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6篇)
在學校抑或是社會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fā)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應急預案應該怎么編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坍塌事故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
一、目的
為了預防坍塌事件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害,保證坍塌事故發(fā)生后,搶險工作及時有序。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預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工程項目的自援自救;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
三、組織機構及職權
1、項目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2、職權
2.1、組長:全面領導應急小組的工作,并對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調配。
2.2、副組長:總體協調各部門在緊急應變中的分工協作和統一指揮。
四、救援小組職責:
建設工程工地發(fā)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tài)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20企業(yè)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jiān)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fā)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既為臨時救援組長。
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y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醫(yī)院搶救。
后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wèi),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
五、救援器材
(一)、醫(y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
。ǘ尵裙ぞ撸阂话愎さ爻涔ぞ呒椿緷M足使用;
(三)、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
(四)、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
。ㄎ澹岆U工具:面包車、吊車、挖掘機、鏟車各壹臺;
六、預案的'實施
(一)、接到事故后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公司主要領導,并迅速上報市建委。
2、指揮小組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ǘ、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fā)生事故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突擊行動,調查現場情況,同時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必要時請求武警、消防部門協助搶險,請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y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y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5、項目安全員負責組織現場作業(yè)人員撤離危險區(qū)。
6、項目施工員負責組織人員維護現場,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危險區(qū)域。
7、項目技術主管負責組織人員排除險情,以免造成深基礎再次坍塌。
七、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ㄒ唬、重特大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fā)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報公司救援指揮小組辦公室,并在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fā)生事故的工地、施工規(guī)模;
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fā)人和時間。
。ǘ、重特大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八、其它事宜
(一)、定期召集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開展安全事故預案的研討。
。ǘ⒍ㄆ趯τ嘘P成員搶救搶險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提高其實戰(zhàn)能力。
(三)、確保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的通訊聯系及時方便,如有變化及時通知救援領導小組。
(四)、本救援預案是針對有可能發(fā)生的高空墜落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ㄎ澹┙洺=M織有關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六)、發(fā)生重特大事故后,立即報告,各有關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fā)生信息后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2
1、適用工程:(土石方開挖、構筑物、架子、模板、鋼筋、磚墻、安裝等)
2、傷員搶救
2.1搶救休克的傷員:
、傩菘藗麊T的癥狀是:皮膚蒼白或發(fā)青,咬舌、口齒不清,發(fā)冷,皮膚潮濕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惡心、擅抖、口渴;心臟跳動加快;
②搶救方法:
a.可把休克的傷員(頭部、胸部、腹部或大腿處骨折者除外)雙腿抬高、高出地面0.2-0.3米,讓其背部朝下躺著,再使用合適的物體把雙腿墊起。這樣,能使血液順暢地流動,達到各器官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程度。
b.如果休克的傷員呼吸困難,應讓其斜倚或側臥,使其呼吸順暢。
c.如果傷員有一只腿受傷,可將另一只腿墊高直至使其它器官獲得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血液。
d.如果傷員出現嘔吐,應讓其側臥,并給些飲料。
2.2搶救骨折者:
、俟钦郯鷳ò钦厶幍'肌肉、健、血管和韌帶。
、谟械墓钦廴菀装l(fā)現,有的骨折在皮膚的肌肉里面不容易發(fā)現,應通過觀察傷員的肢體組織有無變形和傷員自我感覺來判斷。
、厶幚砉钦鄣闹饕椒ㄊ前压钦蹟嗝婕右怨潭ǎ⒃谳^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固定狀態(tài)。簡易固定方法有:
a.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筆直的棍棒等。
b.護墊用布或毛巾,放于落木板和傷口之間。兩片薄木板之間領帶或布條系緊。
c.不能用繃帶正對傷口包扎。
2.3止血:
、賹σ话懔餮獋诘目刂疲
a.把傷口的衣服移開。
b.用無菌或消過毒的紗布、清潔干凈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傷肢體部位,并系緊。
c.如傷口在手上,應使用清潔干凈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止血。
、诳刂茋乐氐某鲅,如果傷員傷口流血嚴重,應在“擠壓處”進行直接擠壓。這樣能阻止動脈直接向傷口供血,如果血從下胳膊處的傷口流出,可直接擠壓上胳膊處,即抓住傷員的胳膊上部,擠壓內側。如血從腿部的傷口流出,擠壓點在大腿根部。
2.4如項目部不能及時搶救的傷員,應急指揮部應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yī)院取得聯系(醫(yī)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醫(y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3
為認真貫徹執(zhí)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坍塌事故的發(fā)生,并在一旦發(fā)生坍塌事故能夠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波頓科技園研發(fā)大樓基坑支護方案)及廣東盛深圳市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qū)西麗茶光路,本工程研發(fā)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 m2,,地上:74885 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 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 m2、咸味香精車間1691 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 m2、危險品倉庫677 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 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 m2。研發(fā)樓(二期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為10.9米,核心筒開挖深度13.5米,一期廠房除水泵房開挖深度為4.9米外,其余廠房開挖深度為2米。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
組 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 長:
隊 員:
三、應急預案內容
1.目的
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土方坍塌倒塌事故主要體現在基坑邊坡堆料小于安全距離或堆料荷載過大、邊坡排水不當、邊坡水平及位移觀測不及時等。事故發(fā)生后會造成人員傷亡或機械設備損壞。為確保本項目部在發(fā)生坍塌事故時,能使受困者迅速脫離險情,救治傷員,將事故發(fā)生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fā)生土方坍塌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職責
3.1 坍塌事故發(fā)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 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fā)生坍塌事故發(fā)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應急預案內容
4.1事故發(fā)生時的處置措施
(1)盡量使用人工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qū)。
(2)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
(3)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
(4)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報告應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到達后立即組織應急救援隊搶救現場傷員,清理坍塌現場,并做好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5)應急救援隊負責消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
