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江南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1-13 10:41:22 賞析 我要投稿

【推薦】江南原文及賞析

江南原文及賞析1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賞析

  上片,寫老漁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釣。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兩句!绑梵业劚㈨懀蛞聲r振玉花空。”斗笠上只聽見雪彈子敲打的聲響,蓑衣上不時抖落堆積的雪花!绑梵摇薄八蛞隆惫蠢粘鲠炍萄┨齑贯灥耐庠谛蜗,函面簡約,意境空靈!氨㈨憽泵鑼戄p細的聲音,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暗弊謱懗隽酸炍痰男臒o旁騖。“圖畫若為工!闭宫F(xiàn)在眼前不是生活圖景,簡直就是一幅畫,極言其美感。

  下片寫漁家樂。天色已晚,漁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煙中。小島上的竹籬茅舍就是漁翁的家,他釣滿一簍鳊魚和鯽魚歸家后,聽到的是一片兒童的歡笑!霸扑海瑲w去遠煙中”渲染環(huán)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huán)境的'清幽;“縮鳊圓鯽人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歡笑有兒童”凸現(xiàn)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古人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碑敳坏弥镜睦罹V看到漁翁簡樸自在的生活時,他應該也想過“獨善其身”吧!但無論多難,他都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堅持,直到與這個世界決絕。柔美婀娜的柳絲固然給生活增添了詩意,但世上如果沒有堅挺的胡楊,這份詩意也將蕩然無存。李綱,就是那堅挺的胡楊,民族的脊梁。

江南原文及賞析2

  《江南弄》

  年代:唐

  作者:李賀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

  水風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貼寒玉。

  作品賞析

  【注解】:

  1:江南弄:《樂府解題》云:"江南行,江南曲,江南弄,一也。"古辭云:"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江中緑霧起涼波,天上迭巘紅嵯峨:迭巘,見前注。

  3: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緑:鱸魚,用張翰因秋風起思呉中事。酒中,酒半。

  4:呉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呉歈,吳歌。《呉都賦》云:"荊艶楚舞,呉歈越吟。"寒玉,月也。

  【韻譯】:

  黎簡評曰:極雕而佳。狀月是昌谷獨造。

  吳汝綸評曰:此〈尾二句〉襲"吳歌楚舞歡未必"。

江南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好,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jīng)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時候,晨光映照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的火焰還要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注釋

  憶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按《樂府詩集》:“‘憶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詞,后遂改名‘江南好’!敝镣硖、五代成為詞牌名。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

  諳(ān):熟悉。作者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

  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于”,有勝過的意思。

  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賞析:

  劉禹錫曾作《憶江南》詞數(shù)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說:“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此詞在公元837年(唐文宗開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陽,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詞也應在開成二年初夏。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詩其第一首,作者泛憶江南,兼包蘇、杭,寫春景。

  全詞五句。一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帮L景舊曾諳”一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里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接下去,即用兩句詞寫他“舊曾諳”的江南風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薄叭粘觥薄ⅰ按簛怼,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在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里,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聯(lián)系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lián)系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于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題中的“憶”字和詞中的“舊曾諳”三字還說明了此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次:以北方春景映襯江南春景。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而此時,作者卻在洛陽。比起江南來,洛陽的春天來得晚。作者寫于洛陽的《魏王堤》七絕云:“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季節(jié),洛陽卻“花寒懶發(fā)”,只有魏王堤上的柳絲,才透出一點兒春意。

  花發(fā)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區(qū)別。洛陽有洛水、伊水,離黃河也不遠。但即使春天已經(jīng)來臨,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樣碧綠。因此作者竭力追憶江南春景,從內(nèi)心深處贊嘆“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這個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詞雖收束,而余情搖漾,凌空遠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梢,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人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江南原文及賞析4

  偶向江邊采白蘋,還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

  翻譯

  偶爾到江邊采摘白蘋,又隨著女伴祭奠江神。

  當著眾人不敢明說心懷,暗暗地投擲金錢,卜問我那遠方郎君的音訊。

  注釋

  偶:偶爾,一作“閑”。

  白蘋:一種水中浮草,夏季開小白花。

  賽:祭祀,古代祭神稱為賽。

  不敢:一作“不得”。

  分明語:公開表示。

  金錢卜:古占卜方式之一,相傳是漢代易學家京房所創(chuàng)。最初,卜者在卜卦過程中僅用金錢記爻,后來把這一占卜過程簡單化,并逐漸推向民間。卜者把金錢擲在地上,看它在地上翻覆的次數(shù)和向背,以決定吉兇、成敗、歸期、遠近等。

