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后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jīng)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何樂而不為呢?選擇的內(nèi)容來既自于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顒娱_始,我以“奶奶”帶孩子們?nèi)ァ百I菜”
的形勢導入,小朋友們的興趣很濃,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guī)定的節(jié)奏來唱,卻存在困難。于是我把這些菜名按照節(jié)奏分別畫出,如蘿卜就畫兩個并列的蘿卜,西紅柿就畫3個并列的西紅柿,這種圖形具體形象地表達了歌曲的節(jié)奏,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jié)奏,而且這張圖譜又成功地為創(chuàng)編歌詞打下了基礎。
“拿也拿不動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我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境,讓孩子們自己感受、討論,進行非指導性學習,就是為了尊重幼兒欣賞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激發(fā)幼兒的.個性化思維和獨特見解,尊重幼兒多樣的表演動作。這種探究性活動,就是為了引導幼兒不唯書,不唯上,使幼兒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既尊重幼兒的個性化表現(xiàn),鼓勵幼兒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與感悟,又有利于發(fā)揮幼兒的個性,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探究性活動的特點和音樂課程的性質(zhì)。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輕松的語言,指導幼兒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幼兒一個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幼兒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既充分激發(fā)了幼兒主體意識,又使幼兒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2
《套圈》這個活動是一個老教材。在教學時讓孩子在熟悉四拍子基礎上,再學習套圈游戲。利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四拍子的節(jié)奏。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多種玩法。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所帶來的快樂。在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學會游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嘗試,體驗成功的經(jīng)驗。
既然是一首四拍子的曲子,我就不想以已往的教學模式把孩子套牢了,而是把這節(jié)課設計成了游戲教學,融音樂與游戲為一體,來發(fā)展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己探索套圈的玩法,然后逐漸發(fā)展到與同伴合作。我讓全體幼兒來參與表演,在表演中,幼兒都是主角,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伴著音樂,幼兒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教師作為一個指揮者,融入幼兒的活動中,音樂響起,幼兒兩兩一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套住對方的任何一個部位。激情飛揚,個個都全身心的投入于音樂表演中。
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感覺自己的準備有些倉促,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肢體語言不夠優(yōu)美,教學思路還不夠清晰,活動時間沒有控制好等等,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改正的方面。
幼兒音樂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jù)《綱要》要求,幼兒音樂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對音樂的感受力是培養(yǎng)幼兒音樂素質(zhì)的基礎,采用游戲化的方法組織音樂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激發(fā)興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這節(jié)音樂游戲活動是我對音樂課的一次有益嘗試?偟恼f來,幼兒能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目標完成較好。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xiàn)“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活動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3
這是一個充滿濃濃友情的音樂活動《小指勾一勾》,孩子們在與好朋友進行互動游戲的過程中,在邊打節(jié)奏邊念歌詞的情形下,深深地被這首歌曲所吸引。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歌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迸發(fā)出超乎想象的東西來。以下是我們中(四)班小朋友在音樂活動《小指勾一勾》中的教學片段,我抓住了幼兒精彩的生成來豐富我先前預設的內(nèi)容進行的活動實錄。
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中,學習著歌曲《小指勾一勾》,和孩子們邊唱邊做動作,最后我說:“我們勾了手指頭就是好朋友了!币粋孩子突然大聲說:“是永遠的好朋友!”聽到這句話,我很激動,馬上說道:”對,老師要和你們做永遠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動走進他們,主動和他們?nèi)ス词种割^,怎么會有這樣的一句話,又怎么會讓這樣普通的一節(jié)課充滿了溫馨和感動呢!我鼓勵幼兒說:“想一想,除了小指勾一勾、手臂挽一挽的方法和好朋友做游戲,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去和好朋友做游戲?”小朋友們踴躍地講出了許多方法:楊止幽:“我用小手拍一拍和好朋友做游戲!崩钣觋枺骸拔矣眯∧_碰一碰的動作!眲┫#骸拔矣帽晨勘车膭幼!睏顕瘢骸拔矣妙^碰頭的動作!
小朋友想出了這些動作之后,我和他們一起和著音樂創(chuàng)編起了歌詞,“伸出你的小小手,拍拍手、拍拍手,我們來做好朋友。”“抬起你的小小腳,碰一碰、碰一碰,我們來做好朋友!
孩子們都沉浸在愉快的創(chuàng)編游戲中,我也為這次預設活動的順利完成而感到高興,活動就要在小朋友的歡快游戲后結(jié)束了,這時突然聽到有位小朋友說:“老師!我們可以笑一笑和好朋友做游戲!
