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思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相思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完成背誦。
2、品味意象,把握情感。
3、鑒賞詩句,因題悟法。
【重點難點】
1、找出意象,把握情感。(重點)
2、鑒賞詩句,因題悟法。(難點)
【預習案】
一 、知識鏈接
要求:認真閱讀“知識鏈接”的內容,邊讀邊拿起筆標記勾畫重點內容。
1、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作為相國納蘭明珠的愛子、康熙皇帝寵信的一等侍衛(wèi)、文人名士愛重的大才子,納蘭一生極盡富貴榮華。18歲中舉,22歲考上進士,文武雙全,名聞天下。他的家世、地位、才情、風度,無疑是當時窈窕淑女心中的偶像?墒羌{蘭一生并不快樂,向往平淡祥和的生活,翻開《飲水詞》淚、恨、愁、傷心、斷腸、惆悵……觸目皆是。他有過如花美眷,可是詩意的生活只有3年,妻子便香銷玉殞。他有過紅顏知己,可他的這位絕色的表妹成了康熙帝的妃子。他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2、了解詞牌及寫作背景
長相思,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雙調三十六字,平韻。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納蘭隨從康熙出巡山海關。塞上風雪凄迷,苦寒的天氣引發(fā)了納蘭對京師中家的思念,寫下了這首詞。
二、預習自測
1、正音
聒( guō )
2、注釋
榆關:山海關的別稱。
那畔:那邊。指關外。
帳:指護衛(wèi)皇帝軍隊的營帳。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聒碎:攪碎。聒,嘈雜。
3、反復誦讀,白話詞意:
明確: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fā)。夜已經(jīng)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故鄉(xiāng)是多么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4、詞人身向何處?心系哪里?表達何情?
明確:詞人身向榆關,心系故園。思鄉(xiāng)之情。
三、學生自評
我的收獲: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一(自主探究)
1、作者在詞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是哪里的景物?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山水、榆關、千帳燈、風雪;是邊關景物;表達了詞人羈旅在外,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這首《長相思》以具體的時空推移過程,及視聽感受,既表現(xiàn)景象的宏闊觀感,更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是以小見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復疊吟詠中,展示出與家園的空間阻隔不斷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嚴重增大,空間感與鄉(xiāng)情構成尖銳沖突。正在這種行進方向和心緒逆反背離中駐營夜宿,“夜深千帳燈”,似是壯偉景觀,實乃情心深苦之寫。白日行軍,跋涉山水,到夜深時仍燈火通明,難入夢鄉(xiāng),這是因思鄉(xiāng)而失眠。
探究二(合作探究)
2、王國維·《人間詞話》:“‘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長河落日圓’,此中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于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差近之!
試賞析句子“夜深千帳燈”的妙處。
明確: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幅深夜的畫面;此時夜已深,四下無人,只聽見呼嘯的風,放眼望去,只看見軍帳內忽閃而微弱的燈光,如果這是在家鄉(xiāng)看到這樣的景象,即使寒冷,也會覺得溫暖,可惜詞人卻身在異地,在現(xiàn)實明亮的燈火中,感受著相思之燈的凄涼,促使詞人遙想起家鄉(xiāng)之燈,頓覺孤寂!扒簟敝畯V大與征途寂寥之心,形成對比,更見其孤寂。表達了詞人羈旅在外,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拓展】
(1)“燈”意象——燈以其光明、溫暖的外部特征,成為歷代詩人廣泛歌詠的對象,也以其充滿悲劇色彩的內蘊成為豐富情感的載體,即心暖則燈暖,心寒則燈寒。
(2)“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嘈雜的風雪呼嘯聲,震碎了我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我終夜未眠,當我身在故鄉(xiāng)時未曾聽過這么嘈雜的聲響。邊關的一情一景讓我不得不想到故鄉(xiāng)的一花一木,思鄉(xiāng)情更切。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一程山巒一程歌,一路流水一路情,山水相疊,翻山涉水,一路奔波,兩個“一”字,寫出了路途的艱辛,“身向榆關那畔行”,一個“那”字,清晰地點出了作者遠離家鄉(xiāng)馬不停蹄地向關外行走,想著看著漸行漸遠的背影,想念故鄉(xiāng)的時間也硬生生地被拉長,離愁縈繞心頭。
探究三(合作探究)
賞析句子“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的深刻內涵。
明確:風聲雪聲吵得人無法入睡,連個家鄉(xiāng)的夢也做不成。(描述詩句)本句運用了擬人和夸張的手法 :“聒”字使得風雪擬人化;“鄉(xiāng)心”破碎,更是夸張之語。(解釋手法)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羈旅在外,思念家鄉(xiāng)的濃濃深情。(表達情感)
“身”——“風一更,雪一更”——人在征途——聒噪
“心”——“故園無此聲”————心在故園——碎
思考:作者想念故鄉(xiāng)的什么?為什么?
納蘭的“身”不得不隨從護駕,這在世俗看來的至高榮譽,事實上,只是皇上的保鏢,并不能縱馬揚鞭,指劍沙場,沒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暢快。在納蘭心里“身”在經(jīng)歷“風一更,雪一更”的聒噪,而“心”早已飛回“故園”,故園里有什么呢?故園可能更像是一個象征,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因為那里可以安放自己夢想與追求。漫漫征途中自己對父母、妻兒的思念也可以在故鄉(xiāng)得到寄托。此刻此地的狀態(tài)不是自己想要的!吧揭怀,水一程”的漫漫征途,黃沙漫天,寒暑不定,枯燥無聊,凸顯了身心的分裂,現(xiàn)實生活和理想生活的距離,讓他在扈從生涯中惆悵不已,自稱“我是人間惆悵客”。
愛情和友情占據(jù)了納蘭生命主題的一大部分,對愛情的執(zhí)著,對朋友的坦蕩,讓納蘭的情感和內心如此飽滿,如此充盈。而現(xiàn)實生活的顛沛流離、仕途生活的不如意,讓他的身心處在煎熬之下。在寫給嚴繩孫的信里,他說:弟比來從事鞍馬間,益覺疲頓……從前壯志,都已隳盡,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酒一杯”,此言大是。生在康熙之世,納蘭之家,一顆心卻漂泊如此,疲憊如此,對生命意義和個人價值的思考也更加的深刻。最終得出結論,自己“冷出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納蘭身處富貴,心游喧囂之外,歷經(jīng)塵世悲歡起伏,自謂我是人間惆悵客,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如此深情之人,但愿有一天可以實現(xiàn)他自己的夢想:構成茅屋三間,可學得,海鷗無事,閑飛閑宿……
我的收獲:
我的疑惑:
【訓練案】
浣溪沙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1、本詞為亡妻盧氏而作。2、被酒:醉酒。3、賭書潑茶:李清照趙明誠典故,形容伉儷情深,志趣相投。
“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有何深刻寓意?
明確:當時只當是尋常情景。//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只到失去后才知道后悔,可今天再也無法挽回。//表達了作者的懷戀、追悔、傷心、無奈與惆悵之情。
【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輔資料相關題目;
2、背默全詞;
3、推薦背誦: 【木蘭花令】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相思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學會“榆 畔 帳”三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4.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
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詩句的意思。
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準備:
了解詩人納蘭性德。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
1.師:同學們,在李白的眼中,鄉(xiāng)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潔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
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兩岸的徐徐春風。那么,在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詞,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師簡介,長相思既是這首詞的題目,也是詞牌名。 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呢?
長相思分為上闕和下闕兩個部分,內容多為思念家鄉(xiāng)或者思念親人。 4簡介納蘭性德。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①(指名讀)誰來讀一讀? 榆關 那畔,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 ②齊讀
2.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3.再讀,解決詩歌節(jié)奏。
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把這首詞有節(jié)奏地讀一讀,
三、學習詩句
。ㄒ唬 默讀
請大家默讀這首詞,聯(lián)系書上的插圖和注解,想想這首詞主要在講什么。
(二)學習上闕
請一個同學讀詞的上闕。
1.誰來說說,作者身向何方?(板書:身) 在榆關(簡單介紹山海關)
2.那山海關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嗎? 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那畔) 是的,??(簡介背景)。 3.山 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從“一程一程”體會到了什么?