  遠人:指遠方的丈夫。

  鑒賞

  這首詩的開頭,沒有費筆墨去描繪人物身邊的景物和環(huán)境,也沒有抒發(fā)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而是直接描寫人物的舉止行動。這是別具一格的寫法。江邊采蘋和賽江神,都是極富生活氣息的場景。在迎接熱鬧非凡的祭江神中,且看女主人公的表現(xiàn),“偶向”和“還隨”兩個詞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心不在焉。去采白蘋也好,去看賽江神也好,她都是無可無不可,女伴們叫她一聲,她就跟著去了,人人都為熱鬧的大陣勢興高采烈,可是她卻沒有興致。她一定是有心事的。這種用人物動作行為暗示人物心理的寫法,別具一格。

  三、四兩句道出女主人公的`心事!安桓摇倍謱懗隽伺魅斯闹械膵汕、羞澀!罢Z”的內(nèi)容,應該是想打聽自己丈夫遠行的吉兇或歸期遠近。越是熾熱地思念,就越是不敢當眾剖白心跡,就越能令讀者體味到她內(nèi)心的痛苦之甚,幽怨之多。第三句描繪女主人公羞怯的性格,為結句起了鋪墊作用。尾句接著寫她偷偷地為“遠人”占卜。這一細節(jié)描繪將女主人公的純潔心靈、美好情感表現(xiàn)得自然真實、栩栩如生。

  這首寫閨情的詩歌,別致之處就在于用細節(jié)的刻畫,由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來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動,襯寫人物的無限情思!氨娭胁桓曳置髡Z,暗擲金錢卜遠人”的這一細節(jié),傳神生動,使得一個嬌羞癡憨的閨中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表現(xiàn)了她對愛情的忠誠和對遠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南宋詞人王沂孫的《高陽臺》中有“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的句子,即是借用了這兩句的意思。另外,本詩語言淳樸清新,極富生活情趣,貼近生活。

江南原文及賞析5

  望江南·超然臺作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楊柳在和煦的春風中飄蕩。登上超然臺眺望,只見半溝護城河的春水,滿城的春花,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

  寒食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xiāng)而嘆息,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用新火來烹煮新茶,趁著時光未老,借吟詩飲酒來自得其樂吧。

  簡析

  作者登超然臺眺望滿城煙雨,觸動了鄉(xiāng)思而寫下了這首詞。詞中飽含著青春未過去而人將老的痛楚,強作“超然”以自我安慰。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詞表達思鄉(xiāng)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江南原文及賞析6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O洲。

  【注釋】:

  1.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人的生活內(nèi)容。

  2.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

  4.皆:副詞,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歸來之船)。

  5.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默默含情達意的樣子,這里是擬人手法。

  6.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O;一種開白花的水草,蕨類植物。

  7.洲:水邊陸地。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朗讀節(jié)奏劃分】: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O洲。

  【寫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xiàn)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nèi)心情感。

  【翻譯】:

  梳洗化妝已罷,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眺望)。

  過完了上千只船兒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輝含情凝睇著悠悠江水,(讓人日日)愁腸寸斷于白蒴洲頭。

  【翻譯二】: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簡析】:

  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傷!

  【賞析一】:

  這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shù)讀者。

  開頭“梳洗罷”三字是略含喜慶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惫艜r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思婦的心上人雖無歸期,但又有隨時隨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婦每日有此梳妝的功課,一絲不茍,理云鬢,施粉黛,成此柔媚風流之體態(tài)。俗語說“久別勝新婚”,思婦不僅時刻盼望著丈夫回來,而且要在丈夫來到時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與青春魅力,喚醒其久違了的夫妻情愛,提高久別乍逢時的愛情質量!“獨倚望江樓”是上句“梳洗罷”之后心理及行為的繼續(xù)與深化,獨倚望江樓,天際識歸舟,其情殷殷,希望滿懷;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尋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獨”字也有特殊含義,思婦打扮得如此俏麗動人又怕人見,是她羞慚心理的寫照。故思婦眺望、企盼情人之舉動又有怕人識見的羞怯心緒,是思婦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種凄清的美感效果。

