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
壓力和壓強相關知識是中考重點考查的內容,同學們應該要重視,認真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的相關資料,僅供大家作參考使用。
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 篇1
壓力和壓強
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損壞。
物體由于外因或內因而形變時,在它內部任一截面的兩方即出現(xiàn)相互的作用力,單位截面上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壓力。
一般地說,對于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將會產生壓(或張)形變和切形變。因此,要確切地描述固體的這些形變,我們就必須知道作用在它的三個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個分量的效果。這樣,對應于每一個分力Fx、Fy、Fz、以作用于Ax、Ay、Az三個互相垂直的面,應力F/A有九個不同的分量,因此嚴格地說應力是一個張量。
由于流體不能產生切變,不存在切應力。因此對于靜止流體,不管力是如何作用,只存在垂直于接觸面的力;又因為流體的各向同性,所以不管這些面如何取向,在同一點上,作用于單位面積上的力是相同的。由于理想流體的每一點上,F(xiàn)/A在各個方向是定值,所以應力F/A的方向性也就不存在了,有時稱這種應力為壓力,在中學物理中叫做壓強。壓強是一個標量。壓強(壓力)的.這一定義的應用,一般總是被限制在有關流體的問題中。
垂直作用于物體的單位面積上的壓力。若用P表示壓強,單位為帕斯卡(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
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 篇2
一、壓強
1.壓強:
(1)壓力:
、佼a生原因:由于物體相互接觸擠壓而產生的力。②壓力是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壓力與重力的關系:力的產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壓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當物體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時壓力才等于重力。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一個物理量,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帕斯卡;f表示壓力,單位是牛頓;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是平方米。
(5)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1pa=ln/m2,其物理意義是:l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
2.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跍p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
、谠龃笫芰γ娣e。
二、液體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2.液體壓強的大小
(1)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體壓強單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體深度,單位是米(m)。
3.連通器——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
(1)原理: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2)應用:水壺、鍋爐水位計、水塔、船鬧、下水道的彎管。
三、大氣壓強
1.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氣具有流動性,因此發(fā)生擠壓而產生的。
2.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方法: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于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于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測出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1900px。
(2)計算大氣壓的數(shù)值:p0=p水銀=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所以,標準大氣壓的數(shù)值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對實驗沒有影響:
①玻璃管是否傾斜;
、诓AЧ艿拇旨;
③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銀面的位置。
(4)若實驗中玻璃管內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減小,則測量值要比真實值偏小。
(5)這個實驗利用了等效替換的思想和方法。
3.影響大氣壓的因素:高度、天氣等。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4.氣壓計——測定大氣壓的儀器。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又叫做無液氣壓計)。
5.大氣壓的應用:抽水機等。
四、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壓強大。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 篇3
1.壓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總是指向支持物并和支持物的表面垂直。在具體的問題中,壓力的方向和支持物的位置有關.這里必須要明確的是,我們不能有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錯誤認識。
2.壓力和重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產生壓力的因素很多,而重力僅僅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壓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在豎直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它對水平面產生的壓力在數(shù)值上才等于物體的重力。
3.壓強是描述壓力產生的效果的物理量,這種效果不僅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與受力面積的大小也有關。
4.壓強是物體和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它存在于受力的兩物體的接觸面上。壓強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和壓力的方向相同。
5.在應用公式P=F/S解題時,要注意下面幾點:受力面積S必須是受到壓力的那部分面積,P是面積S上受到的壓強;F的單位是牛頓,S的單位是平方米,P的單位是帕斯卡。
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 篇4
1、物理中什么叫壓力
壓力:垂直作用于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
界面可以是指流體內部任意劃分的分離面,也可以是流體與固體之間的接觸面。任意流體元表面都受到來自外界的作用力,稱表面力。
2、壓力的定義
1、壓力是由于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互相擠壓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2、壓力的方向不固定,但始終和受力物體的接觸面相垂直。
3、壓力可以由重力產生也可以與重力無關。
4、壓力的'作用點在物體受力面上,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重心,規(guī)則的均勻的幾何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3、物理壓力產生的原因
1、在物理學中,把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觸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2、固體,氣體,液體的壓力形成的原因不同,固體之間的壓力是外力作用下,相互擠壓形成的。
3、從分子角度來說,固體的分子都是有序排列,每個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使分子保持一定的距離。
4、外力作用下,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打破平衡,產生了類似彈力的作用力,于是表現(xiàn)為壓力。
5、液體內部的壓強是由液體的重力和液體的流動性形成的氣體內部的壓強是由氣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產生的。
【初三物理壓力的定義】相關文章:
初三物理太陽光譜定義05-20
初三物理區(qū)分壓力壓強的方法07-08
區(qū)別壓力壓強小技巧物理初三知識點07-08
超重的物理定義是什么06-14
壓力和壓強的物理知識06-20
壓力初三作文08-14
壓力初三的作文09-07
區(qū)別初中物理壓力壓強技巧06-22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壓力與壓強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