的技藝,一邊聲嘶力竭地叫喊著。爺爺緊緊拉著我的手,向廟會的中心走去。
一路上,除了吃喝,玩樂的東西也應(yīng)有盡有。泥塑哨子各種各樣,讓人愛不釋手;手工編織的竹籃小巧精致,讓人依依不舍;小猴拉車和變魔術(shù)的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上了點歲數(shù)的嬸嬸、阿姨們,忙不迭地挑選花布和毛線;套圈兒的'攤位前,擠滿了想試試手氣的孩子們,看,有的孩子看上了一盒彈珠,有的孩子喜歡漂亮的發(fā) 卡,有的瞄準了小手 槍……
“西山王母開盛會,擺下蟠桃請眾仙。上八洞,下八洞,唯獨沒請孫悟空……”看,前面有位老匠人正在捏面人,他嘴里說著,手上不停地捏著,這次捏的是“孫悟空偷蟠桃”。只見老人拿了一些粉紅色面團,一捏、一搓、一壓、一挑,一個粉嘟嘟的大仙桃就做成了。接下來,他拿起一塊五彩的面團,壓扁,做成了一條虎皮裙。再拿起另一塊,用手搓來搓去,做成了如意金箍棒。最后,他拿起身邊的小人,給他穿上虎皮裙,插上金箍棒,抱起大蟠桃,嗬!一個抱著大蟠桃的孫悟空活靈活現(xiàn)地出呈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爺爺二話不說,掏錢買下了它。
我舉著這個面人兒,跟著爺爺循著喧天的鑼鼓聲,來到了大戲臺。戲臺上的演員穿著色彩鮮艷的戲服,濃妝重彩,咿咿呀呀地唱著?墒牵衣牪欢麄兂诵┦裁,硬拽著爺爺走開了。
傍晚時分,我跟爺爺離開了廟會現(xiàn)場。然而,那琳瑯滿目的商品,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激蕩云霄的笑聲……卻在我的腦海中久久沒有散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9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個小城市渦陽。它也被稱為“老子之鄉(xiāng),道德之鄉(xiāng)”。這里有淳樸的民俗,人們熱情好客,熱愛生活,所以風俗也豐富多彩。其中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2月2日。
2月2日,龍?zhí)ь^據(jù)說在農(nóng)歷二月初二左右,24節(jié)氣喚醒了昆蟲。過了一個冬天,龍在2月2日被春雷驚醒,因此它也被稱為“春節(jié)”或“端午節(jié)”;2月2日,龍?zhí)ь^,天子下凡,牧師趕牛這意味著從今天起,我們將告別農(nóng)閑,開始工作。我們在這一天祈求龍的祝福,期待著一年中的好天氣。你在這一天吃的東西與龍有關(guān):吃年糕被稱為吃龍鱗、吃餛飩、吃龍眼、吃面條、吃龍須、吃米飯、吃龍和龍。此外,你還可以吃油炸粉、油炸豆等以圖好運,在這一天,人們早上起床后會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會怎么做。”;2月2日,龍?zhí)ь^看,龍不抬頭看,我抬頭看還有一句諺語2月2日,當龍?zhí)ь^時,每個孩子都會剃頭發(fā);因此,為了給孩子帶來好運,父母也有成功的愿望。所以,今天帶孩子們?nèi)ダ戆l(fā)。理發(fā)店門口排著長隊,理發(fā)師們忙得沒時間吃飯。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給男孩留辮子的習俗。當然,我選擇在這一天剃辮子。舉行盛大宴會并邀請客人。這個男孩應(yīng)該盤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幾個人拿著它。嗩吶手在前面吹啊吹,帶路。他將在村外的小橋或小河上舉行剃須儀式。
剃辮子師傅應(yīng)該用說唱和唱一首祝福歌,祈禱孩子能過上安全的生活,并在長大后被列入黃金名單。此外,要想知道孩子有多少個叔叔,把辮子分成幾股,每個叔叔一股。當叔叔得到他的頭發(fā)時,他應(yīng)該給孩子一個紅包。然后用紅紙包幾縷頭發(fā),綁在鴨子的腿上或鯉魚的背鰭上,然后把它們放到河里。人們會爭先恐后地抓鴨子或鯉魚。這也將儀式推向了高潮。
此外,在2月2日,農(nóng)村地區(qū)有一種“圍倉庫”的習俗,即在房屋前后圍上大大小小的灰色圓圈,希望今年有個豐收。
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很強的民俗特色,需要我們的傳承和保護。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0
我的家鄉(xiāng),xx,是一座富有“煙火氣息”的城市。與別地不同,這里的早餐被稱為“過早”,它種類豐富,而且每一種單獨拿出來,都可以當做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大餐,可謂是xx的一大風俗。