  從“梳洗”到“望盡千帆”是一個漫長難耐的焦躁時光,然而卻是迷離著玫瑰色夢幻的希望時期。接下來“皆不是”一語猝然將這夢幻扯破,重新將思婦拋向絕望的境地:看來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脈脈斜暉,這是最令人傷心的時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倍添思婦“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這無知的斜暉與悠悠江水每天此時相擁相戀,纏綿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畫出一幅夕陽無限好的美麗圖畫,不正是人間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某種象征嗎。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讓思婦腸斷呢?”

  “腸斷”是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這里形容思婦極度的相思之苦!鞍纵糁蕖币卜堑乳e之筆,因“O”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則死。婦人不能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無水之蒴嗎!觸景生情,能不傷懷?

  詩貴含蓄,溫庭筠此詞深諳婦人心理,寥寥數(shù)語,寫盡思婦不盡情思,堪稱千古絕唱。

  【賞析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后,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佟笆嵯础秉c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凇笆嵯戳T”,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芭疄閻偧赫呷荨,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

 、垡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軓乃辉缇图奔比ソ瓨翘魍归_一點,就應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產(chǎn)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菰龠M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抟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處每有一船現(xiàn)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xù)前行,當她意識到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方……

江南原文及賞析7

  原文: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

  萬里長城橫縞帶,六街燈火已闌珊。

  人立玉樓間。

  譯文

  春睡起之時,已是積雪堆滿燕山。萬里長城之上撒滿雪花,好像一條橫陳的玉帶,街上是燈火闌珊。而人,卻傾立在薊樓之間。何等的惆悵,何等的凄涼。

  自己空空懊惱,他人或許更是如此,這身單影只的客人此時要歸去。這一身行頭絕塵而去。傷心的情意斷人腸,屹立在陽關依舊吟唱。

  注釋

  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薄督饖Y集》入“南呂宮”。此詞為雙調五十四字。

  橫玉帶:連綿的山峰上積壓著白雪,遠看就象一條玉帶。玉帶:《宋舊宮人詩詞》、《引司綜》作“縞帶”。

  六街:北宋汴京有六條大街!端问贰の贺鳌罚骸傲盅簿杂媒!焙髞硪粤肿鳛槎汲囚[市的通稱。闌珊:將殘,將盡之意。

  人立薊樓:《詞綜》作“人在玉樓”。薊,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角。

  錯落:交錯繽紛。班固西部賦汐:“隋侯明月,錯落其間!

  斕班:亦作“爛斑”,顏色紛陳燦爛。

  陽關:一作“門關”。

  賞析:

  金德淑是南宋舊宮人。她和王昭儀、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宮中人。公元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因為道士而得南歸。諸舊宮中人為其餞行,賦詞相送。

  金德淑這首詞即作于此時。這首詞具有很高的價值。詞的'意境較為重、拙、大。寫亡國之哀,用筆不可謂不重。用筆樸素無華,此之謂拙。包舉積雪燕山,萬里長城,悲壯無比,是為大。詞為悼南宋而作,調寄《望江南》,別有一番意味。此詞堪稱亡宋之挽詞。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上句點明作詞的季節(jié)為春天。隨之描寫空間范圍燕山睡起,寫出女主人公(被俘至此之宋舊宮人)?c素,是傳統(tǒng)喪服。白雪積滿燕山,如山披縞素。萬山縞素之意象,實已暗逗全詞哀悼宋亡之含蘊。再回味春睡起,令人痛定思痛。起筆造境,沉痛至深。“萬里長城橫縞帶”。從燕山山脈望見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于叢山峻嶺之顛,宛如縞帶。萬里長城,為歷史文化凝聚之一偉大象征。縞帶,為傳統(tǒng)孝儀之一重要喪服。國破山河在。神州陸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縞素。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與大地山河一道為祖國之亡而服素戴孝矣。此句為全詞神光聚照之篇眼。人們常稱道吳梅村“慟哭六軍俱縞素”之句,以梅村詩句視此“萬里長城橫縞帶”詞句,著眼亦不同矣!傲譄艋鹨殃@珊”。六街,指大都城。燈火闌珊,是燈火稀疏。闌珊燈火,反襯夜色沉沉。自春睡起至燈火闌珊,詞之意境無限遙深。暗淡的現(xiàn)境,透視出詞人暗淡的心態(tài),也意味著同樣暗淡的現(xiàn)實。

