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他們與我童年
有一次,在媽媽的語文書中看到了聶華玲寫的《親愛的爸爸媽媽》,我邊讀邊流眼淚,對他們不幸的早逝而悲哀,對法西斯的殘暴而憤怒。
文章寫的是1941年10月21日德國法西斯在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小城屠殺七千多無辜平民,其中有300個孩子從課堂里被抓走,被屠殺。“親愛的爸爸媽媽”是一個叫魯比沙的六年級學(xué)生,在納粹即將把他處死前幾分鐘寫給他父母的遺言中的一句話。他同其他一起被處死的三百個孩子一樣,懷著對親人的愛,寫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是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對父母臨終前的遺言,也是最后一次呼喊“親愛的爸爸媽媽”。多么令人惋惜,多么令人心酸的一聲顫抖的呼喊聲呀!
他們本來可以和我們一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坐在書桌前,“小小的人兒,急切地回答艱難的問題:假若一個人步行,結(jié)果是多少……小腦子充滿了數(shù)字,書包裝滿了練習(xí)簿,打的分?jǐn)?shù)有好也有壞;兜兒還塞一把夢想和秘密,是愛和盟誓。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將在陽光下奔跑。”可是,德國法西斯對孩子殘忍而又滅絕人性的屠殺,使他們早早結(jié)束了還來不及展開的美好的前程。
看著這份充滿血淚的童年,我又想起了高爾基寫的《童年》,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幼年喪父,寄人籬下,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他們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們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江南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的地方,有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hù),有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有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歡樂的音符時時圍繞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映山紅,到海邊抓螃蟹,兒童公園里劃小船、乘小火車;看電視,玩游戲,畫圖畫,看各種小人書……我的童年充滿無窮的樂趣。
走進(jìn)了書香四溢的校園,在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充實的一天。老師們充滿愛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xué)們積極探討未知領(lǐng)域。在明亮的教室里,有我們強(qiáng)烈的求知目光;課間十分鐘,有我們快樂的游戲節(jié)目;操場上,有我們奔跑跳躍的身影……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春風(fēng)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同樣的童年,不一樣的遭遇,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多么幸運。我希望不再有戰(zhàn)爭屠殺,不再有貧窮、愚昧、貪婪,愿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和我一樣,在陽光下快樂健康地成長。
【他們與我童年】相關(guān)文章:
走進(jìn)他們的童年歲月作文02-26
走進(jìn)他們的童年歲月作文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