(6)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fā)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
(7)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同時準備好車輛隨時準備運送傷員到附近的西麗醫(yī)院救治。
(8)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9)加強基坑排水、降水措施;迅速運走邊坡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加強基坑支護,對邊坡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固處理;削去部分坡體,減小邊坡坡度。
(10)技術負責人、現場安全員應對坍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訂相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公司和上級相關部門。
4.2注意事項:
(1)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停止施工,關閉機械,以免二次傷害。
(2)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易放棄,必須堅持到底。
(3)注意觀察基坑周邊建筑物或設備,及時組織人員撤離危險區(qū)。
4.3電話報救須知
4.3.1深圳市救護電話:120
4.3.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 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 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 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5.坍塌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5.1 公司值班電話:
5.2 項目經理:
6 事故后處理工作
6.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6.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fā)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6.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6.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7.附錄
7.1應急設備清單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4
施工現場一旦發(fā)生外架、井架、塔吊倒塌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項目部倒塌應急預案。
1、不論任何人,一旦發(fā)現有外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的可能性,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隱蔽。
2、現場人員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或施工員,并打電話及時向集團應急搶救領導小組領導報告事故的發(fā)生情況。請求集團應急搶救領導小組的支援。
3、根據現場情況,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救。應務必講清手上人數、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同時,現場急救人員在急救車到來以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現場辦公室。
4、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5、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改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集團應急搶救領導小組。
各相關方聯系電話如下:
醫(yī)院:110
消防:119
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所屬辦事處:
項目經理:
施工員:
安全員:
材料設備員:
安全監(jiān)督站:
勞動保障部門:
監(jiān)理公司:
甲方: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5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yè)工長 技術員 質檢員 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xxx
。2)坍塌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至項目突發(fā)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介,必要時對“應急響應”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yǎng)。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防坍塌事故發(fā)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yè)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fā)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和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fā)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fā)現事故發(fā)生人員首先市場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y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應立即停止在事故現場發(fā)生部位進行的裝卸作業(yè),現場管理人員應指揮作業(yè)設備改換地點,對事故 中造成翻車、掩埋挖掘設備和人員傷亡的,現場管理人員應立即組織實施搶救,并同時報告現場總指揮。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和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fā)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員監(jiān)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fā)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fā)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wèi)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地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fā)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6
為確保在發(fā)生坍塌、滑坡時,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坍塌、滑坡意外事故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ㄒ唬 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 長:XXX
副 組 長:XXX
成 員:XXX
主要職責:
1.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工作責任心,完善坍塌、滑坡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 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向全體參建人員進行坍塌、滑坡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坍塌、滑坡安全技能和災害現場逃生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參建人員的防范意識和基本技能。
3. 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救護要求配齊、配足各種必需設備和器材,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zhàn)備狀態(tài)。
4. 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現場施工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wěn)定。
。ǘ 通訊聯絡組及職責
組 長:XXX
成 員: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根據坍塌、滑坡情況,如需報警,應立即就近用電話或手機報告救護中心,報告內容為“XX工地發(fā)生坍塌、滑坡,請迅速前來搶救”,待對方放下電話再掛機。然后派人到大門口打開大門、清除路障,等候救護車到來;引導救護人員和設施進入坍塌、滑坡現場;聯絡有關單位、個人,組織調遣救護力量;負責對上、對外聯系及報告工作。
。ㄈ﹤麊T營救組及職責
組 長:XXX
成 員: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迅速組織相關人員攜帶救護器具趕赴現場進行搶救、組織將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ㄋ模 保衛(wèi)疏導組及職責
組 長:XXX
成 員: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對場區(qū)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疏散場區(qū)內外的'人員撤離出危險地帶。
。ㄎ澹 現場臨時醫(yī)療組及職責
組 長:XXX
成 員: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利用就便器材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搶救和包扎工作,并及時聯系當地醫(yī)院將重傷人員送醫(yī)救治。
。┪镔Y搶救組及職責
組 長:XXX
成 員:項目部、分包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
二、應急行動
1、一旦發(fā)生坍塌、滑坡事故,首先應由疏散引導組進行疏散,清點人員,確定有無人員失蹤、受傷。了解事發(fā)前該區(qū)域施工人員情況,作業(yè)人數,如有施工人員失蹤或被埋,立即組織有效的挖掘工作。
挖掘應采用人工挖掘,禁止采用機械挖掘,防止因機械挖掘對被埋人員造成傷害。人工挖掘盡量避免使用尖銳性工具。對于大塊沉重物體,應合理組織搬運,尤其是壓在被埋人員身上的大塊物體,必須組織好足夠人力方可搬運,搬運前明確職責,由專人負責將被埋人員移動出。
搶救挖掘人員應分班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時換班,保障搶救挖掘人員體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被埋人員搶救出來。
2、如有人員失蹤、受傷應立即報警。并有車輛引導員做好救助車輛引導。
3、劃定危險區(qū)域,安排測量人員進行坡面位移變形觀測,并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做好監(jiān)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穩(wěn)定,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4、必要時合理組織卸掉坡頂堆載,坡面組織有效支撐,防止坡面破壞擴大。
5、在專業(yè)醫(yī)療人員到達前由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救助。
、 爭分奪秒搶救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
、 出來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進行正規(guī)心肺復蘇。