  “人立玉樓間”。結筆直接描寫詞人自我形象,總結全文。玉人獨立玉樓,從早到晚獨立久矣。丹心難滅,是素服縞帶亦難全表心腸。全詞曲已終,而悲傷無已。無怪乎后來金德淑對人誦其此詞,猶感泣下。詞人寫此,已至舉重若輕之地步。

  這首詞是詞人沉郁于腹中的愛國情思的自然發(fā)散。作為一個女性詞人。能有如此之筆力,高明之藝術,亦屬難能可貴了。詞雖用筆墨寫就,但猶如用血淚匯成。雖未痛哭,但卻讓人無比沉痛。詞中融攝雪山、縞帶、玉樓于一體,整合為悼故國之全幅莊嚴境界。

江南原文及賞析8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翻譯

  遙望著窗外,朦朧的月亮就好像一團白銀。夜深人靜,身邊風聲漸緊。月亮被烏云遮住了。風呀,請你吹散月亮邊上的烏云,讓它照到我那負心漢。

  注釋

  更闌:更殘,即夜深。

  奴:古代女子的謙稱。

  負:原誤作“附”,王國維校改。

  鑒賞

  這首敦煌曲子詞,是一首失戀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間怨婦詞。但僅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很不夠的;還須體味詞中蘊含的那一份癡情,須看到女主人公對“負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夠味。

  前兩句寫景而兼比興!疤焐显隆币灰皇撬紜D隔窗所見。身處室內(nèi)I也能見月,表明月已升高,時屆更深。更深而望月,反轉來襯托思婦之無寐。夜深不寐,進一步暗示人被相思所苦。這三個字寫月亮,卻溶入了時間(深夜)、人物(思婦)以及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相思)三個連鎖意念!斑b望似一團銀”一一正常的情祝下,月亮雖不比太陽的亮度強烈,卻也晶瑩刺眼。而思婦所見的月亮,卻像質態(tài)渾貢、色調灰白的銀團。這是朗月通過窗紙透映出來的形象,表現(xiàn)人在室內(nèi)隔窗視月所得的'視覺映象。按照抒情詩抒發(fā)人物主觀感受的需要,高掛在天的月,通過人物感官的過濾,所以有如此的描寫。這一句承接“天上月”而來,是從隔窗所見的角度對月亮的進一步描寫,但它并不單純是對隔窗之月的描寫。用“望”字,表明人物在觀察,這就巧妙地帶出了望月的人物!巴鼻凹右弧斑b”字作空間狀語,一則前面承接“月”之遠掛高天,一則后面照應“負心人”之遠離自己。

  從開頭兩句到下面兩句,詞意有個跳躍,形成一處空白,這就是夜闌天變,月被云遮,晦暗不明,所以下文有呼風驅散“月邊云”之語。詞中女子似未感覺到風起正是天變云生的征兆,反而寄望于風,求它“與奴吹散月邊云”,癡態(tài)可掬。其所以這樣,是因為她急于讓明月“照見負心人”。然而“照見”又如何,卻不更說,意極含混,卻能啟發(fā)讀者尋思。“聽話聽反話,心愛叫冤家!奔幢懔R對方為“負心人”,也未必是決絕語,反而見出自己的未能忘情。

  可見此詞之妙,全在將俗語所謂“癡心女子負心漢”作了藝術的表現(xiàn),且寫得很有特色。此詞表現(xiàn)手法之妙,在于將戀愛故事由女主人公口吻道出,情景渾然一體。而口語化的語言,又為詞作增添了活潑生動的情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是敦煌曲子詞。這是一首寫于封建的詞。寫一個棄婦的悲吟,“癡心女子負心漢”,這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無數(shù)悲劇。詞著重寫中的女子獨自望月懷人到深夜,而那男子卻變了心是為了反映出封建社會里婦女的痛苦心情。