這樣一說,一下引起了許多小朋友的興趣,“是呀!老師可以這樣笑,老師可以那樣笑!焙⒆觽儬幹谖颐媲罢宫F(xiàn)著自己的笑容。“你們笑得真漂亮,我們一起把你們想出來的各種笑編進歌曲里去,好嗎?”我順著孩子們的話說。“咧開你的小小嘴,微微笑、微微笑,我們來做好朋友!薄皬堥_你的.小嘴巴,哈哈笑、哈哈笑,我們來做好朋友。”“翹起你的小嘴巴,咪咪笑、咪咪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想:“小朋友們這么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啟發(fā)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chuàng)編呢?”
于是我又接著問:“臉上除了的嘴巴可以和好朋友笑一笑,還可以用什么和小朋友打招呼呢?”“眉毛、眼睛、鼻子……”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著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動腦筋,我接著又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小任務,那就是:讓小朋友把想出來的動作,和其他幼兒交流討論。小朋友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大家恨不得馬上就去完成。不言而喻,我們又把這次的創(chuàng)編音樂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在《小指勾一勾》的創(chuàng)編活動中,我預設的活動是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創(chuàng)編歌詞。不料,孩子們在教學中能表現(xiàn)出非凡的熱情,不僅能想到用不同的動作來創(chuàng)編歌曲,還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面部表情來創(chuàng)編歌曲。面對孩子們的熱情,我因勢利導,啟發(fā)幼兒運用多種創(chuàng)編手法,并啟發(fā)幼兒用符號來記錄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成果,把教學過程又推向了一個高潮。
反思這個活動,我認為在教育過程中,當孩子有精彩的火花出現(xiàn)時,我們要把這些火花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去利用這些資源,并通過積極的回應和引導,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挑戰(zhàn)。這樣的話,小朋友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思維自然活躍了,創(chuàng)編也就更豐富多彩了。所以,面對孩子們的這次生成,作為教師我扮演的角色是等待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我等待著孩子們的生成,因為孩子們的生成和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是分不開的,所以我等待著孩子們的成熟,同時當孩子們有新的火花出現(xiàn)時,我一方面能及時關注孩子們的生成,另一方面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手段,來扶持孩子們的生成,更關鍵的是我還能積極引導孩子把生成的活動走向更精彩,更好的為大的教育目標服務。所以通過我的努力,我和孩子們一起使活動開展得更精彩。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較自然地進行歌唱。
2、能在歌曲結(jié)束時,及時模仿動物叫聲或用語言對問句作出相應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懶惰蟲,樂意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一只毛茸茸的小雞玩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座位排成“圓形”,并玩過“點兵點將”游戲。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蜜蜂做工》。
駕駛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從活動室外面飛進教室,并在教室里邊唱歌邊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點兵點將”游戲。
。1)教師出示小雞玩具,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是一只小小雞?(小雞沒有回答)。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能幫助小雞回答嗎?(如:小雞發(fā)出嘰嘰嘰的聲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師邊用《懶惰蟲》歌曲旋律唱問:你是小小雞……“邊逐個對座位上的幼兒點小雞。歌曲唱完,被點的最后一名幼兒站起用“嘰嘰嘰”叫聲表示回答。
(4)由幼兒建議,教師邊唱其他小動物邊點兵點將,鼓勵和表揚幼兒大膽地利用相應的叫聲進行回答。
三、學唱歌曲《懶惰蟲》。
。1)看圖片,并用語言表現(xiàn)對懶惰蟲的理解!皯卸柘x是什么樣的人?”
。2)邊玩游戲邊聽教師范唱,理解歌詞內(nèi)容,教師邊唱邊點人,唱完后提問:“懶惰蟲什么地方痛?”
。3)傾聽教師第二遍范唱,然后討論用什么動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動身體,雙臂抱緊等)
。4)秒年 用手指兩拍一下做點人動作,邊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四、游戲《懶惰蟲》。
(1)學習用語言和動作,堅決大膽地表現(xiàn)對懶惰蟲的否定。
教師:你們是不是懶惰蟲?幼兒:我不是懶惰蟲。
。2)介紹游戲玩法:教師或幼兒扮演點人者,邊唱歌邊點數(shù)尋找懶惰者,當歌曲唱完后,被點到這,必須站起來,大聲地否定:“我不是懶惰蟲”。
。3)討論活動:你喜歡懶惰蟲嗎?為什么?激勵幼兒爭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學習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詞:剛才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做撓癢癢的游戲,可開心了!咦,有一條毛毛蟲還在睡懶覺呢,大家都去叫它:“醒來啦,太陽出來啦!”可是它卻說:“哎喲,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么叫他都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做事請。大伙兒生氣了,就叫他“懶惰蟲”。大樹爺爺笑瞇瞇:“別著急,我來試試”。
2、清唱示范歌曲。
提問:大樹爺爺用什么辦法把毛毛蟲叫醒了?為什么毛毛蟲聽了大樹爺爺?shù)母钑芸炱鸫沧鍪?你聽到大樹爺爺唱了些什么?/p>
三、情景游戲——喚醒小動物。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不肯早起,愛睡懶覺,你們愿意去幫助他們嗎?