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萬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長,??) 在這萬水千山的長途跋涉中,他們可能遇到什么困難?(路陡,山高,水深 ??)
4.現(xiàn)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上闕的意思? 5.指導朗讀。
指名讀,讀出行軍的艱難來。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了將士們“山一程”的 爬山之難,誰還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水一程“的涉水之難呢?
齊讀。是啊,行軍多難啊 !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和納蘭性德一起艱難行軍的將士們,來,把上闕讀一讀。
。ǘ⿲W習下闕
是啊,夜深了,勞頓了一天的將士們本該在營帳里好好休息,為什么他們營帳里的燈還亮著呢?
請同學們輕聲讀詞的下闋,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1.為什么燈還亮著?
2.是什么聲音勾起了他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呢?
3.這樣的聲音在將士們聽來好聽嗎?哪個詞告訴你聲音嘈雜不好聽?(聒) 你是怎么體會的?(出示風雪畫面) 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園無此聲
好一個故園無此聲!那故園指哪里?故園會有什么? 想想故園會有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把 它寫下來。 (故園有什么樣的什么,有??的??,還有??) 5.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下闕的意思? 6.誰來讀一讀下闕
是啊,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故園那美好的.畫面全都碎了,故園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納蘭性德連夢都做不成了!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這是怎樣一種身心分離的痛苦。 指名與師合作讀。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熟悉的小河,這里只有(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熟悉的大槐樹,這里只有??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喚,這里只有??
誰還想再讀?假設你就是納蘭性德,正在忍受思鄉(xiāng)之苦的納蘭性德。 齊讀。
四、配樂讀,悟感情
納蘭性德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他在忍受著身心分離的痛苦啊,同學們,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的僅僅是納蘭性德一個人嗎?
全班一起讀。(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正在風雪之夜苦苦思念家鄉(xiāng)的將士們,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
1.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把整首詞連起來讀一讀。 2.范讀(配樂): 3.男生女生讀,齊讀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關切,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皎潔的月光,沒有在皎潔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溫暖,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牧童的 短笛,沒有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聲笑語,這里只有—— 4.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齊讀)長相思 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齊讀)長相思
師:愛故園,思親人,字字化作—— 生:(齊讀)長相思
五、拓展
搜集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詩詞或歌曲,讀一讀或唱一唱。
板書設計:
身向榆關 (難)
長相思 心在故園 (苦)
相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會寫聒這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字正腔圓的誦讀這首詞。
【過程與方法】
充分了解作者從不同角度運用對比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把握詞的內容,關注詞中人物的場景,體會作者的那份鄉(xiāng)愁。
2.激發(fā)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詞的思鄉(xiāng)之情,進而升華至熱愛祖國。
教學準備:
《長相思》電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讓學生齊讀課件呈現(xiàn)的標題《從《靜夜思》讀起》!鹅o夜思》,一首家喻戶曉的詩篇,一首婦孺皆知的詩篇。那么,《靜夜思》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什么情感呢?(指學生回答:思鄉(xiāng))
是的,思鄉(xiāng),我們把身在異國的人們想念家鄉(xiāng)的情懷稱作:鄉(xiāng)愁。(出示電子課件)
讓學生齊背《靜夜思》。 《靜夜思》老師誦讀。
是的,那么詩仙筆下的《靜夜思》,詩仙筆下的鄉(xiāng)愁,真的是那輪明月下的故土嗎?
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真正的面紗。 出示課件《山月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中的景物。除了那輪明月之外,還有重重疊疊的山脈,正是這山脈阻隔了他回家的難度。所以李白的《靜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一輪明月,一色無塵;一輪山月,阻隔思念之人。
是的,所以李白的那份鄉(xiāng)愁不是那輪明月下的故土,而是,一輪山月下的故土。山,高大雄偉;山,連綿起伏;山,重重疊疊。阻隔了思念人的回家路,只能把思念寄托在那輪山月之中。
二、教學過程
1.初讀《長相思》
這是李白眼中的鄉(xiāng)愁,這是詩人中的鄉(xiāng)愁,今天讓我們共同領略一下詞人眼中的鄉(xiāng)愁,讓我們一起走進納蘭性德筆下的鄉(xiāng)愁——《長相思》。
大家開始自由讀《長相思》,看看詞人眼中的鄉(xiāng)愁都有那些景,哪些物。
讓學生齊讀《長相思》。
分別指定學生來講自己心中的詞景、詞物。 那么這些字能表達怎樣的情?又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再齊讀《長相思》。 2.分層感悟《長相思》 (1).精講《長相思》上片: 是誰走過了“山一程”,又是誰渡過了“水一程”? (指明學生答:納蘭性德) 真的是納蘭性德嗎?
再問一句,又是誰“身向榆關那畔行”? 是誰的身?此時的身又在何方?
要了解這些問題,得先看看后一句“夜深千帳燈”。此句告訴我們,時間是深夜時分,本應睡覺,再加上白天“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水水山山,腳下的每一塊石頭,水中的每一道波紋,前行者都經(jīng)歷了,是那么的勞累,但是,帳下燈火通明,并且是千帳,那么,這千帳之下,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又是“夜深千帳燈”,可見,這身,不是一個人,是千帳內的每一個人。也就是說,不是不是納蘭性德一人之愁,是每個帳下不同人的同樣之感——鄉(xiāng)愁!叭瞬幻,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夜深人靜的時候,經(jīng)歷了山山水水,勞累了一天,本應該是帳內每一個人熄燈早眠,可是每個帳下的人兒,無法入睡,仍然點燃著燈火,此時的這燈,照的不是光明,照的是帳內人兒的心情。
此時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了納蘭性德同時期的另一首詞《如夢令》,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萬帳穹廬人醉”這句了得,此句無燈火,但是要強行入睡,只得飲酒,一來助眠,一來消愁。這場面更為宏大。這一燈一醉,耐人尋味。
此時,再讀,就不是那么單一的了,李白的鄉(xiāng)愁是一個人的獨思,而納蘭性德的詞,表達的那是許多人的愁,許多人的思。
讓學生齊讀上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2).精講《長相思》下片: 這盞燈,還沒有熄滅,為何? 你聽“風一更”,你看“雪一更”,風雪交加,聲音嘈雜,身寒意冷,外面吵得這樣了,這是外表,睡不著的根本在哪里?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這是根本。 這心不在這兒,在哪里? “故園無此聲”。心系故園。
這就又聯(lián)系到了納蘭性德同時期的那一首詞《如夢令》,“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巧了,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句都運用了兩個字,什么呀?
“夢”和“碎”,這個水討厭至極,這一群遠離故土的人們,剛剛借酒人醉,適才進了夢鄉(xiāng)就又讓這水吵醒了。夢中故國,就這樣被叫醒了。醒了之后,更是睡不著,那么,此時的驚夢人干什么?想什么呢?