③ 傷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帶。
④ 切忌對壓傷進行熱敷或按摩。
三、坍塌、滑坡后有關行動
1、領導小組得悉坍塌、滑坡情況后立即趕赴現場,各種救護隊伍到辦公樓或附近集結待命。
2、各小組在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搶險救災。
、 迅速發(fā)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危險地帶的所有人員撤離。
② 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 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管轄區(qū)域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參建人員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傷亡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坍塌、滑坡后有關行動
在坍塌、滑坡事件發(fā)生后,第一個接警者或首位發(fā)現坍塌、滑坡事件的人員,為該預案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一執(zhí)行者。第一責任人要以國家利益、項目部利益為重,無條件地承擔組織、指揮、搶救、控制險情和報警的任務,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及時做好組織、搶救和報告工作。如事發(fā)或接警后拖延、推諉等,一律視為失職、玩忽職守或瀆職。項目部視失職情況追究失職者的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包括開除在內的行政處分,直到追究刑事責任。
五、坍塌、滑坡后有關行動
在坍塌、滑坡事件發(fā)生后,全體人員要把搶救、保護人員生命安全視為第一要務。不得臨陣退卻,更不得采取事不關已的回避逃脫手段,否則,將給予撤職、解聘、待崗等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直到追究刑事責任。
六、坍塌、滑坡后有關行動
坍塌、滑坡事件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地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上報xx項目部,xx項目部接報后根據事故性質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時限內再上報當地安全監(jiān)管部門。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時限:
1、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fā)生后20小時;
2、重大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fā)生后8小時;
3、特大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fā)生后4小時;
4、特別重大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fā)生后2小時。
七、其 它
1. 在應急行動中,各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2. 本預案從20xx年11月10日起正式施行。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7
土質變化大,周圍環(huán)境復雜,在土方開挖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小范圍坍塌,同時土方開挖又必須和支護密切配合,分層開挖。
一、針對預測支護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編制如下施工應急計劃:
。1)因土體含水量大或卵石中出現的不能成孔情況,可采用φ50鋼管替代釘桿,壓力注漿形成錨釘。
(2)對于邊坡局部土質較差,自穩(wěn)性能差的,可采用超前錨桿或錨管進行加固支護。
(3)對于局部土體剝落的位置,及時采用土袋填充,隨后噴射砼封閉,在砼終凝后注漿填實。
(4)現場準備一定數量的砂袋及砂土,必要時可對被動區(qū)采取壓重法,可有效減少基坑變形和抵抗基坑隆起。
。5)挖土時分層開挖,嚴格控制每層開挖深度。
(6)開挖前應對錨桿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
(7)基坑底部遇到粉砂和細砂層,要嚴格控制砂層含水量,防止過大和過小,根據實際情況,減少開挖深度和范圍,必要時可在原設計土釘之間增加短錨桿,若中粗砂含量大,可以設置超前素水泥小樁等措施。
(8)在開挖過程中,若有流沙層涌入基坑,作業(yè)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撤離施工現場,同時采取措施制止流沙繼續(xù),如利用沙袋進行圍擋,土方回填等措施。
(9)在降水期間,備用一臺發(fā)電機,以防突然停電,造成地下水位上漲,無法排除,給基坑帶來破壞。
。10)基坑開挖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傾斜的指揮與控制當發(fā)現附近建筑物傾斜達到警戒值1%時或沉降速度達到0.1mm/d時,采取的.措施為:
a、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加強基坑支護,措施為增加錨桿數量,將錨桿間距加密為500mm;情況較差時,先采用φ600鋼管臨時立柱進行支頂,間距為1.0m。
b、地面加強措施為在基坑周邊5.0m范圍內采用注漿進行加固土體,地面注漿材料采用純水泥漿,注漿壓力0.5~1.0Mpa,土體加固深度為8.0m。
c、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訂建筑物的糾偏方案并組織實施。
。12)突降大雨或暴雨時,立即起動備用水泵抽水,并安排專人不間斷觀察基坑的穩(wěn)定情況。
二、安全防護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現場臨時搭設的腳手架,支撐桿必須穩(wěn)固。
2、土方坍落和滑坡是本工程最容易發(fā)生的安全隱患。在危險處設置醒目警示標志。施工過程中由安全員高崇亮負責對邊坡進行監(jiān)測。
3、施工前應提前做好防雨準備工作,遇雨天應停止施工,對施工用材料、機具及坡面進行覆蓋防護,雨后復工須認真檢查邊坡情況。
4、基坑底下施工,邊坡上嚴禁堆土和重物,堆卸建筑材料或機具設備。并在邊坡上設置警示帶,嚴禁行人靠近。
5、由項目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監(jiān)督管理,發(fā)現問題,立即整改。
6、預加固施工期間由高崇亮對邊坡進行安全監(jiān)控。在塌方兩側設置定位點,每天定時對邊坡變化情況進行不得少于兩次測量,統計測量數據,跟蹤邊坡變化情況,如發(fā)現變形加劇必須停止施工,上報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7、基坑邊坡加固支護施工完成至基坑回填之前,如遇暴雨洪水等,必須將施工人員設備撤離現場。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8
一、編制說明
。ㄒ唬┚幹颇康
通過本預案的應用降低隧道發(fā)生坍塌的可能性;當坍塌發(fā)生時能指導隧道坍塌事故的補救,盡量減少隧道坍塌產生的危害,保護員工人身安全,和工地財產的安全,并保證工地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編制原則
貫徹執(zhí)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等。
(三)編制內容
本預案內容由“編制說明”、“項目簡介”“控制措施”“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糾正與完善“共六部分。
(四)編制原因
由于本工程地質條件特殊,圍巖自穩(wěn)性差,節(jié)點多,若施工不當,將引起地層較大的變形,甚至坍塌,
危及施工人員與行人及周邊建筑物安全,地上管線多且復雜,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特成立隧道坍塌事故應急救援責任小組,制定安全可行的控制措施,及時反饋風險控制實施情況,保證工程施工的勝利進行。
二、日常施工控制措施
、乓揽靠萍歼M步、科技公關、專家評審科研創(chuàng)新的力量解決施工中難題。
、茍猿忠缘刭|為先導的原則,時刻掌握隧道的地質情況,地質要有特殊的超前支護措施。
⑶堅持先護頂后開挖的原則施工:采用超前小導管預注漿加固措施。通過試驗確定注漿壓力、配合比、濃度、固結范圍,保證注漿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炔捎煤侠淼拈_挖方式:施工時嚴格按照“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施工。
、蓢栏窨刂泼垦h(huán)進尺,開挖成形后及時進行初支、確保工序銜接,盡早施做仰拱封閉成環(huán),以改善受力條件,對特殊地段縮小鋼架的間距,加強初支支護。
⑹隨時注意觀察掌子面的情況,發(fā)現地質情況變化,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保證施工安全有序的進行。
、思訌姳O(jiān)測:開挖初期支護后,量測拱頂下沉及邊墻收斂、地面下沉與隆起、鋼架內力。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采取相應防止措施,加強背后回填注漿,把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地層、支護結構和周圍環(huán)境的動態(tài)變化始終置于可控狀態(tài)。
三、應急準備
。ㄒ唬┙M織機構
1、領導機構
為了加強施工工地的隧道坍塌預防工作,建立一套完備的隧道坍塌預防管理體系,項目部成立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各部室負責人、技術主管等組成的隧道坍塌或突水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隧道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2、管理職責
(1)組長職責與權限
、賹λ淼朗┕さ母飨虬踩ぷ鬟M行檢查、督促、指導和協調。
②指揮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重大安全事件必須依照規(guī)定在24小時內報告相關單位主管部門。
、圬撠熃M織每天對隧道施工的安全檢查。
(2)副組長職責與權限
、儇瀼芈鋵崌翌C發(fā)的有關施工過程中潛在的重大事故/事件/環(huán)境破壞應急法令、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以及工發(fā)預案的運行,對工地的潛在的重大事故/事件/環(huán)境破壞應急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趯徟仍牟少徲媱潱M織工地按要求購買并應滿足使用;組織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救援設施的運行情況,作好維修檢查并記錄,保證設備的完好,并且在事故發(fā)生時調用工地一切物質和設備。
、劢M織工地全員進行培訓,對生產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工人進行理論考核,并定期組織進行應急預案模擬演練。
④每天必須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情況,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決策處理。
。3)小組成員職責與權限
①經常對隧道的施工情況、地質狀況、滲水情況和地表沉降進行仔細檢查,發(fā)現問題及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诮洺z查機電設備、照明系統、通風系統的運轉、保養(yǎng)和維修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
③嚴格檢查隧道施工的各道工序,規(guī)范工人施工。
、茈S時檢查工人的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發(fā)現佩帶不齊全者,責令其退離施工現場,并進行批評教育,視實際情況作相應處理。
⑤在組長的帶領和指導下,嚴格執(zhí)行每天的檢查工作,堅持“三工制”,并做好詳細記錄。
。ǘ⿲嵤C構
在隧道坍塌補救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和組織下,工地將根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建立本工地的應急救援搶險隊,負責隧道坍塌防護具體事宜.