活動反思:
歌曲《懶惰蟲》詼諧、幽默,旋律流暢,歌詞生動,適合小班幼兒。歌曲雖然以“反面形象”出現(xiàn),但他的教育意義是很顯現(xiàn)的,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勤奮”的概念很寬泛,對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難度,想到班級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現(xiàn)象,因此,我把音樂中的“懶惰蟲”特指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負面影響,我又賦予歌曲《懶惰蟲》一個特定的功能,即“喚醒功能”,大樹爺爺輕輕一唱,愛睡懶覺的毛毛蟲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變成了一個好辦法;谶@兩個重新賦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貫穿活動始末,有了反復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發(fā)了孩子不當懶惰蟲的想法,同時幫助孩子感受體會了歌曲的詼諧情趣。新授歌曲必須要有七八遍的反復跟唱,才會被孩子接受熟悉。單調(diào)機械的模唱顯然是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設計了游戲環(huán)節(jié)“喚醒小動物”,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兒都沉浸在“幫助喚醒”的角色中,盡情地反復自覺地吟唱。對他們而言,已經(jīng)不是在學唱新歌,而是在游戲。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5
節(jié)奏樂“愉快的勞動之歌”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勞動號子曲,這首樂曲節(jié)奏活潑、輕快、旋律優(yōu)美。為了更好地將節(jié)奏樂和勞動的音樂融合,我根據(jù)我班幼兒節(jié)奏樂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并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了此次活動。整堂課我以“老板與工人”的角色扮演進行互動,充分運用圖譜、節(jié)奏譜等教具,讓孩子們以工人的身份先進行集體有節(jié)奏地“鋸木、刷墻、釘釘、鉆電鉆”,孩子們興趣十足,在愉快地勞動中都能較熟練地掌握節(jié)奏,在此基礎上“老板”發(fā)話了,“工人們”要聽老板的指揮分工進行“勞動”,層層遞進, “工人們”起勁地隨著勞動號子愉快地加油干著……
反思: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為主導,以一定的情境為依托,以互動的.過程為支撐,以豐富的情感為內(nèi)驅(qū)力,將活動推向高潮。整個課堂表現(xiàn)出了活潑、輕快的氣氛,課堂民主、平等,幼兒充分地體驗到了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喜悅。上完此節(jié)課,我有所感悟:
一、我要轉(zhuǎn)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們新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促進或制約著我們教學方法的選定和設計,同時決定著活動的質(zhì)量和效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要面向全體幼兒,全面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
二、活動中我應尊重每一位幼兒的個性,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主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fā)揮的。
三、活動中要善于營造情感氛圍。有人說過:上好一節(jié)課,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如果教師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只是平平淡淡,沒有激情,那么幼兒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因此我覺得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情感,教師自我的情感體現(xiàn)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了活動的成功與否。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6
一、對音樂欣賞過程中“音樂的反思”
音樂欣賞活動應該是一種整體性的感知、審美活動,它有賴于兒童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包括動作的,語言的,想像的,畫面的,符號的,情感的等。如果把音樂片斷化、局部化,難免有分割之嫌.孩子無法從中獲得一個整體的完整的享受,可能會導致兒童對音樂的片面理解。
二、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的反思
在幼兒園的音樂欣賞過程中,認知、審美、情意目標如何運作?教師們?nèi)绾魏侠淼剡M退,何時走向中心,處于“前臺”,何時退向邊緣,處于“后臺”。這方面的問題不是音樂欣賞過程中的獨有問題,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普遍存在。在欣賞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發(fā)問過多,控制過多。教師在幼兒面前往往充當?shù)氖且粋全知全能的角色,在教師頻頻發(fā)問、頻頻拋出思考的線索的情況下,兒童主宰自己頭腦、主宰自己思想的權利也被老師們所殖民。
三、對音樂欣賞過程中“兒童”的反思
兒童作為音樂欣賞過程中的主體,在教師提供的.多種欣賞輔助手段的包裝下被一些音樂以外的東西所吸引,因而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游離于音樂之外,并沒有融人到音樂中去。此時的音樂成為兒童活動的一種背景而不是主體。要讓兒童成為音樂欣賞中的兒童,讓音樂和兒童融合在一起,處于交融狀態(tài),教師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使兒童回歸音樂本身,不再在音樂的邊緣徘徊。
四、對音樂欣賞過程中“師幼關系”的反思
傳統(tǒng)的師幼關系是以“控制一服從型”為主的,這實際上反映出教師作為成人作為制度規(guī)范的代表對兒童的一種“教化”和“征服”。幼兒作為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我們不就是常常說要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嗎?教師和兒童在活動中應該是相互建構(gòu)、共生互長的。兒童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升日益精細化、豐富化、多維化,教師則通過對兒童反饋的敏銳的覺知和借鑒達到對兒童的理解和尊重,使師幼雙方都能達到一個新質(zhì)的生成、飛躍。
五、音樂教師教學反思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變了以往課程即教材、學科的舊概念,轉(zhuǎn)變成為由教師、學生、各個環(huán)節(jié)、教材整合的復合體。在這個復合體中,教材已變化,學生在成長,教學重過程,那么教師該如何?教師更需要成長!教師的成長不僅是日益信息化、學習化社會對教師的外在要求,更是教師新課程改革中自我完善的內(nèi)在需要。