走在街上,許多人手中都拿著一份早餐在吃。有的蹲在地上,大口嚼著他們的“過早”,雖然看上去有些粗俗,但這恰恰是xx的“煙火氣”所在;有的走在大街上,在趕路的同時,手中還不忘拿著一份早點一一這也練就了xx人“邊走邊吃但滴湯不漏”的本事。雖然公交車明令禁止在車上吃東西,但在“早高峰”的車上,仍能經(jīng)?吹饺嗽谲嚿稀斑^早”,手捧一份熱干面或豆皮,吃得忘我。
來到餐館,里面雖然大,但也坐滿了人,密密麻麻,還有不少人站在座位旁。一張張方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小吃:泛光的熱干面,隔著多遠,都能聞到芝麻醬的香味;金黃薄脆的豆皮,使它的樣子十分體面;清甜淡雅的米酒,飄逸著清甜的米香……還有許多我叫不出來的小吃,它們一碗碗碼在桌上,使我垂涎欲滴。這不是早餐,而是一場盛宴。
憑借經(jīng)驗,點了份豆皮與一杯豆?jié){,便靜坐等候。豆皮外面的皮被炸得金黃酥脆,細薄的皮上映著油光。誘人。輕咬一口,皮碎了,露出里面的餡來。香菇、肉丁、糯米……豐富的餡料勾起了我的胃口,尤其是那糯米,顆顆都浸了油。入口,是記憶中的`味道,油而不膩,鮮香爽滑。豆?jié){一如既往的清甜,正好能去除豆皮的油膩。臨了,我擦擦嘴上的油。肚皮也填飽了,還解了饞。在武漢,這類價格親民而營養(yǎng)美味的“大餐”,可是隨處可見。
回到小區(qū),小區(qū)里的爺爺奶奶們便迎上來,問我奶奶:“過早了有嗎?”親切,淳樸。我和奶奶都不由得曬然一笑!斑^了,您吶!”隨即又簡單而親切的聊了幾句,便告辭了。一天的好心情,從這一刻,萌芽而生。
我不知道那么多種精致的“過早”是誰發(fā)明的,但我透過這些早點,看到的是咱武漢人對生活的不將就。哪怕只是簡單的一頓早餐,也要吃好、吃營養(yǎng),吃出一番滋味。大抵xx的人,都很熱愛生活,才會這樣換著花樣“過”早。
這,大抵便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1
說到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家一定會馬上想到春節(jié)。而在過春節(jié)時,我們一定會履行許多傳統(tǒng)習俗。那么今天,來談一談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吧!
到了除夕,不管是在外打工的,還是做生意的,都會趕回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
在貼春聯(lián)時,一般都有左聯(lián)、右聯(lián)和橫批。人們往往都會在春聯(lián)上寫上吉利的話語,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平安安,心想事成。有的門前還掛上了大紅燈籠,非常喜慶。
晚飯,擺上好酒好菜,非常豐盛,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平常,大人們不準小孩子這個那個的,這一天例外,我們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吃完飯,就開始發(fā)紅包了。我最喜歡這個了,爺爺奶奶發(fā)紅包,爸爸媽媽發(fā)紅包,哥哥姐姐也會發(fā)紅包。我的癟口袋,一下子就鼓起來了。有了紅包,我可以自己買好吃的`、好玩的,當然還要留點慢慢用。
除夕還有許許多多的活動,我們小孩子放小鞭炮,玩煙花,大人們看電視、守歲。“爆竹聲中一歲除”,由此可見,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春節(jié)的一大習俗。
在夜晚,那爆竹聲噼里啪啦,那煙花五顏六色,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形狀,各種顏色,增添了許多節(jié)日氣氛。但現(xiàn)在許多人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給我們的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燃放的煙花爆竹還會污染空氣,所以這一習俗已經(jīng)被“禁止”。
初一,是村里拜年的日子,大人小孩都穿上嶄新的衣服。每家都準備茶水、糕點、煙,招待來拜年的人。一般是男的去每家每戶拜年,女的在家招待。
這一天,我都會準備一個袋子,裝水果、零食和煙等,每到一家拜年,都會見人都給零食,都給遞煙。都知道小孩不抽煙,也發(fā)煙,拿回家給大人抽。回到家,我的袋子里裝得滿滿的,真是小百貨店呀!