。ㄈ┵Y源配備
1、勞動力配置
應急救援小組作為事故應急的指揮人員,負責組織工地工人進行事故搶修。工地醫(yī)療隊和工地車組負責對傷病人員進行救護。
2、設備物資配置
工地針對隧道施工中的風險情況,應配置以下適當的救援器材鋼管、工字鋼、方木、木板、草袋、砂、石子、水泥、水管、氧氣、防毒口罩、防塵口罩等。根據施工場地的平面布置和工程施工特點,工地制定了生產工地的救助材料存放位置,并懸掛標識牌。
3、資金配置
項目部針對施工可能潛在的危險,準備一定資金用來處理可能突發(fā)的事故。
4、醫(yī)療救助配置
根據實地調查,距工地最近的醫(yī)療救助機構,并將公司法部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公布于眾,廣泛張貼于工地內。
醫(yī)療急救電話: 120
醫(yī)院: xx
(四)培訓和演練
1、 培訓
⑴工程實施前,對參與本工程的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學習國家安全生產法、承德市、公司頒布的關于安全生產的《規(guī)定》、《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要求在施工中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按照操作規(guī)程施工。
⑵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產的科學知識,牢固樹立“安全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自覺自愿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令和規(guī)章制度,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⑶建立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考核制度,加強班前教育、班中檢查,班后評比,積極開展各項安全活動。
⑷對電工、焊工、架子工、翻斗車司機等特殊工種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操作和崗位的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對從事有塵毒危害作業(yè)的人員要進行防止塵毒危害知識的教育。
、刹捎眯录夹g、新工藝、新設備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操作和崗位的安全教育,未經教育或教育后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操作。
⑹作業(yè)工班每周一進行定期的安全學習,學習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防護知識、總結上周施工中產生的安全隱患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糾正與完善
一旦發(fā)生事故后,項目部將對事故原因進行詳細分析:事故原因、受損情況、應急機構的效率、應急措施的時效性以及設備運轉和物資儲備情況等。根據分析的綜合情況,項目部再結合實際對本工程的重大事故救助應急預案進行修改。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9
1.總則
為了保護職工的人身安全,確保在挖孔和基坑坍塌意外情況發(fā)生時,搶救隊員和全體職工能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時搶救傷員,最大限度降低傷亡傷害程度,為此制定坍塌應急預案。
2.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事故類型
指深坑作業(yè)坍塌對人員的傷害。
2.2危害程度分析
坍塌的危害性主要造成人員傷亡。
3.應急處理的基本原則
3.1以人為本原則
把保障人民群眾(全體工程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預案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fā)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2預防為主原則
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做好應對工程施工期間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思想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重點建立健全信息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和應對災害性事件的科技水平。
4.組織機構及職責
4.1、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
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項目經理部領導、各部門組成,設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專業(yè)處置組:
總指揮:xxx
副總指揮:xxx
成員:xxx
成員單位:xxx
4.2、具體分工
(1)祝軍:擔任現場總指揮,負責各方面物質和人員的調配。
。2)王斌、萬國強: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
(3)魏俊州、向國東: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醫(yī)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等單位的溝通。
。4)張曉強:負責維持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根據事故情況按規(guī)定時間向公司、局工指、建設等上級單位安質部門匯報情況。組織事故原因現場調查,查找原因,制定預防措施。根據事故原因及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有關領導審批。
。5)xxx、xxx: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6)xxx、各施工隊隊長及施工現場負責人:事故一旦發(fā)生,易江夢、各施工隊隊長及施工現場負責人應立即趕往事故地點,組織人員、勞力、設備、物資進行搶險。
(7)xxx:負責車輛的應急供應,隨時等待調配。
。8)xxx:負責物質和資金的保障,備足一定量的物質和資金隨時等待調配使用。
5.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jiān)控
5.1.1所有進入現場施工的人員,要嚴格執(zhí)行施工的規(guī)定,必須按規(guī)定配帶安全防護用品。
5.1.2嚴格按噴錨構筑法組織施工,根據土質類別嚴格按設計進行施工支護,堅持監(jiān)控量測,按反饋信息指導施工,嚴禁盲目冒進、草率支護、冒險施工。
5.1.3各施工班組間,上下各道工序間,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時交接班人應將本班組工作情況及有關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詳細交待,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5.1.4現場作業(yè)面廣,機電設備多,管線多,設專人負責統一組織指揮,按安全規(guī)則操作,合理布設管線,坑洞內要有充足的照明,除成洞地段架設220V電線外,其它地段照明均應設36V安全燈,其它動力線用橡膠絕緣電纜。
5.1.5對特殊及不良地質段的施工,采取地質超前預報技術,提前掌握地質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施工細則,采取防范措施,并加強施工中的安全監(jiān)控。
5.2預警行動
事故發(fā)生后,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投入人力、物資進行救援行動,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財產的損失,防止傷害和損失的擴大為原則。
6.信息報告程序
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項目部應急領導組報告(特殊情況,可直接向當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公安部門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應急領導組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各應急救援行動組成員,啟動應急響應系統。根據事故類別向有關安全部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報告應包括: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類別、簡要概況,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及目前的狀況、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7.應急處置
7.1響應分級
7.1.1三級響應
三級響應,是本項目工程初級應急響應級別(工區(qū)級響應級別)。
啟動應急響應的標志為:1人輕傷、或財產損失1000元以內。
響應范圍:由各工區(qū)組織實施應急救援,使用本工區(qū)(施工隊)的應急資源,并在1小時內向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組、安全環(huán)保部報告。
7.1.2二級響應
二級響應,是本項目工程中級應急響應級別(項目級響應級別)。
啟動應急響應的標志為:2人以上輕傷、或1人重傷、或財產損失1000元以上——10000元以內。
響應范圍:由項目部組織實施應急救援,使用本工程項目部的應急資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7.1.3一級響應
應急救援一級響應,參照《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當地政府部門的應急預案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項目的一級響應等級為:一級響應,是本項目工程高級應急響應級別(尋求社會資源級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的標志為:2人以上重傷、或1人以上死亡、或財產損失10000元以上。
響應范圍:由項目部立即啟動應急救援,使用本工程項目部的所有應急資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尋求社會應急救援資源。
7.2響應程序
事故發(fā)生時,現場人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勿驚慌失措。在事故現場應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并按下列一般程序展開應急救援行動:首先立即向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值班人員、各工區(qū)(施工隊)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應簡短、明確。主要有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大致經過和目前的狀況等。應急小組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屬重傷以上的事件,應立即向組長匯報,并按事件的性質、分別向有關部門報警,尋求支援(號碼附后);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協調各應急救援工作組的應急響應動作。在發(fā)生事故現場的有關人員,應迅速救出傷員,并對重傷員進行包扎、急救。應急預案啟動后,項目部和工區(qū)(施工隊),應派專人保護事發(fā)現場,搶救受傷人員。配合公安、消防、醫(yī)務部門的人員營救措施,使事件盡快終止,即送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3處置措施
7.3.1立即報警
當工地發(fā)生傷害事件,最先發(fā)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發(fā)生某某情況!將信息準確傳出。
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部管理人員、搶救小組成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啟動緊急預案。