“故園無此聲”。
這夢中的故園是何樣? “故園無此聲”,這“此”指的是塞外的風雪之音,那么,那每個人的故國,
有的是什么聲音?每個人心中的故國又是什么樣子呢?請同學們想一想,然后寫下來。
。▽W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寫寫故國的聲音和樣貌)
3.升華感悟
。ㄒ唬堕L相思》
納蘭性德的鄉(xiāng)愁是山的阻隔,水的阻擋,那就是:山一程,水一程。 納蘭性德的鄉(xiāng)愁是親赴趕往山海關的行程,那就是:身向榆關那畔行。 納蘭性德的鄉(xiāng)愁是夜景下塞外營帳中的燈火,那就是:夜深千帳燈。 納蘭性德的鄉(xiāng)愁是風雪交加的凄涼之音,那就是:風一更,雪一更。 納蘭性德的鄉(xiāng)愁是輾轉反側后的難眠心境,那就是: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納蘭性德筆下的.鄉(xiāng)愁是眾多征夫對故園無此聲的久久回憶。 同學們:
李白的鄉(xiāng)愁是那一輪山月下的故土,
王安石的鄉(xiāng)愁是那片吹綠了家鄉(xiāng)的徐徐春風,
張籍的鄉(xiāng)愁是那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 納蘭性德筆下眾人的鄉(xiāng)愁是什么呢? (指生回答)
夜深千帳燈。是眾人的鄉(xiāng)愁。 4.升華感悟
(二)《故鄉(xiāng)》
鄉(xiāng)愁的延續(xù),經(jīng)歷了好幾百年,乃至好幾千年,現(xiàn)在,請大家聽一聽現(xiàn)代的鄉(xiāng)愁之音,楊牧的《故鄉(xiāng)》。(出示《故鄉(xiāng)》老師朗誦)
鄉(xiāng)愁的不斷擴大,不斷升華,就演化為一種最高的情感,那就是:愛國。 (出示課件)升華至愛國。鄉(xiāng)愁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就是愛國。
三、總結課堂。
。ń處熆陬^小結課堂)
歌聲中的祖國。
讓我們從《靜夜思》讀起,它給我們展示的是大唐的鄉(xiāng)愁, 讓我們從《長相思》讀起,它給我們展示的是大清的鄉(xiāng)愁, 讓我們從《故鄉(xiāng)》讀起,它給我們展示的是祖國的鄉(xiāng)愁, 三個時代,三種時期,三種鄉(xiāng)愁的無限擴大, 思鄉(xiāng)與愛國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
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熱愛我們的故土,熱愛我們的祖國。
四、作業(yè)
書寫祖國。
請同學們寫一寫心中的故鄉(xiāng),心中的祖國。
板書設計
知識新授:
課堂流程:
1.重讀《靜夜思》——思長相思
身在征途
空間對比山水榆關圖
景物對比塞上風雪圖
虛實對比榆關景物
眼前
正面描寫
心系故園
故園 故園無此聲夢中故園心中側面描寫 鄉(xiāng)之祖
2.精講《長相思》生字:聒
3.現(xiàn)代詩《故鄉(xiāng)》課文《梅花魂》思鄉(xiāng)——愛國
4.歌聲中的祖國
5.書寫故鄉(xiāng)、祖國
相思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寫了南方將士在出塞的路上,因北方的風聲雪聲而思念家鄉(xiāng),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境入情。讀中感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讓學生自主探究,充分想象,充分表達。主要抓住“故園無此聲”來反問和追問,在反問中展現(xiàn)了行軍艱難之境,感受行程之中“身”的累,在追問中大膽設想了故園溫馨之境,詞中短短的五個字“故園無此聲”,并未直接寫故園卻勝過千言萬語,正是作者的巧妙之處。兩種情境的碰撞自然會出現(xiàn)強烈的反差,在巨大的反差對比中便自然悟出了詞情,真是難眠之時心好苦。而開課的寫作背景又很好回答了要忍受這種思鄉(xiāng)之苦的原因,只有——長相思。最后在學生的深情朗誦中結束。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并背誦。能感知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學習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看注釋、插圖,查閱資料,想象,對比等方法進入詞境,感悟詞情。
情感與態(tài)度:
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進入詞境,感悟詞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兩首背景音樂,一首傷感,一首輕快。自制演示文稿。
教學流程
一、介紹寫作背景,引入文本。
納蘭性德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在他擔任侍衛(wèi)期間,曾多次跟隨康熙出巡,寵遇非常?滴醵荒暝绱,納蘭性德隨御駕東巡,去往山海關外盛京(沈陽)途中,寫下了《長相思》這首詞,成為了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
二、初讀《長相思》,感知大意。
1、讀準讀通。(抽生讀,相機指導)
2、結合注釋、插圖了解詞的大意。(討論交流)
。、把自己的體會融入其中,爭取讀出詞的韻味。(各種形式展示)
三、反問“故園無此聲”,品行軍之艱難。
出示:“故園無此聲”一句
。薄ⅰ肮蕡@”指什么?
。病ⅰ按寺暋敝甘裁绰曇?
。、“故園無此聲”,反問( ? )有此聲(讀詞的上闋找答案)
。ǎ保┥剿g有此聲
①看插圖結合想象,說說可能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
②“山一程,水一程”是翻過一座山,涉過一條河的意思嗎?你還感受到什么?
③帶著感受朗讀。
。ǎ玻┯荜P那畔有此聲
、傩熊姷哪康牡厥悄睦锬兀渴怯荜P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谙胂箨P外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還會有哪些困難?
。ǎ常┣ぶ庥写寺
、倏床鍒D結合想象,描繪“夜深千帳燈”的情景。
、诮涣鞲惺。
③帶著感受朗讀。
小結
師:一路爬山涉水,鞍馬勞頓。生:山一程,水一程。師:耳畔唯有?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清寒的時節(jié),蒼涼的去處,目的地還在榆關那邊。生:身向榆關那畔行。師:耳畔更是?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那萬丈穹廬下安扎的營帳,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生:夜深千帳燈。師:不絕于耳的仍是?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急風飛雪的出塞路上,是多么的艱難!
四、追問“故園無此聲”,憶故園之溫馨。
“故園無此聲”,故園有( ? ),(輕快的音樂漸起)任由學生發(fā)揮想象。
師:在夏日納涼的庭院里……在全家團圓的中秋之夜……攜妻兒到野外游玩……邀友人閑聊暢飲……
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和感受。
五、兩相對比,悟心碎之情。
。、師: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有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詳和,故園有的是親友關愛,故園有的是溫暖舒適……難怪在這樣一個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夜晚會:(生讀)“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問:這顆被聒碎的心是怎樣的心?
。病(chuàng)設情景寫話,體驗思鄉(xiāng)之切。(傷感的音樂夾雜著寒風朔雪之聲)
萬丈穹廬下安扎著營帳,帳內燈光點點,入夜,又是刮風,又是下雪,一更接一更,在這樣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做一個思鄉(xiāng)夢都做不囫圇,做不安逸,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也睡不著了,我們走進一個個軍帳去看看吧:兩個小戰(zhàn)士索性嘀咕起來……一個老兵在帳內輾轉反側……站崗的哨兵眺望著故鄉(xiāng)的方向……一位將軍在油燈下寫起了家書……納蘭性德……
把自己想到的畫面用幾句話描繪一下。生交流。
。、問:納蘭性德如此思念故鄉(xiāng),他為何要離開故鄉(xiāng)?為何不趕快回到親人身邊去呢?
生交流后,回到開課的寫作背景齊讀。
結束語:身在旅途,軍營帳篷中,作為貼身侍衛(wèi),侍君;,是義不容辭的天職。但這并不妨礙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呀!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風雪之聲聒碎鄉(xiāng)心的難眠之夜,真是“身在軍營心系故園”啊,只有——長相思。ㄉ星槔收b全詞)
板書設計:
行軍之艱難
↓
長相思
↑
故園之溫馨
相思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能字正腔圓、深情地朗讀,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時的相思之苦與情感之深。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直切主題。(出示課件27)
師:思鄉(xiāng)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學過哪些這類的詩句?(生自由答)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詞,就是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板書:長相思
二、讀準《長相思》(出示課件28)
1.自由讀,讀準字音。
畔(pàn)更(gēng)聒(guō)
2.指名讀全文,讀后評價。
3.朗讀時注意節(jié)奏:(出示課件29)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4.根據(jù)節(jié)奏,小組成員互讀,要讀得有韻味。
三、把握詞意(出示課件30)
1.根據(jù)注釋默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大意,把握不準的,可以向同學請教。
2.請學生說說詞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釋。
3.評價。(出示課件31)
四、深入理解。
1.根據(jù)問題再讀課文。
A作者身在何方?