江南原文及賞析9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

  晏幾道〔宋代〕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譯文

  譯文夢中進入了煙雨迷離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人兒相遇。夢境里離情消魂無處訴說,夢醒來更覺惆悵,消魂離情將人誤。想要寫一封書信向你訴說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就算寫成也無法寄去。緩緩彈箏抒發(fā)心中的'離情別緒,移遍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鑒賞

  這首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難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

  “用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边@首詞開頭三句是說,用中走向了煙水迷蒙難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難心上人相遇。

  這是說用游江南,用中始終找不到離別難“心上人”。“行盡”二字,狀用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用中難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盁熕贰比謱懗鼋暇拔镫y特征,使用境顯得更優(yōu)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鄙掀髢删涫钦f,用境里黯然銷魂何處訴說,醒后惆悵不已全因用中消魂誤。

  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用中找不到“心上人”難“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jīng)多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難誤人!跋辍倍,也是前后重疊;但在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層難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難句法,詞中也不多見。晏幾道詞喜用這種句法。

  上片寫用中無法找到離人,下片改變念頭,想到寫信。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毕缕叭涫钦f,想訴說我難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寄出。

  說難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難地步了,那只好借音樂來排遣。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末兩句是說,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fā)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用難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jié)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fā)傷別難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只用“緩弦”、“移柱”來表達難寫難幽懷,行動難描寫比言辭難表白更為鮮明有力。

  這首詞語言清疏明暢,寫情從做用到寄信,到彈箏,節(jié)節(jié)遞進,節(jié)節(jié)頓挫,又顯得沉摯有力,更有一股郁積、盤旋難力量。

江南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讓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彩繪船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

  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賣酒時撩袖盛酒時,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鄉(xiāng),不然回到家鄉(xiāng)后會因為家鄉(xiāng)戰(zhàn)亂而悔斷肚腸。

  注釋

 、龠x自李一氓《花間集!贰

 、诮虾茫喊拙右住稇浗稀吩~首句為“江南好”。

 、塾稳酥缓辖侠希哼@里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只合:只應。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軌肋叄褐妇萍。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壚!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⑥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xiāng)離開江南,當使人悲痛不已。須:必定,肯定。

  賞析: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與第三首詞的“如今卻憶江南樂”對應的,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所寫的“人人盡說”,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游的人就應該在江南終老,以前王粲《登樓賦》曾說:“雖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倍f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話中了!爸缓稀,合者,該也,什么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你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你是一個游人客子,而卻勸你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你的故鄉(xiāng)有什么讓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你在江南終老。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zhàn)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勁直的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特色,就正在這表面率直而內(nèi)里千回百轉的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了。下面則是對江南好的細寫,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畫船聽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zhàn)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閑適自在。更進一步,江南又何嘗只是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買酒舍乃令文君當鑪”。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這幾層寫風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寫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層,他下面的“未老莫還鄉(xiāng)”,這么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多少轉折,佛經(jīng)上說“才說無便是有”,說“莫還鄉(xiāng)”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xiāng),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細細地品味,就應該聯(lián)想到陸放翁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蹦且贿B三個“莫”字所道出的一片無可奈何之情是極為深婉而且沉痛的,韋莊詞此處的“莫”字,也表現(xiàn)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說“莫還鄉(xiāng)”是叮嚀囑咐的話,是你想還鄉(xiāng),而現(xiàn)在卻有不能還鄉(xiāng)的苦衷,“還鄉(xiāng)”是一層意思,“莫”是第二層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層意思,因為人沒有老,在外漂泊幾年也沒有關系,王粲《登樓賦》說:“情眷眷而懷歸。”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郁,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xiāng),而其中卻是對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感情。后面他說“還鄉(xiāng)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zhàn)亂烽火的故鄉(xiāng),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江南原文及賞析11

  望江南·春未老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古詩簡介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tài)度。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tài)度。

  翻譯/譯文

  登上超然臺遠眺,春色尚未褪盡,和風習習,吹起柳絲千條細,這一灣護城河水繞了半座城,滿城內(nèi)皆是春花燦爛,迷迷蒙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寒食之后,春意是該減了,酒醒后,面對這許許多多的無力與責任。

