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記》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記》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君子之教喻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譯文:君子知道了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明白了教育之所以失敗的道理,這以后就可以做一個稱職的老師了。所以,稱職的老師在施行教育的時候,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第一是只注重引導,而不是強行牽拉著學生走,去強迫學生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是督促勉勵學生,但是不要過于嚴厲,而壓抑了學生的個性思考,使他們喪失自己;第三是適當給學生以點撥,但是不要直接把答案交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思考。教師如果只作引導,而并不去逼迫學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就能夠親和的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習過程愉悅和諧起來;教師如果嚴格要求學生,而并不去強制壓抑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那么,就能夠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個性志趣都能充分發(fā)展;教師如果只加以點撥提示,開啟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并不是答案直接交給學生,使得學生學習被動,那么,就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鉆研的習慣了。能夠在教育教學中使學生熱情上進,個性創(chuàng)新,獨立研學,那么,就可以算作是稱職的教師了。
心得:善喻者,善教也。在讀完了“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兩個章節(jié),發(fā)現(xiàn)很多古人意識到的問題當今課堂仍然上演。大家心里都清楚教學過程中“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shù)進”,對待學生學習既“不顧其安”,又“不由其誠”和“不盡其材”的做法,背離了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但面對升學的壓力,又不得不迫使老師用這種最快捷的方法。
【《學記》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學車記11-20
教育學讀書筆記07-30
《上學記》讀書筆記05-01
公共經(jīng)濟學讀書筆記08-06
《薛譚學謳》讀書筆記12-19
暑假學游泳周記11-24
學車記小學作文12-05
學廚記_900字09-07
《牛奶可樂經(jīng)濟學》讀書筆記03-29
教育學讀書筆記作業(yè)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