B作者在“相思”誰?是從哪句中體現(xiàn)出來的?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經(jīng)過了懸崖絕壁,經(jīng)過了荒山野嶺,經(jīng)過了險灘急流,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ǔ鍪菊n件32)
2.指導朗讀:“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
師小結:同學們,作者在行軍途中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嘗盡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鄉(xiāng),不想自己的親人呢?他怎樣想呢?怎樣相思呢?(出示課件33)
3.思考:作者怎樣相思?想到怎樣?題目中哪個字體現(xiàn)了?
板書:心眷故園
4.想象詞的意境:(出示課件34)
師引導:同學們認真聽同學朗讀,想象一下當時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情感。
師小結:是啊,此時只能聆聽寒風呼嘯的聲音,看到大雪紛飛的情景,一種難以入眠的心境裝著一顆思鄉(xiāng)的心。
五、交流納蘭性德的資料。(出示課件35)
。ǔ鍪菊n件)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州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jīng)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tǒng)學術文化,尤好填詞?滴跏迥辏ǎ保叮罚叮┻M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后循遷至一等,正三品?滴醵哪昊技辈∪ナ溃陜H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區(qū)上莊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出示課件36)
六、再讀《長相思》
七、拓展《長相思》(出示課件37)
1.問納蘭性德:既然你這么想家,你為什么不回家呢?誰來替納蘭性德回答。
2.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板書:心系祖國
八、交流
交流納蘭性德的《菩薩蠻》。(出示課件39)
菩薩蠻
納蘭性德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
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板書內容:
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眷故園
心系祖國
教學反思:
1.這三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體現(xiàn)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向往之情;《楓橋夜泊》體現(xiàn)出詩人寂寞、孤獨的愁苦;《長相思》體現(xiàn)出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在這三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并通過小練筆的形式梳理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在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的基礎上,把握整句詩的意思,并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這樣處理,提高了學生對這三首詩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對《楓橋夜泊》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有些學生對這首詩體現(xiàn)的“愁”理解得不夠透徹。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所改進。
相思教學設計6
1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的復雜心情。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的復雜心情。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長相思
一、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ㄒ唬⿲
1、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那濃濃的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是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2.簡介納蘭性德。
。ǘ┳x準《長相思》
1.解題。質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
。2)“長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讀題)
。3)這首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關,祭祀長白山的途中寫的。
。4)看到這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相思誰?為什么相思?怎樣相思?為什么長相思?)(你們提的問題都很有探究價值,我們一起走進詞中探索吧)
2、讀通詩句
3、討論:
a.“更”為什么要讀平聲?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
b.“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c.你們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覺?
。ㄈ┳x懂《長相思》
1.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2.小組交流詩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3.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ㄖ该麑W生回答)
師:作者身在征途上。
。ò鍟荷碓谡魍荆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
。ㄋ模┬〗Y
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由此可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ㄒ唬┫胂笊祥牭那榫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生:
a.我看到了將士們迎著風雪翻山越嶺的情景。
b.我看到了沙場上刀光劍影的場景。
c.我看到了將士們展轉不能入眠,半夜坐在長城上吹著豎笛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景。
……
。ǘ┳杂衫首x詞的下闋
a.師:如果將士們回到了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b.(學生自由發(fā)言)
──故鄉(xiāng)是大兒鋤豆西東,小兒正織雞籠的村居圖。
──故鄉(xiāng)是老母手中線!妻子脈脈含情的.雙眼啊
──一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
──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
師: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有嗎?沒有。
有的只是冷冷的月光,凄涼的蕭聲。
。ㄋ模┬〗Y
1.師:面對此情此境,納蘭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詞中大大地寫下了這個讓人心碎的“碎”字。同學們,什么碎了?
生:心碎了。
師:《長相思》讀到這里,你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ㄈ鄬W生齊讀《長相思》)
2.納蘭詞道“夜深千帳燈”,如果換成詩仙李白也許就會變?yōu)椤耙股钊f帳燈”,這顯示出兩個詩人各自的風格。納蘭這首詞總的來說寫得很傳神動情,委婉多情又有少見的豪邁,只是納蘭作詩到情處又不夸張,不見大氣魄猶見真情在,這大概跟他顯赫的家世和父親謹慎為官的教育有關。
三、拓展
師:就在這次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一首詞,題目叫《菩薩蠻》其中有這兩句就是納蘭性德問自己的,誰來讀一讀?
。ǔ鍪菊n件“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問什么嗎?)
。2)納蘭性德“輕離別”嗎?從詞中哪里看出不是輕離別?
。3)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問納蘭性德,并且用“夫”“兒”“父”等代替“君”。
生:還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師:對!你就是納蘭性德的妻子,你問一問納蘭性德,孩子你問。
生: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妻問夫,那個“君”字改成(學生說問“夫”)
孩子們,許許多多的人,他的父親,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兄弟,還有他的朋友都在問納蘭性德。我們再讀
生齊問: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的,納蘭性德不是輕離別呀!他也舍不得離開親人!但是他身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wèi),他責任重大,他不得不離,不得不別。∷囊磺械囊磺,都已經(jīng)化在了《長相思》中了。
。▽W生有感情朗讀《長相思》。)
。ń處煶鍪尽伴L相思”三個字,放音樂)
師:(看板書)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做(生齊說:長相思)
師:讓我們跟隨納蘭性德一起走出帳篷,眺望遠方的故鄉(xiāng),深情地吟誦:(齊讀《長相思》)
四.作業(yè)
1.收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其他古詩詞。
2.以《長相思》為內容,制作自己喜歡的書簽
板書設計:
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園
心系祖國
長相思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長相思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長相思
一、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ㄒ唬⿲
1、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那濃濃的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是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2.簡介納蘭性德。
。ǘ┳x準《長相思》
1.解題。質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
。2)“長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讀題)
。3)這首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關,祭祀長白山的途中寫的。
。4)看到這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相思誰?為什么相思?怎樣相思?為什么長相思?)(你們提的問題都很有探究價值,我們一起走進詞中探索吧)
2、讀通詩句
3、討論:
a.“更”為什么要讀平聲?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
b.“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c.你們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覺?
(三)讀懂《長相思》
1.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2.小組交流詩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3.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ㄖ该麑W生回答)
師:作者身在征途上。
。ò鍟荷碓谡魍荆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
。ㄋ模┬〗Y
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由此可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一)想象上闋的情境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生:
a.我看到了將士們迎著風雪翻山越嶺的情景。
b.我看到了沙場上刀光劍影的場景。
c.我看到了將士們展轉不能入眠,半夜坐在長城上吹著豎笛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景。
……
。ǘ┳杂衫首x詞的下闋
a.師:如果將士們回到了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b.(學生自由發(fā)言)
──故鄉(xiāng)是大兒鋤豆西東,小兒正織雞籠的村居圖。
──故鄉(xiāng)是老母手中線!妻子脈脈含情的雙眼啊
──一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
──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
師: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有嗎?沒有。
有的只是冷冷的月光,凄涼的蕭聲。
。ㄋ模┬〗Y
1.師:面對此情此境,納蘭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詞中大大地寫下了這個讓人心碎的“碎”字。同學們,什么碎了?
生:心碎了。
師:《長相思》讀到這里,你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全班學生齊讀《長相思》)
2.納蘭詞道“夜深千帳燈”,如果換成詩仙李白也許就會變?yōu)椤耙股钊f帳燈”,這顯示出兩個詩人各自的風格。納蘭這首詞總的來說寫得很傳神動情,委婉多情又有少見的豪邁,只是納蘭作詩到情處又不夸張,不見大氣魄猶見真情在,這大概跟他顯赫的家世和父親謹慎為官的教育有關。
三、拓展
師:就在這次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一首詞,題目叫《菩薩蠻》其中有這兩句就是納蘭性德問自己的,誰來讀一讀?