當有人員傷害時,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發(fā)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
7.3.2組織搶險
當發(fā)生坍塌事故時,應急響應要立即組織施工現場義務搶險隊員和職工進行搶險。
A、疏散組:根據情況及時將工人撤離出洞外,并維持秩序和清點人數。
B、搶險組: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搶險方案,全力進行坍塌處理,人員救助。
C、救護組:根據傷員情況確定急救措施,并協助專業(yè)醫(yī)務人員進行傷員救護。
D、保衛(wèi)組:做好現場保護工作,設立警示牌,防止二次坍塌。
7.3.3人員疏散
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一旦發(fā)生坍塌,施工人員要首先撤離至洞坑外。
7.3.4自救
發(fā)生塌方后,應先檢查塌方處是否還有可能的塌方危險,當確認無危險后,方可實施搶救,如還可能造成二次塌方,則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清理坍塌土方不可使用工具,應人工清除,避免對傷員的二次傷害。受土石方坍塌傷害的人員可能造成內傷、脊柱傷害和骨折,因此也不可急速搖動或移動傷員。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fā)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發(fā)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傊诩本戎行尼t(yī)生到來之前,應盡最大努力,進行自救,以使傷害降低到最低點。在急救醫(yī)生到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yī)生。
7.3.5現場保護
當現場總指揮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派人保護現場,為今后的事故調查提供真實依據。
7.3.6事故調查處置
坍塌發(fā)生情況報告要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分析事故原因,編寫調查分析報告,進行糾正和預防措施。
8.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8.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配備下列應急救護器材
搶險物資:方木50根、φ50mm鋼管460m,、三角扒4把、風鎬10把、風鉆10把、架子車5輛、板材3-5cm厚,計380m2、鐵鍬20把等。
搶險裝備器材:安全帽、安全帶、切割機、氣焊設備、小型電動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電筒等。統一存放在倉庫,倉庫保管員24小時值班。
搶險機械:挖掘機2臺、裝載機2臺、自卸汽車5臺。
急救物品:配備急救藥箱、口罩、擔架及各類外傷救護用品。
急救車輛:面包車2輛。
8.2應急救護器材的管理
項目部常備的各種應急救援器材,由辦公室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對于常用急救藥品,醫(yī)療用品應進行定期更換,以防失效。對于專用應急器材,由安全部負責登記造冊,并進行定期檢查,驗證是否有效,對于達不到技術要求的器材,應及時進行更新。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增加的應急救援物資,由安全部提出申購計劃報批后,由辦公室、物資部實施采購,安全部負責登記造冊,明確管理責任人。對已消耗、使用的物資,其管理責任人要及時提出補充計劃。確保應急之所需。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0
1、事故特征
存在不良地質風險、明挖法土方開挖、圍護結構、主體結構施工風險、礦山法施工掌子面開挖風險、施工中使用各種特種設備、運輸車輛和施工機具的風險等,都可能會造成基坑坍塌事故。主要發(fā)生區(qū)域在明挖施工現場及周邊和礦山法施工現場及掌子面周邊地面。一旦發(fā)生會造成顯著危險。
2、應急處置
(1)如遇基坑坍塌事故時,在現場的人員要大聲呼喊,并向項目部總指揮匯報險情;出現緊急情況可直接撥打急救電話“120”進行求救。
。2)總指揮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各應急指揮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
。3)當施工人員發(fā)生基坑坍塌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yī)療部門,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4)創(chuàng)傷性出血現場急救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采取暫時性的止血、清潔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
(5)應急領導小組及時組織小組相關人員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上級相關部門。
3、注意事項
3.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1)注意個人防護器具的選型,應根據不同化學品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防護器具
。2)注意正確佩戴個人防護器具,特別是防毒面具要與自己的臉部緊密結合;
。3)使用前應檢查防護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3.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1)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與泄漏物質的性質相抵觸,發(fā)生新的`危險;
。2)使用的消防滅火劑應與撲救物質的相適應,不得與泄漏物質的性質相抵觸,發(fā)生新的危險;
。3)使用前應檢查搶險救援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搶險救援器材;
3.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1)處理泄漏物質應謹慎小心,不得盲目采取措施,防止泄漏量的擴大;
(2)人員救護、滅火、處理泄漏、人員疏散時一定把握風向,人員一定要在上風向進行救緩;人員疏散時一定要向上風向或側風向進行。
3.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1)對于燙傷燒傷人員的救護,在現場搶救燒傷患者時,應特別注意保護燒傷部位,盡可不要碰破皮膚,以防感染。對大面積燒傷并已休克的傷患者,舌頭易收縮堵塞咽喉造成窒息,在場人員應將傷者嘴撬開,將舌頭拉出,保證呼吸暢通。同時用被褥將傷者輕輕裹起來,送往醫(yī)院治療。
(2)對于觸電人員的救護,一定要在切斷電源或傷者脫離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3)對于中毒人員的救護,一定要明確傷者汲入體內的化學物質,按照相應的措施進行施救;
3.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1)根據事態(tài)的發(fā)展,如火災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控制,應立即擴大應急范圍,向社會請求增緩;
(2)劇毒品泄漏時應將人員撤離到100米以外;有發(fā)生爆炸危險的事態(tài)下,應將無關人員撤離到150米以外;當事態(tài)發(fā)展到影響整個現場時,應立即撤離到廠區(qū)以外安全地點,并向周邊單位發(fā)出撤離疏散信息。
3.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1)清點救災人員;
(2)對救災中接觸到有毒物質人員進行醫(yī)療觀察;
(3)清點應急物質的使用情況,并及時更新和維護。
3.7其他特別警示的事項
(1)救緩中要記錄好搶險救的人數,作業(yè)中要輪流作業(yè);
。2)及時發(fā)布有關事故信息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1
為切實提高我標段隧道防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水平,及時、有序、科學處置隧道坍塌事件,確保發(fā)生安全事故時救援工作及時、有效,切實防范隧道坍塌事故的發(fā)生,我標段依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于20xx年10月15日下午17:00在大團山隧道進口施工現場,開展隧道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一、演練目的
1、能夠在隧道出現坍塌事故時,迅速實施救援,使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2、通過演練,在全體員工中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防范意識,進一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有效管理,特別是一線工人對隧道坍塌危險有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安全防范意識。
3、發(fā)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4、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應急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置事故的能力。
5、完善應急救援各小組的工作職責,提高協調配合能力。
6、普及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參演和觀摩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7、完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技術,補充應急裝備和物資,提高其實用性和可靠性。
二、演練時間:
20xx年10月15日下午17:00
三、演練地點:
玉磨鐵路大團山隧道進口
四、演練類型
本次應急演練按演練內容為單項演練,按演練形式為現場演練。
五、演練參加單位及人員
1、項目部領導:總經理、安全副經理、安質部部長、各施工隊經理
2、安全員、班組部分人員、救護司機、護士。
六、事故設定
隧道施工過程中開挖臺車后方3m處,突然發(fā)生坍塌事故,4名作業(yè)人員被困,一名腿部受傷,其他三人無受傷情況。情況十分緊急,嚴重威脅工人的生命安全,F場安全員發(fā)現情況后,立即呼叫,請求盡快救援。
七、演練程序及任務分工
(一)、人員安排
1、總指揮:項目總經理副總指揮:安全副經理
2、組員:安質部其他領導、各部門經理、各專業(yè)施工隊/廠負責人。
3、參加人員:安全員、班組人員、救護司機、護士、救護人員、綜合辦公室人員。
4、記錄及攝影:安質部人員以及綜合辦公室人員
(二)、演習項目:
隧道坍塌應急救援
(三)、前期準備:
1、隧道坍塌應急救援小常識櫥窗宣傳;(安質部、綜合辦公室負責)
2、施工現場潛在危險設施進行檢查;(工程部負責)
3、工地演練現場布置。(安質部以及各施工隊負責)
(四)、隧道坍塌搶救具體安排:
1、10月15日下午16:30,救護車、應急車輛、各救援小組、救援物資就位。
2、清理現場,準備工具;
3、聽安全管理人員的講解。
4、開始演習。
事故發(fā)生后,各參加演練單位按下列程序和分配任務開展救援。
10月15日下午17:00,組長下令“玉磨鐵路15標大團山隧道進口隧道坍塌應急演練”開始。
1)、事故假設:下午17:00時,大團山隧道進口出現塌方,塌方面積1m2m0.8m,錨桿鉆孔工人1人腿部受傷,其他3人無受傷情況,臺車左側受損。
2)、有一名工人從洞內沖出,喝叫“隧道發(fā)生坍塌,有人困在里面”。
3)、專職安全員正在大團山隧道進口巡視,聽到喊聲后立即響應,簡單查看情況用時一分鐘,17:01時向坍塌排查小組組長(趙建敏)打電話報告:“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請立即向上級匯報,組織搶救。”
4)、坍塌排查小組組長(趙建敏)接到電話后,于17:02時立即打電話通知應急組長:“經理,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請求立即組織搶救,安全員在現場已經準備開始搶救”
5)、應急組長(xxx)接到報告后于17:03時,立即下令:“啟動坍塌應急預案,全體救援人員馬上到達指定地點。”約1分鐘后,各小組全部集合完畢,在洞口場地待命。
6)、應急組長(xxx)簡單對事故情況做簡要介紹并安排人員分頭行動(17:04):“三分鐘前,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現在安排搶險事宜,坍塌排查小組負責現場應急搶救;二次坍塌排查小組詳細了解洞內情況,防止再次坍塌;安全保衛(wèi)小組封鎖洞口,非救援人員不得入內,清點逃生人員,并負責現場交通指揮;后勤保障小組負責物資、工具保障和對外聯絡;醫(yī)療救護小組準備搶救,F在馬上分頭行動!