六、音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選擇教學方法要與學科特點相適應,要依據(jù)該學科教學活動的目的、任務。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即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幼兒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chuàng)作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音樂課又是一門技藝性較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普遍采用的是練習法、欣賞法和示范法。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并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xiàn)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chuàng)作表現(xiàn)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故而練習法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要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首要條件是讓他們接受美的熏陶,讓他們大量接觸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審美、修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音樂欣賞的能力,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的美會感染學生并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音樂欣賞能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作為音樂課教學內(nèi)容之一的欣賞本身就是以欣賞教學方法為主,而在歌唱、器樂、律動等教學中也無不貫穿和體現(xiàn)著欣賞活動,所以欣賞法也是音樂課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知道,兒童學音樂是從模仿開始,在課堂上學生學習各種技能也都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樂等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征,音樂素質(zhì)等也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
此外,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
總之,選擇音樂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注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七、建立“互動”新型師生關系
“互動”是學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成為師生新型學習方式、學習關系的代言,被提倡應用于各種教育活動中。幼兒園音樂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情感性,形象性,參與性的特點。
八、遵循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所謂教學不是教師教,幼兒學,而應是教師正確地,恰當?shù)亟M織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指導下,誘餌通過自己的智能活動去探索獲得知識、技能,并在探究獲取中進一步發(fā)展智能的過程。
教學過程的本質(zhì)決定了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則體現(xiàn)在把幼兒自主的學習活動有效地組織起來,把幼兒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一方面,幼兒園教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范,培養(yǎng)幼兒對歌唱的正確動機、濃厚的興趣、真摯的情感、頑強的毅力。真正把幼兒吸引到歌唱中來,全身心地投入聲樂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必須按照誘餌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選擇適應學幼兒的教學方法,指導幼兒學習,使學幼兒會學習。大班自我意識較強,音樂教師就應該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導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或與同伴結(jié)成學習伙伴進行合作式的音樂學習。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強悍、有力的氣勢,大膽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能根據(jù)圖示大膽探究馬步、弓步、掌、拳等武術動作,會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特點。
3、體驗方陣舞的整齊壯觀,感受成功與自信。
4、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兒當自強》的音樂、動作圖譜、一套武術服裝、紅腰帶若干。
2、了解一些武術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著武術服裝,請幼兒猜猜老師這身打扮要做什么?老師做幾個武術動作(扎馬步,出拳)引起幼兒興趣。
二、播放《男兒當自強》的視頻,請幼兒觀察里面的武術動作。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中國武術有很多動作,打起來是很精神、有力的。這些功夫是怎么練出來的呢?
對,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你們想學嗎?
三、分組分散學習
1、武術秘籍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武術秘籍(動作圖譜),我們一起學學吧!
幼兒自主探究動作。
。ǚ謩e練動作,老師指導,放音樂《男兒當自強》)
教師指導幼兒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要求動作盡量連貫有序。
2、武林大會
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像我這樣?給每個幼兒一條紅腰帶。
。▋焊柚笇в變合瞪涎鼛В簝蓚好朋友碰碰頭,繞個圈,拉一下)
我們來把動作連起來打,看看哪一組能得武林盟主。
。1)分組表演
每一組起個名字。(如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
(2)集體表演
小結(jié):練了中國武術覺得怎么樣?武術的動作非常有力量,讓人感覺我們中國人很精神!
現(xiàn)在,不單中國人喜歡中國功夫,連外國人也不遠千里來到中國學習中國功夫,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驕傲、自豪……)
。2)師:今天我們學的是拳術,中國功夫還有很多,象刀術、劍術、棍術、槍術……。
四、觀看閱兵錄像,感受方陣舞
孩子們,你們看過國慶大典舉行的閱兵儀式嗎?從開國大典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那你們覺得咱們國家什么很棒?