。ǔ鍪菊n件“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問什么嗎?)
。2)納蘭性德“輕離別”嗎?從詞中哪里看出不是輕離別?
。3)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問納蘭性德,并且用“夫”“兒”“父”等代替“君”。
生:還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師:對!你就是納蘭性德的妻子,你問一問納蘭性德,孩子你問。
生: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妻問夫,那個“君”字改成(學生說問“夫”)
孩子們,許許多多的人,他的父親,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兄弟,還有他的朋友都在問納蘭性德。我們再讀
生齊問: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的,納蘭性德不是輕離別呀!他也舍不得離開親人。〉撬頌榭滴趸实鄣囊坏仁绦l(wèi),他責任重大,他不得不離,不得不別。∷囊磺械囊磺,都已經(jīng)化在了《長相思》中了。
。▽W生有感情朗讀《長相思》。)
。ń處煶鍪尽伴L相思”三個字,放音樂)
師:(看板書)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做(生齊說:長相思)
師:讓我們跟隨納蘭性德一起走出帳篷,眺望遠方的故鄉(xiāng),深情地吟誦:(齊讀《長相思》)
四.作業(yè)
1.收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其他古詩詞。
2.以《長相思》為內容,制作自己喜歡的書簽
相思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3、感悟從古至今文人的離鄉(xiāng)之緒、故園之思這一永恒的“思鄉(xiāng)”主題。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感悟離鄉(xiāng)之緒、故園之思,讀出詩韻詞味。
教學過程:
課前背誦古詩詞。
一、意境渲染,喚醒體驗
1、以詩導詩,引出思鄉(xiāng)主題。
剛才同學們背了很多古詩,這一首詩大家一定不陌生。出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自由讀讀這首詩。這首詩給你的感覺是什么呢?請把你的感覺讀進去。
2、思鄉(xiāng)一直是文人筆下永恒的主題,當“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王安石的內心生起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思鄉(xiāng)之情;那么,當夜深人靜、風雪交加的時候,納蘭性德又將流露出一份怎樣的思鄉(xiāng)之情呢?這節(jié)經(jīng)典閱讀課,就讓我們走進納蘭性德寫的一首詞“長相思”。板題,讀題。
3.知道納蘭性德是誰嗎?指名說,(介紹納蘭性德)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釋是讀古詩文的一個好方法。出示寫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納蘭性德隨從康熙帝出山海關,這首詞就是在出關的征途中寫的。)
二、三讀“長相思”,整體感知。
。ㄒ唬┮蛔x,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爭取把詞念得字正腔圓。 2.誰來讀一讀《長相思》?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準字音。(評價) 真好,生字“聒”和多音字“更”都念準了,(出示拼音),我們再來讀讀這句: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焙芎,像這樣,把每個字念正確,念飽滿,這就叫“字正腔圓”。(板書)
3、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詞,做到字正腔圓。
。ǘ┒x,讀出節(jié)奏
1、古代的詩詞呀,就像音樂一樣,是很講究節(jié)奏的,請再次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讀出它的節(jié)奏來。
2、誰來讀一讀《長相思》?請你,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在讀長的詞句時是怎么停頓的。(評價:真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位同學,在讀“身向榆關那畔行”的時候,哪個地方停頓了一下?他在讀“夜深千帳燈”的時候,哪個地方又停頓了一下?對,這樣讀就叫有板有眼。(板書:有板有眼)
2、我們再讀這句詞,“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保ǔ鍪竟(jié)奏)很好,就這樣有板有眼地來讀整首詞。
。ㄈ┤x,讀出詞味
1、同學們,讀古代的詩詞,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比如《長相思》這個題目,我們可以有許多種讀法,有的讀《長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長的味道嗎?有相思的感覺嗎?比如這樣讀,《長相思》(緩慢而深情地),有感覺嗎?有味道嗎?
2、讀詞就要讀出這樣的味道來。自己試著讀一讀,爭取讀出你的味道和感覺來。
3、讀到現(xiàn)在,誰來說說《長相思》這首詞帶給你的感覺是什么?請你帶著這種感覺來讀一讀《長相思》?指名說,讀,評價。
4、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長相思》,把自己的感覺讀進去,讀到詞的字里行間去。
三、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1.長相思,長相思,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地長相思呢?請大家默讀這首詞,讀的時候,請仔細地看看插圖,仔細地看看詞后的注釋,試著去想想這首詞大概的意思。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交流,把你們說的綜合成一句話,就是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板書:身在征途,心在故園。讀)
3、納蘭性德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課件出示)經(jīng)過了小河大川,經(jīng)過了山海關外,經(jīng)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他行走在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千山萬水之間,正經(jīng)歷著千辛萬苦。帶著這種想象,我們來讀一讀詞的上篇。
引導讀:告別了家鄉(xiāng),告別了親人。納蘭起身而走。個別生接讀:山一程?? 是啊,遙遠的關外尚未到達。他還得繼續(xù)往前走。 生接讀: 程程又程程,行行復行行,生接讀:
經(jīng)過了一道山又是一道山,經(jīng)過了一重水還是一重水,齊讀:
四、感悟詞情,走入內心。
1、就這么走,就這么行,納蘭隨著大隊人馬,離他的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但是卻把他的心留在了——(故園) 因為不得見,所以長相思;因為離別遠,愈加長相思。同學們,你能把作者身心分離的那種感受和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評價,(好一個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思鄉(xiāng)的夢碎了,思鄉(xiāng)的那一顆心也碎了。點擊出示“碎)就是這種刻骨的相思,這種心靈的呼喚,我們一起來。
2.《長相思》讀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那一顆破碎的心。讀到現(xiàn)在,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問納蘭性德嗎?
是呀,既然睡里夢里,日思夜想的都是故園,為什么還要離家而去呢? 3.是啊,納蘭性德他是多么想留在家鄉(xiāng),留在家人的身邊!但是他身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wèi),他身系國家的安危,責任如山呀,他是不得不離,不能不別!為國的壯志和理想,思鄉(xiāng)的孤獨和寂寞,就這樣壓在了納蘭性德年輕的心上,化作了他的??(齊讀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再讀課題: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愛祖國,思故園,字字化作??。
五、詩詞互證,感悟故園之思。
1、長相思,摧心肝,就在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一首思鄉(xiāng)的詞——《如夢令》(出示)。請按照剛才我們讀《長相思》的方法,自由朗讀這首《如夢令》,要把它讀得字正腔圓,念得有板有眼,讀出它的韻味。生自由讀。
2、這首詞給你的感覺是什么?請你帶著這種感覺來讀這首詞,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是不是讀得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有沒有讀出它的`韻味。生評價。
3、《如夢令》這首詞的許多地方與《長相思》很相似,比如“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跟《長相思》的哪句相似?(夜深千帳燈)“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跟哪句相似?(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4、想家不能回,就連一個思鄉(xiāng)的夢也作不成,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詞。
5、同學們,像這樣表達思念故鄉(xiāng)的詩詞還有很多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呢?