  注釋

  1.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

  2.壕,指護城河。

  3.寒食,古時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兩日(亦有于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謂之寒食節(jié)。寒食與清明相連,是舊俗掃墓之時。游子在外不能回鄉(xiāng)掃墓,極易牽動思鄉(xiāng)之情,故下文云"咨嗟","思故國"。

  4.咨嗟,嗟嘆聲。

  5.故國,指故鄉(xiāng),亦可理解為故都。

  6.新火,寒食禁火,節(jié)后再舉火稱新火。新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六引《學林新編》云"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則火前,謂寒食節(jié)前也;其下則雨前,謂谷雨前也。"此處新茶指寒食前采制的火前茶。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jié)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tài)——“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jié)特征:春已暮而未老!霸嚿稀倍,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后,以“煙雨暗千家”作結,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于是,滿城風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系緊密!昂澈,酒醒卻咨嗟”,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后,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后”,一是說,寒食過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后,正是清明節(jié),應當返鄉(xiāng)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靶輰嗜怂脊蕠,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xiāng)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霸娋瞥媚耆A”,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澳耆A”,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即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xiàn)。

  這首詞情由景發(fā),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jié),細膩、生動的表現(xiàn)了作者細微而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表達了游子熾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將寫異鄉(xiāng)之景與抒思鄉(xiāng)之情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功力之深。

江南原文及賞析12

  江南春·波渺渺

  宋代: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譯文

  煙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際,遠處斜橫著幾間茅屋,在夕陽余輝的映照中又飛舞著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經(jīng)過去,離人愁思縈繞;汀州長滿了蘋花,心上人還未回還。

  注釋

  江南春:詞牌名。

  柳依依:化用《詩經(jīng)·小雅·采薇》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芳草遠:化用《楚辭·招隱士》句:“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蘋滿汀洲:代指春末夏初的時令。蘋:一種水生植物,也叫四葉菜、田字草。汀州:水中的小塊陸地。

  賞析

  南朝梁柳惲《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笨苋R公對此詩似乎特有所愛,在他的詩詞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詩曰:“煙波渺渺一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日暮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鳖}下自注云:“追思柳惲汀洲之詠,尚有余妍,因書一絕!边@首詞,也明顯地由柳惲汀洲詩化出,寫女子懷人之情。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安烀臁,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傲酪馈,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肮麓濉本湔f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直抒胸臆。前面作者花了很大力氣,連續(xù)四句都是寫景,實際上就是為了說出“江南春盡離腸斷”這一層意思。因為有了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這句直抒胸臆之語,才顯得情深意摯。接著又寫“蘋滿汀洲人未歸”,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作者簡介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视铀哪,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江南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江南游女,問我何年歸得去。雨細風微,兩足如霜挽纻衣。

  江亭夜語,喜見京華新樣舞。蓮步輕飛,遷客今朝始是歸。

  譯文:

  流落黃州他鄉(xiāng)的歌女,你問我哪一年能回朝廷?今天,細雨微風,你仍挽起麻衣褲,將如霜白的兩腳插在水里。

  臨皋亭里,我倆悄悄夜語,仿佛喜悅地看到了當年京城宮廷那流行式的舞景,和那舞女輕飄如飛的蓮花舞步。貶居他鄉(xiāng)的文人,今天算是啟程返回京城。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

  纻(zhù)衣:麻衣。

  江亭:長江畔上臨皋亭。

  京華:京城開封。

  遷客:指流浪的文人,常與騷人連在一起。如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賞析:

  上片,寫王朝云與蘇軾一樣過著艱苦的.生活,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開頭兩句,以發(fā)問的句式,突出王朝云這位“江南游女”的憧憬,問蘇軾“何年歸得去”朝廷?文后并未立即回答,為下片的行文留下了回味的伏筆。接著第三、四句,采用特寫細節(jié)的筆法,通過“兩足如霜”這些細節(jié),以小見大地突出“江南游女”王朝云飽嘗風雨,與蘇軾患難與共的堅強性格。