接著幾天,是去親戚家拜年,每個親戚家都必到。一年就一次,基本上都要到那吃餐飯。
到了十五,過元宵,吃湯圓。湯圓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芝麻露了出來,試問哪個人不想一口下去,解解饞呢?真甜,真香!
過了元宵,春節(jié)就過完了。大人們開始干活,我們小孩子開始上學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2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家鄉(xiāng)的風俗無疑是難以忘懷的,尤其是在外地讀書的這段時間里常;貞浧鸺亦l(xiāng)的風貌,也許我的確是離開家鄉(xiāng)太久才會緬懷這些吧,對我而言家鄉(xiāng)的風俗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鄉(xiāng)愁,每當思念家鄉(xiāng)的時候總會想起各種有趣的風俗。
首先端午節(jié)這天用艾蒿洗澡的風俗是十分實用的,也許是在城市里待的時間太長導致我對端午節(jié)的理解比較膚淺,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吃粽子以及電視上的劃龍舟之上,至于門前掛艾蒿以及泡水洗澡的風俗已經(jīng)是記憶中的事情了,事實上這種做法能夠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至少在我經(jīng)歷了這種風俗以后能夠感到很舒服,事實上后來聽家中長輩的講解才知道艾蒿的功效有很多,無論是辟邪的`意義還是用來驅(qū)蚊或消毒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我不確定將來是否提到這個節(jié)日只能想到粽子,但對于其他出現(xiàn)較少的風俗不應(yīng)該被我們遺忘,我也希望將來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能夠在城市之中看到艾蒿。
其次則是大年三十這天需要給逝去的親人“點亮”,即類似于掃墓的形式在墳前放置花朵以及蠟燭,要確保徹夜長明從而帶來保佑平安的意義,后來為了環(huán)保將其改成了塑料花和電子燈,雖然不知道其他地區(qū)是否在這個時間段有著這樣的風俗,但在我小時候的確和父母以及家中的親戚經(jīng)歷過這種風俗,雖然不知道是否會在將來消失在歷史之中卻有著曾經(jīng)存在的證明,也許在下次回家過年的時候也會參與到這項風俗之中吧,年紀越大的長輩越是重視對風俗的遵守,也許這種做法的確能夠讓我們的內(nèi)心有所寄托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并不只有上面的兩種,但由于我平時關(guān)注較少以及在外地上學很長時間了,這也導致我連家鄉(xiāng)的方言都僅僅停留在能聽懂的層次上,似乎只有和家中長輩打電話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家鄉(xiāng)的那種氛圍,我覺得每種家鄉(xiāng)的風俗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珍貴事物,一方面要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明白家鄉(xiāng)有哪些風俗,一方面要與時俱進從而去除風俗之中的一些陋習,不知道長大以后家鄉(xiāng)的風俗是否還是兒時記憶中的模樣。
我會珍惜現(xiàn)在的校園生活并在以后努力學習,希望將來回到家鄉(xiāng)以后能夠再次和家人們體驗記憶中的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xiāng),有這樣一種風俗。農(nóng)歷二月半,人們會在這天舉辦慶典迎“伏虎禪師”,并且邀請親朋到家中做客。
這個節(jié)日的來歷啊,可是個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個羅伏和尚,他心地善良,有一天下山取火,碰見了一只饑餓的老虎,他取火回來,便以身飼虎。他舍己的精神感動了上蒼,觀音菩薩點化了他成為“伏虎禪師”,老虎成了他的坐騎。人們也把二月半這天定為伏虎禪師的紀念日。
農(nóng)歷二月半這一天,是我除了過年外最期盼的一天。早上,太陽才剛掀開云彩,探出頭來,廟會里已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了。年長的爺爺奶奶為我們化妝,有扮成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的.;有扮成肥頭大耳的豬八戒;有扮成忠心耿耿的沙和尚……而我扮的是巾幗不讓須眉的穆桂英:臉上化著大青衣的妝,身披紅衣,頭戴帥盔,英姿颯爽的樣子!