7)、部署完畢(17:05),坍塌排查小組8人進洞,了解具體情況并確定救援方案。
8)、(17:05)后勤保衛(wèi)小組向洞內輸送物資:擔架、氧氣袋、鐵鍬、撬棍、方木、干粉滅火器、對講機,挖掘機在洞口待命。
9)、(17:05)醫(yī)療救護小組準備好臨時急救醫(yī)藥箱緊跟進洞準備隊傷員進行急救。
10)、(17:05)安全保衛(wèi)小組拉起警戒線將洞口封鎖,并通知救護車:“喂,急救中心,我是大團山隧道進口,隧道內17:00發(fā)生塌方,目前確定一人受傷,請求立即救援,地址是從關坪高速入口進入,路邊有指揮交通人員接應。”隨即安排人員在岔路口持小彩旗負責指引隨后到達的救護車。
11)、(17:08)坍塌小組到達掌子面,對受驚人員進行有序疏散,從17:08開始,經過20分鐘搶救(17:28)將被困人員全部救出,經簡單處理后運送出洞外。
12)、救護車于17:25分到達現場,待傷員出洞后立即送往景洪市醫(yī)院。
13)、17:30時,各級救護人員撤出洞外,留部分技術人員定制處置方案并盡快落實。
14)、17:30時,應急組長(xxx)宣布演練結束,警報解除,并對本次隧道坍塌應急演練總結。
5、總體要求:
1)、準備全面、充分,全體參加人員前期宣講教育到位;
2)、全體人員統一服裝,佩戴安全帽。
3)、聽從指揮,不亂動現場設施,注意自身安全;
4)、本次演練達到的預期效果
(1)讓大家學會應急響應知識;
(2)讓大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
(3)讓大家學會火災情況下緊急避險、逃身自救知識;
(4)讓大家學會基本的.急救知識。
八、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1、現場點評
應急演練結束后,在演練現場,評估人員或評估組負責人對演練中發(fā)現的問題、不足及取得的成效進行口頭點評。
2、書面評估
評估人員針對演練中觀察、記錄以及收集的各種信息資料,依據評估標準對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和客觀評價,并撰寫書面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重點對演練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演練目標的實現、參演人員的表現以及演練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評估。
3、應急演練總結
演練結束后,由演練組織單位根據演練記錄、演練評估報告、應急預案、現場總結等材料,對演練進行全面總結,并形成演練書面總結報告。報告對應急演練準備、策劃等工作進行簡要總結分析。參與單位也可對本單位的演練情況進行總結。演練總結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
——演練基本概要;
——演練發(fā)現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應急管理工作建議。
九、演練資料歸檔與備案
1、資料歸檔
應急演練活動結束后,將應急演練工作方案以及應急演練評估、總結報告等文字資料,以及記錄演練實施過程的相關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歸檔保存。
2、資料備案
對公司、項目辦、總監(jiān)辦、駐地辦要求備案的應急演練資料,安質部應將相關資料報主管部門備案。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保障項目施工安全,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規(guī)范突發(fā)事件信息報告,建立快速暢通的突發(fā)事件信息報告渠道,確保項目各項應急措施能夠得到有效實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fā)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結合公司應急預案及本項目實際,制訂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guī)范》GB/T28001-200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國家、行業(yè)、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guī)和強制性條文、標準,《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17、《中地海外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綜合應急預案》以及項目實際情況進行編制。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項目施工范圍內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救援。所稱突發(fā)事件是指突然發(fā)生的、有別于日常經營的、已經或者可能會對項目施工及人員生命財產造成損失、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偶發(fā)性事件。
2、事故特征
2.1邊坡坍塌事故危險性分析
邊坡坍塌事故是路基深挖的主要災害之一。主要是邊坡堆料小于安全距離或堆料荷載過大、邊坡排水不當、邊坡水平及位移觀測不及時、爆破震動等,可能造成大面積滑坡、塌方,導致掩埋機械設備、運輸車輛和作業(yè)人員,造成群死群傷和嚴重的經濟損失。
2.2邊坡坍塌事故易發(fā)生的地點
不穩(wěn)定巖層和較大斷層采場、有多組節(jié)理和裂隙空間組合結構面內傾采場、有較大軟弱結構面切割邊坡、暴雨后不穩(wěn)定區(qū)段等。
2.3事故可能發(fā)生的季節(jié)
在雨季、汛期,由于地表降水增加,邊坡排水不暢,造成邊坡坍塌事故的發(fā)生相對較多。
2.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跑泿r出現內鼓、片幫、掉塊。
、茙r體突然開裂,原有裂隙逐漸加大加寬。
⑶圍巖變形速度加快,地面下沉或開裂。
3、應急組織與職責
3.1應急救援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組長:xxx
事故現場人員均為應急處理救援小組成員。
3.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職責
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理的指揮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與協調,F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在遇到險情時,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具有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如以上人員均不在現場,現場最有經驗的工人也有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
4、應急處置
4.1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虐l(fā)生預兆或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理指揮者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
⑵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
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現場人員實施緊急搶救。
4.2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胚吰绿鹿拾l(fā)生后,現場應急處理指揮者要立即指揮現場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
、圃跊]有人員傷亡時,應嚴密觀察現場坍塌情況,待邊坡達到靜止狀態(tài),再研究確定相應的救援方案。
⑶若坍塌造成人員被掩埋,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進行緊急搶救:
、偈紫确乐顾绞鹿实臄U大,可采用支柱、木板、砂袋等物品對塌方邊坡進行支撐,從兩端或一端逐步清除坍碴,隨挖隨支撐,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②要盡量使用人工挖掘,防止救援不當造成被掩埋人員的傷勢加重。
、蹞尵冗^程中必須設專人觀察邊坡及現場情況,還要按排專人對邊坡的浮石、雜物進行清理,避免二次傷害。
④被搶救出的傷員要立即抬至安全的地點,清除口、鼻內的異物,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對呼吸、心跳停止的要立即予以心臟復蘇搶救,并及時送往醫(yī)院救治。
4.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及報警電話
邊坡坍塌事故發(fā)生時,現場應急處理指揮者要立即向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偈鹿拾l(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谑鹿室呀浽斐苫蛘呖赡茉斐傻膫鋈藬(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
③已經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芷渌鼞攬蟾娴那闆r。
邊坡坍塌事故救援小組電話:
5、注意事項
⑴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停止現場及周邊采場的所有施工,關閉各類機械,防止震動導致災情擴大。
⑵在沒有人員被掩埋的情況下,不要急于處理現場,應靜待坍塌完全靜止,確認不會發(fā)生新的坍塌危險的情況下,再視具體情況制定救援方案。
、沁吰绿斐扇藛T被掩埋,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就地取材,利用現場一切可利用的器材和物品,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
⑷對已經停止心跳、呼吸的傷員,要堅持采取胸外擠壓和人工呼吸法進行搶救,絕不輕易放棄。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3
一、總則
編制目的
為有效應對施工現場可能發(fā)生的坍塌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標準規(guī)范。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承建的各類建設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的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置。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分工
(1)組長職責
全面負責坍塌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發(fā)布應急救援指令,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進行救援。
(2)副組長職責
協助組長做好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負責現場救援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及時向組長匯報救援進展情況。
(3)成員職責
、侔踩芾聿块T:負責坍塌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制定應急救援措施,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和演練。
、诠こ碳夹g部門:負責提供坍塌事故現場的技術支持,制定搶險救援方案,指導搶險救援工作。
、畚镔Y設備部門:負責搶險救援物資和設備的調配和供應,確保搶險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④綜合辦公室: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協調外部救援力量,發(fā)布事故信息,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三、預防與預警
預防措施
。1)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杜絕違章作業(yè)。