6、故鄉(xiāng)是那吹綠了兩岸的春風,故鄉(xiāng)是那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故鄉(xiāng)是天上的一輪明月,是一支永遠也唱不完的歌。
板書:
字正腔圓 長 相 思
有板有眼 身在征途
詩韻詞味 心系故園
評析:
特級教師王崧舟曾經(jīng)說過:“一個有智慧的語文老師,教詩的最好途徑就是不教詩!苯虒W的最佳策略無疑就是誦讀,就是“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誦讀。對學生而言,誦讀自然是他們樂意為之的一種學習方式。
教學設計
凸顯“誦讀”的主導地位,為了讓學生讀出《長相思》的精氣神來,讀出它的詩韻詞味。我采取了三步走,層層遞進的方式。
一讀:讀準字音,把詞念得字正腔圓。
二讀:讀出節(jié)奏,把詞讀得有板有眼。
三讀:讀出感情,讀出它的詩韻詞味。
朗讀三步曲要求明確,層次清楚,逐步深入到納蘭性德的內心。
相思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語文,是洋溢著靈性的美!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在平等交流中來感受和積累這一美的過程。中國古代經(jīng)典詩詞,更是靈性與唯美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理解這首詞時要讓學生借助注釋,結合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詩人的心情,讀出詩的韻律美,體會詩的內涵。在感悟詩詞要多去“會”、去“意”、去“悟”,少一些支離破碎的分解,多一些體驗誦讀!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生字,能從字正腔圓的、通順流暢的朗讀過渡到情感誦讀,培養(yǎng)語感。
2、通過想象畫面、情景體驗和誦讀的方法,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詩詞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古代經(jīng)典詩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在想象、情景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
教學難點
在想象中構建“征途”、“故園”情景,體味“思鄉(xiāng)情”。
導學案:
1、讀準這首詞。能正確讀寫“榆關、那畔、千帳、聒碎”等詞語。
2、借助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等,感知這首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邊讀詩詞邊展開想象,體會作者在征途中是怎樣的情景,心情是什么樣的?
4、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之前我們已經(jīng)讀準了這首古詩,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做到字正腔圓。
二、品悟古詩
1、過渡語:長相思啊長相思,作者為什么要如此的長相思呢?學詞只有印象和感受還不行,這還需要走進詞人的心靈世界,F(xiàn)在請大家在走進課文,細細感悟作者的內心世界。
2、你都是用哪些方法理解古詩,總結(多讀幾遍、借助注釋、結合插圖)
3、學生自由理解。
4、師:說說作者的“身”在哪里?(板書:身在征途)
征途中,作者是怎樣的.情景?
展開聯(lián)想,構建“征途”意象。
開放思維,創(chuàng)造想象,描寫浪漫生活,構建“故園”意象。
小結:一個遠離,一個牽掛,遠離越久,牽掛越長,征途越遠,相思越長,所以題目是《長相思》。
5、師談話:美好而浪漫的畫面和場景,卻在現(xiàn)實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鄉(xiāng)心夢難成” (板書:碎)
指導悟讀。誰來再讀讀《長相思》?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楊柳依依,春暖花開,沒有親人的關懷和問候,只有————
在這里,晚上,沒有皎潔的月亮,沒有甜美的飯菜,更沒有和妻子,兒女一起的溫暖與幸福,只有————
在這里,沒有(學生寫的場景)只有————
6、齊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長相思,請同學們想象畫面,進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心靈,齊讀《長相思》。
三、拓展升華
師談話:同學們,詞讀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夠真切的體會到(聲中帶情),那么作者作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書香門第的才子,又是名門望族,為什么還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這是為什么?
交流資料: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wèi)。生平避談世事,故詞也主要寫離別相思及怨夏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詞的風格直抒胸懷,婉約清新;但過多哀思,情調消沉。
四、課堂總結:
收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其他古詩詞。
板書:
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園
相思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ㄒ唬⿲
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ǘ┳x準《長相思》
結合誦讀穿插討論:
──“更”為什么要讀平聲?
──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
──“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覺?
。ㄈ┳x懂《長相思》
師:帶著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讀后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ㄖ该辔粚W生回答)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jīng)過的點,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他經(jīng)過了小河大川,他經(jīng)過了山海關外,他經(jīng)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在這兩句上畫一個圓圈)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
(四)小結
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我們可以想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ㄒ唬┫胂笊祥牭那榫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看到了翻山越嶺的畫面。
──你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鄉(xiāng)的畫面。
──你看到了風雪交加的畫面。
──你看到了刀光劍影的畫面。
……
。ǘ┳杂衫首x詞的下闋
師: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師:那可能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曠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茶,嘮家常……那還可能是……(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W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好一幅恬靜安閑的村居圖。
──故鄉(xiāng)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針針納入寒衣的線!
──故鄉(xiāng)就是妻子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
──一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
──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
。ㄈ⿲Ρ纫x
師: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有嗎?沒有。
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可在這里,有的只是──
。ㄖ该麑W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里,數(shù)著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稍谶@里,有的只是──
。ㄖ该麑W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么快樂。】稍谶@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ㄋ模┬〗Y
師:面對此情此境,納蘭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詞中大大地寫下了這個讓人心碎的“碎”字。同學們,什么碎了?
。▽W生自由發(fā)言)
師:《長相思》讀到這里,你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ㄈ鄬W生齊讀《長相思》)
三、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ㄒ唬┵|疑問難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
。▽W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為什么要遠離家鄉(xiāng)去從軍呢?
──既然你這么思念家鄉(xiāng),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
──你離開家鄉(xiāng)已經(jīng)有多長時間了?
──你在行軍途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
。ǘ┗ノ挠∽C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
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誦讀:
──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圣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yè)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
。ㄈ┗貧w課文
師: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再讀《長相思》,用心體會。
。ㄋ模┬〗Y
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
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
生讀:長相思。
【設計思路】
一、語文課程具有整體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語文課程具有情感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參讀中升情。
三、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做到引領價值、傳承文化。古詩詞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其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本課教學引領學生融入這種文化,從而洗滌心靈,鋪墊精神底子。
【點評】
教師的設計思路雖寥寥幾條,卻既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又體現(xiàn)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認識深度,不愧是居高臨下,站在語文課程最本質的高度進行教學設計。更為可貴的是,這全新的理念就像一篇文章的“魂”,緊緊地系住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學目標抓住了古詩文的情和味,又從小學生實際出發(fā),以移情想象、質疑、情景誦讀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入境動情。
教學過程扎扎實實,步步為營。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借助注釋、觀看插圖、穿插誦讀、靜心默讀和教師精辟的點撥,引領學生走進作者所處的征程,初步感受作者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后,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精心設計,通過聲情同構出征程中的艱辛和故園其樂融融的安逸生活,引發(fā)學生對作者此刻矛盾心情的進一步感受。再通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和情調,用鮮明對比而又層層遞進的引讀,使學生和作者思鄉(xiāng)到幾近破碎的心靈碰撞,使學生自然走進了作者的心靈,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極深。
充滿詩情畫意的、字字蕩漾激情的、敲擊學生心靈的互文印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課堂教學令學生陶醉。再加上教師精心設計的板書,自然使學生對詩文認識的高度陡然提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孰重孰輕就自在言內了。這不僅體現(xiàn)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也充分展示了教師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教學藝術的才華。
相思教學設計10
導學目標:
1、學會“榆畔帳”三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4、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導學重點
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詩句的意思。
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導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一、預學:
前置性學習單:
1、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查閱資料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收集有關詩人的其他思鄉(xiāng)古詩。
3、想想詩中描寫的畫面,讀出感情。
教學過程:
。ㄒ唬┱勗導入,揭題。
1、師:同學們,在李白的眼中,鄉(xiāng)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潔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兩岸的徐徐春風。那么,在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詞,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師簡介,長相思既是這首詞的題目,也是詞牌名。
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呢?
長相思分為上闕和下闕兩個部分,內容多為思念家鄉(xiāng)或者思念親人。
3、簡介納蘭性德。
。ǘ┱w感知,學習生字。
1、①(指名讀)誰來讀一讀?
榆關,那畔,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
、邶R讀
2、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3、再讀,解決詩歌節(jié)奏。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把這首詞有節(jié)奏地讀一讀,
二、互學小組交流:
這首詞主要在講什么。詩人身在哪里?心又在哪兒?2、
小組展示:
請一個同學讀詞的上闕。
1、誰來說說,作者身向何方?(板書:身)
在榆關(簡單介紹山海關)
2、那山海關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嗎?
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那畔)
是的,……(簡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從“一程一程”體會到了什么?
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萬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長,……)
在這萬水千山的長途跋涉中,他們可能遇到什么困難?(路陡,山高,水深……)
4、現(xiàn)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上闕的意思?