好,用中國功夫的動作和大家道別。
報拳說:再見!
教學反思:
《男兒當自強》由兩個樂段組成,樂句之間變化強烈,但卻有很強的對稱,對應感,在給人強烈的動感之時又給人一種穩(wěn)定感,第二樂段比較簡單,前半段節(jié)奏短促,后半段節(jié)奏放寬,表現(xiàn)了強大的氣勢。孩子們對里面的動作很感興趣,接著我讓孩子嘗試用不同的`動作模仿武打,調(diào)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一翻熱身運動之后,我投放音樂,通過視頻欣賞,讓學生熟悉《男兒當自強》這首歌。先讓學生聆聽錄音輕聲哼唱,再讓學生跟著錄音歌唱,并在XX處用“哈嗨”來表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其次,我讓學生復聽,通過朗讀歌詞,理解歌曲表現(xiàn)的主題,理解男兒當自強的意思,鼓勵男生要自強,自力,要出人頭地。
在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后,我用巴烏為同學們伴奏,學生們倍感新奇,唱的特別認真且有激情,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體驗伴奏之美,通過巴烏,人聲伴奏及學生的演唱,三者合一,融為一體,效果好。
學生在熟悉理解理解《男兒當自強》歌曲后,我讓學生自己嘗試用動作將歌曲表現(xiàn)出來。在設計武術過程中,考慮到武術的復雜性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發(fā)展實際水平,只選擇馬步出拳的格式進行了表演,降低了動作難度,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個過程學生用肢體表現(xiàn)音樂內(nèi)涵,利用武打動作、學生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和動作圖式,達到自我表現(xiàn)的快樂,達到了愉快教學的目的。
最后孩子們在音樂聲中快樂地學習武打動作,并將整首歌曲表現(xiàn)的很出色,提高了音樂課堂的實效性,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8
“爸爸媽媽去上班”是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第一首歌曲,活動主要有兩個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對老師和同伴的情感,知道要離開家上幼兒園了。
2 、能講出歌曲的名稱、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初步跟著老師學唱。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聽音樂,老師帶著幼兒一起拍手拍腿,讓他們對音樂進行初步的了解。待他們熟悉了后,我進行彈琴教授,大概是出于新鮮,我一彈琴,幼兒便被琴聲吸引了,目光也轉(zhuǎn)向了我,一些哭鬧的幼兒情緒也稍微轉(zhuǎn)好了一點。
這個音樂活動,我主要是通過教師示范演唱和利用布偶演示,讓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記住歌詞內(nèi)容,再跟著教師一起學習演唱。從孩子的表現(xiàn)中看,他們在活動中的'注意力很分散,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才認真學習。
這是一首非常簡單的歌曲,幼兒很容易掌握,但在教授的過程中,幼兒對于我提的問題是一問三不知,都閉口不回答,只用眼睛望著我,也許是他們還沒適應過來吧。
在課后,我把歌曲融入到游戲中,特別是老師帶領幼兒做游戲的時候,我們邊玩游戲邊唱歌,一來讓幼兒對歌曲有一個鞏固的階段,二來讓幼兒感受爸爸媽媽要上班,作為小朋友就要上幼兒園,學本領。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班的幼兒都學會了歌曲,只要老師一彈琴,他們就會跟著唱起來,而且在唱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9
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剛開學時的一節(jié)活動課,這首歌曲旋律歡快簡單,朗朗上口,歌詞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淺顯易懂,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對幼兒園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我將《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周的音樂活動。
在活動中,我首先將幼兒在園時唱歌、游戲等各種照片展示給他們看,通過這些他們親身經(jīng)歷的照片來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內(nèi)容,
孩子們很樂意很主動地去接受,很快熟悉了歌詞。接著在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傾聽,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這時有很多幼兒已經(jīng)有很多幼兒忍不住跟著唱起來,趁著他們的熱情,開始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時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和跟隨教師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動作為主,幼兒通過動作的.參與和身體節(jié)奏的表演,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讓幼兒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同時通過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表揚,體驗到了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從而增強了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與樂趣。真正體驗到了“大家一起真快樂”的美好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不足之處,
孩子們還不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對歌曲的節(jié)奏的掌握不穩(wěn)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課余時間我將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給幼兒欣賞,希望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并從教具室借來各種音樂器械,鞏固歌曲節(jié)奏。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有表現(xiàn)的學會演唱《小貓釣魚》曲目一。
教學重難點:
1.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小貓釣魚》;2. p、mp、f三個力度在歌曲中的恰當表現(xiàn)。
教學用具:
自制卡通圖片、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聲音練習
1.聽音樂進課堂(CAI播放《多拉A夢》主題曲)2.發(fā)聲練習
、貱大調(diào)音階練習(建立音高音準感,用輕柔、流暢的聲音練聲開嗓)②音程模進模唱
1 2 3 0︱1 2 3 0‖
。ㄩL期的帶變化的師生互動訓練,讓學生感興趣,也頗有挑戰(zhàn)性。鍛煉學生唱曲譜的能力,X X 、 X 0 、 X.X這三節(jié)奏為所學歌曲的主要節(jié)奏型,對于學生力度的模仿變化為歌曲難點處理路徑)3.導課
師:請問同學們,剛才我們聽音樂進教室的時候是播放的什么音樂,大家還記得嗎?生:《多拉A夢》(提高學生進課堂的關注度,學會用眼光發(fā)現(xiàn)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師:同學們真棒,沒想到《多拉A夢》的歡快旋律還在你們的腦海中流淌。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部關于貓的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我想同學們都對這個故事很熟悉,這里就不再講述了。
好學的小朋友就會有問題了,什么是“音樂童話劇”呢?