  下片,以夢幻與現(xiàn)實相結合的手法,再現(xiàn)了王朝云與蘇軾美好的夜話!敖ひ拐Z,喜見京華新樣舞,蓮步輕飛”。先推出“夜語”的背景“江亭”。這是極為美麗的長江線上的景觀。再推出夢幻般的昔日風流鏡頭:“喜見京華新樣舞,蓮步輕飛”!靶聵游琛绷钏麄冄刍ǹ潄y,“蓮步輕飛”,令他們神魂顛倒。一個“喜”字,生動地傳達了他們當年的榮耀,一個“見”字,準確地重現(xiàn)出昔日的風光。正因如此,“遷客今朝始是歸”就暗含了蘇軾的人生命運將被改變,令人感到萬幸!斑w客今朝始是歸”恰好與詞的開頭“何年歸得去”問語相呼應,王朝云的欲歸去的美好心愿得以滿足。事實上,蘇軾離黃赴汝并不很久,第二年又奉宋神宗之命復朝奉郎赴登州,接著任尚書禮部郎中、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等職。

  全詞,以蘇軾與王朝云之間的對答為中心線,疏解了蘇軾積郁四年多的愁情。尤其“江亭夜語”,更使蘇軾風流蘊藉,心曠神怡。從與王朝云的“夜語”到他們“始是歸”的現(xiàn)實,既是蘇軾宣布貶居生涯的終結,更是蘇軾寫作離別詩詞藝術境界的升華。以點代面,淋漓盡致。

江南原文及賞析14

  憶江南·多少淚

  五代 李煜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譯文

  我有多少的淚水,縱橫交錯地流在臉上。我的心事不用拿來邊哭邊訴說,那笙簫不要在我流淚時吹起呀,我現(xiàn)在無疑已是極度傷悲了。

  注釋

  望江南:詞牌名。《全唐詩》作“憶江南”,題注:一名“夢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夢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歸塞北”,一名“謝秋娘”,一名“春去也”!痘ú荽饩帯分凶⒃疲骸耙幻畨粲蜗伞、‘夢江南’、‘江南好’!

  沾袖:(淚水)沾濕衣袖。頤(yí):下巴。全句是說,淚水流在臉上擦斷了,但又橫掛在下巴上,形容眼淚縱橫交流的狀態(tài)。

  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將:拿。和淚說:一面流眼淚,一面述說。

  鳳笙:相傳秦穆公時,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愛慕他,穆公便將弄玉許配給他。后弄玉學吹簫,其聲清脆悅耳,引動了鳳,夫婦遂駕鳳飛去。漢應休:不要。向:朝著,在。淚時:傷心落淚之時。吹:吹奏。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痛苦。唐代白居易《長恨歌》有“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之句。更:愈發(fā)。

  月明:月光明朗。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賞析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寫正的藝術手法,以樂來反襯苦,筆意有曲婉之感。但這首《望江南》(多少淚)則不同,是直筆明寫,正見正寫,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藝術手法,因而有愈見沉痛之感。二詞可同讀,對作者的憂思愁恨則體會更深。

  “多少淚”即“多少恨”之續(xù)寫,“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離恨更深,作者再也無法自制,只能任憑“多少淚,斷臉復橫頤”了。眼淚縱橫當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難收,也許有號啕之舉,但是,淚可流,“心事”卻不可說,一是滿腔悔恨無法說,二是故國情懷不能說,自傷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現(xiàn),作者心中愁苦躍然紙上。不但“心事”不可說,連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鳳笙也不能吹起,這種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殘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欲將心思付瑤琴”(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之想,而這情此景,作者卻連這一點奢望都不敢有。況且,鳳笙向來為歡歌之用,于此時吹奏,對李煜來講,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憶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無奈中又多添了幾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腸斷更無疑”但是惟一的結局了。這首詞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真實寫照。

  全詞與“多少恨”同調,取筆不同但取意同。這首詞直接寫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細致,語言直樸,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開寶八年(975年)李煜亡國入宋之后,與《望江南·多少恨》當作于同時。李煜被曹雪芹稱為“古之傷心人”,他降宋后,由凌駕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淪落為任人凌辱的階下囚,經(jīng)歷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這首詞就是為表達他對現(xiàn)實處境的無限凄涼之情而創(chuàng)作的。

【江南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江南原文、賞析07-16

江南原文及賞析10-16

憶江南·江南好原文及賞析02-13

江南曲原文及賞析03-02

[精品]江南原文及賞析10-16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賞析06-07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及賞析07-03

望江南/憶江南原文及賞析08-11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賞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