5、指導朗讀。
指名讀,讀出行軍的艱難來。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了將士們“山一程”的爬山之難,誰還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水一程“的涉水之難呢?
齊讀。是啊,行軍多難啊!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和納蘭性德一起艱難行軍的將士們,來,把上闕讀一讀。
展示交流下闕:
是啊,夜深了,勞頓了一天的將士們本該在營帳里好好休息,為什么他們營帳里的燈還亮著呢?
請同學們輕聲讀詞的下闋,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1、為什么燈還亮著?
2、是什么聲音勾起了他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呢?
3、這樣的聲音在將士們聽來好聽嗎?哪個詞告訴你聲音嘈雜不好聽?(聒)
你是怎么體會的?(出示風雪畫面)
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園無此聲
好一個故園無此聲!那故園指哪里?故園會有什么?
想想故園會有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ü蕡@有什么樣的什么,有……的……,還有……)
5、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下闕的意思?
6、誰來讀一讀下闕
是啊,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故園那美好的畫面全都碎了,故園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納蘭性德連夢都做不成了。∩硐蛴荜P,心卻在故園,這是怎樣一種身心分離的痛苦!
指名與師合作讀。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熟悉的小河,這里只有(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熟悉的.大槐樹,這里只有……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xiāng)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喚,這里只有……
誰還想再讀?假設你就是納蘭性德,正在忍受思鄉(xiāng)之苦的納蘭性德。
齊讀。
配樂讀,悟感情
納蘭性德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他在忍受著身心分離的痛苦啊,同學們,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的僅僅是納蘭性德一個人嗎?
全班一起讀。(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正在風雪之夜苦苦思念家鄉(xiāng)的將士們,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
1、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把整首詞連起來讀一讀。
2、范讀(配樂):
3、男生女生讀,齊讀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關切,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皎潔的月光,沒有在皎潔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溫暖,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牧童的短笛,沒有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聲笑語,這里只有——
4、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齊讀)長相思。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生:(齊讀)長相思。師:愛故園,思親人,字字化作——。生:(齊讀)長相思。
三、評學:
1、拓展
搜集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詩詞或歌曲,讀一讀或唱一唱。
板書設計:
身向榆關(難)
長相思
心在故園(苦)
相思教學設計11
一、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薄耄
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讀準《長相思》:
反復誦讀后討論:詞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印象和感覺?
3、讀懂《長相思》:
帶著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什么意思。
討論: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從哪兒讀懂這是在行軍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園)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础⑿〗Y:
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我們可以想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著這份感情,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想象上闋的情境:
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自由朗讀詞的下闋,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音樂、畫面)
。场Ρ纫x:
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有嗎?沒有。有的只是──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稍谶@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讀詞)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里,數(shù)著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可在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讀詞)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么快樂!可在這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讀詞)
。、小結:
《長相思》讀到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齊讀《長相思》。
三、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質疑問難:
詞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
2、互文印證:
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圣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yè)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
。、回歸課文:
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再讀《長相思》,用心體會。
。础⒕瓦@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
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
生讀:長相思。
相思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語文,是洋溢著靈性的美!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在平等交流中來感受和積累這一美的過程。中國古代經(jīng)典詩詞,更是靈性與唯美的集中體現(xiàn)。經(jīng)典詩詞說到底,是對宇宙萬物的洞悉、對人生的了悟,并以完整的形態(tài)出現(xiàn),所以,詩詞只能去“會”、去“意”、去“悟”,而這最好的策略是體驗誦讀,任何支離破碎的分解,都是缺憾!“詩活在誦讀,誦讀保護了詩的存在!”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生字,能從字正腔圓的、通順流暢的朗讀過渡到情感誦讀,培養(yǎng)語感。
2、通過想象畫面、情景體驗和誦讀的方法,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詩詞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古代經(jīng)典詩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在想象、情景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構建“征途”、“故園”意象,體味“相思”,感悟“人性”。
【教學流程】
一、初讀·印象畫
1、板書課題,(相思)相思是愁!離愁,春愁、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在李白的筆下,是撒滿床前的月光,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請大家自由朗讀《長相思》,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
2、初讀四遍。
前兩遍:生字、多音字讀準,字正腔圓。后二遍:講究節(jié)奏,有味道。
教師通過引讀、帶讀、試讀題目,引導學生按兩個層次朗讀,層層落實。
板書:詞的'朗讀要求:順、懂、味
3、兩讀過后談感受
師問:詞讀到這兒為止,《長相思》在你腦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
帶這各自的印象和感受齊讀詞,讀到詞的字里行間。
二、再讀·形象畫
1、過渡語:長相思啊長相思,作者為什么要如此的長相思呢?學詞只有印象和感受還不行,這還需要走進詞人的心靈世界,F(xiàn)在請大家在走進課文,默讀課文,仔細結合資料下邊的注解,弄懂詞的大意?
(先講大意,再講解學習古代詩詞的“意會”作用。)
2、師:現(xiàn)在蔣老師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們對這首詞的大意“意-會”沒有?
一是:作者的“身”在哪里?(板書:身在征途)
二是:作者的“心”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
3、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打上圓圈再聯(lián)起來)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新體會?
(啟發(fā)學生開放思維,感受和體驗作者相思之情)
師談話:一個遠離,一個牽掛,遠離越久,牽掛越長,征途越遠,相思越長,所以題目是《長相思》,
出示地圖,(介紹背景)
一說:身心分離的內心世界。
二讀:齊讀作者身心分離的那種心情
三、品讀·新印象畫
1、師范讀,生跟讀,親近文本,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構建“征途”意象。
2、開放思維,創(chuàng)造想象,描寫浪漫生活,構建“故園”意象。
四、悟讀·現(xiàn)實畫
a) 師談話:美好而浪漫的畫面和場景,卻在現(xiàn)實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鄉(xiāng)心夢難成”(板書:碎)
b) 指導悟讀。誰來再讀讀《長相思》?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楊柳依依,春暖花開,沒有親人的關懷和問候,只有……
在這里,晚上,沒有皎潔的月亮,沒有甜美的飯菜,更沒有和妻子,兒女一起的溫暖與幸福,只有……
在這里,沒有(學生寫的場景)只有……
c) 齊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長相思,請同學們想象畫面,進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心靈,齊讀《長相思》。
五、研讀·人性美
a) 師談話:同學們,詞讀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夠真切的體會到(聲中帶情),那么作者作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書香門第的才子,又是名門望族,為什么還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這是為什么?
。ㄉ杂苫卮穑
b) 出示納蘭性德的《菩薩蠻》。重點感悟“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c) 板書:“愛祖國建功業(yè)”(人性美)
d) 總結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相思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地誦讀《長相思》,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通過邊讀邊想象、情境誦讀等方法品味詩人身在征途、心在故園的凄婉情思。
3、了解“故園”催生的豐富意象及文化內涵。
【教材分析】
康熙二十一年,身為御前侍衛(wèi)的納蘭性德扈從康熙去往山海關外的盛京(沈陽)祭祖。詞的上片從“山一程,水一程”的疊用,來說明身離故鄉(xiāng)之遠;下片以“風一更,雪一更”來渲染作者此時孤寂情懷。風雪打斷了他思鄉(xiāng)之夢,懊喪之余,他更加懷念故園的寧靜詳和。本首詞表達的是對“故園”無盡的思念。納蘭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詞風清麗自然,纏綿悱惻,反映到這首《長相思》上,雖然寫旅途思鄉(xiāng),卻也寫得悠長動情。
【教學過程】
一、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明白嗎?好,自由讀《長相思》,開始。
二、請同學讀讀《長相思》
三、全班齊讀《長相思》
四、讀到這兒為止,你感覺到作者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五、再次朗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配《琵琶語》)
六、理解詞意
1、作者的身在哪里?
