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知識點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還在為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點而發(fā)愁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著、支持、貯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無機鹽。
莖:支持、貯藏、營養(yǎng)、生殖、輸導水和無機鹽還有有機物。
葉: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花:進行傳粉和受精,發(fā)育成果實。
果實:保護種子,并貯藏營養(yǎng)物質。
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工具,發(fā)育成新植物體的幼體。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類
一株植物體上所有的跟的總和叫做根系。主根和側根區(qū)別明顯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顯,主要由不定根組成是須根系
3、變態(tài)的概念及意義
植物的莖和葉因適應某一特殊環(huán)境而改變了它原有的形態(tài)、結構,甚至功能,這種變化叫做變態(tài)。
4、莖的主要特征
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節(jié)和節(jié)間。
莖上著生葉和芽的部位叫做節(jié),兩個節(jié)之間的部分叫做節(jié)間。
5、風媒花和蟲媒花的區(qū)別
蟲媒花以顏色鮮艷的花冠、芳香或獨特的氣味來吸引昆蟲來采蜜傳粉;風媒花則沒有鮮艷的花冠和特殊的氣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輕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風吹送傳粉。
6、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的區(qū)別
單子葉
雙子葉
子葉個數(shù)
根系
須根系
直根系
葉脈
平行脈
網(wǎng)狀脈
基數(shù)
3、4或5
7、蔬菜的分類及糧食作物的分類
蔬菜分類:根菜類、莖菜類、果菜類、葉菜類、花菜類
糧食作物:谷類、豆類、薯類
8、雌蕊子房的結構及子房和果實的關系
子房 → 果實
子房壁 → 果皮
胚珠 → 種子
文本框: 種子植物
9、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裸子植物:根和莖都很發(fā)達,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形成的種子裸露出來,沒有果皮包被,適宜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實和種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報被著,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文本框: 孢子植物10蕨類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類植物:植物體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里。
藻類植物:由固著器(跟狀物)、柄、葉狀體三部分組成,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認識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上面我們是對認識生物這一知識的學習,請同學們好好的學習。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種子的萌發(fā)
對于生物學中種子的萌發(fā)的知識,下面是我們?yōu)槟阒v解的知識點。
種子的萌發(fā)
1、種子萌發(fā)需要環(huán)境(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fā)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shù)種子萌發(fā)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發(fā)芽率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能播種。
2、種子萌發(fā)時最先發(fā)育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fā)育成根,然后是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胚軸發(fā)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萌發(fā)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來自胚乳(玉米)或子葉(菜豆),所以貧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種子同時萌發(fā)。早春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土壤溫度使種子早萌發(fā)。
希望上面對生物中種子的萌發(fā)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內容學習一定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哦。
種子植物
1、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在玉米種子的剖面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因為胚乳內有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
2、將胚的各個部分(胚芽,胚軸,胚根)都連在一起的是胚軸。
3、我們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發(fā)時因為無胚。
4、被子植物(桃樹)與裸子植物(松樹)的主要區(qū)別是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過上面對生物中種子植物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預祝同學們考試成功。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綠色植物
下面是對生物中綠色植物的知識點講解,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綠色植物
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shù)在陸地陰濕處,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如:水綿、海帶、衣藻。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占大氣的90%。
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植株矮小,有莖、葉、假根,無輸導組織。如:墻蘚、葫蘆蘚。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陸地上,有莖、葉、種子,結構復雜。如:油松、云杉、銀杏、蘇鐵、側柏。
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有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如:玉米、小麥、毛白楊、。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這三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種子植物。
2"春水綠如染"中的"綠"指藻類植物。魚缸內壁的綠膜指藻類植物。
3"苔痕上階綠"和"應憐履齒印蒼苔"都指苔蘚植物,大樹一側樹皮上的綠色植物是苔蘚植物
上面對生物學中綠色植物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細胞壁:支持細胞、保護細胞
細胞膜:進行物質交換;保護細胞
細胞核:控制細胞的活動;儲存遺傳物質
液泡:儲存糖分、色素等多種物質
葉綠體:進行能量轉換(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線粒體:進行能量轉換(將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
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圍:
生物圈以海平面為標準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1)大氣圈的底部: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數(shù)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
。3)巖石圈的表面:巖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收集和分析資料
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資料的途徑: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wǎng)搜索。
。2)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shù)據(jù)、音像資料等。
(3)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者發(fā)現(xiàn)探究的線索。
人的身體
1、身體各部分之所以協(xié)調配合,主要靠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
2、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大腦: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神經中樞,調節(jié)人體多種生理活動。
腦
小腦: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中樞神經系統(tǒng)
腦干:有專門調節(jié)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部位。
脊髓:能對外界或體內的刺激產生有規(guī)律的反應,還能
神經系統(tǒng)
將這些刺激的反應傳導到大腦,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lián)系通路。概括:反射和傳導功能。
腦神經:傳導神經沖動。
周圍神經系統(tǒng)
脊神經:傳導神經沖動。
3、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是支配人體生理活動的司令部。
4、腦干也是腦的組成部分,下部與脊髓相連。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lián)系通路。
5、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6、神經細胞跟其他細胞不同,它的細胞體生有許多突起,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做神經末梢。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一條神經。各個神經元的突起末端都與多個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形成非常復雜的網(wǎng)絡。神經元的這些結構形態(tài)特點,是與它的生理功能相適應的。
7、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傳到興奮。(說明:這種能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1、人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體內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叫反射。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來完成的。
2、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兩類。
3、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一般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4、反射和反射弧不同,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而且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動,反射是一種生理活動,而反射弧是一種結構,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來實現(xiàn)的。例如:排尿中樞受損,將不能排尿,只能采用人工導尿。另外,如果大腦控制排尿的中樞受損,將無意識排尿。人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脊髓有傳導功能,大腦能控制排尿。嬰幼兒易尿床,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完善,控制力差。
【初一生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一生物《生物的特征》知識點歸納09-15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1-29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1-18
初一生物知識點02-02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01-26
初一生物知識點01-24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之生物的特征09-07
初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1-11
初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2-21
初一生物知識點大全09-23