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冶·薔薇花》原文及賞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冶·薔薇花》古原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薔薇·薔薇花》詠薔薇詩鑒賞
李冶
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干似詫人。
深處最宜香惹蝶,摘時兼恐焰燒春。
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繡裀。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
賞析
這是一首值得稱賞的詠物詩。
首聯“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干似詫人!弊髡呒匆员葦M的手法,將薔薇花人格化:暮春之際,朝露濃重,庭院中剛剛綻開的薔薇花好似俊俏端莊、身纖力弱的妙齡少女,斜倚欄干,面帶紅暈,微含笑容,張眼望看人間。一個“融”字,便將薔薇花流紅滴翠、嬌嫩鮮艷的情狀活盤托出!霸尅弊謩e開生面,寓意豐滿:既賦予薔薇花以靈性,對人感到詫異;又指人驚奇花的艷麗,從而形象地突現了薔薇花的楚楚可愛和惹人注目。這兩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全聯大為生色,從中我們得以窺見到渾似美人的薔薇花的獨特情態(tài)和整個形象。
中間兩聯詩人以鋪陳筆法對薔薇花進一步作詳盡描繪。頷聯先從其香、色入手:“宜”字頗為精巧,它將“深處”與“香惹蝶”緊緊系在一起,從而展現出薔薇花在百花叢中香氣四溢、招蜂惹蝶的動人情景!凹妗弊植粌H承上啟下,且含虛實二義:一指花的枝梗有刺,難以采摘,這是虛寫;二指花紅得格外可愛,人們不忍心采摘,這是實寫。詩中以虛襯實,頗耐人尋味。薔薇花不僅嬌嫩芳香,而且異常鮮艷。你看:那一朵朵、一簇簇競相怒放,儼如熊熊燃燒的烈焰,大有把整個春天燒成一片通紅之勢。詩人用“焰燒春”不僅形象地描繪出薔薇花繁而又紅得出奇,并且展現了它的蓬勃氣勢和極其旺盛的生命力。這三個字新奇、別致,含蘊深沉,令讀者遐想迭出,體味無窮!
頸聯“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繡裀”兩句,詩人移步換形,從空間著筆,寫出薔薇花在不同方位呈現的不同姿態(tài):觀賞者蹲在花下仰首觀望,那朵朵成簇的紅薔薇,在蘭天、白云的映襯下,更顯得色澤明艷,酷似天然結成的精致帳幕;從高處俯視,那枝茂花繁的紅薔薇又象一塊鋪展在地上的錦繡墊褥。不難想見,假如我們坐在這樣華美、舒適的墊褥上,頭頂又有如此精致的帳幕遮陽避曬,放眼觀賞著周圍爭芳斗艷的勝景,心中該是多么暢快、愜意! 詩中“當空”與“著地”相對,表明無論從哪個方位上看,薔薇花都是那樣艷麗、動人!“結”和“鋪”兩個動詞,則顯示出薔薇花生長的井然有序,好象特意經過妙手精心安置和裝飾一樣。這兩聯寫景、狀物形象、生動,措詞精當、工巧,表現出詩人卓越的藝術構思和獨特匠心。
尾聯“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边M而點明觀賞的時間和地點:暮春凌晨時分,薔薇通身滿掛大自然賜予的甘露,枝頭簇簇花朵剛剛綻開。這時,你若從室內向外觀看,那片片鮮嫩的綠葉扶襯著火紅的花朵,鑲嵌在碧綠的紗窗框內,純然是一幅清新動人、賞心悅目的圖景。一個“新”字,具有畫龍點睛之妙,既道盡了薔薇花的多采多姿和艷美絕倫,又是對全詩內容的概括和引深,從中使讀者不僅覺得薔薇花美,而且由于這些花的點綴,似乎更感到生活的芳馨和整個大自然的瑰麗色彩。
總之,這是一首引人入勝的好詩。作者以其秀麗的筆觸,奇巧的構思,逼真地描繪了薔薇花的動人形象,寄寓著一種芳潔、誠摯之情。全詩色彩明艷,意境優(yōu)美,格調高雅,令人心向往之。高仲武在《中興間氣集》中盛贊她的詩“自鮑昭(當作鮑照妹鮑令暉)以下,罕有其倫。”(見《唐才子傳校箋》所引)。即以本詩看,她確系唐代一位有才華的女詩人,博得同代人的贊譽是當之無愧的。
作者簡介
李冶,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后為女道士,唐朝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
李冶出身在一個富足的人家,父母皆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李冶自幼就經歷了文化的熏陶。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主要作品有《相思怨》《送閻二十六赴剡縣》《寄朱放》《春閨怨》等。
生平
李冶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薄凹軈s”,諧音“嫁卻”,她父親認為此詩不祥: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后恐為失行婦人。而這也不幸被他父親言中(原文: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令詠薔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婦也!焙缶谷缙溲裕。
十一歲被父母送到玉真觀出家為女道士,她依然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加及她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和釋皎然(俗家姓謝,是謝靈運十世孫)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系。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tài),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唐貞元年間,唐代宗李豫得知她的才華,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那時,她已進入暮年,正棲身著名的花都廣陵。接旨后,只得應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其詳詞意,不類冶作”,似乎缺乏根據。
主要成就
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劉長卿對她的詩極其贊賞,稱她為“女中詩豪”。高仲武評論說:“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蘭則不然。形器既雄,詩意亦蕩。自鮑照以下,罕有其倫!庇终f她“上比班姬(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蘭英)則有余。不以遲暮,亦一俊嫗!
她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一起,被人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編《四庫全書》時進獻給乾隆皇帝的藏書中也有《薛濤李冶詩集》二卷。
【《李冶·薔薇花》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延年歌原文及賞析03-07
李延年歌原文及賞析(精選)12-11
李延年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題李凝幽居原文賞析08-02
《題李凝幽居》的原文及賞析02-21
《題李凝幽居》原文及賞析02-27
送梓州李使君的原文及賞析11-15
江南逢李龜年原文及賞析10-10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及賞析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