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1
[宋]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仡^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作品賞析:
此為送別詞。詞之上片由此番遽別,憶及上次分別后六年闊別的情景,自然地將眼前的傷離意緒反跌出來。下片運用想象手法,擬寫友人在邊地的生活情狀,委婉曲折地表達了鼓勵他在邊塞建功立業(yè)的情意。
全詞表情達意十分熨貼動人,表現(xiàn)手法別具一格,堪稱送別詞中的佳作。
開篇“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薄坝浀谩倍謱⒃~帶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武陵,今湖南常德市。“相見日”三字,雖極平常,但卻包含著那次相聚中種種快樂的情事,極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
從那以后,他們闊別六年之久,兩人都嘗盡了天涯作客的況味。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驚”四字一筆抹過,簡括地表現(xiàn)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緒!盎仡^雙鬢已星星”,現(xiàn)在見面,兩人鬢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這句在上片是關合前后的過渡句。正因為詞人對他們的武陵相會有著美好的記憶,而對分別以來的生活感到很哀傷,所以,他非常希望剛剛重新見面的朋友能長期在一起,以慰寂寞無聊之思,以盡友朋相得之歡。“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哪知道又要這樣匆匆作別呢?“誰知”、“還與”的搭配,表達了作者對這次分別事出意料,與愿望乖違,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傷離情緒。雖說詞只寫江上杯酒相傾的一個細節(jié),實際上,他們盡情傾訴六年闊別的衷腸,以及眼前依依惜別的情懷,都涵括在里面了。
下片是對曾使君到達光州邊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過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闊悲壯。寒日的傍晚,在一派蕭瑟的邊塞上,鐵馬奔馳,紅旗飄揚,士氣高昂,真是令人激奮的場面。使君不僅身在其中,而且還是長官和塞主。在一般詩人的筆下,久守邊城,則不免要流露出思歸的凄愴之情。而這首詞則一反常調(diào),別出新意。作者想象曾使君為豪壯的軍隊生活所激發(fā),根本不想離開邊地,反而擔心皇帝下詔書,命令他回京,“只愁飛詔下青冥”,使他不能繼續(xù)呆在那里。他何以要留戀邊地呢?詞的最后兩句作了剖露:“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薄安粦保活!八怼保魬衔摹昂漳骸。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串解這幾句云:“言只恐詔宣入朝,不顧使君在邊塞,正有橫槊之詩興也。”橫槊賦詩,語出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后來引用它贊揚人的文才武略。
詞從友人的角度想象,說他熱愛雄壯的邊塞生活,并有寫詩贊美的豪興。作為一首送別詞,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勵友人在邊塞上施展文武才干,為國立功。
此詞寫惜別之情,卻一反常態(tài),花費較多筆墨回憶六年闊別中兩人天各一方、辛苦勞頓的種種情狀,為抒寫別情作了蓄勢充足的鋪墊。這種寫法,具有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顯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2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朝代:宋代
作者: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仡^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全文賞析
開篇“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薄坝浀谩倍謱⒃~帶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跋嘁娙铡比,雖極平常,但卻包含著那次相聚中種種快樂的情事,極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從那以后,他們闊別六年之久,兩人都嘗盡了天涯作客的況味。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驚”四字一筆抹過,簡括地表現(xiàn)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緒!盎仡^雙鬢已星星”,現(xiàn)見面,兩人鬢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這句上片是關合前后的過渡句。正因為詞人對他們的武陵相會有著美好的記憶,而對分別以來的生活感到很哀傷,所以,他非常希望剛剛重新見面的朋友能長期一起,以慰寂寞無聊之思,以盡友朋相得之歡!罢l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哪知道又要這樣匆匆作別呢?“誰知”、“還與”的搭配,表達了作者對這次分別事出意料,與愿望乖違,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傷離情緒。雖說詞只寫江上杯酒相傾的一個細節(jié),實際上,他們盡情傾訴六年闊別的衷腸,以及眼前依依惜別的情懷,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對曾使君到達光州邊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過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闊悲壯。寒日的傍晚,一派蕭瑟的邊塞上,鐵馬奔馳,紅旗飄揚,士氣高昂,真是令人激奮的場面。使君不僅身其中,而且還是長官和塞主。一般詩人的筆下,久守邊城,則不免要流露出思歸的凄愴之情。而這首詞則一反常調(diào),別出新意。作者想象曾使君為豪壯的軍隊生活所激發(fā),根本不想離開邊地,反而擔心皇帝下詔書,命令他回京,“只愁飛詔下青冥”,使他不能繼續(xù)呆那里。他何以要留戀邊地呢?詞的最后兩句作了剖露:“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不應”,不顧!八怼,呼應上文“寒日暮”。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串解這幾句云:“言只恐詔宣入朝,不顧使君邊塞,正有橫槊之詩興也!睓M槊賦詩,語出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后來引用它贊揚人的文才武略。
詞從友人的'角度想象,說他熱愛雄壯的邊塞生活,并有寫詩贊美的豪興。作為一首送別詞,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勵友人在邊塞上施展文武才干,為國立功。
此詞寫惜別之情,卻一反常態(tài),花費較多筆墨回憶六年闊別中兩人天各一方、辛苦勞頓的種種情狀,為抒寫別情作了蓄勢充足的鋪墊。這種寫法,具有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顯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相關文章: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11-29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及賞析06-29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賞析10-18
(必備)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賞析11-29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及賞析(通用)12-22
送梓州李使君的原文及賞析11-15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及賞析12-01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及賞析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