(2)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周邊環(huán)境進行詳細勘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對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腳手架、模板支撐系統等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安全可靠。
(4)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預警行動
。1)當發(fā)現施工現場存在坍塌事故隱患時,立即發(fā)出預警信號,通知現場作業(yè)人員撤離危險區(qū)域。
。2)安全管理部門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隱患進行排查和處理,消除事故隱患。
。3)當坍塌事故即將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四、應急響應
事故報告
。1)坍塌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應在第一時間向本單位負責人和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
應急處置
。1)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和設備趕赴事故現場。
。2)迅速疏散現場作業(yè)人員,設置警戒區(qū)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3)對被埋壓人員進行緊急救援,采取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法,避免二次傷害。
。4)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和搶險,排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擴大。
。5)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擴大應急
當坍塌事故的危害程度超出本單位的.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援,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
五、后期處置
善后處理
。1)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和撫恤。
。2)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和恢復,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事故調查
(1)成立事故調查組,對坍塌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和分析。
。2)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上報有關部門。
總結評估
(1)對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2)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六、保障措施
通信與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確保事故發(fā)生時通信暢通。
應急隊伍保障
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物資設備保障
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完好有效。
經費保障
設立應急救援專項資金,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培訓與演練
培訓
定期組織開展坍塌事故應急救援知識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演練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坍塌事故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
八、附則
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4
一、前言
建筑施工過程中,坍塌事故是一種較為常見且危害嚴重的安全事故。為了有效預防和應對坍塌事故,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指揮中心
成立坍塌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全面指揮和協調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指揮中心主任:
副主任: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專業(yè)人員
職責分工
。1)指揮中心主任
全面負責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和決策,確保應急救援行動的高效、有序進行。
。2)指揮中心副主任
協助主任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和協調,組織制定應急救援方案,及時向主任匯報救援進展情況。
。3)成員職責
①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坍塌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制定應急救援措施,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和演練。
、诠こ碳夹g部門:負責提供坍塌事故現場的技術支持,制定搶險救援方案,指導搶險救援工作。
、畚镔Y設備部門:負責搶險救援物資和設備的調配和供應,確保搶險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④綜合辦公室: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協調外部救援力量,發(fā)布事故信息,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三、預防措施
工程設計階段
在工程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確保設計方案的.安全可靠。
施工準備階段
(1)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勘察,了解地質情況、地下管線等信息。
(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工藝和安全措施。
。3)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施工過程階段
。1)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和管理。
。2)對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腳手架、模板支撐系統等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安全可靠。
。3)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安全隱患。
四、應急響應程序
事故報告
。1)坍塌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應在第一時間向本單位負責人和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
應急啟動
。1)接到事故報告后,應急指揮中心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人員和設備趕赴事故現場。
(2)迅速疏散現場作業(yè)人員,設置警戒區(qū)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現場救援
(1)對被埋壓人員進行緊急救援,采取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法,避免二次傷害。
(2)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和搶險,排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擴大。
。3)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擴大應急
當坍塌事故的危害程度超出本單位的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援,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
五、后期處置
善后處理
。1)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和撫恤。
。2)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和恢復,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事故調查
(1)成立事故調查組,對坍塌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和分析。
。2)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上報有關部門。
總結評估
。1)對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2)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六、保障措施
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確保事故發(fā)生時通信暢通。
物資保障
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完好有效。
技術保障
成立應急救援技術專家組,為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
經費保障
設立應急救援專項資金,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培訓與演練
培訓
定期組織開展坍塌事故應急救援知識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演練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坍塌事故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
八、附則
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5
一、總則
編制目的
為有效應對施工現場可能發(fā)生的坍塌事故,迅速、有序地組織和實施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標準規(guī)范。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承建的各類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發(fā)生的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統一指揮、協調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安全的領導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安全管理部門、工程技術部門、物資設備部門、綜合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制定、修訂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2)組織、協調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調動應急救援資源。
。3)負責對坍塌事故的調查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職責
(1)搶險救援組:由工程技術部門、施工隊伍等人員組成,負責實施搶險救援工作,搶救被困人員和重要物資。
。2)醫(yī)療救護組:由綜合辦公室聯系醫(yī)療機構,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和轉運。