CAI展示:音樂童話劇是以兒童童話為體裁的結(jié)合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的一種綜合性戲劇表演。
嗯,一看就知道和以往的不一樣,下面讓我們一起接觸它吧!
二、歌曲學習
1.初步聆聽全曲,感受歌曲基本情緒。(CAI示譜,播放音樂)2.學唱歌曲旋律
師彈曲目一旋律,師分樂句范唱旋律生模唱(最后一樂句的三個丟分別模唱,三個力度層次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節(jié)奏要求要準確)板書:弱中弱強
p、 mp、 f<(漸強關系)3.師分樂句彈旋律生唱歌詞。
(注意最后一樂句的力度層次)4.再次聆聽范唱,輕聲跟唱5.師伴奏生完整的唱歌曲
6.歌曲情感處理,以劇情出發(fā),采用圖譜教學法
①首先唱樂曲第一二樂句,生談感受(陽光明媚,開心的小貓在河邊干什么)板書:
②師:接著有什么事情?板書:
、蹘煟航又l來了?蜻蜓美麗嗎?它是往上飛的,還是慢慢停落的?
讓我們有變現(xiàn)的唱一唱。(師示范,指揮齊唱)
、茈y點處理
師:看見了美麗的小蜻蜓,小貓可動心了,所以它在選擇捉蜻蜓和釣魚經(jīng)過的了幾番思想斗爭。誰能用動作表情來模仿一下?師指揮有層次的表現(xiàn)此樂句。
、輲熃Y(jié)合圖譜指揮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播發(fā)伴奏,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兩遍。
板書:(劇情圖譜圖解析)
啟承轉(zhuǎn)合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第三樂句第四樂句陽光?+開心的小貓
釣魚
美麗的小蜻蜓+停落枝丫
思想斗爭
(歌曲基本情緒和故事主角做什么事)
。肪淝楦屑靶勺呦颍
。Χ鹊倪f進)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略帶悲傷地的情緒,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
2、
用優(yōu)美的歌聲和真摯的情感,唱出主人公的孤獨寂寞和對土撥鼠的愛憐,親切的情感。
3、
了解大、小調(diào)不同的調(diào)性色彩,掌握大、小調(diào)音階的構(gòu)成。教學重點:用柔和連貫的聲音和略帶悲傷地情緒表現(xiàn)歌曲。教學難點:
1、弱起節(jié)奏
2、大、小調(diào)式的調(diào)性色彩,及其音階構(gòu)成。教學過程:
一、學習歌曲《土撥鼠》
1、了解貝多芬與歌德
師:剛才大家吹奏的《歡樂頌》是誰作的曲?(出示貝多芬圖片)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他有什么了解?
2、朗讀歌詞
師:與貝多芬同期的著名大詩人歌德和貝多芬有著同樣地性格特點,他們都憎恨壓迫,同情底層人民,向往“自由、平等、博愛”,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烁璧碌囊皇自姟锻翐苁蟆罚ǔ鍪驹姼瑁┱埓蠹依首x一下。(生朗讀歌詞)
師;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提問,師隨機出示土撥鼠圖片,生了解土撥鼠)師:詩中的我指的是為了生活到處流浪的流浪者,大家想想流浪者有家么?身邊有親人么?
現(xiàn)在陪在她身邊的只有誰?當他冷時誰為她取暖?
當他思念親人時,他的思念向誰說?當他被人欺時,他的屈辱向誰說?
師:土撥鼠是他唯一的伙伴,也是他心靈上的依靠,如果我們是那名流浪者,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讀這首詩?