最激動人心的時候來了,慶典開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請出的“伏虎禪師”;后面緊跟著聲勢逼人的軍鼓隊,鼓聲如雷、震天動地;腰鼓隊的奶奶們鼓槌飛舞、彩綢翻飛,極富感染力;還有一支由小朋友組成的小號隊,號聲嘹亮、意氣風發(fā);再后面就是我們了,我們這個方隊最有意思,有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騰云駕霧的唐僧三徒被大人扛在肩上,當然還有我的穆桂英掛帥。我和“花木蘭”、“楚霸王項羽”一起坐在特制的車上宛如騎在馬上,后面還跟著坐轎子“大家閨秀”……最后一個方隊是由全村人舞著彩旗、舉著香組成的,有年過七旬的老人、有血氣方剛的少年、有活潑踴躍的小孩……游行結(jié)束后,會向村民們分發(fā)水果、禮物,這還有多層意義呢!希望大家平安長壽,這是第一層,第二層是紀念“伏虎禪師”的舍己精神,第三層是希望每個人在這一年都能得到守護和祝福。
這時候在村民的家中,男主人們在舂粿,女主人們在做美味的菜肴:燒牛肉、紅燒魚……客人們一邊幫忙,一邊聊著天,大家在一起度過這愉快的一天。
這風俗節(jié)日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xiàn)著豐富多彩的家鄉(xiāng)特色和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建設(shè)更美好的家鄉(xiāng),把家鄉(xiāng)的風俗繼續(xù)傳承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4
我生在城里,長在城里,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xiāng)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xiāng),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為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里。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里忙外,廚房里飄來丁丁當當?shù)陌赴迓暫褪[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著“外公呢外公到哪里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著說:“外公不在那里!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日是外公祝壽,他怎樣不到呢”我的話剛說完,堂前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著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說:“這是家鄉(xiāng)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著說:“舅舅,你就給我們說說家鄉(xiāng)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說:“我明白多少說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著。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說:“祝壽是南鄉(xiāng)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為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能夠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本司说购昧司疲轮笳f:“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shè)好壽堂,掛燈結(jié)彩,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面。午時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午時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說著……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xiāng)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5
龍舟競速,艾香陣陣,粽香十里,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而我最喜歡的端午習俗當然數(shù)賽龍舟啦!
每到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總是會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大賽,這令我感覺很奇怪,端午節(jié)為什么一定要賽龍舟呢?媽媽告訴我,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尋找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人們就以賽龍舟形式來紀念他們。也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從此,端午賽龍舟便成為了一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去年端午節(jié),我有幸能去現(xiàn)場感受了一番龍舟別樣的風味。
我們早早地來到湖壩上,本以為我們搶占先機,可以尋個好位置,不曾想,湖壩上早已擠滿了前來觀看比賽的人,真可謂人山人海。從上往下望,到處人頭攢動,有帶帽子的,有撐花傘的,就像是隨風逐波的麥浪,看來這炎炎夏日也抵擋不了人們的熱情啊!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靜靜等候比賽開始。盼啊盼,比賽終于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選手們個個意氣風發(fā),頭上腰上各纏著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一架架龍舟便如一支支離弦的利箭,在本平靜無波的河上來去如飛,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huán)響”鞭炮掛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起,在河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那些龍舟紛紛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地奔向終點。選手們奮勇?lián)]槳,動作整齊劃一,堅實的肌肉隨著動作一起一伏,額上布滿的汗珠反射著太陽的光輝。擊鼓的人更是興奮異常,身體一蹲一起,雙槌齊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上去,讓人擔心那鼓會不會被敲破。賽到緊張?zhí),更是精彩異常。鼓點越來越急,搖板入水的節(jié)奏也在加快。只見兩只龍舟齊頭并進,力爭上游,誰也不讓著誰。選手緊張,觀眾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岸上的呼聲一陣蓋過一陣。待到分出勝負,又是一陣的歡呼聲夾雜幾聲懊喪的嘆息聲。
比賽結(jié)束了,人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比賽場地,湖面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龍舟比賽可真是多姿多彩啊!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06-2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1-0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1-01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1-0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5-14
家鄉(xiāng)的風俗03-01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04-29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02-08
家鄉(xiāng)的獨特風俗作文08-07
家鄉(xiāng)清明風俗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