。3)安全保衛(wèi)組:由安全管理部門和保衛(wèi)人員組成,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設置警戒區(qū)域,疏散無關人員。
。4)后勤保障組:由物資設備部門和綜合辦公室組成,負責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交通、通訊等保障。
三、預防與預警
預防措施
。1)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進行施工。
(2)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周邊環(huán)境等進行詳細勘察,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措施。
。3)定期對施工現場的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深基坑等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預警行動
(1)當發(fā)現施工現場存在坍塌事故隱患時,立即發(fā)出預警信號,通知現場作業(yè)人員停止作業(yè),撤離危險區(qū)域。
(2)對隱患進行評估,確定預警級別,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
(3)根據預警級別,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四、應急響應
事故報告
(1)坍塌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應在第一時間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初步原因分析等。
啟動應急預案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小組趕赴事故現場。
應急處置
。1)搶險救援組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搶救被困人員和重要物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挖掘、切割等方法進行救援。
。2)醫(y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轉運至醫(yī)院進行治療。
。3)安全保衛(wèi)組設置警戒區(qū)域,疏散無關人員,維護事故現場秩序。
。4)后勤保障組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交通、通訊等保障。
擴大應急
如果事故的發(fā)展超出了本單位的應急救援能力,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請求支援。
五、后期處置
善后處理
。1)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安撫家屬情緒,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賠償。
(2)清理事故現場,恢復施工生產。
事故調查
配合有關部門對坍塌事故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處理意見。
總結評估
對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完善應急預案。
六、保障措施
通信與信息保障
建立應急救援通信系統,確保應急救援期間通信暢通。
應急隊伍保障
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物資裝備保障
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完好有效。
經費保障
設立應急救援專項資金,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培訓與演練
培訓
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的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演練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坍塌事故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
八、附則
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6
一、前言
建筑施工過程中,坍塌事故是一種較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安全事故。為了有效預防和應對坍塌事故,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指揮中心
成立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全面指揮和協調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指揮中心由項目經理擔任總指揮,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等擔任副總指揮,成員包括各部門負責人和相關專業(yè)人員。
職責分工
(1)總指揮:負責全面指揮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決策重大事項,協調各方資源。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開展工作,具體負責現場指揮、搶險救援、醫(y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工作。
。3)安全負責人:負責組織制定應急預案,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監(jiān)督應急救援措施的落實。
。4)技術負責人: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制定搶險救援方案,指導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5)搶險救援組:由施工人員和專業(yè)救援隊伍組成,負責實施搶險救援工作,搶救被困人員和重要物資。
。6)醫(yī)療救護組:由醫(yī)務人員和相關人員組成,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和轉運。
。7)后勤保障組:由物資、設備、交通、通訊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交通、通訊保障。
(8)警戒疏散組:由保衛(wèi)人員和相關人員組成,負責設置警戒區(qū)域,疏散無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
三、預防措施
工程設計與施工方案
在工程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確保工程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施工方案編制過程中,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明確施工順序和方法,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
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檢查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深基坑、高邊坡等部位,及時發(fā)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安全教育培訓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特別是對新進場工人和特種作業(yè)人員,要進行專門的安全培訓和考核。
監(jiān)測預警
對可能發(fā)生坍塌事故的部位進行監(jiān)測,如深基坑、高邊坡等,設置監(jiān)測點,定期進行監(jiān)測和數據分析。當發(fā)現異常情況時,及時發(fā)出預警信號,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應急響應程序
事故報告
坍塌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應在第一時間向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初步原因分析等。
啟動應急預案
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
現場救援
。1)搶險救援組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搶救被困人員和重要物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挖掘、切割等方法進行救援。
。2)醫(y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轉運至醫(yī)院進行治療。
。3)警戒疏散組設置警戒區(qū)域,疏散無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
(4)后勤保障組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交通、通訊保障。
擴大應急
如果事故的發(fā)展超出了公司的應急救援能力,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請求支援。
五、后期處置
善后處理
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安撫家屬情緒,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賠償。清理事故現場,恢復施工生產。
事故調查
配合有關部門對坍塌事故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處理意見。
總結評估
對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完善應急預案。
六、保障措施
通信與信息保障
建立應急救援通信系統,確保應急救援期間通信暢通。配備必要的通信設備,如對講機、手機等,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
應急隊伍保障
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與專業(yè)救援隊伍建立聯系,確保在需要時能夠及時得到支援。
物資裝備保障
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如搶險救援工具、醫(yī)療急救設備、消防器材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完好有效。
經費保障
設立應急救援專項資金,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應急救援資金應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七、培訓與演練
培訓
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的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培訓內容應包括應急預案的內容、應急救援知識、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
演練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坍塌事故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演練內容應包括事故報告、應急響應、現場救援、后期處置等環(huán)節(jié)。
八、附則
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各項目部應根據本預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10-20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09-27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演練11-25
坍塌、倒塌事故應急預案08-18
防坍塌事故應急預案10-20
土方坍塌事故應急預案06-05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4篇)11-16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9篇)03-26
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