。ㄉ俅卫首x,師彈奏《土撥鼠》旋律)
師:同學們朗讀歌詞時,老師彈奏的旋律是貝多芬專為《土撥鼠》這首詩而譜寫的,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歌德與貝多芬珠聯(lián)璧合的經(jīng)典名作《土撥鼠》。(板書:土撥鼠
播放歌曲《土撥鼠》)
4、
學習旋律
師: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生答)
看來貝多芬的`譜曲更增添了詩歌的悲傷情緒,詞與曲的完美結(jié)合深深打動了我們(出示歌頁)提問:調(diào)號是什么?拍號是什么?
視唱曲譜
演唱歌曲師:這首歌曲中,流浪者悲傷孤獨,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xiàn)這個可憐人的悲傷呢?(平穩(wěn)柔和的聲音,氣息要連貫)
5、認識大、小調(diào)式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老師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孤苦無依的流浪者形象,如果用《歡樂頌》的曲調(diào)來配《土撥鼠》的歌詞,不知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換曲演唱)
師:請你們說說換曲后的感受?師:同樣的歌詞,《歡樂頌》的曲調(diào)就不能表現(xiàn)出憂郁的情緒,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請音樂博士來為我們解答(出示大、小調(diào)式知識)
師:由此可見,《歡樂頌》是一首大調(diào)式的歌曲,歌曲明亮,氣勢恢宏。我們來看一下,結(jié)束音是不是“1”,《土撥鼠》的結(jié)束音是“6”,所以,是一首小調(diào)式的歌曲。音樂比較柔和。
6、用豎笛分別吹奏大小調(diào)式音階
7、對比演唱
分別演唱《歡樂頌》和《土撥鼠》,感受大小調(diào)的調(diào)式調(diào)性
二、總結(jié)
師:音樂真奇妙,當我們憂傷時用音樂來排遣內(nèi)心的痛苦;當我們快樂時又可以用音樂來釋放內(nèi)心的快樂。希望每個同學都能通過音樂來感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音樂擁有我們美好的生活。最后讓我們再次拿起豎笛吹奏出我們心中的《歡樂頌》。
《土撥鼠》教學反思
走進音樂世界第6冊的《土撥鼠》這首歌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鄉(xiāng)德國波恩創(chuàng)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yōu)榱松钣须S身帶著土撥鼠(旱獺)到處流浪的習慣,就好比現(xiàn)代人養(yǎng)貓、狗,并帶他們外出游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xiàn)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歌曲。學生隨著伴奏演唱歌曲并用體態(tài)感受6/8拍子的韻律是教學的重點。學生能按歌曲弱起拍的規(guī)律換氣歌唱,這是本課的難點。
通過對這一課的教學后,有如下體會:
一、成功之處:
。1)課題導入部分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頭腦,本課在“課題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動物及介紹土撥鼠和貝多芬創(chuàng)作歌曲《土撥鼠》的背景,有利于學生用準確的情感和歌聲表達歌曲。這是人文知識的介紹,給學生一個真實的音樂生活,而不是一個人造的音樂生活。(2)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造自主的學習氛圍
教學生活過程中,大家都知道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但往往在實際中,出現(xiàn)教師主導是實,學生主體是虛,幾十年來的教育習慣于教師唱,學生學,教師做,學生跟,束縛了學生的頭腦,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本課大膽解放學生,讓學生從聽、從感受入手,處于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隨音樂律動、隨旋律模唱、為歌曲伴奏等教學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的學習氛圍,自由發(fā)揮才能的空間,在律動表演中去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注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的演唱、演奏活動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沒有自己去感受,沒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是難以表現(xiàn)出真情實感受來的,只有激發(fā)學生自覺性、積極性和他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情緒,教學才會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用聽覺直接感受音樂外,還強調(diào)運用視覺,手腳動作來幫助聽覺,來感受音樂,促使學生多種感覺器官的積極活動。《土撥鼠》這首歌的兩大特點: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從小節(jié)的第六拍弱起。教師通過讓學生朗讀歌詞、分析樂句、教師的范唱等啟發(fā)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再去進行一系列的演唱、演奏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不足之處:
在執(zhí)教完本節(jié)課后,總感受有遺憾之處,對學生的思維拓寬程度還要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生活化,必須充滿活力,讓我們將學生帶進廣寬時空,不只課堂,探索神奇的音樂世界,不只在課本,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只成績,讓我們培養(yǎng)學生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音樂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了解音樂在生活中不同功能,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學生生活音樂化,必將充滿成功與歡樂,成為一生最可記念的金色時光。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水仙花是福建特產(chǎn),譽滿全國,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讓幼兒學會基本動作,做到動作優(yōu)美協(xié)調(diào)。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仙花若干盆,音樂磁帶,三用機。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進入活動場地。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仙花,啟發(fā)幼兒討論并回答:“水仙花的故鄉(xiāng)在哪里?水仙花長得什么樣?”