作者的身經(jīng)過的七個點,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他經(jīng)過了大河小川,他經(jīng)過了山海關外,經(jīng)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2、白天,這支隊伍走了一程又一程,到了夜里,他們駐扎下來。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夜深千帳燈
壯觀、蒼涼
3、作者心在哪兒?
心系故園
4、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粗魍局械淖髡,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風雪交加、帳篷里的士兵思念親人,無法入睡。
5、自由朗讀詞的下闋
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
好一個生氣勃勃,好一幅鄉(xiāng)村樂居圖!好一幅恬靜安閑的村居圖。
一個多么寧靜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享受天倫之樂,溫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啊!
6、古往今來,有許多詩人詞人飽含深情地寫下他們的故園,請同學舉說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相思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長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本單元的課文,不論詩詞還是散文,可以說都是游子們思鄉(xiāng)懷鄉(xiāng)的絕唱。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也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xiāng)詩詞,表達了羈旅懷鄉(xiāng)的主題。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結合注釋讀懂詩詞大意,進一步學習品味有畫面感的詞語,體會詩人情感的閱讀方法,學習詩人融寫景和抒情為一體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復習,初步感知
。ㄒ唬、背誦《泊船瓜洲》、《秋思》
1、導入: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xiāng)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2、板書課題,理解“長相思”,初步了解詞(又稱長短句,分上下闕而詩每句字數(shù)一樣。),問: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呢?(憶江南、漁歌子。)
3、了解作者。納蘭性德:本名為成德,后改名為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著有《飲水詞》、《通志堂集》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ǘ┳x詞《長相思》,要求
1、自由讀兩遍詞,讀準字音。(注意生字(聒讀音和寫法)和多音字(更)的正確讀音。)
2、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自由讀兩遍。
。ㄈ┙Y合誦讀穿插討論──“更”為什么要讀平聲?──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二、聯(lián)系插圖,讀懂詞意
(一)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向我們展現(xiàn)那些景物并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山、水、榆關——不舍
千帳燈——孤獨
風、雪——失眠
故園——思鄉(xiāng)
。ǘ┳x后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長相思讀完你看到了那些畫面?(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看到了翻山越嶺的畫面。
——看到了風雪交加的畫面。
——看到了刀光劍影的畫面。
——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
——看到了眺望家鄉(xiāng)的畫面。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jīng)過的點,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他經(jīng)過了小河大川,他經(jīng)過了山海關外,他經(jīng)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板書:身在征途)
(三)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ò鍟盒南倒蕡@)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長相思讀到這里你讀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ㄋ模┬〗Y。
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三、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ㄒ唬┡錁防首x,想象詞中的情境
走進作者的心中。配樂《愴》,師生輪讀《長相思》,想象意境。
(二)自由朗讀詞展開想象,配樂《琵琶語》
師: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師:那可能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曠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茶,嘮家常……那還可能是(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作如下預想)──好一幅恬靜安閑的村居圖。──故鄉(xiāng)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針針納入寒衣的線!──故鄉(xiāng)就是妻子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々ぉひ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三)對比引讀
師: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有嗎?(沒有)。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可在這里,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下闕)
師: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里,數(shù)著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稍谶@里,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么快樂啊!可在這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
四、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一)質疑問難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嗎?(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作如下預想)──你為什么要遠離家鄉(xiāng)去從軍呢?──既然你這么思念家鄉(xiāng),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你離開家鄉(xiāng)已經(jīng)有多長時間了?──你在行軍途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ǘ┗ノ挠∽C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試問我為何輕易的離別,一年和家人能團圓相聚多久?)師: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誦讀:──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圣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yè)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詩人如此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卻要踏上征途,我們感受到詩人(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
。ㄈ┗貧w課文,小結,并會背誦。
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讀:長相思。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生讀:長相思。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生讀:長相思。指名學生背誦《長相思》。
五、區(qū)別詩詞,感受異同
討論:再次讀三首詩詞,在讀中討論他們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1、格式不同。詞又稱之為長短句,分上下闋而詩卻每句都字數(shù)一樣。
2、三首詩詞表達的情感相似,都蘊含著深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3、表達的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借景抒情,《秋思》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是結合了他們的特點,融寫景、敘事為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情感。
六、課外拓展,背誦詩詞
萬水千山,隔不斷思鄉(xiāng)情,千辛萬苦,抹不掉思鄉(xiāng)情,別時容易聚時難!你們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
問君何事輕別離,一年能幾團圓月——納蘭性德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蹙S
在這字里行間寫不盡的是鄉(xiāng)愁,當我們如他們那般遠離故鄉(xiāng)、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xiāng)之時,在我們心中總會記得背誦這些詩。
七、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長相思
山、水、榆關——不舍
千帳燈——孤獨
風、雪——失眠
故園——思鄉(xiāng)
。ㄉ碓谡魍,心系故園)
相思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及生活時代,掌握詞的內容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過程:
。ㄒ唬⿲
1.古往今來,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這是人世間美好的感情。引領學生背誦唐代詩人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蹦敲辞宕~人納蘭性德是怎么表露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三首——詞:《長相思》
4.解題。質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長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讀題)
。3)學生根據(jù)預習搜集的資料了解作者,及生活年代。
(4)看到這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ǘ┏踝x《長相思》
1.自由讀,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為止。
2.指名讀,提醒讀音的詞語:聒更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2)理解“風一更,雪一更”
3)小結學法。
3.指名讀,評價并講明該怎樣停頓,把詞讀有板有眼。
4.(出示詞,劃出節(jié)奏)齊讀。注意停頓節(jié)奏,及上下闕的停頓。
5.出示山水,山海關,風雪,千帳燈,故園等圖。邊看圖邊有感情地讀。
。ㄈ└兄~意
1.邊默讀邊試著去想一想這首詞大概在講什么意思。
提問:a、作者為什么會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呢?(板書)
b、作者的身在哪里?從哪里知道?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師小結:他身在山海關、高山上、岸邊、船上、帳篷里。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經(jīng)過了懸崖絕壁,經(jīng)過了荒山野嶺,經(jīng)過了險灘急流,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書:身在征途)
c.作者在行軍隊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難?從詞中你知道什么?
d.作者心在哪兒?
2.作者的鄉(xiāng)愁是由什么景物勾起的?
3.感受詞的大意后,懷著相思之情,齊讀《長相思》。
4.想象詞的意境。
5.想象作者故園的情景,并說一說。
6.對比故園美好的生活畫面,現(xiàn)在他在異鄉(xiāng)的`情緒會是什么樣的呢?
帶著自己的體會,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詞。
。ㄋ模┩卣埂
師:同學們,《長相思》讀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那一顆破碎的心,讀到現(xiàn)在為止,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納蘭性德:既然你這么想家,你為什么不回家呢?誰來替納蘭性德回答。
這個問題納蘭性德也曾問自己,就在這次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一首詞,題目叫《菩薩蠻》其中有這兩句就是納蘭性德問自己的,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1)理解大意。
。2)納蘭性德“輕離別”嗎?從詞中哪里看出不是輕離別?
讀“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的,納蘭性德不是輕離別呀!他也舍不得離開親人。〉撬頌榭滴趸实鄣囊坏仁绦l(wèi),他責任重大,他不得不離,不得不別!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經(jīng)化在了《長相思》中了。
。▽W生有感情朗讀《長相思》。)
師:(看板書)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做(生齊說:長相思)
師:讓我們跟隨納蘭性德一起走出帳篷,眺望遠方的故鄉(xiāng),深情地吟誦:(齊讀《長相思》)
。ㄎ澹┳鳂I(yè)。1.收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其他古詩詞。
板書設計:
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園
心系祖國
【相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相思的語錄06-06
關于形容相思之苦 相思之苦的說說02-02
相思的說說08-05
有關相思的說說08-30
關于相思之苦說說12-05
單相思的說說05-29
單相思說說06-27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10-24
教學教學設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