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二厭學怎么辦
孩子有厭學心理,如果家長不幫助孩子的話,恐怕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甚至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反而容易走上不歸路。另很多家長頭痛的是,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上初二厭學怎么辦
1、培養(yǎng)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2、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的情緒一開始出現(xiàn),同學們千萬不能自暴自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努力。有時候,同學們應該強制自己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起自己內心深處發(fā)奮進取的欲望。
3、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
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認清所有的題目的變化都是源于基礎知識,把學習重點轉移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
4、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因師生關系緊張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同學不在少數(shù),這些同學平時應多與老師溝通、請教,盡量與老師建立一個平等、融洽的關系。
5、要有適當?shù)膶W習目標。
厭學的同學要給自己定一個適當?shù)膶W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所以,同學們確立學習目標必須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除了要接受家長的幫助之外,厭學的孩子也應該學著改變一下自己的觀念,要學會接受自我,重新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認識。適當?shù)臅r候給予自己一些肯定,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這樣在學習當中才能夠讓自己充滿自信。
如何避免孩子厭學
(1)過重的學習負擔是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重要原因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撥苗助長,他們只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只看成績名次而不顧孩子實際智力水平和心理特點,不考慮孩子的可接受性,學習精力和愛好,仿照體育訓練中大運動量的做法,讓孩子彈鋼琴,練書法,學畫畫,上外語、數(shù)學輔導班,做大量課外題到深夜,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進名牌、重點學校,除了催著、逼著要完成老師部長的作業(yè),又要請各門功課的家教,每天清晨眼睛一睜開就與書本打交道。
搞得孩子身心整天處于疲勞狀態(tài),在難于承受的重壓下,孩子如何以學習為快樂呢?孩子的學習只要稍不如愿,就責罵痛打孩子,使之產(chǎn)生強烈畏懼和焦慮心理,而遷怒于學,久而久之把本來饒有興趣的學習視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煩甚至恐懼心理,現(xiàn)在不僅學習差的同學不愿學習,就是成績好的孩子也不太想讀書。覺得學習沒勁。
(2)缺乏必要的輔導和關心是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主要原因
有些學生家長收入比較穩(wěn)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長在單位從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務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節(jié)假日總想好好休息,調整自己,打麻將、跳舞、下棋、釣魚成了他們的業(yè)余愛好,他們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認為只要將孩子的吃、穿照顧好就行了。他們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生活上照顧無微不至,孩子養(yǎng)尊處優(yōu),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賴生活,而學習上又無人輔導,思想上又無人關心,天長日久,孩子怕苦怕累,沒受過挫折教育的孩子,遇到困難繞道走,失去依賴就寸步難行。
我們可以引進一個原理--適度原理。即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應采取適中的原則,即不可過高的無止境的要求,也不可過低,放任自由,置之不理;要符合子女的實際,否則家庭教育的功效就會削弱。
糾正厭學心理的對策
一、幫助子女樹立必勝的.信心
信心是前進的源泉,進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學習上,氣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滿足孩子高層次需要,厭學者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信心,若家長適當?shù)亟档蛯ψ优膶W習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滿足他們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動機,增強信心,克服自卑,糾正厭學情緒。在孩子每一次作業(yè)、考試或是成長經(jīng)歷中表現(xiàn)有進步時,家長應該有意識的表揚,使他們看到希望,樹立信心。
正如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所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決”。一個人只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家長還應該給子女降壓、松綁,不要過分強調競爭;要多傾聽、多寬慰、多疏導,鼓勵子女只要花了力氣,學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還要多關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二、父母對子女學習狀態(tài)的估計要客觀,期望要合理
目前,在相當一部分的家長中,絕大多數(shù)求學時期都是在十年動亂中度過的,一段歷史的空白使許多人的機遇與他們失之交臂。長期以來沒有滿足求知欲所產(chǎn)生的失衡心理使其中不少人對子女期望過高已成為一個普遍現(xiàn)象,他們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東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補償。這樣脫離子女實際、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長期望,孩子在超負荷的運轉中,就積蓄了對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厭恨,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觸情緒。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作為家長應該面對現(xiàn)實,合理地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水平,這樣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長。
父母要經(jīng)常幫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這樣,才能使子女處于自信而步子不滿,自尊而不自負,自善而不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個別家長不善于客觀地分析子女的實際情況,過高的期望不進行適時的調控,而是一味地為子女買參考書,約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試每門功課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幾名,這樣做往往造成學生厭學、畏學,進而棄學逃學甚至離家出走的悲劇。
三、父母要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孩子一塊制訂一份適合又有針對性的學習作息時間表,但不必完全改變家庭日常生活規(guī)律。另外,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為孩子的學習和對家庭教育意見的分歧爭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嚀、萬囑咐,讓子女感到嘮叨個沒完。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人情往來的應酬,吵雜的家庭環(huán)境會讓孩子心緒不寧,煩躁不安,不能靜心學習。
有的家長對孩子天天講道理、橫比喻、豎舉例,把家長的焦急心理傳遞、影響了孩子。有的孩子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家長的壓力下,就象個囚徒,又象動物園里的動物。飲食起居被照顧得很好,他們自己節(jié)衣縮食又每周一、三、五給我們喝雞湯,二、四、六給我們買活魚,又請了三位教師分別輔導,還收集全國名牌學校試卷,天天做模擬題,對家長我關心照顧,我們也感動,但就是沒有自由意志,獨立的能力,沒有蓬勃的活力。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或被迫“屈從”,或鋌而走險,反抗心強的孩子,就容易由逆反心理發(fā)展到厭惡逃避的心理變態(tài)。
從孩子的心聲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是多么需要一個寧靜、溫馨、得到關心理解、鼓勵和安慰支持的家啊!他們不僅是需要雞蛋、牛奶和“太陽神”,他們多么需要從父母那兒得到支撐自信心的力量。
作為一名家長,還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經(jīng)驗交流、訂家教周刊、閱覽有關青少年心理方面的書刊等形式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導孩子的學習,如何指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如何塑造自身的人身價值,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承受挫折,培養(yǎng)自控能力等,并與接受優(yōu)秀家長的身教言教并重,認識一味溺愛、打罵、體罰、放縱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多與學校配合,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
【孩子上初二厭學怎么辦】相關文章:
2018廣東高考生有厭學心理怎么辦08-30
培養(yǎng)孩子上興趣班的方法11-02
孩子高考成績不理想怎么辦05-24
孩子總愛玩電腦怎么辦06-16
家長不讓孩子玩電腦,怎么辦?06-14
紅酒滴在白色被子上怎么辦08-28
2014自考復習:如何克服厭學心理08-31
孩子學習壓力大該怎么辦11-12
小米手機連接不上電腦怎么辦推薦05-30
白襯衫上被撒了點紅酒怎么辦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