3、教師請幼兒欣賞舞曲,并讓幼兒談談聽完樂曲之后的.感受。
4、教師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曲子,并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想像樂曲表現(xiàn)的動作。
5、請個別幼兒來示范他想像出的動作,教師進行指導,讓幼兒的動作更加優(yōu)美。
6、教幼兒學習舞蹈動作。
。1)先全班一塊兒學習基本動作。
。2)請個別幼兒示范舞蹈動作,教師講解。
(3)幼兒找一位朋友,分小組進行練習。
7、幼兒聽音樂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導入環(huán)節(jié)沒有吸引力,整個活動一直在強調(diào)水仙花在跳舞,但是并沒有一朵水仙花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我給孩子們介紹了一下水仙花,但是并沒有展示圖片,所以孩子們頭腦中還真是不知道水仙花是怎樣跳舞的?感受不到那種意境,又怎么會真正的身臨其境呢?而且,圖譜設計也不是很好,這次活動是音樂欣賞《水仙花圓舞曲》,后來我才想到,既然是圓舞曲,那為什么圖譜不用三拍子圓環(huán)呢?指揮棒是水仙花,這樣一來,給孩子們的感覺就像真的是水仙花在跳舞。后來的這個想法很好,有機會,我會再嘗試一下的。不過整個活動孩子們興致也很高。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3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zhì)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diào)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chǎn)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tài)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夸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逐漸對音樂產(chǎn)生了興趣,并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創(chuàng)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三、通過欣賞,提高鑒賞能力。孩子用動作表現(xiàn)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
這時我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fā)揮想象,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xiàn)音樂總之,對于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zhì),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fā)。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出春天美好、愉悅的情緒。
2、愉快的參與活動,并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美。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板畫
活動過程:
課前律動
(一)、導入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彈唱第一遍)
(二)、聽歌曲記旋律(教師彈唱第二遍)
(三)、接龍游戲
(四)、歌曲舞蹈創(chuàng)編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唱歌和跳舞,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給春天這首歌曲伴伴舞好嗎?(教師用旋律交動作 )
(五)、結(jié)束春天天氣真好,我們和小鳥姐姐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動延伸:
能對旋律有印象,同時加入動作。
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曲子,歌詞很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簡單明了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但由于小班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力不強, 因此在活動中我利用了即興繪畫的形式讓幼兒記憶歌詞內(nèi)容。在活動導入時,我結(jié)合春游、散步,讓幼兒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帶著幼兒做律動“開汽車去春游”,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盡快掌握歌詞,理解音樂內(nèi)容,并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15
活動設計背景:幼兒小班的孩子社會性關系已不限于母親和親人之間,而是擴展到和同伴的關系上,他們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像水中的魚兒一樣自由自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歡快的樂曲中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
2,使幼兒體會“憂愁”和“快活”的不同感受。
3,領會一,二,三條魚的含義。
4,使幼兒能根據(jù)歌詞的含義做出相應的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難點一,幼兒對歌詞的咬字發(fā)音,尤其“愁”字。
難點二,舞蹈過程中1,2,3,數(shù)的互換角色上。
活動準備
音樂,小魚缸,三條小魚
活動過程、
故事講述:有一條小魚,它沒有朋友,每天都是孤孤單單的游來游去,沒有別的魚兒和它說話,沒有魚陪它做游戲,它很傷心,(哀傷的音樂)。取出魚缸,小朋友發(fā)現(xiàn)一條魚在水里游真的很孤單。老師開始唱第一段歌詞邊做動作: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老師提問:為什么這一條魚很孤單,他為什么會發(fā)愁呢?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它呢?
幼兒思考引出:小魚需要朋友。
老師取出第二條魚放入水中,老師提問,第二條魚放進去以后會怎樣,魚的感受是什么,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得到關鍵詞,快樂,高興,開心。老師唱第二段歌詞并表演動作: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老師提問,如果想讓小魚更加開心我們可以怎樣做?
老師再在魚缸里放第三條魚,一起數(shù)一數(shù),如果小朋友是最開始的那條魚,你會開心嗎?小朋友回答完,老師接著唱第三段歌詞: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歌詞隨著游戲的`展開更加深刻,教師引領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熟悉歌曲,在中間畫圓,小朋友依次表演,可分組進行。
教學反思
1,過程中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很到位,也能準確地感受不同的情緒,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師將這個活動完成了,但沒有關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間,比如,孩子還會選擇更多的魚,4,5,6,7,8,100,1000,等等,孩子們還可以說說平時職到的魚類。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反思01-30
音樂教學反思10-23
音樂教學反思08-18
音樂的教學反思06-23
關于音樂教學反思06-29
《牧童》音樂教學反思09-20
音樂期末教學反思10-22
音樂云教學反思05-17
音樂教學反思范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