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1
吃青團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等節(jié)日。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苧麻葉、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綠,以前常用,現在用的已不多見)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
在中國古代,每逢寒食節(jié),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因其色調而得名。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種艾草的汁拌進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面粉里,手工揉勻,再根據各人喜好包裹進不同的餡料蒸制而成。
在中國其他地區(qū)也有類似的傳統(tǒng)糕點,制作方法及食用習俗與青團大同小異,皆為清明前后的糯米、粘米制食品。在廣東稱為“艾”,江西客家地區(qū)稱為“艾米果”,在閩南及潮汕地區(qū)稱為“艾”,而廣府地區(qū)則常稱作“艾餅”。
制作好的青團食用起來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特別好吃!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2
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薄R粢粋很大的總“子!,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3
快要到清明節(jié)了,我想起了干媽送我的青團,我還是第一次吃青團,青團碧綠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媽媽看我吃了特別香,打算親自給我做青團。
吃了飯,媽媽穿上圍裙,首先,把制成青團的原料;糯米粉、赤豆沙、黑芝麻、核桃粉、馬蘭和咸肉,還有最重要的艾草準備好。第一步,把從田野里割來的艾草洗干凈,然后把艾草放入鍋焯水,撈出放涼用刀切碎。在我的要求下,媽媽準備給我用草莓榨汁,做草莓色的團子,看著紅紅的草莓汁,我開心不已!
終于開始包青團了,媽媽分別把艾汁草莓汁和米粉搓成長條,每次截取適量大小的,攤開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餡,再包成拳頭大小均勻的青團,而我包的則“歪瓜裂棗”,東倒西歪,心中暗嘆媽媽的手藝。經過反復觀察媽媽的竅門,終于掌握了技巧,不知不覺的成型了。不一會兒一盤碧綠的團子大功告成啦!
媽媽端起包好的團子放進蒸箱。散發(fā)出來的艾草清香,惹得我“口水直流”,十分鐘過后,青團終于蒸好了,粉色的,充滿少女氣息的,草莓團子在霧氣繚繞中登場了,我等不到涼透,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草莓青團,一口下去,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香融入芝麻豆沙核桃餡中,我們滿嘴散發(fā)著“春天的味道”。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4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的法規(guī),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jié)”。
古代寒食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jié)充饑,不必舉火為炊。
在寒日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中還有一種“青精飯”,據《瑣碎錄》記載:“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類槁》也說:“古人寒食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確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現在,青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余年,仍舊一只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賣青團的店家洞察到這以點,前些年曾出現過多種甜咸餡料的青團,如豬油玫瑰青團、黑洋酥青團、金針耳鮮肉青團等,但好景不長,這些原本受人青睞的青團,竟然無疾而終,實在讓人百思不解。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5
我身處煙雨江南,有數之不盡的美食小吃,可這么多年來,我卻獨愛青團。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如此記載青團的制作:“搗青草為汁,和粉做團,色如碧玉!鼻鄨F是以柔軟細膩的手磨米粉做原材料,取艾草之葉搗碎,在石灰水里腌漬后,過濾出汁液,再兌入由七分糯米,加三分粳米的米粉中包為團子。
餡分為甜咸兩種,甜餡一般為豆沙餡,咸餡一般為鮮肉餡,無論甜咸,包餡時,均放入一小塊豬油。蒸熟后的'青團,視覺看起來色澤青翠、光亮細結;嗅覺聞起來清香自然;味覺嘗起來細膩香甜、糯韌綿軟。
記憶最深的是在三年前。我和父母劃船去周莊,一路上吃著青團,哼著小調,好自在。尋訪前人的足跡,青團早已被歲月沖刷去了,但也只有遠離塵世的喧囂,重返這片土地,才能領略這一美食。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6
清明節(jié)前,我家也準備包青團,把從田野上摘來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適量的水用力均勻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來一小塊,裹成圓形,再把它弄成窩窩頭的形狀,最后放上餡子包成圓形。我仔細觀察大人們的操作過程,然后開始包著第一個青團,看看簡單,但包起來真不容易,特別是手不聽使喚,用力過大,米粉捏得不均勻,餡子就會往外流,餡子太少就會變成空心團,如果搓得不好就會變成好幾種不同形狀的團。經過多次實踐一個個小巧玲瓏、形態(tài)各異的青團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這時媽媽就拿把包好的青團去蒸了,過了二十分鐘左右,一陣陣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等媽媽拿出來蒸好的青團,我就奔上前去品嘗了我自己包的`青團。啊!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團,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樂滋滋的。
清明節(jié)踏青、包青團、祭祖等已經成了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7
今年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掃墓結束后,媽媽要自己做青團讓我們嘗個鮮。我也洗干凈了雙手,興致勃勃地學做起青團來。
開始做青團啦,媽媽先把綠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著又熟練地把煮好的菠菜放進一個又大又深的鐵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點沸水。媽媽將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過了好久終于揉好,成了一個綠綠的糯米團。然后我們每個人掐了一點糯米團搓圓,捏成小碗狀往里面放了香噴噴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來,最后,我們把青團放進了鍋里去蒸。還沒蒸熟,一股香味已撲鼻而來!罢嫦M禳c好。”我一邊想著,一邊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廚房,等待吃了!終于好了,我發(fā)現青團的'顏色變成了墨綠色。吃著自己做的青團,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清明節(jié),它不僅讓我們追憶已故的親人,續(xù)親情,還帶給了我們一份悠閑,一份難忘。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寓意04-03
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由來教案07-17
清明吃青團的由來04-22
清明節(jié)青團怎么做04-07
清明節(jié)吃青團作文(精選45篇)04-07
青團的作文(精選20篇)07-02
清明節(jié)吃青團作文(通用17篇)04-07
吃青橄欖的啟示作文01-10
在團青座談會上的發(fā)言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